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兩會時間」來了!代表委員今日抵石報到

2020-12-05 燕趙都市報

2020年河北兩會將於1月6日拉開帷幕。1月5日上午,肩負著7500萬河北人民的重託,滿懷著依法履職的責任和參政議政的熱情,出席河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和河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1500多名代表委員陸續抵達石家莊報到。

1月5日10:00,記者在省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各處駐地看到,各項準備工作己就緒。

△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委員駐地,各小組工作人員早早開始各項準備工作,迎接委員報到。這是工作人員正在準備會議資料。

△省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代表駐地,邢臺代表團工作人員正在對出席證進行最後核對。

△省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代表駐地,保定代表團工作人員早早開始各項準備工作,迎接代表報到。這是工作人員正在對出席證進行最後核對。

△記者在省兩會人大代表駐地看到,石家莊郵政的工作人員在報到處設置了服務臺。

△1月5日上午,出席省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陸續在各駐地報到。這是省人大代表、沙河市紅石溝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保國(右)報到。

△馬紅哲委員正在報到。

△朱良酷委員正在報到。

△楊丙軍代表報到。

△張輝委員報到後領取會議資料。

△崔建升委員正在佩戴出席證。

△王煥榮代表報到。

△1月5日上午,出席省兩會的滄州代表團尹廣軍代表接受記者採訪。

參加本次兩會,尹廣軍代表帶來了十餘個建議,其中一個是《關於開通北京至吳橋高鐵的建議》。

尹廣軍代表認為,目前京滬高鐵滄州站設立,特別是北京到滄州高鐵專線的開通,為滄州旅遊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但對於吳橋來說,高鐵線路「過境不設站」。他建議借鑑開通北京至滄州高鐵專線的成功經驗,讓吳橋也能早日「搭上高鐵」,提速雜技旅遊業的發展。

△滄州代表團部分代表乘坐的大巴駛入駐地。

△楊丙軍代表在駐地學習兩會相關文件。

楊丙軍代表說,作為一名來雄安新區的代表,自己感到自豪。2019年雄安新區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不舍晝夜,規劃編製取得重大進展,謀劃實施的67個重點建設項目全面開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漸次展開,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局面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2020年,新區各項事業時間更加緊迫、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將夙興夜寐、激情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好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任務。

雄安畫卷已經徐徐鋪展,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

△張濤代表到駐地後就開始完善自己的相關建議。

這次參加省兩會,他重點關注對小微企業特別是小微環保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他希望能夠繼續大力推動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小微企業社會服務體系,著力為小微企業提供綜合性、宏觀性指導與服務。

△1月5日上午,出席省兩會的滄州代表團蔣淑華代表(左)、徐俊代表(右)接受記者採訪。

蔣淑華代表說,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滄州受益頗多,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北汽新能源(黃驊)產業基地等一批高端裝備製造企業落戶,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承接多家北京藥企,滄州明珠商貿城承接萬餘戶北京服裝商戶等等,進一步促進了滄州經濟社會的發展。

對此,徐俊代表非常認同,他說,2020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收官之年,他建議,滄州要借力京津資源,深化產業協同,催生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在滄州轉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拓展。

△保定團代表冒雪抵達駐地。

△1月5日上午,出席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曹凱(左)、時彩風(右)共同討論如何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曹凱委員說,教育行政部門出臺了相關政策,禁止學校補課、禁止課外補習班超前超時教學、禁止教師有償補課、禁止……但是三令五申,效果不佳;有的學校也在嘗試更新教育理念,減少課外作業的布置,但是升學壓力總是一次次擊垮學校及老師們的堅持,繼續回歸應試教育;家長為了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明天,不得不對孩子痛下「狠手」。

時彩風委員特別留心孩子們的睡眠時間。有的初中生晚上寫作業竟然到11至12時,畢業班學生寫到凌晨成了普遍現象,「如此這般,必然影響身體健康。」

2019年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及有法規效力的決定14件,修改6件,批准設區市法規30件、自治縣法規5件,審查報備規範性文件44件,立法工作呈現數量多、分量重、質量高的特點,全國省級人大立法工作交流會議推廣河北省經驗。

