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潛水員正在探索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周圍的珊瑚礁。這座火山島位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塔斯曼海,有60多個潛水點,包括世界最高的海嶺——柏爾的金字塔島。
攝影:MELISSA FINDLEY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奇蹟,雖然它們有時很難觸及。疫情期間,旅遊業幾乎停擺 ,不過這並不能熄滅我們的出行熱情。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我們希望將這25個永恆之地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讓我們繼續期待著能夠毫無顧忌再度踏上旅途的那一刻。
頂級旅遊目的地由《國家地理旅行》發布,分為五個類別(探險、文化和歷史、自然、家庭、可持續發展),展現了高復原力的社區、創新的保護工作以及未來探索的無窮機遇。
旅行的樂趣來自於意外。現在是時候夢想你的下一次旅程並為之準備了。希望我們列出的新一年旅行目的地能給你帶來靈感。期待著在世界的下一個角落遇見你!
終極冒險之旅
冒險愛好者到阿拉斯加偏遠的卡特邁國家公園(Katmai National Park)觀賞棕熊;在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克島(Dominica)探索山脈、海灘與瀑布;前往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Los Glaciares National Park),徒步穿越電藍色的冰雪王國;最後在喬治亞高海拔的斯瓦涅蒂地區(Svaneti Region)結束一路的跋涉。
1912年,阿拉斯加卡特邁國家公園和保護區的諾瓦魯普塔火山大爆發,在卡特邁山的山頂形成了火山口和火山口湖。
攝影:KATIE ORLINSKY,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卡特邁國家公園,阿拉斯加
火山之下
卡特邁國家公園和保護區佔地2萬多平方公裡,其中大部分地區被指定為荒野,禁止狩獵。目前沒有道路通往這裡,只能乘船或水上飛機到達。
對許多來公園旅遊的人來說(即使在疫情之前,遊客數量也是有限制的)卡特邁是一個2米長的釣魚點,世界最大的棕熊聚集地。由於 「Bear Cam 」實時錄像系統火爆社交媒體,加上 "Fat Bear Week"競賽的舉辦,這個棕熊樂園已經聲名鵲起。
在Laura Stelson這樣的考古學家看來,卡特邁國家公園是研究9000年人類歷史的地方。1910年,Laura Stelson在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一次探險中來到這裡。1912年,公園內的諾瓦魯普塔火山爆發,這是20世紀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此後長期居住在該地區的土著社區被遷移並重建。 Stelson希望日後能找到合適的技術掃描覆蓋公園的浮石及其他巖石下面的東西。
「卡特邁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呈現了若干不同類型的景觀,」Stelson說道。「有海岸海灘,有苔原,有雲杉林,有山脈和火山,還有怪異的沙漠。豐富的環境多樣性可以能為你帶來更多不同的體驗。」
野生動物愛好者可以與多米尼加的抹香鯨並肩共遊,但必須由嚴格遵守動物福利協議的旅行社安排預約。
攝影: FRANCO BANFI, NATUREPL.COM
多米尼克島
加勒比探險遊有助於推動該島的氣候覆原能力
風化的山脈沿著多米你可中央地帶蜿蜒而下,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這個東加勒比海島嶼免受殖民入侵和過度開發的影響。當地土著加勒比人稱這個島嶼為Waitukubuli(意為「身材高挑的她」)。島上其他地方被繁茂的熱帶雨林覆蓋,有著探險愛好者的自然奇觀:9座活火山,365條河流,高聳的瀑布,黑色的沙灘,還有炙熱的地熱特徵,如沸湖,一個水溫接近93.3°C的氣孔噴泉。
即便是多米尼克島強大的火山地形也無法阻擋全球氣候變化的腳步,颶風的影響力不斷加劇。溫暖的海洋氣候給颶風 「瑪麗亞」帶來了超強動力,2017年9月,「瑪麗亞」席捲該島,造成了災難性的山體滑坡,幾乎所有的人造建築都遭遇了嚴重破壞。
颶風過後,自然恢復,居民開始著手重建,政府決心將多米尼克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個氣候適應能力強的國家。這不僅需要防颶風的建築,還需要多樣化的經濟,包括吸引更多高端消費人群的旅遊業,以及種植各種當地水果和蔬菜的農業系統。探險旅遊在氣候覆原力的推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幫助恢復和保護多米尼克最偉大的自然資源,也就是它最為原始野生的一面。
莫雷諾冰川(Perito Moreno glacier)位於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Los Glaciares National Park),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正在增長而未萎縮的冰川之一。它是世界第三大淡水儲備——巴塔哥尼亞冰原的一部分。
