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

2021-01-11 澎湃新聞

身處大都市擁擠的地鐵車廂,抑或幽雅的咖啡廳,掏出一本怎樣的書籍才算得上恰如其分?手捧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難免會砸到身邊的乘客,得到鄙夷的目光若干。閱讀一部修仙玄幻小說,大概只能用來消磨時光,所得甚少。此時,若有一本「簡史」在手,既能收穫實實在在的知識,又不失讀書的品位,豈不美哉?

此話當真?至少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等政商界大佬們看來,確實如此。數年前,當尤瓦爾·赫拉利帶著他的《人類簡史》閃亮登場時,不僅獲得了學術界的關注,更引起了大眾的廣泛興趣。從此以後,他的作品就成了暢銷書銷售榜上的釘子戶。最近,赫拉利再接再厲,推出《今日簡史》,力圖為自己的「簡史」三部曲畫上圓滿的句號。不出所料,一輪密集轟炸式的宣傳攻勢後,《今日簡史》再度躋身話題之作的行列。

《人類簡史》

不過,流行是一回事,質量又是另一回事。赫拉利以及他的著作水平究竟如何,讀者的看法並不統一。拿《人類簡史》來說,將其譽為「驚豔之作」者大有人在。同時,對此書並不感冒,直指其不過為「標新立異」「廣而不精」者亦不在少數。其實,成也簡史,敗也簡史。一個「簡」字,既是赫拉利的優點,又讓他的作品處處受制。

《人類簡史》的正文不過394頁,卻談論了從動物到上帝的歷史。《未來簡史》359頁,《今日簡史》309頁,但涉及的話題範圍之廣、時間跨度之大,都足夠讓讀者嘆服。平心而論,做到這一點殊為不易,哪怕在學識上勝過赫拉利之人並不鮮見。赫拉利在簡史的體例上動足了腦筋,不以編年史的方式順序寫作,而是將人類歷史分解為若干個主題,可謂機智。這種寫作方式雖非赫拉利首創,卻使其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了個人獨有的想像力。赫氏文筆流暢、語調幽默,加之行文間所舉的實例往往貼近生活,他的作品廣受讀者歡迎,應該說不足為奇。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赫氏的作品沒有瑕疵。「簡史」系列中的自相矛盾,就是赫拉利始終未能克服的缺點。在《人類簡史》中,赫氏認為,整個人類世界已轉變為全球帝國,因此世界和平也就能得到有效的維持。可在《今日簡史》中,他又改口稱,「一心認為戰爭不可能發生也過於天真。」於是,在左右搖擺之間,赫氏只好承認,「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會朝向哪一個方向。」早在20多年前,亨廷頓就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文明的衝突將成為未來世界的主流,並將愈演愈烈。如今,現實情況已經證明了他的觀點。然而,赫拉利卻在《今日簡史》中主張只要保持謙遜,明白地球不是繞著你轉,就能避免衝突。不知他有沒有勇氣在如今的極端宗教派別面前表達自己的看法?

《未來簡史》

自我重複,也是赫氏作品的一大問題。從《人類簡史》到《未來簡史》,再到《今日簡史》,赫拉利把智人正在變為智神的話題嘮叨了無數遍,把讀者的耳朵都磨出了老繭。至於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倫理困擾、人類追求的快樂到底是什麼等問題,也被赫氏排列組合了好多遍,以致「簡史」系列逐漸走向乏味。赫拉利的才華自然不應被質疑,但短短數年之間,要談盡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看得出,這已經讓他感到力不從心。

那麼,是否可以說,赫拉利的「簡史」系列名不副實、價值不高?恐怕,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自己會比扎克伯格、比爾蓋茨等人更聰明。他們之所以推薦「簡史」,原因就是赫拉利的作品夠通俗也夠有趣。要知道,《存在與時間》是一本好書,但扎克伯格鐵定沒有將它讀完的時間和精力。同時,「簡史」系列也並不膚淺。儘管赫拉利的推論常常失之武斷,但不乏閃光之處。「社會秩序都是由主體間的想像所建構的」「歷史從無正義,秩序既不中立也不公平」「只有金錢能夠跨越幾乎所有文化鴻溝,不會因為宗教、性別、種族、民族和性取向等有所歧視」……這些觀點或多或少借鑑自其它經典學術著作,但它們對普通讀者的啟發仍然不容小覷。話說回來,即使把一整套《劍橋中國史》擺在我的面前,我又能記住多少呢?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正因如此,作為一本歷史通俗讀物,赫拉利的作品能夠大獲成功,絕非偶然。它為「簡史」樹立了標杆:趣味性和學術性的完美平衡,多一分太艱澀,少一分太幼稚。能和赫拉利的「簡史」媲美的,當屬《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該書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現了人類200萬年文明史。內容簡潔,但知識含量卻一點也不少。

