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筱璐 珺璐
來源| 北京西路瞭望
5月27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在這次特殊時期的特殊兩會中,來自各界精英群體的政協委員們,不改履職初心,積極建言獻策。
從復工復產穩住經濟基本盤到精準發力兜住民生底線,從交通建設到生態環境治理,從產業發展到與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治理,政協委員頻頻發出好聲音。
接地氣、察民情。委員們關注的熱點有哪些?帶來哪些基層呼聲?
為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科技支撐
就在不久前,政協委員中不少醫務工作者還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兩會期間,如何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無疑是一大熱點。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認為,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必須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掌握主動權。他建議,選擇圍繞重大科學問題,布局一批類似國家實驗室的科技創新平臺,組織實施「大科學」工程。科學決策部門要更加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制定旨在發展「大科學」「大工程」的決策和科學規劃,為科學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條件。強化科學家在科學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使科學家能夠心無旁騖地研究解決重大「硬核」問題,不斷向科技前沿發起挑戰。
宋純鵬還建議,要提高基礎科學發展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國原始創新能力,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尤其要加強生物醫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以及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加強長三角區域汙染聯防聯治
人民群眾對環境保護高度關注。
據人民政協網報導,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昌爾,與上海市政協主席董雲虎、江蘇省政協主席黃莉新、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聯名提交提案,建議加強長三角區域汙染聯防聯治,合力打造綠色美麗長三角生態安全屏障。
目前,長三角地區已初步形成國家指導、地方負責、區域協同的汙染聯防聯控機制,促進了區域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但長三角區域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任務還很艱巨,區域汙染防治協作機制仍需進一步深化細化,區域協同防治的力度還需加大。
為此,四省市政協主席聯名提案建議,以六大建議助力強化區域生態協作的「四梁八柱」:制定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目標和規劃;推動區域立法與執法協作;加強區域生態環保源頭管控;提升區域生態環境科技支撐水平;強化長江岸線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建立健全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降成本激發企業活力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董事長兼CEO劉偉介紹,疫情發生後,佳都科技的合同執行、項目回款和市場開發均受到影響,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但是,結合人工智慧方面的經驗,公司快速研發多款助力疫情防控的科技產品及應用方案,比如AI智能體溫人臉追蹤監測、疫情排查微登記小程序等,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損失。
劉偉認為,當前新基建駛入快車道,5G、人工智慧、軌道交通等新技術和新產業給民營高科技企業帶來機遇,企業發展正全面回歸常態。
劉偉建議,下一步應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精準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要支持民營企業在新基建領域布局,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場景應用上給予自主可控的國產核心平臺技術和智能終端設備更多支持。建立清理和預防拖欠帳款的長效機制,增強民營企業獲得感。
今年「新基建」概念的提出為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基礎端的支撐。
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建議,鑑於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與汽車產業的全新發展,有必要融合汽車、人工智慧與城市發展,把汽車產業打造成現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
徐和誼指出,汽車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承擔著諸多新功能。汽車是智慧交通網的終端平臺,是電力網際網路的儲能平臺,是智慧生活的連接平臺,也是動態物理空間的賦能平臺。為此,他建議革新汽車產業頂層設計思路、聯合汽車業在內的各行業建設城市大腦、引導並監管智能共享汽車發展等。
縱深推進川藏大通道建設
今年全國兩會上,不少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就加快川藏鐵路、川藏高速公路建設提交提案,希望國家層面大力支持,持續縱深推進川藏大通道建設。
據人民網報導,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阿壩州政協副主席達扎·尕讓託布旦拉西降措等委員聯名提交《關於加快推進G0611甘肅省合作市至四川省汶川縣高速公路建設的提案》,建議打通國家西北大通道,有效連接並縮短川甘青交界地區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距離。
達扎·尕讓託布旦拉西降措表示,G0611甘肅省合作市至四川省汶川縣高速公路的建設,將有效促進沿線旅遊產業結構和物流運輸能力的提檔升級,助推川甘青三省優勢資源深度開發,對推進三省共建、共治、共享、共贏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籌建中國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據《長江日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何建華建議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何建華介紹,武漢有「武漢·中國光谷」,光電子產業對光源實驗的需求量巨大;湖北高校和研究機構眾多,科技創新和學科建設對先進光源需求迫切;高校院所聯合具有顯著的學科優勢,能聚集大批高水平研究人員參與光源建設並開展應用研究,也是一種創新的建設模式;武漢具備了開展第四代光源建設的基本條件。