攝影:JUERGEN SCHONNOP, EYEEM, GETTY IMAGES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阿根廷
在冰雪王國徒步
埃爾卡拉法特鎮(El Calafate)坐落在綠松石般的阿根廷湖湖岸,因一種多刺植物而得名,這種植物的漿果可以為雞尾酒和當地的啤酒增添風味。由於距離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很近,該鎮已被列入旅遊地圖,成為通往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南部冰雪王國的門戶。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佔地4460平方公裡,位於智利邊境附近,園內的亞南極森林為馬駝鹿、美洲獅、美洲鴕、禿鷲、原駝和一些植物提供了受保護的棲息地。但公園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數其中的近300座冰川,幾乎覆蓋了公園一半的面積。莫雷諾冰川是最受歡迎也最容易到達的,它寬4.8公裡,矗立在離阿根廷湖面60米高的地方。有時會有巨大的冰塊從其表面崩解,發出雷鳴般的聲音,場面頗為壯觀。你可以穿著釘鞋在冰川上徒步,在瀑布、裂縫、冰洞、地下河流和厚厚的冰層中發現一片片的電光藍。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是巴塔哥尼亞冰原的一部分,後者是世界上第三大大陸冰原,僅次於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在探索了地球的寒冷盡頭後,遊客們回到湖邊等候的船上,喝上一杯加了冰塊的威士忌來慶祝他們的冒險。——Erick Pinedo,《國家地理旅行者》拉丁美洲
高加索山脈白雪皚皚的山峰環繞著斯瓦涅季,這裡是喬治亞一些最偏遠村莊的所在地。照片中的許多瞭望塔是在中世紀建造的,用以抵禦侵略軍。
攝影: PUNNAWIT SUWUTTANANUN, GETTY IMAGES
斯瓦涅季地區,喬治亞
好客的邊緣之地
斯瓦涅蒂地區位於格魯吉亞西北部的高加索山脈,群山環繞,令人望而生畏。這裡地形崎嶇,有著若干中世紀的石塔,它們既是住宅又是防禦工事。當時的斯凡人(Svan)為了在小村莊和像阿莎古裡(Ushguli)這樣的高海拔定居點佔有土地而進行過激戰,這些堡壘就是那時建造的。阿莎古裡是歐洲最高的居住區之一,海拔近2440千米,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由於地理位置偏遠,與喬治亞其他地區隔絕,斯凡文化在幾個世紀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口頭語言和傳統,比如剃鬚儀式和流血衝突。該地區曾因無法紀而惡名遠揚,如今卻因盛情待客獲得認可。喬治亞以熱情好客著稱,而斯瓦涅季的好客程度堪稱該國之首。來自波蘭的旅遊作家和攝影師Micha Gombiowski表示:「斯瓦涅季的一天是在派對、祝酒和酒精中度過的。」他經常去喬治亞。
如今,斯瓦涅季依然遠離人煙,但無畏的冒險者可以通過外高加索小道(Transcaucasian Trail)的上斯瓦涅季路段進入,這一長途道路網絡的最終目標是連接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如果你肺活量足夠大,可以嘗試從地區首府梅斯蒂亞(Mestia)到阿莎古裡(Ushguli)為期四天的高海拔徒步之旅,白天看層巒疊嶂,感受涼爽與美景,晚上回到斯凡民宿,享受熱情的款待。——Martyna Szczepanik,《國家地理旅行者》波蘭
發現文化和歷史遺蹟
如果你到了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請正視種族歧視的歷史,幫他們建設更美好的未來。你還可以在新墨西哥州的普韋布洛部落慶祝當地土著人的復原力;去關島回顧500年前麥哲倫的傳奇壯舉;到韓國慶州欣賞黃金時代的遺蹟;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維多利亞感受文化交匯的樂趣;到中國浙江的桐廬縣體驗大地藝術節。
2018年6月,就在「黑色華爾街壁畫」揭幕後不久,人們聚集在塔爾薩格林伍德區(Greenwood District)。種族暴力摧毀了這個曾經繁榮的黑人商業區,目前文化和經濟復興正在進行中。
攝影:SHANE BEVEL
塔爾薩,俄克拉荷馬州
美國種族問題的討論中心
塔爾薩新成立的「黑人華爾街」歷史中心定名為「Greenwood Rising」,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俄克拉荷馬城格林伍德區(Greenwood District)對社會經濟可持續轉型的支持風潮。格林伍德區曾發生過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
1921年5月31日,白人恐怖分子在18小時的襲擊中摧毀了這個繁華地區,殺害了大約300名黑人居民,將近35個街區的黑人住宅和商鋪被夷為平地。為了紀念塔爾薩大屠殺100周年,將這個曾經充滿活力的社區的故事傳播開來,1921塔爾薩種族屠殺百年紀念委員會正在積極建設Greenwood Rising(預計2021年秋季開放),這裡將全年舉辦演講、音樂會和其他特別活動。
歷史中心的設計是為了促進格林伍德的復興,對抗並結束全美的系統性種族主義,百年紀念委員會的項目主任Phil Armstrong說道。
「現在塔爾薩和全美各地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Armstrong說道。「Greenwood Rising繼續推動了種族創傷與和解問題的討論,而整個歷史街區將會幫助人們學習、承認隱性偏見,並在自己的影響範圍內實現真正的改變。」
