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食物鏈 課堂的新生態

2020-11-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學背景】

《食物鏈》一課是二年級主題單元《動物》中的系列活動之一。《動物》單元中,授課教師選取的聚合概念是變化、聯繫和相互依存。在探究人與動物的關係時,有學生提出「我們人類不該吃魚,我們要保護魚」,但是這一倡議也引發了其他學生的質疑,「如果不吃魚,魚就會快速繁殖,破壞環境」。那到底該不該吃魚?這就引發了學生的熱烈辯論。於是,授課教師基於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適時引出了生態系統當中「食物鏈」的概念。從「食物鏈」入手,學生深入了解了什麼是生態平衡、生態平衡如何維持等。教師通過這樣的活動設計,讓學生理解「聯繫和相互依存」的概念。

【教學實錄】

環節一:問題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探究你們覺得人類該不該吃魚?

(點評:通過讓學生先提前探究,再進行頭腦風暴闡述自己的觀點,既是對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鍛鍊,也是對知識的共享)

生1:該吃,如果不吃的話,這些魚就會增多,它們就會吃許多的小蝦小蟹,小蝦小蟹就可能滅絕了。

生2:以前覺得不該吃,覺得它們很可憐,現在覺得該吃,但我們不能吃太小的魚,那些小魚是要放生的,不然魚就沒法長大繁殖了。

生3:是的。漁民伯伯的漁網都是一個孔一個孔的,特別小的魚會從孔裡逃走,能網上來的魚是可以吃的。

師:同學們,剛剛你們提到一些新奇的想法。下面請大家思考,我們和魚之間,魚與小蝦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點評:在學生舉的事例中抽取主體動物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闡述人類、魚、小蝦三者之間的關係)

生4:魚是我們的食物,小蝦是魚的食物。

生5:我們吃魚,小蝦被魚吃。

師:是的,我們人類把魚吃了,反過來改成「被字句」怎麼說?小蝦被魚吃了,改成「把字句」又該怎麼說?

(點評:本環節融入語文課上關於「把字句」「被字句」的練習,通過將「把字句」換成「被字句」,提煉出「被吃」的關係,體現了學科之間的融合)

生6:魚被人類吃了。

生7:魚把小蝦吃了。

師:同學們,像小蝦、魚、人類之間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我們稱為「食物鏈」,用箭頭的形式表述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小蝦→魚→人類。

(點評:根據學生的提示,一起總結出對「食物鏈」的理解,並告知學生食物鏈的表示方式,這是本課程體系的核心——倡導概念性思維的教學)

師:同學們,回到我們剛開始的話題,再來觀察這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突然不吃魚了,魚的數量會怎樣?

生8:魚的數量會增多。

師:然後呢?

生9:小蝦會減少,甚至滅絕。

師:繼續思考,小蝦滅絕了,會造成什麼影響?它們是靠什麼生活的?

生10:小蝦吃一些海裡的小蟲子,叫浮遊動物,那樣的話浮遊動物就會增多。

師:你很博學,海裡的浮遊動物增多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生11:它們會去吃海藻、水草,海藻和水草被吃光了以後,海洋裡就沒有植物了,氧氣就會減少,可能許多動物就會死亡。

師:是的,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生態系統,任何一個環節受到破壞都會造成失衡。

(點評: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體會外界因素幹擾會造成生態失衡」,目的是讓學生逐漸從事實性知識中理解大概念「聯繫」,這是理解力課程的核心——概念引導下的教學)

師:在同學們的補充下,我們的食物鏈更豐富了,不再是單純的三種生物之間的關係了,誰能根據剛才的討論,把食物鏈完善一下?

生12:海草→浮遊動物→小蝦→魚→人類。

師:同學們的智慧是無限的,下面進行小組討論,如果人類瘋狂捕殺魚類,會造成什麼後果?

(點評:小組討論,列舉可能出現的危害,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在此期間,主副班教師在課堂巡視,對每個小組進行追問,這樣的教學安排體現了關注差異化教學)

師:你們的討論非常熱烈,通過對這兩種情況的分析,你們有自己的觀點嗎?你們認為「生態平衡」應該怎樣維持?

