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大部分的果樹開花期,不管是哪一種果樹,在這個時候給果樹上水,都會造成果樹的大量落花。是對果樹不負責的一種表現,原因很簡單,首先,開花的果樹都在日漸回暖的溫度,和乾旱季節,降雨量少,如果不施肥和水,再加上外部氣候乾燥,風,蒸發吹乾土壤裡的水分,此時果樹對水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此時給果樹灌溉,溫度急劇降低,根的活性也將被降低,從而降低根部的吸水能力;
其次大量灌水之後進行土壤的透氣性變差,粘滯性增大,使水分可以通過根吸收時的阻力不斷增大,從而影響導致樹體水分含量減少,加重了果樹開花坐果過程的缺水嚴重程度;第三、果樹根系可以吸收養分與水分的能力均下降,勢必導致不能得到,滿足不同花期果樹的對水分養分的需求,從而發展造成落花問題。
為什麼果樹開花後打三次藥?因為按打藥的時間計算,果樹打完三次藥,效果最好,有利於完成套袋任務。花後打三次藥可以使水果安全的套上袋子,保證乾淨,果實表面無病蟲害。每年四月是芽白小卷蛾為害盛期,套袋前也是蚜蟲為害最強大的時期,藥物維持不超過10天,如果包裝套上有蚜蟲的小果,那麼將成為一個失敗的商品果。
在正常年份應該是花後710天打藥,但在有些時候,你剛打完藥,突然下雨,應該補打;有時你打藥不到10天,小果就已經有蚜蟲了,那麼就應該再次打藥,不能太死板,不能呆板的等10天後打藥。打藥三次後開始套袋,10天內袋兒沒有套完,果實上又有了蚜蟲,我們應該及時打一次藥再套袋;如果趕上降雨裝袋時,要再補打一次後,在套袋之前,病蟲害排除必須採取一切手段,不能讓害蟲入袋。
許多人花後只打了兩次後,便開始匆忙套袋,這是錯誤的。由於謝花後30天是補鈣的高峰期,兩遍藥後就開始套袋,到謝花30天後,果實正需補鈣,此時水果已經裝上袋,即使你打第三次藥,果實被袋了包圍,使鈣肥料不能直接打到水果表面,從而導致了果實後期黑色斑點多。
因為鈣被噴灑到葉子上,也不會被水果的內部吸收。事實上很多人為了省錢,裝袋之前只打兩次藥,就把袋子套上了,不打第三次的藥了,到最後採果時才發現黑點多,而把所有的問題都算的鈣的質量問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