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網3月8日訊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遊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
今年兩會,不同層面和崗位的全國政協委員從各自角度對旅遊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議。
出臺農家樂與民宿國家標準
目前,農家樂和民宿這種旅遊業態在我國是方興未艾,但是,在全球範圍內,歐洲、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民宿發展已經積累了較成熟的經驗。
在經營準入和監管、經營方式、服務規範等方面,建議要吸取他山之石,使我國旅遊業數量龐大的農家樂和民宿真正走上小而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 朱鼎健
相關報導:朱鼎健委員:建議編制農家樂、民宿綜合評定標準
擁有電子護照的內地居民可網籤赴港
2015年整體訪港旅客下跌2.5%,內地旅客人數更是下跌2.9%,其中留港時間較長、消費力較高的內地旅客跌幅顯著,對香港旅遊業影響較大。加上目前很多國家放寬對內地居民的籤證安排,如果維持目前的「個人遊」政策不變,長遠將出現內地居民到國外旅遊比來港旅遊更加方便的局面。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梁君彥、林健鋒、張華峰、林建嶽
相關報導:港區政協委員:建議開放內地網籤赴港「個人遊」
將旅遊基建納入中央財政重點
應該明確界定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範圍,明確旅遊基礎設施的公共服務性質,細分公共投資與社會投資的範疇,壓實政府公共投資的職責。
此外,還要明確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同實施。這是《旅遊法》賦予國務院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職責。國家層面,區分東部、中部和西部等區域,分類指導,給予支持。特別是要加大對連片特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 楊多良
相關報導:楊多良:建議將景區基礎設施建設 納入財政預算
促進中醫藥健康旅遊業發展
產業融合背景下旅遊業與健康產業、中醫藥的融合力度不斷加強,中醫藥健康旅遊方興未艾,不僅提升了產業層次,優化了產業結構,也為各相關產業增添了新的發展動力,找到了適應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成長方向。
促進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必須培養大批既懂中醫藥,又能在健康產業和旅遊產業工作的交叉複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在國內這樣的人才非常缺乏。因此要創新人才培養理念,不能拘泥和局限於大學校園和課堂教育,要在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基礎上探索交叉專門人才培養的更加靈活、可行的培養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以嶺
相關報導:吳以嶺:發揮中醫藥優勢 促進健康服務產業發展
不建議大量的迪士尼樂園進來
儘管迪士尼樂園吸引孩子,但傳遞的是別人的文化,這會導致孩子從小就追求西方文化,長大了就會喜歡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冷冰冰,如果國內的文化產品,吸引不了孩子,久而久之,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大問題。
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之所以成功,在於它抓住了孩子的兩個天性:好玩和好奇,運用文化創意結合科技手段,將厚重的文化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吸引孩子去玩,去獵奇,從而去探索,中國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迪士尼樂園。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李修松
相關報導:政協委員李修松:中國應有自己的「迪士尼樂園」
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納入國家扶貧
近年來,由於部分縣域地理位置相對偏遠,資源匱乏,與全面小康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為了與其他地區同步實現小康,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撒拉族居住地區扶貧工作的支持力度。
而作為人文景觀內涵豐富,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民族風情十分獨特的地方。旅遊業對增加少數民族群眾收入,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有重要作用,建議將發展旅遊業納入國家扶貧工作規劃,支持較少民族地區發展旅遊業,以帶動少數民族群眾增加收入,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韓興旺
相關報導:韓興旺:建議將少數民族旅遊業納入國家扶貧規劃
7月最後一周定為「勞動者暑假」
帶薪休假是最好的放假方式,可以滿足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出行,分散度假,這是不可替代的。但在現有條件下,在帶薪休假沒全面落實之前,放長假的需要只能統一出現。
而緣何遲遲不能全部實現?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沒下決心;二是有些企業有誤解,覺得帶薪休假影響經營,而事實上推行帶薪休假,可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也有更好的精力上班,不會降低企業的經營生產力;三是國家對違反帶薪休假的處罰力度不夠。
——全國政協委員 沙振權
相關報導:政協委員:建議7月最後一周定為「勞動者暑假」
四川藏區規劃成旅遊扶貧實驗區
四川藏區是全國第二大藏區,貧困面廣、貧困度深,所屬32個縣均為貧困縣。同時,四川藏區又擁有眾多高品位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藏區特色旅遊業,有利於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於促進藏區經濟轉方式、調結構,解決藏區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旅遊局副局長鄭學炳說。
鄭學炳認為,在發展四川藏區旅遊業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將保護性開發理念貫穿藏區旅遊業發展始終,亟須一部專門法規規範藏區旅遊開發;二是將旅遊業作為藏區同步全面小康的主導產業,把四川藏區作為全國旅遊扶貧試驗區,加大政策、資金傾斜力度,積極探索建立藏區旅遊扶貧開發新模式;三是加快推動四川藏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旅遊交通建設,改善旅遊接待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 鄭學炳
相關報導:政協委員:把四川藏區打造為全國旅遊扶貧試驗區
生態旅遊推行資源再利用
長期以來旅遊產業一直存在著「一流資源、二流開發、三流服務」的粗放型發展現象。不僅容易造成旅遊資源的極大浪費、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極大地影響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綠色設計、資源利用、節能管理、環境管理、綠色產品與服務、低碳景區創建等7大方面設立創建和評定標準。推動創建低碳飯店、低碳景區,加大科技創新的助推。制度和實施景區景點循環低碳發展的系列財稅支持力度政策,同時注重輿論宣傳導向,營造循環低碳、文明生態旅遊的氛圍。
——全國政協委員 宋豐強
相關報導:宋豐強:加快發展循環低碳旅遊 推行資源再利用
(伍策 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