生13:我覺得生態平衡就是像人吃魚一樣,吃得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正好。

生14:我覺得生態平衡就跟天平似的,一旦偏了就不好了,而且許多時候這種平衡都是人類打破的,因此人類要保護環境、愛護動物。

環節二:拓展延伸

師:是的,平衡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任何一點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食物鏈的破壞,從而影響生態平衡。其實,在生態系統中,還有許多條食物鏈,這些食物鏈把看起來本沒有關係的動物聯繫在了一起。根據你們的探究,還知道哪些食物鏈呢?

生1:草→羊→狼(引導學生說出典故「亡羊補牢」)。

生2:草→老鼠→蛇→老鷹。

生3: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引導學生說出存在的食物鏈為蟬→螳螂→黃雀)。

師:在這麼多食物鏈中,每個小組選一條自己喜歡的食物鏈進行討論,其中任何一種生物數量突然增多或減少,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什麼危害?

(點評:讓小組自主選擇同學提出的食物鏈一起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師:請小組成員上臺分享(小組智慧呈現)。

環節三:情境再現

師:剛剛同學們的分享都非常好,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食物鏈上每種動物存在的必要性,生態系統是不能被隨便破壞的,生態平衡的維持也離不開動物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協調。

師:現在請大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表演一下你們小組剛剛討論的食物鏈,每個同學在表演前要選好自己的角色。同時,要研究角色的特點,爭取在表演時做到逼真,能抓住其他同學的眼球。

(點評:小組合作表演食物鏈是體現小組組織、團結最好的方式,同時學生通過分析動物的特點,並加以自己的理解進行表現是對動物的最好詮釋。除此之外,表演環節又很好地融入了體育學科,讓學生在探究後得到一絲放鬆)

環節四:畫中有詩

師:同學們,人們表達思想的最好方式除了口語表達,還有繪畫,下面請大家選擇一條喜歡的食物鏈畫下來,注意每種動物的色彩搭配以及版面的合理構圖。同時,要用正確的箭頭表述它們之間吃與被吃的關係。

(點評:低年級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可能有一些欠缺,對於句式的運用、詞語的搭配不夠成熟,但是繪畫是一種很好的傳遞思想、表達觀點的方式。因此,在探究活動後讓學生畫一畫探究內容,既是對畫面的再現,也能讓學生發散想像力,將自己的思想呈現出來)

【課後總評】

以真問題激發「理解」真品質

理解力課程體系的核心是發展學生的理解力。《動物》主題中,所有二年級教師通過協同備課,確定出本單元的聚合概念和基本理解,聚合概念是「變化、聯繫、相互依存」,基本理解是:第一,地球上有不同種類的動物,動物是生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二,動物需要適應環境來生存,動物的棲息地影響著它們的生活習性;第三,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第四,人是生物生態圈中的一個成員,人與其他動物互相依存。如何讓學生在活動中根據擁有的事實性知識和掌握的技能理解聚合概念是本單元重要的學習目標。本單元的學習較好地落實了課程的設計意圖。

「食物鏈」這部分知識的引入源於學生對保護動物的討論,兩名學生在爭論人類要不要吃魚,由此引發了全班同學的思考,也開始了食物鏈的探究。這種源自學生真實問題的探究尤為重要,因為這才是學生興趣的源泉。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大討論入手,聯繫到食物鏈上某種動物的突然變化會引發哪些後果,通過讓學生大膽猜想,碰撞出食物鏈遭到破壞後的影響。如果食物鏈遭到破壞,那生態環境就失衡了,引出「生態平衡」這一概念。同時,為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遷移,教師讓學生大膽想像生態系統中還有哪些食物鏈,這些食物鏈中某種動物突然遭到迫害,整個生態系統會有哪些影響。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推理進行頭腦風暴,這個過程是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鍛鍊,而頭腦風暴又是對交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鍛鍊。劇情表演和繪畫環節既能將學科知識融入,又能很好地與主題對接,這是理解力課程最直接的表現形式。這樣的設計也體現了理解力課程用概念聚合學科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理解力的核心。

