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兩會已經召開。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新閱讀研究所創辦人朱永新教授撰寫「兩會手記」,以饗讀者。
作者:朱永新
5月20日,星期三,晴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新閱讀研究所創辦人朱永新教授
今年圍繞著閱讀、教育的大主題,帶來了十個提案,主要分三個板塊。
一是關於閱讀的,包括《關於建立國家閱讀節,用全民閱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社會公平的提案》和《關於規範圖書價格體系,促進書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其中建立國家閱讀節的提案從2003年至今,在每一年的兩會中都會提出,我一直認為,全民閱讀是提升國民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廉價、最便捷的路徑,以富有中國文化底蘊而設置的節日,能夠產生提醒、督促、儀式、慶典等多重效果,能夠有力地推動全民閱讀的深化。
第二個板塊是與教育信息化和網際網路加教育相關的問題,主要有《關於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的提案》《關於建立基於學習權益和學習通券的學分銀行體系,鼓勵全民終身學習的提案》《關於加強大數據時代學習者隱私保護的提案》《關於公益性學習資源(在線學習)免流的提案》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的提案》。這些問題,基本都是關注已久,在這次疫情期間問題被強化、被放大,在進一步觀察、思考、調研而提出的。這一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際網路教育實驗,線上教育也經歷了一次真正的「大考」。無論是硬體建設、資源整合、質量評價、隊伍素養,教育都明顯落後於已有技術和時代要求。
這次提案中關於「學習通券」的概念,是與上海寬資本的董事長關新先生討論以後撰寫的提案。關新先生長期關注世界科技與教育 的前沿問題。去年底他告訴我:2019年,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啟動了一個私有學習通券項目(Learning Coin),以此激勵員工學習與使用加密貨幣,同時掌握促進與監管的知識。IBM作為全球區塊鏈技術上的龍頭企業,去年宣布開發基於區塊鏈技術上的數位化開放平臺,準備一攬子向全球的學習者與內容方提供分布式生產、儲存與交易服務。我突然想到,我在《未來學校》一書中提出的學分銀行體系,如何加上學習通券的激勵功能,將更加有助於學習型社會的建立。於是,關新和他的研究團隊,幫助我收集整理資料,完成了這個提案的初稿。
關於在線學習免流量的提案,直接來源於我在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期間對於在線教育的觀察。疫情期間,河南南陽一名高三學生在平房的樓頂蹭鄰居家的網絡上網課,河南洛寧縣14歲女生在父親的陪伴下晚上到村委會大院支了張桌子蹭網學習,這些畫面背後的無奈讓我印象深刻。據調查,高清畫質的視頻節目一個小時需要800MB左右的流量,如果一天上網課5小時,則需要近4G流量,一個月接近100G流量,花費都在百元以上。這對於在數字寬帶未能覆蓋的貧困偏遠地區、只能長期使用網絡學習的困難家庭來說,是一個不菲的費用。
而關於加強大數據時代學習者隱私保護的提案,則是我在去年底中國教育30人論壇上與美國麻州大學波士頓校區教育領導系主任嚴文藩教授的交流以後撰寫的。當時他在論壇上做了一個講演,提到前幾年美國不少教育網際網路企業因為學生的隱私保護問題破產。根據美國的法律,凡是收集、保存、引用、發布關於師生的個人信息,都必須徵得其本人的同意。而我們現在校園裡的各種信息採集基本上很少考慮這些因素。在網際網路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也該未雨綢繆。
後疫情時代,如何開展教育的「新基建」?如何真正地加快5G建設,從村村通走向戶戶通?如何降低網絡學習的成本和費用?如何建立一個科學、動態、全面的學分銀行體系?如何鼓勵終身學習?如何把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如何重構學習中心和學習流程?這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我的這些提案,分別從上述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思考。
希望和這一次的新冠疫情大考一樣,我們的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基建大考也能夠交出精彩的答卷。
第三個板塊是與民主政治建設有關,主要包括《關於全面總結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在國家重大戰略中的民主監督作用的提案》《關於推廣中學生「模擬政協」活動,培養青少年公共品格的提案》《關於加強民族地區、港澳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的提案》。
在今年的提案中,有兩件與「模擬政協」活動有關。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是一項以青少年學生為主體,通過模擬人民政協的提案形成過程,了解我國民主政治協商制度,提升協商能力的公益性青少年創新實踐活動。自2002年起,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 2016年,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產生的優秀提案《以「網際網路+老年人關懷之家」推進中國智慧養老的提案》被提交至2017年全國兩會,得到民政部的正式回復,學生們提出的網際網路+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新模式,目前已在一些地方探索實踐。
事實證明,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使青少年有了真實地接觸社會、了解民生的機會,也有了在實踐中鍛鍊公共品格的成長機遇,學會了按照法定程序和諧有序地參與身邊家庭事務、學校事務和社區事務的學會了如何以和平的、正義的、理性的民主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訴求。有鑑於此,我今年專門提出推廣模擬政協活動的提案,建議在有條件的城市成立「模擬政協」實踐基地,在中小學成立「模擬政協」社團,組織學生觀摩全國政協和地方政協常規活動,舉辦「模擬政協」提案評選活動,邀請政協委員與專家定期走進校園等,幫助青少年學生更好地認識政協,理解公共活動的程序與意義。
今年兩會前,北京和陝西的中學教師和學生給我發來了一些他們參加「模擬政協」活動的成果,其中西安鐵一中學生們的網路遊戲分級的提案吸引了我。這個提案是學生們歷時數月,調查了數千名學生以後提出來的。他們的調查表明,因網路遊戲時間不限和內容分級不細等原因,3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遊戲中接觸到暴力、賭博、色情等違法不良信息,更因不良信息的毒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率增加。針對該現狀,他們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建立網路遊戲分級監管與評價機制;修訂完善網路遊戲法律法規。活動是模擬的,成果是真實的。在陝西省政協劉寬忍副主席的推薦下,我把這份提案,正式帶到了兩會。這是對中學生「模擬政協」活動的支持,也是對後生可畏的讚嘆。
每一個提案背後,差不多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其實,今年準備的提案素材還有很多,如關於加快推進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的建議,關於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建議,關於對為中小學校師生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相關稅費的建議(現在大學的餐飲服務免稅),關於建立國際組織任職人員的管理、保障和激勵機制的建議等等,由於全國政協一再強調控制數量,提升質量,許多提案轉為社情民意信息,或者進一步調研以後繼續反映。
本文節選自新閱讀研究所《朱永新:提案後面的故事 | 2020兩會手記連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