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大學來了」小編按,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值得一提的是,50位獲獎者中,最年輕的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僅30歲。
黃芊芊,現任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後摩爾時代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在邏輯電路、神經形態計算等領域的應用。已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在微電子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EDM與VLSI上發表論文9篇(含一作6篇);已申請專利70餘項,其中國際授權專利10餘項、國內授權專利40餘項,部分成果轉移到中芯國際。作為負責人,主持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集成電路3~5納米節點器件基礎問題研究」應急管理項目等。2020年獲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9年獲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2018年獲國家優青,2017年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
正式名單:
「科學探索獎」是2018年騰訊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偕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等14位知名科學家聯合發起的公益獎項。該獎項每年遴選50位獲獎者,每人在未來5年獲得每年60萬元(稅後)、累計300萬元的現金資助,並可對獎金做自由支配。
「科學探索獎」聚焦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等9個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作為一項長期運營的科技公益項目,騰訊基金會投入10億元作為獎項啟動資金。這也使得「科學探索獎」成為我國目前投入金額最大的科學獎。
與首屆僅面向中國大陸地區不同,2020年「科學探索獎」首次向港澳地區開放申報。「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稱,今年共收到了1238人的有效資格材料,申報人經過提名、初篩、初審、覆審、終審五輪評審,最終評選產生50位獲獎人,申報人與獲獎人比例約為25:1。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者男女比例為10 :1 ,高於去年的11.5:1;本屆共有5位女性獲獎者,比首屆多1位。另據透露,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的提名、推薦、評審等過程中,先後有超過800位院士親身參與其中。在評審階段,參與評審的小同行專家從去年的近300位增加到近500位,以保障初審與參與評審的小同行專家完全是另一批專家,此舉意在保障獎項的權威性和公正性,誰來獲獎「科學家說了算」。根據計劃,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在北京舉行。屆時,50位獲獎人將與公眾見面。
審核、編輯: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綜合自「北大微電子、科學網、中國科學報」,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