通過食物鏈這一探究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存在的必要性,人類不能隨意捕殺動物,生態系統的維持需要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一個穩定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是生態平衡。由此,引發了學生對於保護環境的重視,為此他們在結束活動探究的當天下午進行了保護動物的海報製作,號召身邊的家長、朋友一起保護環境、愛護家園。這種自發的保護動物的意識是一堂課帶來的連鎖反應,也是一堂課引發的思考,更是理解力課程的魅力所在:品格的形成都是在活動中實現的。

《中國教師報》2018年06月27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千姿百態的食物鏈之:食物鏈—食物網—生態平衡
    由於生態系統中食物營養的關係錯綜複雜而密切相關,許多食物鏈現象之間都存著一定的關係。由於是許多食物之間相互縱橫交錯,形成十分複雜的網絡狀結構—「食物網」。上圖為由稻苗—蚱蜢—雲雀—鷹和禾苗—田鼠—狐狸等支鏈食物鏈。由主鏈與支鏈組成食物網。
  • 中超三強形成一個有趣的「食物鏈」,三強對話 平分秋色 各勝一場
    隨著恆大客場「爆冷」擊敗上港,中超三強形成一個有趣的「食物鏈」:恆大勝上港,上港勝國安,國安勝恆大。聯賽上半程的三強對話,以各勝一場告終,而魯能雖然涉險追平斯威,但已在奪冠軍團的爭奪中徹底掉隊。客觀來說,從食物鏈分析,目前形勢最好的還是國安,他們輸給上港是在客場,擊敗恆大是在客場,這意味著他們下半賽季的三強對話中,將會有兩個主場。原本,本賽季BIG4裡面的山東魯能,由於重心轉移到亞冠上面,聯賽表現不夠穩定,已逐漸掉隊。
  • 生命世界中的食物鏈
    食物鏈 生命世界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係,把生物與生物之間緊密地聯繫起來,這種生物成員之間以食物營養關係聯繫起來的序列,稱為食物鏈。例如,稻田的稻飛蝨吃水稻,青蛙吃稻飛蝨,蛇吃青蛙,老鷹吃蛇,就構成了水稻→稻飛蝨→青蛙→蛇→老鷹的食物鏈。食物鏈的每一食物級稱為營養級,在上例中水稻為第一營養級,稻飛蝨為第二營養級,依次類推。
  • 在食物鏈中,蚊子處於哪個等級?它與人類在食物鏈中是什麼關係?
    人類作為當下地球的「主宰者」,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這其實要得益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是大腦的進化,而不是肢體的進化,所以人類即使沒有尖利的爪子、龐大的體型以及鋒利的牙齒,也能站在食物鏈最頂端。 但是,人類在自然中並不是無敵的存在。
  • 萬科大夢想家計劃「海洋食物鏈·空間設計」免費報名~
    萬科「大夢想家計劃」攜手深圳兒童周末帶給小朋友最喜歡的「海洋食物鏈」集齊思維訓練、藝術手作、海洋生物、食物鏈等各類知識的靈感藝術課堂▼▼▼萬科「大夢想家計劃」「海洋食物鏈」(往下滑查看)1、海洋食物鏈知識2、思維導圖學習
  • 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學術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20...
    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學術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微量元素與食物鏈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第一輪通知)微量元素屬於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作為維持人類和動物健康和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幾乎參與人類和動物的所有生理生化活動
  •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想不到它們的獵物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本報記者 付麗麗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浮遊植物在北極瘋狂生長,食物鏈或會出現變化,引來更多食肉動物
    不論是老虎、鱷魚,還是野牛、藏羚羊,它們都在自然界食物鏈中佔有重要地位,少了誰都有可能打破當然平衡,搞不好讓整個食物鏈崩塌,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影響。 現在,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一項研究結果認為,未來,北極食物鏈或會出現重大變化,因為北冰洋浮遊植物數量超預期增長,打破了當前生態平衡,或會吸引來大量草食性動物,引發科學家對生態環境的擔憂。
  • 瀋陽北陵公園裡有條奇妙「食物鏈」