一年來,河北省政協常委會在深入調研中推動工作。圍繞全省工作大局、群眾關心關注和加強改進政協工作等27個課題,省政協領導帶頭開展調查研究,深入有關市縣197個基層單位,查找不足,研究對策,推動工作。

△張大棍代表接受記者採訪。

張大棍代表建議,脫貧攻堅中,應著眼於解決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從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針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問題,要統一規劃、統一實施,進一步治理農村環境髒亂差。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共完成創製性立法12件,佔年度立法項目的60%以上。

提請本次大會審議的河湖保護治理條例,制定的租賃房屋治安管理、行政執法監督、文明行為促進、學校安全管理、禁毒等條例和加強建築市場監督管理、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推進農村改廁等決定,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具有鮮明的河北特色,為推進相關領域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省政協常委會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切實在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1月5日,劉連山代表接受記者採訪。

省人大代表、阜城縣劉老人村黨支部書記劉連山這次帶來了破解鄉村旅遊經濟瓶頸制約、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當前,發展鄉村旅遊,急需破解土地指標有限、服務設施不夠完善難題,他建議省委省政府按照鄉村旅遊村的規劃設計,在土地指標方面優先安排,並強化鄉村旅遊重點村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建設遊客服務中心、特色產品展示中心等,促進鄉村旅遊快速發展。

(河北日報微信 河北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田明、趙海江、張昊、貢憲雲、賈楠、郭東、米彥澤、馬利)