陶斯普韋布洛是唯一一個有著「世界遺產」和「美國國家歷史地標」雙重身份的美洲土著遺址,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有人居住社區之一。
攝影:INGE JOHNSSON, ALAMY
普韋布洛,新墨西哥州
印第安人在美國西南部的發聲
在新墨西哥州,隨著印第安人壓迫者的紀念碑被推倒(比如西班牙徵服者Don Diego de Vargas),一些活動人士開始呼籲紀念1680年普韋布洛起義的組織者波佩(Po 『pay)。這次起義中,西班牙人被趕出了普韋布洛印第安人的家園。雖然他們在12年後重新返回並再次獲得統治權,但這次反抗確保了普韋布洛文化的長期生存。
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大廈遊客中心,有一尊代表新墨西哥州的波佩雕像。在美國國內,波佩的不朽遺產體現在該州的19個普韋布洛村落,包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陶斯普韋布洛村。每個村莊都是一個「主權國」,是具有自己獨特傳統的生活社區。位於阿爾伯克基的印第安普韋布洛文化中心(IPCC)是探索普韋布洛文化的起點,你可以通過虛擬文化指南在線遊覽,等疫情過去,團體遊覽和慶祝活動恢復時,再親臨現場。
IPCC客戶體驗經理、聖費利佩普韋布洛成員Michael Lucero將該中心的資源稱為 「透視鏡」,遊客可以通過它更好地了解普韋布洛生活的多樣性。「當你踏上普韋布洛時,你就會將各個信息點串聯起來,」Lucero說道。「這是我們感到安全並與地球相連的地方。」
2017年4月,關島,當地的一個查莫羅舞團在美國海軍公墓表演祈福舞蹈。
攝影:CHUCK LITTLE, ALAMY
關島
重新審視麥哲倫在太平洋的遺產
關島屬美國領土,是馬裡亞納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在這裡,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500周年並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事。1521年3月,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在關島停留的三天期間,殺害了土著查莫羅人,並錯誤地將馬裡亞納群島標為 "賊島"(Islas de los Ladrones)。
一艘西班牙海軍艦艇將於2021年3月停靠關島,作為紀念航行的一部分,重走麥哲倫於1519年發起、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於1522年完成的環球路線。對於今天的查莫羅人來說,周年紀念探險隊的到來是一個機會,他們可以藉此講述自己的故事,比如麥哲倫的遭遇、關島的殖民歷史,以及在關島生活的現實,這裡是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是美軍在太平洋的 "矛尖 "。
關島複雜的往事在查莫羅語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是一種受西班牙語、英語和日語影響的語言。越來越多年輕的查莫羅人開始學習接受他們的文化,查莫羅作家和活動家Michael Bevacqua說道。
「查莫羅語是一種土著記憶,」Bevacqua補充說。他教授免費的語言課程,並鼓勵查莫羅同胞為關島未來的政治地位(無論是保持州的狀態還是獨立出來)發聲。「對我來說,能夠講查莫羅語並將其傳承下去,是我們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們族人的身份認同。」
韓國慶州,從臨海殿址(過去曾作為東宮)俯瞰雁鴨池寧靜的水面。
攝影: JOSHUA DAVENPORT, ALAMY
慶州,韓國
這個古老的朝鮮王國至今仍熠熠生輝
慶州素有「無牆博物館」之稱,今年,它代表韓國當選了「2021東亞文化之都」。這座古城位於朝鮮半島的東南角,考古遺址豐富,這要歸功於朝鮮古代新羅王國(公元前57年至公元935年)近千年的統治。
慶州歷史區內有大量韓國黃金時代留存下來的佛教藝術精品,包括廟宇、宮殿遺址,以及石塔、石刻、一座壯麗的8世紀佛像,大約150座新羅貴族墓葬,有些高達23米。2000年,慶州歷史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在慶州國家博物館舉辦的「黃金王國新羅」展覽中,古墓出土的金、銀、銅鎏金王冠、珠寶和其他閃亮的器物一一亮相。你可以在這裡感受到新羅皇室奢華的生活方式。——Bo-yeon Lim,《國家地理旅行者》,韓國
優雅的新埃斯帕納廣場(Plaza de Espana)是巴斯克維多利亞的一個中心聚集點。
攝影:FRANCESCO BONINO, SHUTTERSTOCK
維多利亞,巴斯克,西班牙
巴斯克文化之都的爵士樂與傳奇
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傳統豐富,首府維多利亞更是一個既有歷史底蘊,又有現代藝術氣息的城市,堪稱西班牙的文化明珠。維多利亞的巴斯克語名字是Gasteiz,它地理位置特殊,中世紀時位於連接卡斯提爾王國和北歐的最短路線上,曾是重要的商業文化樞紐。
如今,維多利亞延續了其海納百川的優良傳統,在每年7月舉行的維多利亞國際爵士音樂節上,不管是爵士樂新星還是傳奇爵士樂大師都獲得了賓至如歸的體驗。號手溫頓·馬薩利斯演奏了《維多利亞組曲》向這座城市致敬。維多利亞還特地為馬薩利斯樹立了一座銅像,矗立在佛羅裡達公園(La Florida Park),這裡是維多利亞的綠地,處於一大片公園的包圍中,正是這些公園讓維多利亞的人均綠地面積超過了西班牙其他任何城市。由於在自然保護方面成績斐然,加上對可持續交通的承諾(很大一部分人口騎自行車或搭乘有軌電車出行),維多利亞在2012年榮獲「歐洲綠色之都」稱號。
