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利用超級抗原抗癌方面居國際領先地位

2020-12-04 中國網新聞中心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從瀋陽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11日在京召開的有關會議上了解到,位於瀋陽高新區的協合集團在世界上第一個將超級抗原用於抗癌生物製劑的研發,並投入臨床應用,至少領先國外同行三至五年,並大大豐富了超級抗原理論。

據介紹,超級抗原是瑞典科學家懷特於1989年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的免疫學概念,它是一類來源複雜的蛋白質,在免疫應答中只需要極微小的量,就能以普通抗原3萬-5萬倍的速度快速激活T細胞、NK細胞、LAK細胞和巨噬細胞,並誘導產生多種內源性細胞因子和細胞毒來治療癌症、愛滋病等多種免疫類疾病。

國際上公認的超級抗原物質來源於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這種具有強烈毒性的物質被發現具有超級抗原的特性後,成為治療人類疾病的福音。目前國外對超級抗原的研究最快的達到二期臨床試驗階段。協合集團研製的「超級抗原抗癌生物製劑」1993年獲國家發明專利。經過多年臨床試驗,1999年被正式批准為國家一類生物新藥,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於臨床的超級抗原抗癌生物製劑。此後,超級抗原的系列產品又陸續問世,並榮獲國際尤裡卡世界發明金獎等國內外諸多獎項。協合集團還承擔了「超級抗原聚生治療腫瘤」和「防治愛滋病的新生物製品」等四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此次會議名為「中國智慧財產權——超級抗原科技成果學術論壇暨國際合作項目籤約儀式」,會上,專家們結合臨床與教學研究,介紹了超級抗原在治療癌症和愛滋病等方面的突出貢獻。美國好時威生物技術科技公司與協合集團籤署了關於協合產品在美國接受檢驗和申請法律手續等方面的合作協議。日本、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的公司也與協合集團籤署了有關合作協議。此外,會上還宣布烏幹達政府批准對協合集團的產品實行政府採購。