相關焦點

  • 兩會:這些委員、代表給旅遊界出了些頗具爭議的難題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正式進入了「兩會時間」。  關於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今年兩會,有不同層面和崗位的代表、委員從各自角度對旅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議。  在經營準入和監管、經營方式、服務規範等方面,建議要吸取他山之石,使我國旅遊業數量龐大的農家樂和民宿真正走上小而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鐵道部採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兩會代表委員順利運送
    鐵路部門為兩會代表委員運輸提供運力保障制訂周密的運輸方案 確保兩會代表委員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記者日前從鐵道部獲悉,鐵路部門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兩會代表委員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做好兩會代表委員運輸工作,是鐵路部門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 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中心「開張」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劉慧、孫奕)隨著全國兩會腳步的臨近,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27日正式「開張」。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將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
  • 江蘇代表、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
    點擊進入兩會專題記者採訪部分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帶著建議提案赴京參加全國兩會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將分別於今年的全國兩會,格外引人關注。這兩天,來自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北京。過去一年,他們如何履職?此次帶了什麼建議提案上會?在他們出發前,記者對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進行了採訪。創新機制,培養更多「大國工匠」
  • 新一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中女性比例創新高,遼寧臺灣增幅居前
    新一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中女性比例創新高,遼寧臺灣增幅居前 2018-02-26 0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區代表和委員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將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兩會
    據了解,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明日(20日)早將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今日(19日)出發,經深圳前往北京準備出席全國兩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馬逢國表示,港區參會人員先在深圳抽樣檢驗,結果屬陰性後再到北京出席全國兩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黃友嘉,全國政協常委林建嶽等一行二百多人今天早上在香港灣仔會展中心集合,乘坐旅遊大巴出發,先前往深圳接受新冠病毒檢測,通過測試後再坐飛機前往北京。
  • 期待兩會好聲音(今日談)
    中國又將進入「兩會時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2015年的全國兩會受到更多關注,也承載著更高期待。  兩會是中國的最高政治平臺,也是透視改革發展的窗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啃下民生、金融、國企改革等硬骨頭?
  •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談土壤汙染治理思路
    這項關乎人民群眾「菜籃子」的議題,在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十分關注。  耕地  舌尖上的安全怎樣保障?  對耕地進行更高級別的保護  與往年不同,今年參加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帶了三瓶土。
  • 「汽車人」十三屆全國「兩會」汽車行業代表委員名單
    2018年全國「兩會」將於3月在北京召開。2018年,不僅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而且也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今年的全國「兩會」,將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後召開的新一屆「兩會」。
  • 全國兩會代表呼籲氫能頂層設計 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率先投產
    全國兩會即將落下帷幕,而"氫能"依舊是今年兩會的關注焦點。去年"加氫站建設"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而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於"氫能"的提案和建議,儘管數量上相比去年有所減少,但分量卻在加碼,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石玉東等代表委員呼籲,國家應加強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在代表委員呼籲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前,民企已在行動。
  • ...2020「兩會」代表委員、上會記者&綠會夥伴怎麼說|致生物多樣性日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中國「兩會」召開,恰逢2020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對這一重要日期做出重要批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基礎。在此,中國綠髮會邀請兩會代表委員參與光明日報社全媒體總編室視頻錄製,在生物多樣性日(月),一起為地球生物多樣性應援!
  • 首都機場貴賓公司兩會保障 從細節中見品質
    作為首都機場的重要保障單位,貴賓公司為「兩會」代表抵離首都機場提供接待服務,讓代表委員們留下了難忘的國門服務體驗。此次兩會保障工作中,許多代表委員紛紛為貴賓公司題詞,留下了「賓至如歸,國門風採」、「精益求精」等題詞,認為貴賓公司的員工不僅很好的展示了首都機場乃至北京的精神面貌,還很好的展示了貴賓公司的品牌內涵和和民航的真情服務。
  • 2020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2020年全國兩會時間安排
    2020年全國兩會時間安排表一覽  2020.05.24: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  2020.05.24: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  2020.05.22:2020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  2020.05.22: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  2020.05.22: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  2020.05.21: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  2020.05.21: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  2020.05.21: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
  •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兩會旅遊好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建言十大熱點話題 原標題:   中國網3月8日訊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 宛新平:全國兩會上,透過在皖代表的建議看為民初心
    安徽一如既往向科研「無人區」進軍、挺進的勇氣和睿智,自然也在此次兩會中得到了進一步體現。比如,在《人民日報》刊發的「兩會特刊」中,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代表就提出了「以新基建助力新產業發展」的觀點,強調新基建與前沿科技聯繫緊密,市場需求緊迫,是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手段,具有「一業旺百業興」的推動作用和乘數效應。
  • 【聚集兩會】張明華委員參會手記: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聚集兩會】張明華委員參會手記: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2020-05-29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議題|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兩會議題是什麼
    兩會什麼時候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2020年兩會時間定了!「兩會」召開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召開地點:在北京舉行。全國兩會的歷史發展: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第一屆全體會議。
  • 兩會委員提案建議淘汰碳性電池
    對於環保的關注,並不因為本次兩會以民生為重點議題而減弱,並且向更加細化的生活內容延伸。據了解了解到的信息,兩會期間,多名政協委員以尖銳的語氣,提案建議。  相關人士認為,本次兩會對於環保的關注,從此前的大項目進而延伸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不等於國家對於環保問題關注度的減弱,反而更進一步說明環保的關注進一步走向深入!  在持續不斷高漲的環保風暴的衝擊下,政協委員對於環境的關注越來越重視,據了解,政協委員表示,不管是從保護環境還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從全球發展來看,鹼性電池也代表了全球的發展潮流。
  • 如何理解兩會時間確定對全國的政治意義?
    中國兩會星期三有了5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開始舉行的確切日子,當天下午北京、天津、河北宣布從防控的一級響應降為二級,取消了國內低風險地區進京人員的隔離措施。連在一起的這些宣布是裡程碑式的進展,標誌著中國已經牢牢控制住新冠疫情,開始進入全面恢復經濟社會活動和常態化防控的新時期。
  • 芙蓉兩會「模式」開啟,政協委員帶著這些提案來了
    本周長沙天氣一路晴好,芙蓉區也火熱進入「兩會」模式。2021年1月12日,芙蓉區政協五屆六次會議開幕。 聚焦芙蓉發展大局,圍繞經濟科技發展、城市管理建設、民生實事推進、社會治理提升等熱點、重點話題,芙蓉區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獻計獻策。本次兩會,政協委員關注哪些領域?帶來了哪些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