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20歲!福布斯「30 under 30」科學領域榜單揭曉

2020-12-10 學術橋

來源:學術經緯


近日,美國福布斯(Forbes)雜誌公布了2021年的「30 under 30」榜單。榜單涵蓋醫療健康、科學、商業、體育、娛樂等多個領域。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們一同領略「科學」榜單上30位年輕科學家的風採


Basem Al-Shayeb,27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


Al-Shayeb師從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ennifer Doudna博士,發現了多種具有大型基因組的新病毒,包括目前已知的最大噬菌體。這些發現催生了一些用途廣泛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


Naia Butler-Craig,23歲

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Georgia Tech官網


Butler-Craig正在攻讀航空航天工程學博士,完成NASA空間技術研究生項目。同時,她熱心科學傳播,探討數理科技工程(STEM)中的多樣性,為有志於進入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學生提供資源。


Amanda Chen,28歲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MIT官網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Amanda Chen設計和研究的「迷你肝臟」可以用來開發下一代細胞療法,輔助器官移植,甚至作為替代器官,用以治療晚期肝病。


Zibo Chen(陳子博),29歲

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後


Zibo Chen博士在開發一種分子計算機,利用人工設計的蛋白質改造細胞。目前,他已經實現了對T細胞的改造。這項技術最終有望帶來新的療法和疾病檢測技術。


Chanyeol Choi,29歲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


Choi正在開發用以模擬人腦的大型計算設備。他開發出了一種人造神經突觸晶片,模擬神經元之間的信息交流。他希望能夠設計出可以整合到人體中的硬體設備,例如人工眼、人造皮膚等。


Richard Ebright,28歲

哈佛醫學院,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HMS官網


Ebright研究的是循環腫瘤細胞。他的工作表明,用一種名為哌柏西利(omacetaxine)的藥物直接抑制核糖體,能夠特異性地靶向並殺死高度轉移的乳腺癌細胞,這意味著一種已經獲得FDA批准的藥物可以被納入某些患者的治療方案。


Brielle Ferguson,29歲

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圖片來源:Black In Neuro主頁


Ferguson博士在大腦中鑑定出一類特殊細胞,對控制注意力有重要作用。她的研究工作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等精神疾病並開發新的療法。她還是Black In Neuro的聯合創始人。


Carl E. Fields,28歲

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https://www.planetary.org


Fields的工作將增進我們對大質量恆星和超新星的理解,他正在使用超級計算機模擬恆星演化。他的研究榮獲了2020年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Price獎。


Gabi Fleury,29歲

熱帶雨林信託基金會(Rainforest Trust)保護合伙人專員


Fleury研究人類與野生食肉動物的共存方式。他在納米比亞帶領一個研究小組測試如何減少獵豹與家畜的衝突,設計了一種完全由圖片組成的視頻遊戲,向不識字的莫三比克村民傳授預防家畜損失的各種方法,並計劃測試用氣味威懾劑安全驅趕進入農場的非洲野犬。


Julia Gonski,28歲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


圖片來源:Columbia University官網


Gonski博士的研究領域是物理學。她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海量數據中尋找感興趣的事件。利用首個基於神經網絡的工具,她發現了高動量希格斯粒子的證據。


Maddie Hall, 28

Living Carbon 聯合創始人


「氣候變化是當前社會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之一。」Hall如是說。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位於舊金山的Living Carbon正在種植轉基因樹木。與天然樹木相比,這些轉基因楊樹和松樹能從大氣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它們的生長速度更快,木材的使用壽命更久。Hall把Living Carbon比作樹木中的「特斯拉」。


Anhong Guo(郭安鴻),28歲

密西根大學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郭安鴻教授個人主頁


郭教授致力於設計、開發人與人工智慧交互系統,輔助人類更好地獲取視覺信息,例如專為視障人士提供的觸控螢幕覆蓋層。他還在研究基於人工智慧的攝像頭,可以讀取周圍環境信息。他將於1月份加入密西根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Hannah Kerner,27歲

馬裡蘭大學,助理教授


Kerner利用機器學習、衛星數據和太空飛行器來監測農作物,為緩解氣候惡化的策略提供信息,發現自然災害的跡象。在NASA的Harvest項目中,她使用這些技術創建了用於監控全球農業和糧食安全的作業系統


