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國丞相到末代楚王,那個謎一樣的楚國男人熊啟

2021-01-09 騰訊網

《大秦賦》從秦國的視角還原了很多歷史人物。對於追劇一族,這些古人以前都活在古籍中的寥寥數語間,經過電視劇演繹,逐漸生動起來。當然,影視演繹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有必要申明:歷史和影視作品並不是一回事,即便如《大秦帝國》這種尊重歷史的系列作品也含有很多藝術加工的成分,所以,不能完全等同於歷史看待。

大秦賦

《大秦賦》讓我們重新認識了秦王嬴政、秦相呂不韋、客卿李斯、大秦猛將蒙氏爺孫、王翦父子,其中有一個人物戲份不多,但作用不容小覷。他就是秦國朝堂三股勢力中的代表人物羋啟,一個楚國公子卻當上了秦相。

昌平君 熊啟

稱呼昌平君為羋啟嚴格意義上是不準確的,應該稱呼他為熊啟。

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稱呼女子一般稱呼姓加名,比如:羋月,從周朝開始羋姓一直就是楚國貴族的祖姓;稱呼男子一般稱呼氏加名,比如:楚考烈王熊完,羋姓,熊氏,一般稱呼熊完,而不稱呼羋完。

所以,昌平君嚴格來說應該稱呼為熊啟,而不應該被稱呼羋啟。

為什麼作為楚王的兒子卻給秦國效力,還能做到丞相的位置?

秦昭襄王

這要從熊啟的身世說起,他的父親是楚考烈王,他的母親是秦昭襄王之女,所以,熊啟和嬴異人是姑表兄弟的關係,而論輩分,熊啟是秦王嬴政的表叔。熊啟雖然是楚王的兒子,但他是在熊完入秦做質子期間所生,所以,在被項燕立為楚王前並沒有在楚國生活過,是流著楚國王室血統的秦國人。

協助秦王平定嫪毐叛亂

因為母親的身份,他在秦國被封為昌平君,加上她把女兒羋華嫁給了秦王嬴政,後來又被封為秦相;因為父親的身份,他後來被立為楚王。

他是如何從秦相變成楚王的呢?

熊啟一直生活在秦國,但他的命運卻跟千裡之外的楚國息息相關。楚考烈王熊完病逝後,楚凌陽君李園為了能獨

楚考烈王 熊完

自把持楚國朝政,安排刺客殺死了楚令尹春申君黃歇,立太子悍為王,是為楚幽王。楚幽王在位十年而薨,因幽王沒有子嗣,其同母弟熊猶繼位楚王,是為楚哀王。

楚太子悍

楚哀王算得上是最不幸的一任楚王,在位僅兩個月就被同為楚王室的宗兄負芻殺死了。嚴格意義上說,他是被他母親害死的,因為太子悍實為黃歇之子,這事被牽扯出來之後,他的身世也遭到懷疑,進而被殺掉。他的舅舅李園身為令尹,在楚國權勢燻天,就因為一個血緣的由頭,全家被殺。

楚將項燕(項羽的祖父)

負芻自立為楚王,在楚王的位子上坐了五年,秦滅楚,負芻被俘。楚王都被俘虜了,楚將項燕卻並沒有投降,而是率軍轉戰淮南繼續抵抗。這種大形勢下,作為楚考烈王唯一在世的子嗣,歷史給了熊啟當楚王的機會。

