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壓裂前景堪憂:放射性顆粒物增加,引發健康風險擔憂

2020-12-02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非常規石油和天然氣開發(UOGD)也被稱為水力壓裂,近幾年在美國迅速發展。儘管此技術與負面的環境影響有關,但空氣中的放射性粒子的影響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討。最新報告顯示,在美國大陸,水力壓裂會使附近空氣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增加。特別是從壓裂現場順風而下的地區輻射水平明顯高於正常的輻射本底水平。

水力壓裂法通過加壓水破碎巖石來提取頁巖氣和原油,但釋放的不僅僅是燃料,有毒金屬和放射性物質也進入空氣和當地的水系統。研究人員使用冷戰時期遺留的157個聯邦輻射站監測了2001年至2017年之間的輻射水平,並將數據與152,900口壓裂井的位置和產量水平的記錄進行了比較。發現在壓裂作業下風點20至50公裡處的地區遭受了較嚴重的放射性汙染,離井越近,放射性水平越高。通過對自然輻射和粒子放射性運動的環境因素進行調整,發現在20公裡範圍內增加100口壓裂井,β輻射的增加比正常水平高出7%,增加500口壓裂井,輻射水平比常規背景水平高40%。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目前輻射水平並不是非常危險,但住在壓裂井下遊的居民很可能會暴露於空氣中的放射性顆粒物,這些放射性顆粒進入人體後會繼續釋放電離輻射,甚至在觀察到的低水平下也可能引起氧化應激和炎症,帶來某些健康風險。例如肺功能下降、血壓升高以及炎症生物標誌物水平升高,這些都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眾所周知,水力壓裂產生的放射性廢物通常是從鹽水湧向地表,並從下方將同位素或鈾和鐳帶上來。但這些顆粒物對健康的潛在影響的文獻很有限。水力壓裂產生的放射性鑽井廢物在美國「實際上是不受監管的」, 意外洩漏以及放射性廢水、泥漿和鑽屑的管理、儲存和處置等環節均可能引發潛在風險。只有通過對「勘探鑽井、天然氣捕獲以及壓裂液的使用和儲存」的適當監管和立法,才能將對環境和公共健康的風險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and ambient particle radioactivity,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volume 11,Article number: 5002。