主張保護自然的維多利亞人同樣熱衷於傳統的保護,歷史遺蹟區尤為如此。雄偉的哥德式聖瑪麗亞大教堂在山上傲然聳立,俯瞰著這個有數百年歷史的地區。在以中世紀工匠協會命名的街道上,當地人湧向酒吧和餐館,品嘗pintxo(一種餐前小吃)。每年8月,老城區南端的廣場會舉行一場不尋常的慶典,紀念這座城市的守護神。慶典期間,人們聚集在這裡觀看人偶表演,一個名叫Celedon的人偶撐著傘從高空繩索上疾馳而下,拉開了派對序幕。到達陽臺後,Celedon神奇地「變身」成真人,鼓勵人們享受狂歡。——Sergi Ramis,《國家地理旅行者》,西班牙
幾個世紀以來,風景如畫的桐廬鄉村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作家的靈感源泉,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就是在桐廬縣的富春江創作完成的。
攝影:ANDY BRANDL, GETTY IMAGES
桐廬,中國
中國著名的風景勝地迎來第一次藝術盛會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水墨畫,完成於1350年,全幅展開後長達6.7米。畫作以浙江桐廬富春江為背景,用墨淡雅,山水布置疏密得當,描繪了富春江一帶的初秋景色,為我們帶來了一幅流動的視覺盛宴。
黃公望是元四家之首,他在富春江畔的桐廬隱居了三年,才完成了這幅巨作。從那時起,寧靜的桐廬就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國藝術家的靈感源泉。桐廬位於浙江東部,距上海西南270公裡。
2021年,桐廬將再次成為藝術界焦點。第一屆桐廬大地藝術節原定於2020年秋季舉行,每三年舉辦一屆,但因疫情原因推遲到了2021年春季,屆時將有眾多現代藝術展品在田間江畔展出,主辦方希望以此推動鄉村旅遊。桐廬大地藝術節由北川富朗擔任策展人兼綜合藝術總監,他也是日本大地藝術節暨越後妻有(Echigo Tsumari)三年展的創辦人,北川表示,「桐廬 」二字很好地體現了這一活動的精神。
他解釋說:「在這個季節,富春江上的霧與山間的雲交織在一起,很像我小時候看到的中國山水畫。——魯毅,《國家地理旅行者》,中國
探索迷人的野生之地
到密西根州羅亞爾島的國家公園裡觀察狼和駝鹿。置身於巴西塞拉多的熱帶稀樹大草原,想像自己身處侏羅紀公園。漫步於有「地球最後的天堂」之稱的澳大利亞豪勳爵島。在加拿大耶洛奈夫觀賞令人驚豔的北極光。
密西根州羅亞爾島國家公園,一隻母駝鹿涉水穿過湖泊。
攝影:JIM BRANDENBURG, MINDEN PICTURES, NATIONAL GEOGRAPHIC
羅亞爾島,密西根州
在這個不太為人所知的美國國家公園裡,狼和駝鹿愜意漫步
在密西根州未開發的羅亞爾島(Isle Royale)上,大自然肆意顯露著野性。蘇必利爾湖西北角最隱秘的國家公園便坐落於此。這座72公裡長的荒島距離明尼蘇達州東北部海岸只有不到30公裡,然而頻繁的霧堤、猛烈的風暴和波濤洶湧的海水讓它看起來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羅亞爾島周圍的危險水域發生了若干沉船事故,這樣的地理特徵塑造了島上獨特的生態系統。公園裡有18種哺乳動物(而本土有40多種),其中許多是耐寒動物的後代,它們夏天能在這裡遊泳,冬天可以穿越結冰的湖面。
自1958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觀察羅亞爾島最著名的居民——狼和駝鹿,這是世界上耗時最長的捕食者與獵物研究。2018年這裡只剩下一對狼時,一項醞釀多年的遷徙計劃啟動,以幫助恢復狼群,控制駝鹿數量,增強整個生態系統的彈性。
公園裡常常有駝鹿現身,還時常縈繞著潛鳥的叫聲。人類鮮少在這裡出沒。這種與世隔絕的孤寂感吸引了經驗豐富的背包客和皮划艇和獨木舟愛好者,他們帶著裝備來到羅亞爾島,在無路的偏遠地區和內陸湖的划水路線上航行。
巴西的塞拉多是南美洲最大的熱帶稀樹草原,這裡生活著七帶犰狳和數百個其他物種。
攝影:PETE OXFORD, MINDEN PICTURES, NATGEO IMAGE COLLECTION
塞拉多,巴西
巴西的這片荒野可能是最接近《侏羅紀公園》的地方
巴西亞馬孫地區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不小的勝利,但對於它不太知名的鄰居塞拉多保護區而言,這並不總是件好事。塞拉多草原覆蓋了巴西近四分之一的陸地面積,是南美洲最大的熱帶稀樹草原,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由於大豆種植和牧牛業從亞馬孫地區遷出,這裡的森林砍伐日益嚴重。僅在過去十年中,就有超過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被毀。
巴西的 「塞拉多保護運動」(「沒有草原,就沒有水,也就沒有生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人們拯救行動迫在眉睫。南美洲的幾條主要河流都發源於此,包括聖弗朗西斯科河、巴拉那河主要支流巴拉圭河,以及託坎廷斯河支流阿拉瓜河,地球上5%的動植物也都生活在此。