    這其中,喜鵲與松鼠這對人們司空見慣的北陵物種,一個是天上的「飛禽」,一個是地上的「走獸」,彼此間居然存在一個奇妙的「食物鏈」,令人備感驚奇。  松鼠藏食引起喜鵲高度關注  瀋陽師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美生家住北陵附近,晨起到北陵鍛鍊,幾乎風雨無阻。
  • 生態學:「恐懼」影響食物鏈
    &nbsp&nbsp&nbsp&nbsp頂級捕食者的存在可能出現瀑布效應,它不僅減少了獵物數量,這反過來又使得被獵物捕食的食物鏈下一級生物增加,或者和該種獵物競爭的生物數量增加。如果因為被吃掉的恐懼讓該獵物離開當地的生態環境,這就說明獵物對於捕食者的恐懼和躲避,可能產生和被捕食同樣的效果。不過這種恐懼對食物鏈其他部分產生何種影響,以前還不清楚。
  • 食物鏈的幾個未解之謎
    一、食物鏈的平衡是動態平衡平衡不是數學的固定數據,也不是物理學的動態平衡,而是一方隨另一方的增加而增加,減少而減少,而且是平衡的減少。比如,蚊子多了,蜻蜓自然增加,蚊子少了,蜻蜓自然減少。所以說,這種餘地不是一點點,而是可以滿足來年食物鏈的完整。
  • 比特紅APP全面上線公測,開啟流量黑洞模式 構建智能營銷新生態
    比特紅APP以短視頻為載體,通過社區化營銷的方式,藉助私域流量打破原有壁壘,構建智能營銷新生態。比特紅是數字鄉村+短視頻+直播電商+社區化營銷為一體綜合性平臺,支持自主就業,為線上創業者提供多樣化的就業機會。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 居然改寫了海洋食物鏈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我們都知道,海洋中存在「藻類—原生生物—魚類」的經典食物鏈,一直以來,病毒似乎處於經典食物鏈之外,最近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原生生物以病毒為食,從而讓病毒進入了經典食物鏈
  •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考拉 發表於 2019-11-24 10:16:43 明年,食品和飲料行業的領導人們將在《New Food》為期兩天的活動中齊聚一堂
  • 2018中考生物知識點: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
  • ​我們的社會確實存在一個食物鏈
    我們的社會確實存在一個食物鏈,一個人掌握的資源越多,那麼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就越高,但是有時候時機運氣出生,甚至偶然因素對食物鏈的影響非常大,而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比如英國王子一出生,那就贏了全球60億人了。第二叫智識戀,一個人的見識,一個人的智慧等等。第三個叫幸福戀,說白了就是你的幸福程度,這個可能跟你沒有太多錢沒太大關係。
  • 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虎鯨後面跟隨的不明物竟然是虎鯨,還是逆戟鯨,不是一頭兩頭,環顧四周,大概有20多頭,它們噴出來的水花濺到我們的臉上,攝影機上,近距離看到這種龐大的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除了恐懼我想不到其他的感覺了海豚清楚地知道船是有趣的東西,當船經過的時候,海豚們不敢相信的運氣這麼好,碰見整天可以產生衝擊波的東西。這樣它們可以隨時的嬉戲,但是海豚都是喜歡在船隻的前面,被船隻產生的衝擊波推著走,但是在墨西哥的一天,虎鯨是跟前船的後面追逐,這是同一回事嗎?
  • 中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中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 分頁標題#e#   四、了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 日本為海洋生物食物鏈編排「數列號」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了海洋食物鏈,但是給各種生物在食物鏈中準確定位並非易事。日前,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利用數字使海洋生物食物鏈關係一目了然的新方法,從而給它們編排出「數列號」。在食物鏈中,通過光合作用獲得能量的植物位於底端,而肉食動物位於上層,呈金字塔狀。
  • 《極限挑戰5》開啟食物鏈生存戰 迪麗熱巴玩轉海洋館
    一場食物鏈追擊戰即將打響。賈乃亮遇「墨菲定律」,與黃磊糾葛不斷;迪麗熱巴開啟一日遊體驗。在歡樂與緊張並存的氣氛中,「極挑團」還不忘宣傳海洋環保,展開守衛「家園」的生存挑戰。食物鏈追擊戰一觸即發 黃磊緊盯賈乃亮不放在嗨玩體驗的同時,成員們也沒忘記要做「正事」,開啟海洋生物之間的爭奪戰。每位成員隨機抽取北極熊、海獅、企鵝、水母四種不同的身份,按照自然界的食物鏈法則相互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