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瞬間變粉末,可能是最環保的下葬形式!

2021-01-17 小茹聊科學

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瞬間變成粉末,可能是最環保的下葬形式!

人類在死亡之後,必經的一個過程就是下葬。在古代,君王們大多都相信,人在死亡之後其實是有靈魂存在的。因此他們大多都會在生前,就為自己建造一些陵墓,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後,還可以延續生前的繁華。

為了保障自己在死亡之後的生活更加方便,出現了一些十分慘絕人寰的手段,那就是陪葬。除了在東方的一些國家會有活人陪葬之外,在古埃及也曾出現過這樣的現象。當時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法老,他的下葬方式就是將人變成木乃伊進行下葬,這樣即使是歷經幾千萬年的時間,人體也不會腐爛,這就是為何在考古過程中,發現很多的木乃伊保存得極為完整,並且身體似乎絲毫不受歲月風化的影響。

通過考古學家們對很多遺蹟的研究中可以發現,在古時期最為流行的下葬方式便是土葬,然而土葬這種方式佔用了很多的土地面積,並且成本極高,於是下葬方式開始慢慢演變,在我國的西北地區還出現了很多的天葬情況,他們認為人在死後進行天葬,靈魂就可以獲得永生。迄今為止,最大眾的下葬方式便是火葬。

當一個人在死亡之後,他的親人會把其遺體帶到固定的地方進行火化。人類從一具屍體慢慢的變成灰燼,最後由家人放到一個小小的盒子裡面進行埋葬,這種形式極大地減少了土地的使用面積。

其實不管火葬,天葬還是土葬,都是人類屍體的最後一種處理方式。在近幾年,科學家們居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送葬方式,那就是冰葬。顧名思義,其實就是把屍體冷凍起來。瑞典的一位生物學家認為冰葬相比起其他三種方式而言,更加的便捷和環保。

