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血封喉,金庸小說以及那些武打片裡描述甚多,如果沒有親眼目睹,還真以為是傳說之物,是作家虛文臆造奪人眼球而已。
這完全是一個偶爾的機緣。那是一個周末,在地圖上看見有一個大士閣的古蹟,我們便尋古問幽去了。
永安古城的古蹟不少,有城隍廟,有文廟有關帝廟等等,其中大士閣最為宏偉,最為有名。
大士閣二層供奉著菩薩,我們在上面祭拜的時候遇見一位執事的老者,是位退休教師。老者當起了解說員,講永安古城的歷史,講大士閣的傳奇,後來說他去過西安的兵馬俑大雁塔,上過城牆,說永安大士閣跟西安的古蹟不能比。我們很驚奇,沒想到在這天涯海角能碰見個西安長安區人事局長的老太爺。也許因為是兒子城市的人來了,老者很熱情,帶我們去城隍廟去文廟去關公廟,最後又說起了見血封喉樹。
這棵樹位於永安村大士閣前方約莫二三十米,南稍偏東,一千多年前永安古城繁盛時,此處應該是寬闊的廣場,而今已民居雜亂,見血封喉樹便成為兩戶人家界牆的一部分了。
見血封喉樹很高大,冠如華蓋,茁壯挺拔,頗像我老家後院的白椿樹,只是因為威名遠揚,顯得有所神秘。退休多年,七十八歲的王老師說,此樹五百年矣,看來不假。
永安古城建於宋代,在南宋小朝廷偏安南天時,其軍事要塞地位想來尤為重要。王老師說,兒時還在破敗的四個城門上玩耍過。近代,古城先經日本鬼子掠奪,又被紅衛兵破四舊,今天我們自然無福目睹了,而村人壘著院牆的一塊塊大約五十斤的古城牆大磚,或許反能給我們更豐富的想像。
永安永安,地處南海邊陲永不得安而求其永安,古往今來,見血封喉樹一定讓無數外敵見血封喉。冷兵器時代,永安或許可以因見血封喉而永安,抗日戰爭時顯然不得偏安了,一箭封喉怎麼能PK三八大蓋呢。
見血封喉樹已為傳奇,永安城已是農家院牆上訴說歷史的遺蹟。時代在前進,我們必須前進,中國必須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