塞拉多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包括1萬多種植物(其中近一半在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和各種大型生物(如同侏羅紀公園中的猛獸):長得像野豬的貘體重近300公斤;罕見的大犰狳重達50公斤;還有接近50公斤的大食蟻獸,它們在巴西瀕臨滅絕。公園內還有一個「大傢伙」,一棵名為buriti的巨型棕櫚樹,上面生活著850多種鳥類。這棵樹還是生活在這裡的許多其他野生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利奇伯德山巍然屹立在澳大利亞豪勳爵島瀉湖旁。這處自然奇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一次只允許400名遊客遊覽。
攝影:PETER UNGER, GETTY IMAGES
豪勳爵島,澳大利亞
塔斯曼海上「最後的天堂」
18世紀前,塔斯曼海中的豪勳爵島一直保持著無人狀態。如今,也僅允許400名遊客(比常住人口略多)進入,此舉有助於保護地球上最孤立的生態系統之一,當地人稱之為 「最後的天堂"。
豪勳爵島在7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中形成,雖然長度不到11公裡,最寬處只有1.6公裡多,但它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同名系列島嶼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周圍是豪勳爵島海洋公園,這裡有地球最南端的珊瑚礁,500多種魚類,還有包括鯨鯊、大白鯊和玳瑁在內的眾多受保護瀕危海洋物種。
島上的 "天堂保護計劃"採取了全面的生物安全措施,在社區志願者和相關技術的幫助下,清除具有破壞性的入侵物種(最近一次是嚙齒類動物),保護當地特有的物種,如極度瀕危的豪勳爵島竹節蟲,這種大如手杖的昆蟲曾被認為在2001年前已經滅絕。
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耶洛奈夫上空,北極光璀然綻放,上演了一場「電光秀」。
攝影:SEONG-WON JANG, EYEEM, GETTY IMAGES
耶洛奈夫,西北地區,加拿大
這裡每年有240個夜晚被北極光照亮
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耶洛奈夫的故事就像一本冒險小說。它坐落在北極邊緣,大奴湖岸邊,周圍是野生針葉林。20世紀30年代,這裡發現金礦,城市漸漸形成 ,目前約有2萬人口。
數十年來,黃金開採一直是耶洛奈夫的主要產業,2004年當地最後一家金礦被關閉時,該市已經轉向開採鑽石:1991年,地質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地球最豐富的鑽石礦藏之一。
幾千年前,甸尼族開始在這片土地上耕作。今天,面對疫情、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等全球性挑戰時,族人們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由,耶洛奈夫甸尼族作家Catherine Lafferty說。她的新書《土地、水域和天空》是第一部用她的甸尼族名字Katà署名的著作。
Lafferty在耶洛奈夫長大,寫過加拿大北部土著的不公正現象。「走上土地是我們尋找內心平和與慰藉的一種方式,我們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治癒,」她說道。「土地提醒我們記住什麼是重要的。在那裡,我們可以在大自然的簡單禮物中找到幸福。」
如果你要前往耶洛奈夫,當你夜遊時,可以在北極光照亮的北方森林和城外無數小湖泊中體驗到大自然的饋贈。——Ondej Formanek,《國家地理旅行者》,捷克
籌備一次精彩的家庭旅行
了解加拿大卑詩省土著超越萬年的文化歷史。在佛羅裡達的太空海岸探索星空。前往英格蘭海岸之路(England Coast Path),體驗在世界最長海濱步道上漫步的感覺。去匈牙利霍爾託巴吉感受當地的千年遊牧文化。在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夢幻般的美景中找尋真實的田園生活。
對於卑詩省西海岸的幾個土著民族來說,溫哥華斯坦利公園的圖騰柱有著豐富的意義。每一個雕刻都代表著一個真實故事或神話事件。
攝影:ANDREW (CHUNGHO) KIM, ALAMY
卑詩省,加拿大
自然與土著民族的聯繫
加拿大最西部的卑詩省生活著200多個不同的民族。在全球對種族問題的反思中,將卑詩省的土著居民作為一個大族群去了解,有助於父母和孩子對文化挪用和種族成見等問題的討論。
卑詩省的土著歷史跨越萬年,第一民族、因紐特人和梅蒂斯人社區均推出了土著旅行線路。對家庭遊客來說,溫哥華和溫哥華島是了解土著文化最方便的地方。光是溫哥華島上就有超過45個民族,而溫哥華市則為兒童提供了適合的活動,比如Talaysay Tours旅行社在斯坦利公園舉辦的 「會說話的樹」徒步之旅。
在90分鐘的森林漫步中,斯闊米什(Squamish)和希沙爾(Shíshálh)文化大使會分享世代相傳的知識,幫助遊客了解卑詩省南部的第一民族如何利用土地獲取食物、醫藥和技術。
「我們認為自己與土地是不可分離的,」Candace Campo說道,她是Talaysay Tours的共同所有人,也是希沙爾族的一員。她解釋說,在希沙爾語中一句諺語:「Nuchutmulh,意思是』我們是一體的』,與所有生物緊密相連。」
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遊客綜合大樓的火箭花園內展示有土星火箭、朱諾火箭和水星紅石火箭。
攝影:ROBERT ORMEROD
太空海岸,佛羅裡達州
天空和水下的奇蹟發射臺