當然,寫作者一旦把「簡史」中的「簡」粗暴地理解為「簡單」,就容易在寫作中出現偏差,例如《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按說,馬親王的文筆和學識都毋庸置疑,但是寫歷史畢竟和寫段子不是一回事。與其說馬伯庸獻給讀者的是一部中國簡史,不如說是一部戲謔金木水火土五德輪迴史。結合各朝代王朝正色,即「五色」,討論德性這種帝王學說的起源,作者選取的角度亦有可取之處。但只要和赫拉利的簡史稍作比較,高下立判。把書翻到末尾,你能在《今日簡史》中看到整整齊齊的注釋,在《人類簡史》中看到密密麻麻的尾注和參考數據。而《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留下的只有一片空白。

讀者,也不該小看了「簡史」。比方說,可別因為《中國哲學簡史》的書名,就產生了某種誤解。若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則很難領會到此書的精髓。單說馮友蘭的行文,大師在論述某位哲學家或某個哲學流派時,往往會引用其著作原文。有時,他會在原文之後進行一番解釋。但有時,或許是在大師看來過於簡單,馮友蘭常常一筆帶過,令我等才疏學淺之輩懵懵懂懂,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了方向。

《時間簡史》

其實,要談簡史,最不該被遺忘的是開山之作——霍金的《時間簡史》。據說,這是一本在書櫃中出鏡率最高,又最容易積灰的科普著作。自然,科普是霍金的目的,但對本人這樣的物理盲、天文盲而言,《時間簡史》無異於死海文書。全書涉及經典力學、電磁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等多個方面,對宇宙時空做了概括精要的解釋,是為「簡」。但比起讀懂《時間簡史》來,我們更應該明白的道理是,學習,永遠沒有捷徑可走。不管我們閱讀的是「簡」史,還是「繁」史,能否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

