袁亞湘:「計算湘軍」代表人物

2021-01-13 神州學人

  袁亞湘,1986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下屆主席(2019-2023)。

  一顆璀璨的新星

  文/白瑜

  從湖南鄉間小路上走來的他,出生的時候正是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1960年,在父母親的嘆息聲中,他走過了童年、少年時期。放牛、播種、插秧、割禾……什麼農活他都幹過。當念初中二年級時,由於家庭困難,他中途輟學,務農一年。艱難的生活環境,不僅造就了他百折不撓、奮發向上的性格,而且將他的心更緊地貼在了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採訪中,我聽他講述了這一切……

  如今,他已經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青年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他,就是袁亞湘。

  1977年,袁亞湘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湘潭大學數學系。從此,他與數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走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天起,袁亞湘就暗暗立下誓言:絕不虛度年華。憑著他那堅強的毅力和勤奮、刻苦的精神,除了完成正常的課業量以外,他還擠出時間,將《捷米多維奇習題集》中的大大小小全部習題做完。這本習題集僅大題就是4462個,而其中包含的小題更多得驚人。為此,袁亞湘受到老師、同學們由衷的讚嘆。大學4年,袁亞湘每門功課平均分數都是90分以上。

  儘管身為農民的父母親沒有遺傳給兒子任何數學細胞,但袁亞湘數學方面的非凡天才卻在辛勤的汗水中孕育出來。1979年、1980年他分別獲得湖南省數學競賽第一名和湖南省高校理科競賽一等獎。1982年2月,他被團中央、教育部授予"全國三好學生"稱號。

  大學畢業後,袁亞湘被中科院學部委員、計算中心主任馮康教授錄取為研究生。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學習的一年中,袁亞湘在學術上的日臻成熟,令馮教授驚異;而他頑強的學習態度、嚴謹的科學精神,更使馮教授發現了他身上埋藏著的奇光異彩,從這位年輕人身上,他看到了中國數學騰飛的希望。馮教授向英國劍橋大學的鮑爾教授推薦了他。鮑爾教授認為,袁亞湘的水平早已達到碩士水平,熱情歡迎他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82年11月,在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系,鮑爾教授緊緊握住了袁亞湘的手。黃土地的兒子、22歲的袁亞湘開始了異國土地上的拼搏。

  他的研究方向是"非線性最優化的理論和算法"。優化是一門選取最優決策的科學,而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比起世界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袁亞湘的目標是:創造出世界高水平的中國的優化新路。

  劍橋河畔旖旎的風光,幽雅的環境,伴著袁亞湘在全世界的優化理論信息、浩翰的數據之中推敲、思索、分類、歸納。神奇的數學王國,使袁亞湘痴迷、陶醉。時間不長,人們都知道這位勤奮的中國年輕人了。

  1984年,袁亞湘獲得劍橋大學研究生論文競賽訥特頭等獎;

  1985年,獲得全英國佛克斯數值分析競賽第二名;

  同年,在他沒有取得博士學位之前,他被破格聘為菲茲威廉姆學院專職研究人員,合同期為三年;

  1986年5月,袁亞湘修完全部學業,順利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留學幾年裡,他先後完成16篇具有世界水平的論文,發表在國際性數學雜誌上,還5次應邀參加國際會議。

  鮑爾教授稱讚他:"在我所有的學生中,袁亞湘是出類拔萃的。"

  榮譽浸透著汗水,榮譽也記錄下他奮力拼搏的生命軌跡。一顆璀璨的新星在數學王國的星空裡冉冉升起。

  由黃土地上走出的兒女們的心,總是緊緊地貼著祖國母親的胸懷。在異國的日日夜夜,袁亞湘沒有一刻忘記國內的科研進展。為了使國內同行儘快得到國外最新信息,在應聘研究員後,他提出每年回國半年的申請。

  1985年12月,袁亞湘任菲茲威廉姆學院專職研究員後第一次回國,特邀在中國數學學會成立50周年大會上作了優化計算方法的綜合報告。在眾多數學前輩面前,他是最年輕的一位。

  1986年6月,袁亞湘第二次回國,赴西安參加"國際數值最優化及其應用會議"。這是中國首次進行的該專業國際學術交流會,袁亞湘仍然是與會者中最年輕的數學家。他在會上作了"約束優化的一個算法"的報告,引起了各國學者的興趣,競相邀請他去進行學術交流。

  西安會議一結束,他又馬不停蹄地回到北京中科院計算中心,立即同優化計算課題組的科研人員一起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他作了五次優化計算方法的系列報告,並進行了一次座談,把國際上的最新成果作了系統而詳細的介紹。他還和科研人員一起討論了"變尺度法收斂性"問題,並巧妙地證明了其中的一些結果。這些獨到的見解,很快被編入了研究生教材。

