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掃個碼,下個App,群發一條廣告就可以免費領禮品。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很熟悉?但是,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嗎?
央視調查街頭「掃一掃」騙局
近日,央視調查了街頭「掃一掃」騙局。記者調查發現,在貴州安順某酒店門口,有商家正在向路人宣傳掃描二維碼即可免費領取一瓶298元的酒。
但領取禮品前,商家需要路人將掃碼後接收到的廣告進行好友群發。除了將規定的內容群發之外,商家還要求路人給剛剛建的分組群發一條語音。記者發現類似的攤位不在少數,很多市民紛紛參與。
貴州安順市反詐騙中心主任黃偉表示,很多市民可能覺得掃碼獲禮品是撿到了一個大便宜,但在這個過程中,若不加防備便可能安裝了某一款應用軟體。此時,你的手機可能被植入手機病毒。這些手機病毒通過安裝的App潛伏在手機內。
此外,民警介紹,App註冊實名認證、邀請好友後獲取高額返利,尤其是一些金融類App標榜邀請新人能獲取超高利潤,僅僅存在理論上的可能。但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不正規的平臺軟體,邀請市民註冊提交實名信息。
黃偉表示,填完個人信息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騷擾電話、簡訊、還有違法分子的各種套路。在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的時候,它就會竊取支付帳號和密碼,將帳戶裡面的資金轉走。
二維碼「掃一掃」5大套路
1、利用小禮品誘導路人掃碼註冊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贈送小禮品的方式,誘導人們掃描二維碼進行註冊並填寫手機號、身份證號等信息,隨後便將這些信息與資料打包賣給一些「推銷」公司或詐騙分子。
2、利用收款碼偽造生活繳費、交通罰單
不法分子製造附有二維碼的假繳費單(水、電、燃氣費)、交通罰單,顯示掃碼即可繳費,誤導人們掃碼,從而實施詐騙。
3、虛假網店發收款條碼實施詐騙
一部分虛假商戶常常在支付時以各種理由誘騙消費者使用購物平臺監控之外的方式來付款,如提供二維碼讓消費者掃碼付款,消費者一旦付款,錢直接進商戶腰包,發貨與否也就懸了。
4、在應用程式下載碼中嵌入木馬
不法分子將木馬病毒嵌入到其生成的二維碼中,人們一旦誤掃,手機就可能中毒或被他人控制,導致帳戶資金被盜刷、個人敏感信息洩露等風險問題發生。
5、利用共享單車的二維碼實施詐騙
不法分子在共享單車本身的二維碼之上加貼一層二維碼。
重要提醒千萬要注意:
不貪圖免費禮品,並謹慎保管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不隨意洩露給他人。
遇見類似二維碼催款,請採用正規繳費方式繳費,避免上當受騙。
不採用任何繞開平臺的方式進行網購。
使用各種程序請到官方渠道下載,並安裝手機安全軟體,以防木馬程序入侵。
正常的二維碼在掃碼之後,手機上會出現「正在開鎖」的界面,如果掃碼後出現開鎖障礙甚至被引導至其他連結,請千萬不要點擊,極有可能是虛假的「釣魚連結」。
針對二維碼「掃一掃」亂象,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陳鐵明教授曾建議:「可以考慮建立二維碼中心資料庫,對市面上流通的二維碼進行備案登記,將所有二維碼數據統一存放在一個中心資料庫,實現對二維碼生成流通環節的有效追溯。」
浙江工業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研究人員鄭毓波認為,二維碼使用企業應該加強相關的防護。
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用戶需要提高掃碼安全意識。鄭毓波認為,應該加大知識普及,讓大家了解二維碼編碼原理和二維碼發布機制,不隨意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