隨著美國宇航局(NASA)新的商業航天員計劃將美國太空人送入軌道,佛羅裡達州奧蘭多以東的大西洋海岸線再次成為太空探索的中心。這段116公裡長的海岸線被稱為「太空海岸」(Space Coast),包括位於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和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設施。
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遊客綜合大樓(在疫情限制下開放),遊客可以觀看SpaceX和波音(Boeing)太空梭的預定爆破,在30米高的巨型火箭之間行走。太空中心附近的梅裡特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還生活著另一種不同類型的巨人,笨重的西印度海牛,它們喜歡在保護區的水域裡遊弋。
佛羅裡達冒險家旅遊公司(Florida Adventurer)在保護區內推出了皮划艇之旅。白天,遊客們可以劃著皮艇觀看海牛和海豚。晚上(6月至9月或更晚),保護區的印第安河瀉湖( Indian River Lagoon)將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生物發光」水下表演,數十億的發光浮遊生物將參與演出。
「在生物發光之旅中,孩子們會看到光線在水下向各個方向折射,」佛羅裡達冒險家旅遊公司負責人Josh Myers說道說道。「白天,海牛會突然出現在他們的皮艇旁,向他們噴水。這樣的時刻一定會改變孩子們的生活,激勵他們更多地了解水下生命」。——Ivan Vasin,《國家地理旅行者》,俄羅斯
英格蘭海岸之路預計於2021年竣工,建成後它將把現有的路段,如西南海岸步道(圖中所示為康沃爾的大西洋海岸路段),與新開闢的道路連接起來,打造出一條4500公裡長的海岸步道。
攝影:SEBASTIAN WASEK, SIME, ESTOCK PHOTO
英格蘭海岸之路,英國
來一場史詩般的漫步
世界最長海濱步道——英格蘭海岸之路(全長近4500公裡)將在2021年完工,屆時,全部路段都會開放。
一個小國是如何成功奪下這一名冠全球的稱號呢?答案就在英格蘭的地理環境上:仔細觀察英國地圖,你會發現陸地與水域以曲折的之字形交匯,產生了河口、海灣和海岬。這片崎嶇的海景(遍布著神秘的海灣,陡峭的懸崖,以及熱情的港口城市)一直是塑造這個國家命運和性格的內在因素。新的英格蘭海岸之路旨在將這一珍貴的遺產饋贈給人們,並以此為子孫後代保護這一景觀。
2012年開放的威爾斯海岸之路(全長1400公裡)給該項目的帶來了部分靈感,英格蘭本身也有著悠久的海岸徒步旅行史。20世紀70年代,全長1014米多西南海岸步道(South West Coast Path)被定為國家步道。英格蘭海岸之路吸收了這樣的現有路段,並從頭建造了幾十條新路,目前共計67個路段。2009年,經土地所有者、居民和自然資源保護者協商一致,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決議生效,英格蘭的整個海岸線首次合法向公眾開放。
每一段海岸線都有不同的特點,其中一些提供了未受破壞的鄉村風光,而另一些則貢獻了精心設計的景觀。64公裡長的 「坎布裡亞隱秘海岸」路段於2020年9月開放,從懷特黑文一路蜿蜒到該國西北部的米勒姆,沿途可以觀賞各種藝術展品,參與刺激的活動。與此同時,在東南部,充滿藝術氣息的 「英格蘭創意海岸」步道橫跨蘇塞克斯郡、肯特郡和埃塞克斯郡,在這裡你可以開啟一趟數字尋寶之旅。——Maria Pieri,《國家地理旅行者》,英國
匈牙利霍爾託巴吉國家公園,一位傳統的匈牙利牧民正在展示馬術。
攝影:PLINTHPICS, ALAMY
霍爾託巴吉,匈牙利
歐洲開闊平原上的牧民與灰鶴
霍爾託巴吉國家公園位於匈牙利東部大平原,佔地800多平方公裡,這裡有著歐洲現存最大的原生草原,保留了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牧民傳統,是一處非常重要的世界遺產。
霍爾託巴吉的土壤極度貧瘠,不適合農耕,也沒有大規模的開發,這為鹼性沼澤、草甸、牧場以及黃土草原植被的保護創造了有利條件,形成了豐富的草原生態系統。該國家公園自1973年起受到保護,是大約340種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其中包括數以萬計的有翼秋季遷徙者,如灰雁和灰鶴,公園因此成為中歐最佳觀鳥地點之一。
不過,霍爾託巴吉並不是鳥類的專屬樂園。起起伏伏的草地上仍有幾百名牧羊人和牛仔(當地人稱為csikós)在遊蕩,舉家出行的遊客可以來此體驗流傳了幾個世紀的畜牧業傳統。你可以乘坐馬車從牧民和他們的普利狗(一種古老的匈牙利品種,皮毛像拖把)周圍經過,還能看到以螺旋狀角聞名的拉卡羊。這趟旅行的一大特色是觀賞驚險的馬術技巧,穿著藍黑傳統民族服裝的牛仔們會為遊客表演特技,站在兩匹馬的背上飛奔。
霍爾託巴吉還是瀕危普氏野馬的家園。大約有300匹普氏野馬在公園的Pentezug野馬保護區漫步。雖然保護區不對公眾開放,但如果你參與了從霍爾託巴吉野生動物公園出發的遊獵之旅,沿途會路過這群動物——匈牙利狂野東部未被馴服的居民。——Tamas Vitray,《國家地理旅行者》,匈牙利
布拉索夫建於1211年,是通往特蘭西瓦尼亞的門戶,那裡有野花盛開的草地和鬱鬱蔥蔥的山脈。
攝影:ALEXANDER SPATARI, GETTY IMAGES
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
在一片以幻想著稱的土地上尋找真實
即便你不是吸血鬼愛好者,也應該對《德古拉》有所耳聞,這是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託克著名的哥德式恐怖小說。小說中存在誤解,它把特蘭西瓦尼亞這樣一個完全真實的羅馬尼亞地區變成了一個神話國度,正如作者所寫的那樣,一個「被詛咒的地方,那裡的惡魔和他的孩子仍然在用塵世的腳行走!」