相關焦點

  • 為了買一本《人類簡史》,我用上了知網
    房龍這裡不是普通的偽書,它是著名作家亨德裡克·威廉·房龍的成名作,很早就被引進中國,掀起了不小的「房龍熱」,只是該書以前叫《人類的故事》,如今再版卻蹭了《人類簡史》的熱度。真要看房龍的大作,可以看中信出版的2017年出版的100年典藏版,標題還是《人類的故事》。購物網站信息魚龍混雜,於是我去知網查了查,學術界研究較多的是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在圖書市場,以「簡史」命名、並以此作為後綴的圖書與日俱增。「簡史」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出版現象。20世紀90年代,論最暢銷的「簡史」,必然少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但那時並未引起效仿。這些年則正在發生變化。2014年,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此後另有《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中譯本出版,至今高居國內各大網店前列。
  • 安全簡史:從隱私保護到量子密碼|入圍2017中國好書
    我們相信「三個臭皮匠」真的能「賽過諸葛亮」。事實也證明了:基於網絡時代的「群智能」,確實可以最終集體創作出越來越完美的《安全簡史》。實際上,本書在作為紙質書正式出版前,在網上就已經成為「網紅」了。據不完全統計,出版前的點擊量就超過數十萬次;這也是為什麼本書一經出版,就引來了眾多粉絲讀者的原因。
  • 《未來簡史》
    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當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發展日益成熟,人類將面臨著從進化到智人以來最大的一次改變,絕大部分人將淪為「無價值的群體」,只有少部分人能進化成特質發生改變的「神人」。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時間簡史》宇宙的存在與意義,人類的存在和意義,在上個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人類似乎終於找到了答案,逐漸到達了解宇宙之謎的邊緣。這都跟1988年出版的,霍金撰寫的宇宙學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有關。提到霍金寫過什麼書,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這本《時間簡史》。
  • 《未來簡史》:人機大戰,誰才是未來的主宰
    》,2017年出版面世以來,迅速風靡世界。他在2012年出版的《人類簡史》已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與2017年的《未來簡史》,2018年的《今日簡史》,並稱為簡史三部曲。在這部《未來簡史》中,作者分三個部分討論了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將會代替人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在圖書市場,以「簡史」命名、並以此作為後綴的圖書與日俱增。「簡史」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出版現象。20世紀90年代,論最暢銷的「簡史」,必然少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但那時並未引起效仿。這些年則正在發生變化。2014年,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此後另有《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中譯本出版,至今高居國內各大網店前列。
  • 時間簡史-帶你探尋宇宙的奧秘
    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
  • 現象級神書《人類簡史》知識漫畫出版!把人類歷史變成脫口秀現場...
    從各領域學者到小區保安,再到夜深人靜(喝了酒)的自己,善思愛想的靈長類總是時不時把這幾個問題拿出來咂摸咂摸,不肯放過自己。10年前,一本「奇書」橫空出世,針對這三個問題,給出了一份超另類的答卷。這本書就是《人類簡史》,來自以色列「鬼才」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
  • 你有「時間簡史」嗎?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1942.1.1-2018.3.14),生前是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身殘志堅的典範。霍金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到四十歲就全身癱瘓,發聲受影響,只有家人才能聽懂,後來感染肺炎後完全不能說話,肢體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
  • 寫下時間簡史的人被時間帶走了
    在很多人的答案裡,這個人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霍金曾經寫下《時間簡史》,這是很多人的書櫥必備,可在這個春天,他卻被時間帶走了。3月14日,霍金的子女正式發表聲明,「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相關報導見B1、B2版)  在當代科學家中,霍金可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之一。
  • 人類簡史摘抄及感悟
    經過幾次斷斷續續地閱讀後,終於把《人類簡史》讀完了。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一度覺得自己自己理解力有問題,就是自己智商有問題。真的太難懂了!書裡包含太多學科的知識。翻譯者林俊宏博士談到《人類簡史》的翻譯過程時,說:「現代產業裡的譯者多半不再像是過去苦心孤詣的譯者得獨立面對所有問題,而是有一群夥伴,一起走在偉大的航道上」。一本書的出版背後有一大群人的努力。
  • 《中國雜交水稻發展簡史》出版
    本報訊 (記者韓萌萌)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日前推出《中國雜交水稻發展簡史》。該書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編,入選2020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2019年度天津市重點出版扶持項目。
  • 從《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到古怪的小說書名
    《烏克蘭拖拉機簡史》還是一本「書中書」——小說中的父親在晚年努力用烏克蘭語撰寫的一本書。  《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出版之時,瑪琳娜·柳薇卡已經57歲。這是她的小說處女作,在此之前據說她只寫過一些關於老年人護理方面的工具書。或許正是這方面的生活積累,她能在小說中把那個84歲認死理的父親刻畫鮮活。
  • 《生命簡史》好玩嗎 遊戲玩法深度評測
    導 讀 生命簡史好玩嗎?最近我經常在後臺收到留言問生命簡史好玩嗎?
  • 《手機簡史》出版:挖掘手機背後的商戰故事和商業智慧
    這是《手機簡史》這本書期望能夠解答的問題。  近日,黨鵬、羅輯兩位資深財經記者撰寫的《手機簡史》,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由內容創作平臺藍獅子圖書和考拉看看聯合出品。因此,《手機簡史》作為一部商業簡史,正如作者所言,期望「梳理手機近50年的發展歷程中,對人類生活、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尤其是手機生產、研發相關的企業,他們如何不斷加強手機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他們如何應對行業殘酷的競爭,他們在產業方向上的抉擇與痛苦,他們在市場營銷和商業模式中的探索與突圍。」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霍金曾說:活著就有希望;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
    這個含有玩笑意味卻又莫名準確的評價,出自他身邊最親近的人。無疑,赫拉利是那種很能「吸粉」的明星學者。在學術和大眾之間取得平衡這件事上,沒有太多學者比得過他。他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為人類歷史與未來建構了一套宏大的敘事,滿足了人們對於宏偉歷史的久違渴望,這也是它們得以成為全球超級暢銷書的原因。
  • 業內人士:你看過的《人類簡史》可能是山寨版
    九州版《人類簡史》圖書策劃人白丁說,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法律範疇之內,「沒任何問題」。一位網名為「楊Happy」的讀者在亞馬遜網上商城給這本書打了「一星」,稱:「作為一個極端業餘的歷史讀者,整本書幾乎沒有給我任何有見地的新內容和知識點……餵狗都不願意給這個。」  一位雲南讀者告訴記者,九州版《人類簡史》作者「亞特伍德」的名字頗具迷惑性,「作者是位中國人卻取了外國筆名,很多讀者就是因為這個才上當的。」
  • 《今日簡史》《未來簡史》《原則》等電子書epub mobi 下載
    1、《周作人自編集》 套裝36冊周作人自編集收入周作人著作三十六種,包括周作人生前出版的自編文集(包括專著)三十三種,身後出版的三種,及後發現的《近代歐洲文學史》。此次出版為全新校訂本,由學者止庵根據最初出版、發表的原著、原刊文及部分手稿一一校訂,力求還原周作人作品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