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來,我的茶園每天都有100多個工人採茶,採摘期達到120多天。」日前,前來參加全省茶產業「三綠一紅」品牌推進會的貴州省江口縣梵園農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忠華十分興奮,「這樣算下來,今年整個茶園將實現產值280萬元,比2013年增長近6倍。」
而過去,外省茶商來張忠華的茶園只要明前茶,採茶工人就忙清明前後20多天,大量的夏秋茶腐爛入土,1000畝茶園年產值總在40至50萬元之間徘徊。
張忠華茶園產值的變化,正是得益於貴州省「三綠一紅」品牌戰略的推進。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和貴茶公司籤署『綠寶石』加盟協議,將茶葉進行初加工以及無公害檢測後,給貴茶『綠寶石』做原材料供應,讓我們不再受制於外省採購茶商。」張忠華說。
一直以來,貴州茶雖然品質獨特,但由於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附加值和品牌優勢。據張忠華介紹,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客商每年從貴州以每公斤60元至80元的價格收購綠茶,然後經過加工,附以品牌價值,售價高達上千元。
今年年初,《貴州省茶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出臺,提出要依託貴州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多雲霧的地理優勢,大力實施黔茶品牌戰略,即綠茶以「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綠寶石」,紅茶以「遵義紅」(簡稱「三綠一紅」)為重點品牌;大力扶持「梵淨山茶」、「鳳岡鋅硒茶」、「石阡苔茶」、「瀑布毛峰」等品牌建設。
自此,一艘以「三綠一紅」為「母艦」,「梵淨山茶」、「鳳岡鋅硒茶」、「石阡苔茶」、「瀑布毛峰」等為「護航艦」,全省上千家茶園為「供給艦」的黔茶「聯合戰艦」吹響了轉型升級的集結號。
以貴州貴茶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緊抓貴州省茶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的機遇,今年以來,投入資金加大「綠寶石」茶品牌宣傳,又進口1條綠(紅)寶石兼用標準化生產線。
「目前,公司兩條生產線日加工鮮葉各10000公斤,而且所有『綠寶石』加工廠均採用國產標準化生產線,實現了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貴州貴茶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清爽說,公司今年上半年茶葉銷售產值達到5120萬元,同比增長101%,預計全年將突破億元大關。
如今,在「綠寶石」這樣的「母艦」帶領下,貴州茶產業在集聚發展中附加值得到不斷提高。
數據顯示,目前,「三綠一紅」覆蓋面積129萬畝,僅佔我省茶種植總面積600多萬畝的22%,而「三綠一紅」今年的預計產值將達到41.13億元,為去年我省茶園綜合產值152億元的27%。
按照計劃,到2016年,我省將建成茶園面積700萬畝以上,其中投產茶園500萬畝,培育加工企業3000家以上,茶葉年產量27萬噸,使茶產業綜合產值超過500億元。同時,打造2個以上全國知名品牌,培育5個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隨著黔茶產業「聯合戰艦」的崛起,我省正加快迎來從「茶葉面積大省」向「茶葉品牌大省」的轉型升級。(楊豐源 唐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