Ernest Lee,29歲

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內科住院醫師


作為一名醫師科學家,Lee致力於研究免疫系統如何引起炎症。他的工作幫助發現了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疾病的未知分子過程,發現某些分子在結構上將DNA和RNA自組裝合成納米顆粒,從而加劇炎症。


Yuzhang Li,29歲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UCLA官網


Li教授的實驗室致力於為下一代電池尋找便攜、可靠的材料。他的研究捕捉到了首張可以揭示鋰電池起火原因的原子級圖像,為開發更安全的電池提供了指導方法。他還開發了一種方法,使用石墨烯來改善電池的穩定性,正在申請專利,已獲得商業許可。


Yayuan Liu,28歲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


圖片來源:MIT官網


劉博士的研究領域是電化學與環境的交叉學科,在下一代鋰電池和碳捕獲系統等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她擁有多項專利,在《自然-能源》《自然通訊》等期刊上發表多項成果。


Melissa Márquez,27歲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博士研究生


Márquez在澳大利亞研究人類行為如何影響鯊魚保護工作的成效。她是一名多語種科學傳播者,創立了非營利保護和教育組織The Fins United Initiative。


Earyn McGee,26歲

亞利桑那大學,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https://www.aaas.org


McGee研究爬行動物,她的課題是氣候變化對美國西南部蜥蜴的影響。她同時還是一名網紅,人稱「蜥蜴女郎」:作為一名科學傳播者,她創建了一個社交媒體遊戲#FindThatLizard。眾所周知,蜥蜴有高超的偽裝術,要找到蜥蜴可不容易!


Jelena Notaros,27歲

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MIT官網


Notaros教授的研究興趣是集成矽光子學器件和系統,可以解決包括顯示、傳感、通信、量子和生物學等領域的問題。她最近展示了一種顯示屏,由透明光子晶片組成,可以在用戶眼前投射只有該用戶能看到的3D全息圖。


Pablo Rodriguez Fernández,29歲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


圖片來源:MIT官網


Fernández博士在MIT等離子體科學與聚變中心研究聚變能源,他的研究論文發表在《等離子體物理學》《物理評論快報》等多種期刊上。


Ubadah Sabbagh,27歲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Virginia Tech官網


大腦如何處理眼睛看到的信息?除了解讀圖像外,還有一些非意識的活動是目前人們了解不多的。目前博士5年級的Sabbagh得到NIH的資助,致力於繪製大腦中未開發的視覺迴路的結構。


Vanessa Sanchez,27歲

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


圖片來源:Harvard University官網


Sanchez致力於為殘障人士或患者開發可穿戴的智能織物。例如,用於治療深靜脈血栓的智能腿套,有內置反饋控制功能、可以幫助用戶移動的柔性智能織物。


Suman Sherwani,27歲

愛荷華大學,系統工程師


和NASA一樣,Sherwani想要解開「太陽與地球磁場之間的神秘相互作用」。作為項目經理和系統工程師,她為2023衛星任務開發磁場儀器。


Cody Siciliano,29歲

範德堡大學,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Vanderbilt University官網


Siciliano教授的實驗室探索大腦如何計算各種信息做出決定,以及藥物濫用如何改變這種決定機制導致成癮。他的目標是找到更好的成癮療法。他的研究發現,大腦中有一條神經迴路是發展出強迫性飲酒的關鍵。


Amir Siraj,20歲

哈佛大學,學生


圖片來源:Harvard University官網


Siraj是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系的一名學生,他在探索彗星和小行星對行星系統的影響,研究探測星際物體的新方法,以及探測小黑洞的有效技術。他同時還是一名古典鋼琴家,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Edward Twomey,29歲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JHU官網


Twomey教授的實驗室致力於研究神經遞質如何影響學習和記憶,尤其是穀氨酸能受體在大腦功能單元中的關鍵作用,以及這類結構出現問題時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作用。


Danqing Wang,28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


圖片來源:UC Berkeley官網


受變色龍的啟發,Wang博士致力於開發在微小尺度上控制光的方法。她的研究工作可以應用於製造極低功率的雷射器,用在醫療設備及其他方面。


Julian West,29歲

萊斯大學,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Rice University官網


West教授致力於利用化學反應開發新方法,為醫療創造更好的大規模生產技術,降低藥物生產的成本。例如,有一種常用的化學反應依賴於鈀,而West教授發現可以用更便宜的鐵和硫進行反應。