冰葬的處理方式極其簡單,就是把人體放進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之中。人類一旦進入這樣的環境裡面,身體會在數秒之內就變成細小的碎末,最後由其家人把他們的屍體送回。冰葬這種形式不但可以消耗極少的能量,還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然而到目前為止,冰葬並沒有被大眾所認可,並且十分排斥,第一點就是冰葬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完全沒有必要。第二點是我們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你還知道哪些神奇的下葬方式呢?歡迎在評論區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把遺體放進液氮中,數分鐘碎成粉末,「冰葬」技術你能接受嗎
    筆者-小文人類作為地球上最聰明且思想最為複雜的生物,對於死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人類去世後舉行的葬禮就是對於一個人的祭奠,也是對一個生命抱有的尊重。而在古代,君王相信人死後靈魂還會回歸人間,因此他們的葬禮都無比盛大,一些君王的陵墓甚至堪比生前住過的宮殿,甚至,還出現了所謂「陪葬」這種可怕的習俗。而在古埃及,最高統治者法老的下葬方式則是將人做成木乃伊,這樣一來,人體就能保存幾千年也不會腐化,這也是為什麼考古學家發現的木乃伊都是完整的原因。
  • 男子用零下196度液氮做實驗,放入一條魚,撈出來後變成了這樣
    男子用零下196度液氮做實驗,放入一條魚,撈出來後變成了這樣液氮的溫度極低,但卻在零下196度才能變成液態氫無色無色,沒有腐蝕性,人體皮膚接觸液氮瞬間就會凍傷。即便如此的老外也用液氮做實驗,一位男子為了測試液氮的威力,於是準備將魚放入裡面嘗試一下,為了試驗的真實性,但是還特意跑到了水產市場,它精心挑選了一條個頭大一點的魚,帶回家放入了水缸中看著魚遊動。它並不知道即將面對的是什麼?之後男子將這條魚撈出,放入了液氮中,魚剛開始比較活躍,沒過幾秒就不動彈了。
  • 零下196℃的液氮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顆心臟的下場就明白了!
    零下196℃的液氮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顆心臟的下場就明白了!零下196℃的液氮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顆心臟的下場就明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為了測試液氮的威力,一名實驗者首先將液氮倒入了容器中,只見此時的容器中冒出了大量的白氣。
  • 把手伸入-196度液氮中,可以毫髮無損,那把手伸入油鍋會怎樣呢?
    我們可能因為寒冷的天氣,感覺手腳發冷,嚴重的時候可能會被凍傷。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強烈的痛覺,最後可能還會失去知覺。當我們用溫水,給凍傷部位解凍時。可能會有強烈的刺痛感。這種感覺就好像用在灼燒自己。這時我們會有一種強烈的錯覺,這究竟是凍傷還是燙傷呢?事實上這可能是一種低溫燙傷。當我們把放在冰塊上的手,再放入熱水中時。
  •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死者為大」,聖人孔子提倡「厚葬」,因此我國的殯葬制度一直比較繁瑣,整個過程需要七八天的時間差不多。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死亡後,他的28克骨灰被裝在一個直徑5釐米的鋁罐中,並於攜帶新視野探測器前往冥王星。這種冰葬技術與一些影視作品的情節非常相似:人被機器加工成一坨易碎的冰雕,然後易碎的冰塊就會在振動下消失,回歸自然。
  • 裡面的液氮可是零下196度!
    裡面的液氮可是零下196度!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世界第一大運動,全世界有非常多喜歡足球的人,也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那麼幾個「真球迷」,在這些球迷當中,他們可能支持巴薩,也可能支持皇馬,或者是利物浦等等。然而當大家在觀看這些足球比賽的時候,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比賽結束後,為啥球員都要進入急凍箱?裡面的液氮可是零下161度!
  • 液氮 零下196度擺錘式衝擊試樣低溫槽
    液氮 零下196度擺錘式衝擊試樣低溫槽聽著名字就是用在擺錘衝擊試驗機上面的,對的!超低溫的,零下110度以下的,一般進口壓縮機都無法到達那麼低的溫度,所以我們使用的是液氮製冷技術!這個液氮製冷也是比較成熟的一種製冷方式,所以很受大家的青睞!
  • 冒煙冰淇淋溫度底達零下196度 醫生:有凍傷可能
    液氮的話,好像溫度很低,如果不小心,肯定還是對人,有一定的(影響)。」據說「液態氮常壓下可達零下196度,接觸皮膚兩秒,即可造成凍傷」。這種冰淇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液態氮,畢竟溫度低達零下196度,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呢?我們聽聽專家的說法。溫度低達零下196度液氮在醫院應用較廣在杭州燒傷專科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蘇一平告訴記者,其實液氮在醫院裡, 應用比較廣的。