相關焦點

  • 中國研製出超級抗原抗癌生物製劑 領先國外三年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一日電 (陳葉) 中國第一個超級抗原抗癌生物製劑今天在北京宣告研製成功。  這一享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製劑的臨床試驗顯示,它可以使癌瘤縮小或消失,總有效率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五。  專家稱,目前國際上對超級抗原研究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但尚無正式藥物出現。
  • 2015年國際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研討會在京召開
    魏詩孟 攝    新華網消息:近日,由中國生物抗癌協會、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療中心主辦,中國空間科學協會、瀋陽協合集團有限公司、瀋陽協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5年國際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
  • 2015國際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8日,2015年國際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研討會以「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為主題,中國科學院孔祥復院士、國際生物醫學科學院楊子彬院士、歐亞國際科學院趙南明院士等來自海內外的50餘名生物免疫應用與研究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就超級抗原在不同領域、不同給藥方式的臨床應用及療效做了分享與交流。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起步較晚,近年來取得的一些重大進展經常被一些西方媒體所忽視。而「JF12激波風洞」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研製的,它能夠成為世界上表現最為先進的高超音速氣動試驗設備,被國際同行稱為「高超音速巨龍」,這也證實了中國的航空航天實驗技術已經與世界強國相抗衡。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風洞究竟是做什麼的呢?事實上!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起步較晚,近年來取得的一些重大進展經常被一些西方媒體所忽視。而「JF12激波風洞」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研製的,它能夠成為世界上表現最為先進的高超音速氣動試驗設備,被國際同行稱為「高超音速巨龍」,這也證實了中國的航空航天實驗技術已經與世界強國相抗衡。那麼大家可能會問,風洞究竟是做什麼的呢?事實上!
  • 首屆超級抗原暨量子醫學開發與應用國際高峰論壇深圳舉行
    8月21日下午,由中非總商會中國大健康專業委員會、中國生物抗癌協會、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國際交流中心、中國聖約翰爵士團基金會、協合生物集團等共同發起的「首屆超級抗原暨量子醫學開發與應用國際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
  • 盤點那些我國處於領先地位的科技
    ,星載原子鐘主要應用於導航系統,分為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3種,之前我國在原子鐘方面受制於人,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擺脫導航系統完全自主化,2018年我國國採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就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製的高精度銣原子鐘和氫原子鐘
  • 雖然美國科技總體領先,但這些方面我國全球獨領風騷
    美國總體科技要比中國領先二三十年,中國技術水平的進步相信小夥伴們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上目前在一些單獨領域內,中國的科學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比如以下這些科學技術,美國未能造出,而中國卻順利的呈現了出來。
  • 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原標題:黃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組學研究利用國際領先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開展蔬菜基因組研究的國家,中國農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中科院遺傳所和華中農大等優勢
  • 超級抗原是何物?從I類新藥到增強免疫保健品,探尋協合生物集團產業...
    1999年,一款名為「金葡素注射液」的I類新藥獲批上市,成為我國首款獲批的生物製品藥品,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抗原生物製劑,已知最強大的生物免疫調節劑之一。
  • 我國鋁粉煤灰資源化利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工信部節能司資源綜合利用處王文遠處長、羅曉麗副處長、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陳燕海常務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張德副主任、資環處蔡衛民處長以及大唐集團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圖1 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示範項目評價會議現場專家組評價認為: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是世界性難題,國內外無可供借鑑的先例,經長期開拓性研究與產業示範,在燒結物相分離、反應強化、成核調控、二次反應控制、工程放大與成套等方面取得系列發明和創新,攻克了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多聯產工藝技術;突破了傳統粉煤灰利用的思路,自主開發了 「預脫矽-鹼石灰燒結法」 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多聯產工藝技術
  • 瑞晶公司電池片平均轉換效率居國際領先水平
    日前,記者從江西瑞晶太陽能科技公司獲悉,該公司電池片平均轉效率提升至17.93%,居國際領先地位。
  • 「超級抗原」搭載「飛船」連續四次太空育種實驗
    返回艙搭載著瀋陽協合集團4個超級抗原生物菌種在太空遨遊半個月之後於7月3日回到瀋陽,這也是瀋陽協合集團繼搭載神舟七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飛船後,連續四次太空育種實驗。  據瀋陽協合集團董事長陳巨餘介紹,航天育種是藉助空間飛行器和地面模擬空間裝置,利用宇宙輻射、微重力和複雜電磁環境等多種因素對生物材料的誘變作用,使材料發生變異,科研人員再從中篩選出需要的變異材料,進行選育,最終獲得優良新品種。此次超級抗原太空育種就是利用太空特殊環境,如太空微重力、交變磁場、宇宙射線、劇烈溫差、高真空等因素,來增強超級抗原菌種的生物活性和生物表達量。
  • 中國掌控航天發動機研發技術,成為世界領先地位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如果人類的成就現在提出說,相信空間必須有一個大說的事情,畢竟,在這方面進行了人類活動區域外這麼大的空間區域,讓大家有更多的了解未知的世界,宇宙的我們也有了新的認識。其中,目前航天工業的發展很大,但在這方面發展得很好的兩個國家是美國和俄羅斯。但隨著時局的變化和這些年的努力,這種格局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中國的地位逐年上升。俄羅斯一直依託前蘇聯,具有很好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技術控制能力,在航天發動機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繼續保持中國軌道交通行業 國際領先地位
    我認為,高鐵工程與引進的關係不大,其主要技術來源是我國的長期創新實踐。因為最近三十年來,包括高鐵在內的我國新建鐵路,沒有也不可能有現成的國外經驗可以借鑑,橋梁、隧道、鐵路之所以能領先世界是自主創新的成果,是依靠中國自己力量建成的。有一家著名的外國公司說過這樣的話,絕不出讓核心技術。對於關鍵技術只要我們稍稍接近最後一層窗戶紙,老外就會在上面蓋上鐵板。
  • 國際超導材料大會開幕超導研究領先企業引關注
    第12屆國際超導材料與機理大會20日在北京開幕。這是時隔21年後,國際超導研究領域這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學術盛會再度在中國舉辦。超導材料是指具有將其所處環境溫度降到某一低溫下呈現出零電阻以及排斥磁力線的性質的材料,被世界公認為21世界最具戰略意義的高新技術之一。
  • 中國運載火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正在研製全球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據媒體報導,至今長徵運載火箭共發射252次,將344個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至今仍在軌工作170餘顆,其入軌精度、發射成功率、現役運載能力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目前長徵八號火箭已開始研製,未來長徵系列的運載火箭,將圍繞火箭重複利用、月球探測、載人登月等前沿領域,不斷勇攀高峰。
  • 我國領先世界的那些科學技術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而且在某些技術領域已經逐漸領先世界。下面就和大家討論一下中國領先世界的幾大頂尖技術。華為5G三、5G2020年7月9日,國際電信聯盟(ITU)宣布我國華為的3GPP 5G技術滿足各項指標要求,正式被接受為ITU IMT-2020 5G技術標準。這是又一項用我國標準的技術。
  • 國際超導材料大會開幕,超導研究領先企業引關注
    第12屆國際超導材料與機理大會20日在北京開幕。這是時隔21年後,國際超導研究領域這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學術盛會再度在中國舉辦。超導材料是指具有將其所處環境溫度降到某一低溫下呈現出零電阻以及排斥磁力線的性質的材料,被世界公認為21世界最具戰略意義的高新技術之一。
  • 瀋陽生態所揭示超級抗原激活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
    因此,在糖代謝受阻情況下,如何使CD8+ T細胞充分利用腫瘤微環境中的脂肪酸維持物質代謝,增強線粒體呼吸作用為細胞供能,是提高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可行策略。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生態課題組研究員徐明愷,依託「瀋陽市超級抗原研究重點實驗室」,聯合運用脂肪酸代謝質譜、海馬生物能量代謝分析等方法,首次從分子到細胞水平揭示超級抗原SEC2及其改構體ST-4可通過激活mTOR/SREB/PPAR信號途徑,增強CD8+ T細胞的脂肪酸合成和脂肪酸攝取能力;通過激活p38-MAPK信號通路,增強線粒體能量代謝過程,從而為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