斯託克自己從未去過特蘭西瓦尼亞,他從英國旅行作家的著作中搜集了資料,精心整理後編寫了小說《德古拉》。其中一些細節是對的:「強盜牛排」(一種叫做「rablóhús」的烤牛肉串)和國菜mmlig(一種麥片粥);甜蜜的Golden Mediasch葡萄酒;對民間服飾的描述;路邊的十字架;以及馬扎爾人、撒克遜人、塞凱伊人和瓦拉幾亞人複雜的文化融合。
然而,斯託克忽略的恰好是特蘭西瓦尼亞最具特色之處:田園風光和古老的歐洲風情。Cosmopolitan Cluj是探索特蘭西瓦尼亞鄉村美景的大本營,你可以來此體驗野花草地、夢幻城堡和鵝卵石鋪就的鄉村小路。對于越來越多被網絡束縛的家庭來說,這裡的農場住宿將是一次放鬆身心的旅程,讓你有機會放下電子產品,乘上馬車欣賞美景,或是在樹木繁茂的喀爾巴阡山徒步,你還可以幫忙做一些雜務,如擠羊奶、撿雞蛋和堆乾草垛。
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對特蘭西瓦尼亞的田園風光鍾情已久,他的基金會為當地的建築遺產保護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這位未來的國王在旅行紀錄片《荒野喀爾巴阡》(Wild Carpathia)中說:「時間似乎沒在這裡留下痕跡,它還是那麼夢幻,就像小時候讀過的故事裡描述的那樣。」——Catalin Gruia,《國家地理旅行者》,羅馬尼亞
擁抱可持續旅行
去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街道騎行吧。或者到希臘阿洛尼索斯的水下博物館參觀古代沉船。前往加彭的13個國家公園,尋找陸地和海洋野生動物。在新喀裡多尼亞的原始珊瑚礁中邂逅海洋哺乳動物。到生態時尚型城市哥本哈根兜兜風。在地球友好型城市德國弗萊堡來一次綠色環保之旅。
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一群傳統的阿茲特克舞者在2019年Crush Walls街頭藝術節上表演。這種舞蹈起源於墨西哥中部,最初是為了紀念祖先,代表著與地球、動物、時間和習俗的不同關係。
攝影:REBECCA STUMPF
丹佛,科羅拉多州
美國西部一座環保型城市
儘管面臨著疫情相關的財政壓力,丹佛市仍在為2030年實現100%可再生電力的目標努力。政府推出了幾項最新的前瞻性舉措:2021年在市政停車場、屋頂和空地上 「種植」太陽能花園,到2023年建成200公裡的新自行車道。
「丹佛清潔能源經濟項目的投資有助於強化社區功能,解決包括碳足跡在內的多種問題,」丹佛氣候行動、可持續發展和復原力辦公室執行主任Grace Rink說。除了為公共建築、汽車充電站和附近的低收入社區生產清潔能源外,太陽能花園在施工期間還會增加就業崗位,並提供帶薪培訓計劃。
由於積極推進氣候行動及可持續性發展,併兼顧了經濟繁榮和社會正義,丹佛贏得了LEED城市白金認證。為了鼓勵企業主積極將生態友好型解決方案付諸實施,政府通過可認證綠色丹佛項目(Certifiably Green Denver)提供免費定製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在該計劃助力下,近2000家丹佛企業採取了更加環保、高效的運營模式。
「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很幸運,」可認證綠色餐廳Chook的聯合創始人Adam Schlegel說,「與這種幸運相伴的還有我們的保護責任。」
希臘阿洛尼索斯和北斯波拉德國家海洋公園,潛水員們在一艘公元前5世紀的沉船中發現了大量的雙耳瓶。
攝影:ELENA BECATOROS, AP
阿洛尼索斯,希臘
地中海僧海豹的天堂,以及一艘古老沉船的秘密
古老的「佩裡斯特拉號」沉船遺蹟有著「沉船中的帕臺農神廟」之稱,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目前存放在阿洛尼索斯和北斯波拉德國家海洋公園的水下。近日,它作為希臘第一個水下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供休閒潛水員參觀。阿洛尼索斯和北斯波拉德國家海洋公園於1992年建立,園內限制人類活動,主要是為了拯救瀕臨滅絕的地中海僧海豹,這有助於阻止考古掠奪者,保護了沉船遺址以及船內大量完好無損的雙耳瓶。
如果你想親自探索這座水下博物館,需要在導遊的帶領下潛到水下24米甚至更深的地方(博物館計劃2021年夏季恢復開放)。或者也可以訪問阿洛尼索斯小島上的信息中心,開啟一場關於沉船的虛擬實境之旅——不需要遊泳。——Lakshmi Sankaran,《國家地理旅行者》,印度
2005年,盧安果大猩猩項目啟動,此後,研究人員一直在加彭盧安果國家公園研究極度瀕危的西部低地大猩猩種群。
攝影: MARTIN HARVEY, GETTY IMAGES
加彭
這個非洲國家超過11%的土地是國家公園。
加彭海灘上,大象和河馬在肆意漫步。據國家地理駐加彭探險家Mike Fay稱,加彭是「非洲最後的伊甸園」。這個國家超過11%的面積是國家公園,包括白沙海岸線和內陸森林。
加彭共有13個國家公園,並非每一個都能隨意進入。僅盧安果就有各種景觀、植被和野生動物,還有水邊的盧安果旅館。該公園的一大特色是可以遇到極度瀕危的西部低地大猩猩。每天最多允許一個四人小組入園搜尋,但不保證成功。蓬加拉是保護重要海龜棲息地的五個國家公園之一。濱海而建的蓬加拉木屋是觀賞野生動物的絕佳地點,11月到3月可以近距離觀看築巢的稜皮龜,6月到8月可以近距離觀看遷徙的鯨魚和海豚。
得益於全球對加彭交通網絡的投資,該國80%的土地被森林覆蓋,預計未來到訪加彭將變得更加容易。一項可持續發展戰略還承諾以負責任的方式擴大生態旅遊,幫助確保該國最荒涼的地方保持野生狀態。——Barbera Bosma,《國家地理旅行者》,荷蘭