  • 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凍了53年,第一位冷凍人有可能復甦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醫學發展也是越來越快,即使我們發展的那麼快,那如果一個人在零下196度的液氮裡冷凍了53年,那他還有可能性會在解凍後復甦嗎?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偶然發現一個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觀察,他在一期事情裡對此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世界已經有了第一位冷凍人,這讓我漲了不少的知識。
  • 零下196度液氮,對堅硬的鎖頭有怎樣影響,老外親自試驗驗證!
    導讀:零下196度液氮,對堅硬的鎖頭有怎樣影響,老外親自試驗驗證!液氮,顧名思義是一種液態的氮氣,小編之前就分享過一些關於液氮的實驗,一些蔬菜水果在碰到液氮的時候會變的非常的脆。不得不說,愛玩的老外們真的是一次次刷新我們的觀念。
  • 零下196度的液態氮到底有多厲害?看這條魚的下場,你就明白了!
    零下196度的液態氮到底有多厲害?看這條魚的下場,你就明白了!液氮是液態的二氧化碳,它的溫度是達到零下196攝氏度,那麼溫度極低的液氮和魚相遇後,又會發生什麼呢?可以看到液氮正在咕嘟咕嘟的冒泡,於是老外便將魚放了進去,魚在進入液氮的瞬間,身上就覆蓋了一層白霜,而且也失去了生命跡象,老外隨即就將魚取出,只見魚的眼球都被凍白。
  • 為什麼比賽結束後,球員都要進急凍箱,裡面的液氮可是零下100度!
    急凍箱,或許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的東西,但是說到液氮這個名詞的時候,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話說。作為初中就接觸過的一種化學用品,其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性質雖然已經很模糊了,但是我們依舊知道它最為簡單的性質:在常壓下溫度低達零下196度!正因為有著獨特的性質,液氮被廣泛地應用到工業的快速製冷中,近年來也被應用到醫療中。
  • 我國武漢引進冰葬技術,零下196度人體瞬間粉碎,老漢說:我不敢
    引言:《世說新語》中有一句話叫做「生老病死,時至則行。」我們的孔聖人,最開始就是從喪葬文化起家的。中華56個民族有多種多樣的喪葬文化。比如西藏人推崇的天葬,臺灣一些少數民族推崇的水葬。不過我們中原地區大部分都是推崇土葬。
  • 如果你突然掉進了零下196度的液氨中,會發生什麼?你如何自救了
    嗨大家好,我人見不愛,花見不開,車見車爆胎的嗶嗶俠,如果你突然掉進了196度的液氮中,會發什麼?你要如何自救了?在掉入液氮的瞬間,-196度液氮會將你迅速的凍結,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感覺到非常的寒冷,根據,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因為人的體溫是37℃,而液氮的溫度是-196℃,這兩者之間的溫差達到了230℃,這個時候液氮將會汽化成氣態,並形成一個很薄的氣體層保護膜,此時液氮並未對你造成任何的傷害!
  • 寶寶剛出生就16歲他在零下196℃的低溫液氮中沉睡了16年
    網絡配圖 寶寶剛出生就16歲, 他在零下196℃的低溫液氮中沉睡了16年。他一出生便「16歲」了,因為他是一名「冰寶寶」,在零下196℃的低溫液氮中沉睡了16年。2016年5月,醫護人員「喚醒」他,並植入其母親體內。 經過十月懷胎,浩浩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也和自己的哥哥見面了。有意思的是,浩浩來自於和哥哥同一批的胚胎。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同歲,有著神奇的聯繫。
  • -196°液氮對撞100°開水 結果是這樣-液氮,開水,物理實驗...
    用零下196°的液氮、去對撞100°的開水。DIY玩家對液氮肯定不陌生從視頻來看,液氮遇到開水的時候,瞬間發生劇烈的汽化反應,猶如騰雲駕霧一般。如果沒有特殊說明的話,只看動圖,很容易讓人誤認為這是在做什麼化學實驗。
  • 在零下196度的液氮中冷凍53年,第一位冷凍人何時會復甦?
    早前,人們患病時因受限於當時的醫學水平,許多病症無法被治癒,不少人因而殞命。如今,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不治之症」被治癒。儘管如此,現在仍有很多病症無法得到治癒,例如,一些癌症、阿爾茲海默症或糖尿病等等。雖然這些病症已經可以通過藥物進行適當治療,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尚且達不到完全治癒的水平。
  • 不作不會死,老外用負196度液氮洗臉,結果沒想到
    氮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通過空氣淨化後加壓冷卻形成液化,被稱為液氮。汽化時大量吸熱後接觸致使凍傷,在負196度的溫度下,液態氮的體積會發生膨脹。不作不會死,老外用負196度液氮洗臉,結果太意外。一位老外在看過很多人用乾冰之類洗澡,倒入泳池等試驗以後突發奇想,用液氮充入氣球後爆照。
  • 為何運動員賽後流行用零下200度液氮冷凍理療
    作為一個普通人,相信很多人都被父母老師告知過不能做一件事:劇烈運動後不能用冷水洗澡,也不能喝冰水。大致理由是人劇烈運動後皮膚血管會處於擴張狀態,立刻用冷水洗澡會讓皮膚血管急劇擴張,容易感冒甚至有害健康。但這個常識如今卻遭遇了「空前挑戰」,因為在國外運動員賽後流行進液氮冷凍室來專門進行理療。
  • 揭秘:儲存在-196℃的液氮中的臍帶血能保質保量嗎?
    -196℃,這是一個讓人覺得很奇妙的溫度,而這個數字便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被安全儲存的液氮溫度。那麼,為什麼臍帶血要儲存在這個溫度中,這個溫度下儲存的臍帶血能保障質量安全嗎?記者來到山東省臍血庫為大家揭秘臍帶血儲存的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