  他為自己安排得太緊張了,以至於無暇去湖南老家探望雙親。老人家理解自己的兒子,卻又按捺不住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們不遠千裡來到北京與兒子相會。

  當袁亞湘在菲茲威廉姆學院任專職研究員的期限快要到的時候,鮑爾教授曾問他是否延長合同期。袁亞湘婉言謝絕了,並且攜妻歸國。談起這段往事,袁亞湘總是說:"人還有比物質更高一層的需求。我這個農民的兒子是靠祖國的助學金上完大學,又是祖國送我出國留學的。回來報效祖國,如同兒子長大成人後要撫養父母一樣,是我應盡的義務。"

  袁亞湘回國後,完成了5篇論文,完成了一部著作《非線性規划算法》。不久他又將去香港、日本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然後再去美國進行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如今,袁亞湘已進入而立之年,已經是有個可愛女兒的父親了,但他的性格沒有變,他依然喜歡跑步、打排球,他身上泥土的芬芳氣息依然很濃很濃。

  廣袤深邃的夜空,燦爛的群星在閃爍。在浩翰無際的天宇中,又升起一顆璀璨的新星,它正沿著早已確定的軌道飛速向前運行,並將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輝……

相關焦點

  • 擁有「計算湘軍」美譽的湘潭大學好不好?
    在解讀湘大的過程中,小編發現湘大計算數學這個非傳統學科,異軍突起,在2007年躋身全國第六。2011年,兩位校友當選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佔據當年入選華人總人數的2/3。「計算湘軍」之名自此開始。計算湘軍指的是湘潭大學在全國數學與計算科學界所贏得的美譽,也反映出湘大數學與計算科學的實力強悍。
  • 「計算湘軍」心繫湖南——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
    張平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彭可心 「計算無邊界。現在什麼都可以做計算,而且你不知不覺中就在做計算。」張平文說,行內有一個說法叫「計算湘軍」,因為湖南的數學在國內外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如國防科大的計算機實力非凡,湘潭大學的計算數學全國知名,袁亞湘院士、許進超教授、黃雲清教授等一批優秀數學家均畢業於湘潭大學。 「湖南『數學人』非常願意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並已經在行動。」
  • 袁亞湘院士:從放牛娃到科學家
    自稱為「農民」的數學家 翻看袁亞湘的履歷,26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37歲擔任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簡稱計算所)所長,39歲成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但在計算所的網站上,袁亞湘為自己設計了一個頁面。上面的個人簡介甚少提及榮譽和成績,卻寫道:「我叫袁亞湘,『亞』是因為排行老二;『湘』是由於來自湖南。
  • 袁亞湘院士: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新聞—科學網
    但11月剛剛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新任理事長的袁亞湘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今年55歲的他用自己對數學的執著與深愛,用孩提般純真的科研之心,深深地感染每一位聽過他的課或曾與他交談的人。 翻看袁亞湘的履歷,26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37歲擔任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簡稱計算數學所)所長,39歲成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 袁亞湘:科研需要童心
    袁亞湘·微寄語
  • 大家|袁亞湘院士:以稚子之心探數學之美
    但11月剛剛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新任理事長的袁亞湘就是這樣一位科學家。今年55歲的他用自己對數學的執著與深愛,用孩提般純真的科研之心,深深地感染每一位聽過他的課或曾與他交談的人。 翻看袁亞湘的履歷,26歲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學位,37歲擔任中科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簡稱計算數學所)所長,39歲成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 袁亞湘:「幸運」離不開「優化」數學
    22歲時,他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考上計算數學所(當時名為「中科院計算中心」),師從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馮康。公派留學前,馮院士建議他轉到當時國內數學界相對薄弱的最優化方向。當時,他認為導師應該比較有遠見,聽從了馮院士的建議。「事後證明,他的確非常有遠見。」袁亞湘說。「其實關於我出國留學還有一個『美麗的誤會』。」他說。在考研究生填志願表時,有一項內容是:是否願意出國。
  • 袁亞湘:與數學「談一場熱戀」—新聞—科學網
    袁亞湘:與數學「談一場熱戀」 談一場熱戀 興趣驅使數學研究 袁亞湘,「亞」是因為在家排行老二,「湘」是由於來自湖南。今年1月,在他55歲之際,袁亞湘也回到故鄉,為長沙同升湖實驗學校的千餘名師生講起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數學的熱愛。 他從瞎子爬山談起,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優化方法」。
  • 重慶專訪:中科院院士袁亞湘——「鬼點子」 推動原始創新
    袁亞湘:數學的美是很多方面的。數學首先美在它那些數學定理、數學證明。在形式上,數學有對稱、幾何上的一些圖案,都非常漂亮。再就是,它的證明是非常簡潔又非常堅固,所以有一些知名的人講,數學的美就像戰士一樣的美。第一,它是很堅固的、堅實的;還有就是它無瑕 ,它不能有瑕疵、非常嚴謹,一定要有嚴格的邏輯推理,這個過程也是非常美妙的。
  • 袁亞湘院士這樣說……