秦將 王翦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末代楚王 熊啟

這段文字裡的「荊王和荊將」指的就是楚王和楚將,因為秦王嬴政的父親叫做贏子楚,避諱期間,以荊代楚。這段文字將熊啟是如何當上楚王以以及最後的人生結局做了概述。至此,這個謎一樣的男子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羋啟身份成謎,既是秦國丞相又是楚國國君,難道是有雙重身份?
    主要是因為他成謎的身份。昌平君羋啟在《大秦賦》中關係定位為華陽夫人的侄子,因為至親關係,所以當華陽夫人預謀發動宮變時,此時身為一家人的羋啟自然也出把力。為了避免宮變失敗,羋氏一族再無反擊之力,在宮變之前,華陽夫人就想好了對策,讓羋啟和羋顛去投靠足智多謀的呂不韋。
  • 秦始皇即位後,這三個人背叛秦國,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對此,在筆者看來,成蟜之所以背叛秦國,歸降趙國,原因不外乎這兩點,一是和樊於期一樣,在攻打趙國的時候吃到了敗仗,二是因為涉及到了秦國王位的爭奪,只能被迫離開秦國。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成蟜是在攻打韓國的時候背叛秦國的,這裡面離不開呂不韋、趙姬太后的暗中推動。當然,《大秦賦》的這一說法,同樣缺乏正史的佐證。
  • 結合秦國削弱楚國的過程,聊聊合縱為啥敗給連橫...
    而周王室處於韓國境內,因此,秦國的首要打擊對象暫時變成了韓國。公元前308年,秦國左丞相甘茂聯合魏國攻打韓重鎮宜陽。這一戰役歷時近半年,對秦國而言也並不容易。為了孤立韓國、斷絕其外援,秦武王採取馮章的計策,假意向楚王許諾將歸還漢中地區(《戰國策·秦二》):不拔宜陽,韓、楚乘吾弊,國必危矣!不如許楚漢中以歡之。楚歡而不進,韓必孤,無奈秦何矣!
  • 此人是平原君門客,出使楚國一趟便發明三個成語,個個都婦孺皆知
    長平之戰後,趙國繼續被秦國圍困,儘管當時並非白起帶兵,但趙國在秦軍的攻擊之下,也是捉襟見肘,這時朝中大臣商量請楚國派兵來救,於是出使楚國的任務,就落在平原君趙勝的頭上。平原君一共養了三千門客,可當他要出使楚國時,想找20個文武全才,跟自己一起去完成任務,無奈經過挑選只得了19人,還差一人始終湊不夠,正當平原君犯愁時,手下突然有個門客站出來,表示願意跟平原君一同出使楚國。
  • 沒有秦國和商鞅變法,其他諸侯國能統一六國嗎,華夏會是什麼樣子
    周平王東遷洛陽後,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春秋初期,天下諸侯國總數已達一百多個,但較大的諸侯國,如晉國、齊國、楚國、秦國、宋國、鄭國、燕國等,在這段時間內,諸侯國間的兼併愈演愈烈,春秋五霸的出現,也使某些諸侯國,如楚國,最早只封地五十裡,卻被周王看不起,到春秋時代,不也成了五霸之一,擁地千裡嗎?
  • 秦國宰相李斯,暮年卻遭腰斬,家裡還被挖地三尺,令人唏噓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協助秦始皇帝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年少不甘人下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
  • 兩國對峙近百年,這是我國首次出現對峙局面,秦國在當時也是陪襯
    雖然春秋五霸的版本有爭議,但是晉國和楚國一直是在多個版本中存在,這兩位的並存,是在互相對抗中保持下來的。晉國和楚國,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都是在中原以外的國家,晉國在北狄,楚國在南蠻。但是經過一系列的發展滯後,晉文公幫助被子帶驅逐的周天子復位,楚國在洛陽城下問九鼎的重量,終於得到了中原的認可。
  • 六國並非沒有過合縱攻秦,如果真的齊心協力,恐怕秦國早就亡了
    就算長平之戰後,秦國成了天下公敵,又能怎樣?各國實力大損,就算合縱也只能自保,而內部矛盾依舊,最終合縱仍將不攻自破。秦國最終一統天下,是因為戰國時秦國變法最為徹底,國力最強,列國要想不被秦國所滅,只有變法圖強,比秦國更強大,但那樣一來,只是最終的贏家變了,一統的結果不會變,到那時,大家恐怕又要問,其他六國為什麼不合力滅了某國呢?
  • 名門貴族、秦國戰神白起,在《羋月傳》中為什麼被寫成狼孩?
    殊不知,歷史上的白起是楚國貴族,羋姓,氏白,名起,是楚國戰國四將之一白公勝的後人,家世顯赫,並不是什麼家世不明的狼崽子。但是,作者為什麼要把白起塑造成這樣一個人? 據梁啓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 戰國七雄,除了秦國還有哪個國家有機會完成統一天下的壯舉?
    戰國時期諸侯並列,進入了慘烈的滅國時代,這期間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家並立,成為了堅持到最後的戰國七雄。最終秦國吞二周而亡諸侯,建立起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我們站在歷史後人的角度,可以有後見之明,知道秦國是有商鞅變法、遠交近攻等內外政策加持,殽函之固、巴蜀糧倉的地理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秦始皇的高祖母羋月嫁到秦國後,為何為秦國嘔心瀝血,還不惜和母國...
    在戰國時期有這樣一位女子,她冰雪聰明,機靈可愛,出生在楚國,名叫羋月。想必這個名字大家都聽過了,之前有一部電視劇還非常火,也就是以她的題材拍攝的。她也是後來的秦宣太后,更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祖母。羋月當年因為和親嫁到秦國,但令很多人感到疑問的是,為什麼她要為秦國耗盡心血,還不惜與母國為敵呢?
  • 末代周天子有多慘?八十高齡被債主堵門,躲到高臺暗自垂淚
    那麼,末代天子周赧王究竟混得有多慘呢?《大秦賦》周赧王周的國土本來有幾十個縣,但是被東周公與西周公分管,周王室在這兩個小諸侯國來回搬家,周天子像一個吉祥物一樣被諸侯們推來推去東周戰國時代地圖可是到了周赧王五十九年的時候,周赧王坐不住了,因為眼瞅著赳赳老秦要打過來了,周赧王不甘做亡國之君
  • 秦始皇后宮之謎:他的皇后是誰,就連後宮妃嬪都沒有記載
    民間傳說秦王嬴政小時候在趙國結識一名女子,叫阿房女,原名夏玉房,對他照顧有加,日久生情,但在當時,秦國的文武百官以利害分析加以阻止,趙國只視她為利用棋子。讓她舒服了,自己老公也就沒了,肯定不能讓她活到最後一集啊,所以說統一六國後,齊國後宮得寵的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