Diyi Yang,29歲

喬治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圖片來源:Georgia Tech官網


Yang教授領導的社交和語言技術實驗室,將語言學和社會科學與機器學習相結合,開發新的方法,使用計算機輔助解決社會問題,例如網絡騷擾、推動醫療支持團體。


Yiran Yang(楊依然),25歲

加州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


汗液中包含大量化學物質,可以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提供線索。Yiran Yang開發的可穿戴式汗液傳感器,有助於對這些疾病做出及早幹預,並監測疾病進展。最近,她對這種傳感器進行了調整,還可以用來檢測人唾液中是否有新冠抗體。


本文由學術經緯整理編譯自:

https://www.forbes.com/30-under-30/2021/science/

相關焦點

  • 福布斯「30 under 30」科學領域榜單揭曉
    (Forbes)雜誌公布了2021年的「30 under 30」榜單。榜單涵蓋醫療健康、科學、商業、體育、娛樂等多個領域。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們一同領略「科學」榜單上30位年輕科學家的風採。同時,她熱心科學傳播,探討數理科技工程(STEM)中的多樣性,為有志於進入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的學生提供資源。
  • 18歲華裔天才Ewin Tang榮獲福布斯30歲以下科學家30人
    11月14日,2019年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公布,在量子計算領域聲名鵲起的18歲華裔天才Ewin
  • 雲聖智能陳方平,上榜福布斯亞洲·中國30 Under 30
    本文由妙筆機器人撰寫2019年10月17日,福布斯中國推出了最新的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選出了600位30歲以下活躍在中國的創業和行業創新者。其中恭喜陳方平上榜。福布斯一貫以前瞻性的目光,尋找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下,在業內嶄露頭角,或者是展現出成為未來行業及社會翹楚的潛力年輕人。這項評選被稱為30 Under 30(30 歲以下精英榜,下稱U30)。這些青年精英包括創業家、傑出的經理人和演藝界、體育、科技界及文化界人士。他們是未來的新星。
  • 西南交通大學青年教師入選2020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11月9日,福布斯中國推出了最新的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選出了300位30歲以下活躍在中國的創業和行業創新者,包括文娛體育、時尚藝術、社會企業、教育、科技、工業製造等領域。在科學與醫療健康領域,全國僅有30人上榜,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孫強強老師榮登榜單,被福布斯譽為「未來的新星」之一。福布斯一貫以前瞻性的目光,尋找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下,在業內嶄露頭角,或者是展現出成為未來行業及社會翹楚的潛力年輕人。這些青年精英包括創業家、傑出的經理人和演藝、體育、科技及文化界人士。今年的入圍條件是1990年1月1日以後出生。
  • 海南電競小夥嚴君澤登上福布斯中國2020年30歲以下精英排行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30日消息(記者 陳望)日前,福布斯中國公布2020年30歲以下精英榜,共300位活躍在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青年上榜,而體育領域共有12人入圍。其中年僅24歲的海南萬寧人嚴君澤上榜,他是英雄聯盟退役選手,前RNG戰隊成員,同時也是海南首位電競職業選手。
  • 福布斯2020屆美國及加拿大30 Under 30音樂:利爾·納斯·X、諾曼妮...
    因此,利爾·納斯·X登上2020屆美國及加拿大30 Under 30音樂類榜單,也就不足為奇了。一同上榜的還有一眾年輕明星,包括橫空出世的歌手諾曼妮(Normani)和雷吉頓(reggaeton)歌手Maluma。
  • 我校學生榮登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8日電(馮慧英)10月17日,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年度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我校2018級博士研究生劉闖,2015屆本科生葉雨桐憑藉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大膽嘗試和變革創新入選榜單
  • 福布斯發布2021年美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600才俊上榜
    600名年輕的創業家、科學家、藝人明星登上我們第十期「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北美U30榜單)。他們代表了希望之光,有的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逆勢而上,帶領企業走向成功。有的則勇上醫院前線,或是利用人工智慧開發新藥,助力人類戰勝疾病。今年,所有上榜者的照片均由他們的同儕所攝——Mamadi Doumbouya。
  • 上海交大校友劉宗長入選2018年美國製造工程學會「30 Under 30」榜單