    還有一些女數學家雖然不是院士,但也在研究工作中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如從事運籌學研究的桂湘雲教授、研究微分方程的肖玲教授、研究計算數學的黃艾香教授等,這些都是老一輩女數學家的傑出代表。>王小雲院士(人民網記者 張啟川 攝)在我們這一代,女數學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吉敏,她是首位獲得傑出青年基金的女數學家,也是首屆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的獲得者,曾獲得過中國數學會陳省身數學獎。我認為,在學數學這件事上,不同性別之間沒有本質差異。就指導學生的方式方法來說,男女生也沒有特別的差異。
  • ...記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袁亞湘
    簡介:袁亞湘,男,漢族,1960年1月生,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他在科研工作中銳意創新,在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及其理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他投身教育事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同事和學生廣泛好評。
  • 袁亞湘:願為數學做更多
    【新聞人物】  袁亞湘最近更加忙碌了。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內,蹬蹬蹬……還未見到人,只聽見一陣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從辦公室外傳來。門一推開,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用飛快的語速和燦爛的笑容向記者表示了歡迎,「我這個人就是習慣風風火火。」
  • 袁亞湘院士:學生要敢比老師厲害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袁亞湘這樣說。「科學研究是一個長久的東西,培養和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時不能急功近利。」袁亞湘說,比如陳景潤破解了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用呢?可能馬上用不上,但現在知道了,它在破譯密碼時特別有用。「但一個國家能因為數學家的成果不能立即產生效益,就不重視數學人才了嗎?
  • 南京首次被屠城,湘軍是罪魁禍首,場面非常慘烈
    晚晴時期,雖然政府腐敗無能給,但也出現過許多厲害的人物,例如曾國藩、左宗棠等人,而曾國藩更是號稱「清朝第一戰神」,這源於他所建立的湘軍,幫助清朝打敗太平軍,讓清朝得到了安穩,雖說,曾國藩在歷史上,人品和才能讓人值得敬佩,但是,有一件事,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那就是,當年湘軍攻打太平軍時,攻破南京城後,湘軍卻在那裡,實施了慘無人道地對太平天國裡的人虐殺
  •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訪問同濟並開展學術交流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院士到訪同濟。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黨委副書記徐建平與袁亞湘院士會晤。陳杰對袁院士到訪同濟表示歡迎,感謝他多年來對同濟大學及同濟數學學科的支持。陳杰強調了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厚重理科」在同濟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袁亞湘感謝同濟的熱情邀請,他表示,非常高興來到同濟開展學術交流。同濟數學近幾年快速發展,得益於學校的重視和關心。
  • 「聚焦兩會」袁亞湘委員:加強對數學等基礎科學領域支持 技術與...
    從凝聚態物理到量子信息、從納米科技到基因組、從航天到深海、從高鐵到超級計算、從「天眼」到「悟空」……在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路上,我國科技領域不斷取得驕人的成就。「但是,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術方面而不是科學方面。有些重大科技成果本質上是工程。
  • 《袁亞湘院士:數學漫談》科普報告
    3月14日,國際數學節,也稱「圓周率日」,即π日,袁亞湘院士將在這一天給大家漫談數學。此報告主要面向大中小學生。觀眾如有特別想了解的內容,請於3月14日前回復在下方留言區內。主講專家將傾聽大家的反饋,並在報告中談及大家普遍感興趣的內容。機會難得,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 袁亞湘: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別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徐想 攝)  11月17日,國新辦舉行科學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老一輩的科學家愛國奉獻,淡泊名利,刻苦攻關,敢為天下先,攀登科學高峰,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品質留下了很好的榜樣。
  • 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來數學與統計學院作學術報告
    日期:2017-09-21      來源:      作者:文/曹榮榮 華麗娜 圖/劉毅     編輯:李鵬       閱讀:1 新聞網訊 9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研究所袁亞湘院士應邀在師範學院學術報告廳作了一場題為
  • 袁亞湘院士獲第六屆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獲此殊榮。   袁亞湘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線性優化計算方法。他在非線性優化方法的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的傑出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包括:   1.在國際上最早利用子空間技術分析計算方法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結果,引發大量子空間方法研究,導致了子空間信賴域法、約束優化子空間方法、非線性最小二乘子空間方法等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