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
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紹2020「科學探索獎」情況。 王一葦/圖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獲獎者:高校組成更多元,女性比例有微弱提升
9月25日,第二屆 「科學探索獎」 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共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本屆獲獎者將獲得的獎金總計1.5億人民幣。
據 「科學探索獎」 管理委員會透露,今年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來自全國34個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撰文 | 王一葦
責編 | 陳曉雪
● ● ●
「今年清華和北大的人數少了,(獲獎)人員更分散。」9月25日上午,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北京的科學探索獎媒體溝通會現場表示。
經過9個月的評審,2020年第二屆科學探索獎從1238名提名者評選出了50名獲獎者。每位獲獎者將在未來五年內得到300萬的獎金,並可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與去年相比,第二屆獲獎的青年科學家分布的機構更加多元,女性比例也有少許提高。今年也是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有3位科學家獲獎。
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創立,由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和企業家馬化騰發起,由騰訊基金會支持,旨在支持國內4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幫助他們發展基礎研究和核心前沿技術。該獎自2019年開始頒發,獎勵領域涵蓋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和前沿交叉等九大領域。去年,來自全國26個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的50位科學家成為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
騰訊基金會負責人表示,騰訊基金會先期為「科學探索獎」投入的10億元人民幣將採用企業投入、公益運作的方式,不求商業回報。
今年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來自全國34個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女性獲獎人也從去年的4位增至5位,佔獲獎者總數的10%。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是來自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黃芊芊,1989年出生的她曾以半導體器件技術領域的工作獲得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鼓勵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是科學探索獎的特色。「同等條件下,更年輕者勝出。」王嫵蓉表示,「女性和男性同等條件下,女性勝出。」
對於女性比例仍然較少的情況,王嫵蓉說,「評委和發起人很多在歐美國家工作生活過,對女性的支持是根植在頭腦裡的。獲獎比例是客觀反映了女性科學家在(一些領軍的核心)科研領域(作出成就)的比例。我們希望女性科學家比例能逐年增加,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今年評獎也將港澳地區納入申請範圍,更加明確了細分領域,加強專家評審 「迴避制度」 和 「斷開式評審」,避免 「一評到底」。
科學探索獎的提名分專家推薦和自行申報兩種方式。自行申報的青年科學家也越來越獲得評審認可。今年50人中自行申報的有14人,與去年相比翻了一番。「科學探索獎」 委員會鼓勵青年科學家自薦,獲得三個教授級別的人推薦,就可申報。
王嫵蓉表示,科學探索獎 「不問出身」,50名獲獎人中既有國家級獎項的獲得者,也有多人此前沒有獲得過其他知名獎項。「不管你是誰,知名不知名,獲沒獲過獎,面向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都歡迎申報。」
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今年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數量和2019年相比有很大增幅。
2020年 「科學探索獎」 頒獎典禮將於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屆時,50位獲獎人將公開亮相,眾多國內外科學家代表也將應邀出席。
王嫵蓉表示,騰訊給每年的獲獎者都建了微信群,計劃打造一個青年科學家交流的社區,促進交叉學科交流。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