    近日,由美國製造工程學會(SME)評選的2018年「30 Under 30」(30歲以下30位製造業傑出青年領袖)榜單在《製造工程》雜誌正式發布,上海交大校友、天澤智雲CTO(首席技術官)劉宗長入選,成為2018年全美國製造工業未來最有影響力的30位傑出青年領袖之一。
  • 電子科技大學2人登上2020福布斯中國精英榜!
    2020年11月9日,福布斯中國推出了最新的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並選出了300位30歲以下活躍在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青年。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童鑫研究員和2016級孫強強博士入選"科學和醫療健康"30歲以下精英榜。
  • 騰訊傲視全雄 福布斯2015移動網際網路30強出爐
    《福布斯》中文版「2015中國移動網際網路30強」榜單,以移動端年度收入為主要指標,甄選出2014年度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收入最高的30家公司。騰訊、百度、阿里分別佔據榜單前三,BAT仍然是現階段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大贏家,他們攫取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大部分收入,不僅BAT三家總收入超過上榜的另外27家企業之和,而且其中接近一半的公司分屬BAT生態圈。       遊戲延續了在PC網際網路時代的吸金能力,繼續在移動網際網路扮演「搖錢樹」角色,包括排名在榜首的騰訊公司,今年30強榜單上的大部分企業移動收入或多或少與遊戲相關。
  • 最小獲獎者僅30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揭曉
    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他們將在未來5年各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科研獎金。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
  • 2020年福布斯全球最年輕十大億萬富翁 22歲凱莉詹娜第一
    近日福布斯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年輕的10大億萬富翁榜單,其中年僅22歲的化妝品巨頭凱莉·詹娜位列第一,身價高達10億美元,同時她也是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
  • 2020科學探索獎揭曉,最小獲獎者來自北京大學,年僅30歲
    TOP前言「TOP大學來了」小編按,9月25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已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在微電子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EDM與VLSI上發表論文9篇(含一作6篇);已申請專利70餘項,其中國際授權專利10餘項、國內授權專利40餘項,部分成果轉移到中芯國際。
  • 2020「科學探索獎」揭曉,最小獲獎者來北京大學,年僅30歲
    TOP前言「TOP大學來了」小編按,9月25日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已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在微電子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EDM與VLSI上發表論文9篇(含一作6篇);已申請專利70餘項,其中國際授權專利10餘項、國內授權專利40餘項,部分成果轉移到中芯國際。
  • 2015*影響力商用電磁爐供應商30強入圍榜單揭曉!
    30強入圍榜單揭曉!    7月1日16:00,被譽為行業「奧斯卡」的「贏享中國·2015第七屆中國酒店行業暨第三屆中國商用廚具行業品牌盛會」評選活動30強火熱投票階段告一段落,各獎項30強榜單炙熱出爐。     據悉,30強晉級之戰6月1日開始打響,隨即出現了白熱化的競爭場面。
  • 當城市遇上體育:福布斯首次評選「最體育」城市榜單
    作為全美最活躍的球迷群體,波士頓人的熱情如今有了福布斯榜單的佐證。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北美最佳體育城市排行榜,具體排名根據各地球隊粉絲的熱情程度測算得出。在榜單上,憑藉新英格蘭地區廣大球迷的支持,麻薩諸塞首府將洛杉磯、紐約、芝加哥等體育名城甩在身後,成功登頂北美最佳體育城市排行榜第一位。
  • 自創系統檢測大樓健康,29歲「建築醫生」說考慮回國發展
    寫在前面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4日上午9點,福布斯發布了2018美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30 under30)」榜單。   這個榜單設置了消費科技、教育、娛樂、金融、健康、科學、能源等20個類別,每個領域都會評選出30位30歲以下精英。
  •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
    全球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學:美國21所上榜,哈佛四大領域包攬第一  Evelyn Zhang • 2020-10-15
  • 福布斯中國2020年度U30精英榜,疊境數字張迎梁博士入選
    近日,福布斯中國官方公布了2019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疊境數字研發副總裁張迎梁博士有幸入選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