責編:朱張航宇

相關焦點

  • 水力壓裂誘發地震研究進展
    近些年,隨著地球深部能源和空間的開發利用——非常規油氣水力壓裂(HF)、增強型地熱系統(EGS)以及廢棄鹽水深部灌注(SWD),誘發地震越來越引起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圖1)。美國地調局研究發現造成美國中部近年地震增加的主因是廢水處理。與美國不同,加拿大的誘發地震主要由水力壓裂引起。在英國蘭開夏郡,2011年發生的58起地震都與Preese Hall鑽井水力壓裂相關。
  • 加拿大發現水力壓裂法與地震間的聯繫及人為地震成因
    據加拿大卡爾加裡先驅報報導,阿爾伯塔省地質調查局和阿爾伯塔大學開展的研究已弄清水力壓裂法是如何在阿爾伯塔北部引發地震的,但要利用這些知識預測地震的發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頁巖氣水力壓裂法可能危害野生動植物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國民信託和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等6個組織日前聯合發布《我們是否適應水力壓裂法?》報告稱,頁巖氣開採水力壓裂法可能會毀壞英國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報告提議控制水力壓裂法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英國最敏感的保護區設置所謂的「水力壓裂禁區」。 皇家鳥類保護協會能源和氣候變化負責人哈利?
  • Fracking 水力壓裂法
    There has been a great deal of public opposition to fracking - which involves blasting shale rock with water, sand and chemicals to release the gas trapped inside - in both the UK and elsewhere.
  • 英國宣布全面暫停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巖氣
    11月2日,英國經濟與能源大臣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宣布在全英範圍內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巖氣。利德索姆援引了英國石油與天然氣管理局的一份報告,其中論證道:「無法排除水力壓裂法將給當地居民帶來不可接受後果的可能性。」
  • 被稱為壓竄、壓裂幹擾、壓裂衝擊的frac hits
    壓裂幹擾(frac hits)是壓裂引發的井間連通事件,當壓裂能量從改造井傳播到鄰井的洩流區或與鄰井直接接觸時,即有可能造成產量損失也有可能是產量提高,有時也會造成機械故障。壓裂衝擊(frac hits)是必然的,雖然最好是新井一起投產,但一般做不到,在不斷滾動開發中加密井壓裂的壓裂衝擊是不可避免的。
  • 開採頁巖氣為啥要水力壓裂?今天徹底看明白了
    開採頁巖氣為啥要水力壓裂?比如看似已在國外成熟的水力壓裂技術,在中國的頁巖氣田應用起來卻是格外困難。但面對種種難題,國內仍有很多石油工作者選擇了硬磕,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自主技術研發,並逐步發展出了適合中國頁巖氣特殊作業環境的技術。得益於他們在頁巖油氣領域不斷的技術創新,中國已成為全球為數不多實現頁巖氣規模化開採的國家。
  • 南極羅斯冰架正在融化或引發更大風險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業界對南極冰川融化的擔憂主要集中在迅速融化的西海岸,這裡的冰融化能夠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3英尺。但新的研究表明,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穩定的巨大的羅斯冰架(Ross Ice Shelf)正在融化,並可能引發更大風險:曾經被羅斯冰架阻擋的冰川將以更快的速度滑入海洋,或將導致海平面緩慢上升38英尺。研究人員懷疑其他重要的冰架也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 錯誤的以小見大美國頁巖油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一則簡單的新聞在引爆人們關於美國頁巖油氣和能源獨立前景的討論,筆者發現,錯誤的「以小見大」正帶來錯誤的認識。  那麼,蒙特利的儲量被調低,對美國頁巖油氣的發展和美國能源獨立的前景意味著什麼呢?  事實上,2013年美國頁巖油產量為240萬桶/天,主要來自巴肯和鷹灘等六個盆地,這些盆地的勘探開發程度遠比蒙特利要高,技術可採儲量數據也更為真實。即使剔除蒙特利到2040年平均5.7萬桶/天的產量預期,對美國未來的原油產量增加的影響也不大。
  • 一種新型高沉降阻力支撐劑——原型研發、實驗室測試及壓裂模擬實驗 Part 1
    水平井鑽井技術及水力壓裂技術極大的增加了全球的非常規天然氣及緻密油產量。在水力壓裂中。支撐劑用來保持水力裂縫張開並維持較高的導流能力和支撐面積。雖然傳統的凍膠壓裂液可以有效的攜砂,但是會增加施工成本, 並且會對儲層造成傷害。 這些高粘壓裂液有利於縫高增長,這在厚層儲層中非常希望看到的。
  • 復旦研究顯示:PM10、PM2.5短期暴露可增加居民死亡風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王燁捷)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空氣汙染與健康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通過一項全球範圍的多國、多城市研究合作確證了顆粒物空氣汙染的顯著健康危害。
  • ...記錄到可能導致空氣中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增加的事件。-FX168財經網
    文 / 夏洛特2020-07-05 03:20:51來源:FX168 【俄外交部:關於俄測試飛彈導致歐洲輻射增加的言論沒有根據】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測試有前景的武器「波塞冬」和「海燕」可能導致北歐輻射增加的言論毫無根據
  • 王欣等:覆壓水化作用對頁巖水力壓裂縫擴展的影響
    為了弄清在地層應力狀態下水化作用時間對頁巖水力壓裂縫複雜程度的影響情況,採用真三維水力壓裂物理模擬實驗裝置,基於相似準則開展了地層應力狀態下考慮不同水化作用時間的壓裂模擬實驗,對不同水化作用時間形成的頁巖水力壓裂縫的發育特徵進行了分析,並開展了現場水化試驗。
  • 石油知識百科:體積壓裂技術
    壓裂基礎知識 一 什麼是壓裂? 壓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在油氣層中形成人工裂縫,提高油氣層中流體流動能力的一種儲層改造技術。
  • 人類活動不只導致氣候變暖 還會引發地震
    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也隨之增加。在過去幾十年裡,由於採礦引起的最高為6.1級的地震,有數百人死於煤炭和礦物礦井。其它可引起地震的活動包括超大型建築物的建造。臺灣建於1990年代的臺北101大樓重量達到700百萬噸級,其被指是附近地震越來越頻發,且震級越來越高的罪魁禍首。自二十世紀初期以來,大型水庫的注滿顯然也可能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地震。
  • 少水壓裂關鍵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與低黏度滑溜水複合破巖技術、基於多因素的多簇裂縫均衡延伸控制技術、造縫及攜砂全程加砂技術等
    、無水壓裂難以達到高砂液比、泡沫壓裂難以形成複雜裂縫的問題,提出了少水壓裂技術的概念,即充分利用水力壓裂、無水壓裂和泡沫壓裂的技術優勢,在滿足壓裂造縫體積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水量。少水壓裂技術是針對常規水力壓裂技術而言的,在完成同等幾何尺寸的造縫(包括單一主裂縫、轉向支裂縫及微裂縫等)、輸送鋪置同等粒徑及體積的支撐劑的前提下,需要的用水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滿足壓裂需求的前提下,用水量越少,技術水平越高。
  • 廉價壓裂支撐劑可用於石油開採
    來源:科技日報據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大學新聞處消息,該校與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與材料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聯合,研製出一種廉價的壓裂支撐劑,其主要成分為玻璃顆粒,價格僅是國外支撐劑主要成分氧化鋯的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