何建華建議,支持武漢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將該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他表示,在武漢地區建設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提升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科技和產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將加速武漢地區微電子、光電信息、新能源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匯聚及轉型升級。
重視貧困老年人脫貧政策設計
據中新網報導,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主席李佳聯合21名委員,向大會提交《關於高度重視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貧困老年人脫貧政策設計問題的建議》。
建議認為,制約和影響老年貧困戶脫貧成效的問題主要是勞動獲取收入能力普遍偏弱、收入來源主要依賴轉移性收入、貧困老年人普遍缺乏子女贍養。實現貧困老年人脫貧、做到老有所養,要在現有社會保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政策設計,以更加精準、更加有效的舉措應對貧困老年人脫貧難題。
委員們建議首先要設計階梯式扶貧政策,將「邊緣貧困戶」作為「入貧高危人群」予以幫扶,讓生態脫貧、林業提質增效等政策向其傾斜,在適當政策允許範圍內得到一定補助,既提高自身發展能力,助其增強贍養能力。
其次,要對贍養貧困老年人子女進行就業扶貧。設立專項資金補貼贍養貧困老年人的子女每戶1人在公益性崗位就業。
此外,要持續做好兜底保障,要確保各類低保、特困供養等扶貧扶弱政策全面覆蓋老年貧困人口,同時加強動態監測,對無子女貧困戶重點監測,確保及時納入,應保盡保,讓其享有基本生活有保障的晚年。
還要積極開展法律救濟和美德宣教,引導教育公民自覺承擔贍養老人義務,樹立起愛老敬老、贍養老人的社會風尚。
落實村醫待遇、養老、編制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徐睿霞提出,隨著「健康中國」不斷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在防病、治「未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在基層人才、綜合服務、防病機制等「軟實力」方面出現不足,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突出短板和主要矛盾。
為此,徐睿霞建議增加相應編制,按照服務人口重新核定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編制數量。同時,設立基層醫療機構崗位補貼,並適度將村醫納入補貼範圍,為有效提高基層人員待遇,穩定人才隊伍,並啟動鄉村醫生能力提升行動,切實提高診療能力。
加快補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短板
據《中國教育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建議加快補齊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短板。王培安認為,當前,我國託育服務發展面臨一些問題,如資源供給不足,入託難現象比較普遍,照護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託育機構發展不規範等。
王培安建議,要強化政府引領,做到配套託育服務設施與居住區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推進社區託育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的建設。健全完善託育機構監管制度,規範準入標準和程序,加強託育服務隊伍培訓,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行業監管,引導託育服務有序發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建議高鐵票允許改籤兩次
據安徽網報導,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周世虹今年的提案關注高鐵票價及退改籤費用問題。
對於同距離不同價的問題,周世虹建議,應該綜合考慮距離、速度、時間等因素,科學、平衡地確定各類高鐵以及普通列車的票價。他建議允許改籤兩次,包括變更到站,方便乘客選擇時間和空間,降低乘車成本,減輕老百姓負擔。要科學測算改籤和退票對運營收入及利潤的影響,從而合理確定退票、改籤費用。綜合考慮現代社會的辦事效率和時間觀念,縮短退票、改籤時間段,降低退票改籤費用。
建議將偷窺偷拍等行為入刑
據人民政協網報導,全國政協委員花亞偉在調研中發現,針孔攝像頭價格不貴,在部分網絡商城和實體店中都能買到,不少商家還提供改裝服務。目前大多數偷拍案件都是予以治安處罰。
今年兩會,花亞偉提交提案呼籲,遏制偷拍等違法行為高發,切實保護公民個人隱私,還公眾以安全感。他建議完善立法,對偷拍等嚴重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行為予以刑事處罰。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針孔攝像頭及竊聽、偷拍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非法生產、銷售針孔攝像頭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從源頭上制止針孔攝像頭泛濫的局面;明確酒店、賓館及公共廁所等管理者的主體責任,對出現違法設置竊聽竊照裝置的管理者予以相應行政處罰,並使之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加強網際網路彈出式垃圾廣告監管
據《人民日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民建遼寧省委副主委陶桂芳認為,當前,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部分網站、App客戶端、軟體利用彈出式廣告,發布具有色情暴力、誘導消費、內容虛假、欺詐行為等垃圾有害信息,導致廣大網民深受其害,誤導青少年成長。
陶桂芳建議,建立健全監管體系,成立網際網路廣告專業監管隊伍,由既熟悉廣告法律法規又掌握網際網路技術的人才監管網絡廣告。重點審查網際網路廣告推送的合法性,監督網際網路廣告的發布途徑,收集網際網路用戶的舉報信息。國家要通過立法,細化網絡廣告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相關負責部門要及時更新監管技術手段,加大對垃圾彈窗廣告的打擊力度。
(素材來源|北京西路瞭望 編輯|馮秋璐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