新喀裡多尼亞的清透水域中孕育著包括黃貂魚在內的9000多個海洋物種。
攝影:CHRIS HOARE, EYEEM, GETTY IMAGES
新喀裡多尼亞
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嬉戲之地
新喀裡多尼亞的溫暖水域吸引著若干動物,比如座頭鯨、綠海龜、儒艮。該島屬法國領土,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約1450公裡,由一群島嶼組成,如同一顆顆散落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寶石。
新喀裡多尼亞瀉湖於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珊瑚礁系統之一,擁有未開發的原始水域和9000多個海洋物種。2014年,政府建立了130萬平方公裡的珊瑚海自然公園,其範圍遠遠超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遺產地。皮尤·貝爾塔雷利海洋遺產組織的高級經理Christophe Chevillon表示,珊瑚海自然公園的建立是 「新喀裡多尼亞水域以及世界最後原始珊瑚礁的保護工作中邁出的顯著而關鍵的一步"。
現在,該島已採取進一步的措施,確保其獨特的海洋保護區的長期可持續性。釣魚、水上運動和載客超過200人的船隻在公園的大部分區域都是禁止的,而一些地區除了科學研究外,禁止任何人類活動。利福島還將開設一個珊瑚養殖場,以恢復過去被旅遊業破壞的珊瑚礁。
在內陸地區,政府正在積極推廣生態旅遊和一項新法律(旨在2022年前禁用所有一次性塑料製品)。偏遠的公園對旅遊有嚴格的規定,作為主島必遊之地的巨蕨公園( Giant Fern Park)則被劃分為步行區和騎行區。——Marie-Amélie Carpio,《國家地理旅行者》,法國。
CopenHill發電廠是全球最清潔的廢物轉化能源工廠之一,在哥本哈根,它兼作全年的滑雪場和遠足道,哥本哈根的目標是在202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首都。
攝影:LUCA LOCATELLI, NATIONAL GEOGRAPHIC
哥本哈根,丹麥
一個創造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的國際大都市。
疫情暴露出的普遍不平等現象激發了全球對增強城市韌性、公平性、健康性的興趣。像哥本哈根這樣的城市有望在202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首都。
「在哥本哈根,我們堅持綠色解決方案,因為這會帶來回報,」該市市長Frank Jensen在《我們有能力推動世界》(We Have the Power to Move the World)中寫道。《我們有能力推動世界》是C40組織(一個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城市聯合組織)為哥本哈根編寫的可持續交通指南。
「哥本哈根的綠色轉型與創造就業、經濟增長和提升生活質量是相輔相成的,」他說道。
長期以來,哥本哈根一直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該市擁有非常高效的公共運輸網絡,所有的公交車都在從柴油燃料向電動過渡。
CopenHill是一個廢物轉化能源型發電廠,每小時燃燒70噸廢物,為6萬戶家庭提供清潔能源,同時為12萬戶家庭供暖。2019年,CopenHill向公眾開放了它的戶外遊樂區:一片屋頂綠色空間,包括遠足步道、全年開放的雪橇和滑雪板坡道,以及一處攀巖牆。
得益於地球友好型的城市規劃,哥本哈根的自行車數量是汽車的5倍,每天有超過60%的居民騎自行車上班上學。這座「自行車上的城市」已當選2022年7月環法自行車賽的出發地。你可以騎上電動車,慢慢遊覽這座城市的著名景點,從新港(曾經的工業港口,現在遍布餐館和酒吧)到圓塔(一座17世紀的天文臺,現已改為展覽館)。——Marco Cattaneo,《國家地理旅行者》義大利
活力四射的弗萊堡是德國最溫暖、最燦爛的城市。古老的大教堂前每周都會舉辦農貿集市。
攝影:REINHARD SCHMID, HUBER, ESTOCK PHOTO
弗萊堡,德國
這座德國大學城正在向全世界傳授最佳環保實踐經驗
斯瓦比亞是中世紀早期德國五大公國之一,歷史悠久,橫跨德國西南部、瑞士東部和法國東北部的部分地區。生活在這裡的斯瓦比亞人以足智多謀、節儉和善於創新而著稱;無怪乎弗萊堡的居民欣然接受了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眾所周知,弗萊堡是通往黑森林地區的門戶,這座城市無論是在外觀還是行動上都非常綠色環保。森林面積佔城市面積的40%以上。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為城市提供能量,將垃圾轉化為生物質能。步行、自行車、電動巴士和有軌電車是主要的交通方式,有助於弗萊堡實現2030年減少一半或更多二氧化碳排放以及2050年氣候中和目標。
弗萊堡沃邦區可謂綠色基建的典範,社區推廣屋頂太陽能電池板合作住宅、城市花園、鼓勵無車生活。沃邦區還是全球公認的可持續發展社區標杆之一,其推動力來源於市民主導的生態、自我組織和社會公正目標。2016年建設完工後,沃邦區已發展成為弗萊堡人口最密集的區域,這表明可持續的城市建設方式深得人心。——Werner Siefer,《國家地理旅行者》,德國。
(譯者:陌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