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後,炭疽菌震驚了全世界。
炭疽菌緣何如此可怕?專家解釋說,炭疽菌以孢子形式傳播,那些幾乎無生命的孢子藏在郵件裡,嚴冬或酷暑對它們都不起作用,孢子們在靜靜等待時機,一旦被人們接觸,它們就會成為致命病菌。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科技日報」為殺滅炭疽菌,我國自行開發研製了自屏蔽式電子束輻射滅菌加速器。加速器電子槍發射出高功率的電磁波,當傳送帶上的被照射物品通過高能電子簾輻射區後,被輻射物品中的生物細菌就會被全部殺死,經過處理的郵件和物品不會殘留任何放射性。
近年來,作為國際貨運的主要方式,貨櫃運輸在帶來快捷、方便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之徒用來走私貨物、販賣毒品、偷運武器和爆炸物。使用鈷-60貨櫃檢查系統,可在屏幕上將貨櫃內隱藏的走私品、毒品、武器和炸藥等顯示得一清二楚,有效地打擊了走私犯罪活動。
示蹤技術 了解看不見、摸不著的變化相關人士介紹,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為示蹤劑,可以了解人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一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化工、石油、水利等眾多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90%以上的油田是注水採油,經過多年開採,水淹水患普遍嚴重。為了更好地挖掘老油田潛力,科研人員研製出一種鋇-131放射性示蹤微球,為測定注水井吸水剖面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工具。
測井時,利用定位釋放器,把具有一定活度的放射性示蹤微球在井下釋放,示蹤微球隨注水進入不同滲透性的地層表面,形成均勻的擴散層,水流到哪裡,微球便跟到哪裡發出輻射信號,隨後,用探測器沿注水井進行放射性測量,便可了解注水在地層的分布、流向和作用,為油田的合理開發和綜合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我國每年要花數千萬元用於長江口泥沙的疏浚,為了解泥沙的運行規律,南京水科院在長江上遊投放含鈧-46同位素的石英砂,然後用閃爍探測器進行跟蹤觀察,為長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與全天候深水航道的建設提供了重要技術數據,採用此項技術治理後,十萬噸貨輪可通過長江口直抵上海寶山鋼廠碼頭。
濟南「趵突泉」馳名中外,但在八十年代末期,自然噴湧的奇觀消失。同位素示蹤法初步弄清了趵突泉群地下水的狀態、補給來源和運行規律,為濟南保泉供水提供了科學依據。
我國年輻照食品總量居世界第一農業核技術是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
食品輻照加工技術是繼食品罐藏加熱、冷凍保藏技術之後,又一種食品加工新技術。
1984年以來,我國開始輻照大蒜、馬鈴薯、洋蔥、白薯酒和肉製品。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200多個單位分別對200多種食品進行了輻照保鮮、殺蟲滅菌、改善品質方面的研究,國家已批准18種輻照食品上市,年輻照食品總量達10萬噸,居世界第一。
昆蟲輻射不育技術,是一項無公害的生物防治新技術。科研人員利用鈷-60,銫-137放出的γ射線或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對害蟲的蟲蛹或成蟲進行一定劑量的照射,使其雄蟲失去生殖機能,從而斷子絕孫,它既可滅絕害蟲又不產生公害。
考古分析 解開百年謎案清光緒帝死因是困擾史學界的百年謎案。
歷時五年,微堆研究人員與央視、清西陵及北京市法醫檢驗鑑定中心等,共同利用微堆中子活化分析技術測試了光緒帝遺物髮辮中砷的含量,並結合其他技術手段,解開百年謎團。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發現是世界人類學研究史上一個重大事件,但對其年代一直眾說紛紜。1978年,採用核固體徑跡探測器方法,測量猿人洞第十層猿人用火留下的灰燼層中榍石的鈾-238自發裂變徑跡,做出了北京猿人生存年代為46.2萬年的結論,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原標題:還在談核色變?你吃的大蒜洋蔥馬鈴薯可能就是用放射性元素輻照保鮮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