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2020-12-05 和訊科技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4日報導

今日(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過去這一年,新冠疫情讓我們認識到,人類社會應對各種生存和發展挑戰,必須向科學技術要答案、要方法,而人才是科學技術的根本。」馬化騰表示,需要更加主動地發現人才、關愛人才,支持他們自由探索、樂在其中,讓科學技術更加自主自立自強。

多方見證,為50人的探索之路加油打氣

當天下午,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四百多名「科學探索獎」主辦方、發起人、評審委員會成員、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和機構媒體代表濟濟一堂,共同見證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捧起獎盃。

「我們必須樹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從零到一的原創研究成果,同時要推動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培育科學文化,普及科學知識。」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在頒獎典禮開場寄語道。

三位獲獎者代表分別以「逐光」「有恆」「無界」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路上的學思歷程。

「十年前一個冬夜,我站在窗前看雪花飄落,突然頓悟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我就申請了德國的博士後職位。同事們都覺得我瘋了,但我的導師萬衛星堅定地支持了我。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2020年「科學探索獎」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回憶道。

「於我而言,科學探索不僅充滿理性與客觀,更蘊藏著無窮盡的生命力量與魅力,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當你為它傾盡全力、堅持付出時,它也一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迸發出盎然的生機,帶給你驚喜。」2020年「科學探索獎」信息電子領域獲獎人黃芊芊談道。

「幾年前,我根據這個想法在國外申請一項資助。面試時有一位國際著名的科學家給我提了非常尖銳的問題:多少年以後才能做出來?因為她認為我們很可能做不出來。聽完這個問題,我很受鼓舞。如果很多人都認為做不出來,這個方向也許真的值得去嘗試。」2020年「科學探索獎」生命科學領域獲獎人朱聽分享道。

據了解,「科學探索獎」在評選過程中重點關注四個因素:獨立性、創造性、變革性和可行性。相比起過往的研究成就和學術地位,評審委員會更看重申報人本人及其研究方向的未來潛力,鼓勵自由探索。

「我們認為,科學探索需要投入和堅持,對待科學探索需要寬容和耐心。科學家往往是寂寞的,我們也要耐得住『科學家的寂寞』。」在頒獎典禮現場,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響應號召,助力科學家掙脫現實的「引力」

「科學研究對我們去克服現在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極為關鍵。但當我們環顧周遭,會發現對科學的支持,尤其是對年輕科學家的支持,尚難以令人滿意。因此,對年輕科學家早期科學研究的鼓勵,顯得尤為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探索獎』的發起人做得非常出色。」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本庶佑教授(Prof. Honjo Tasuku)在致辭中說道。

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幫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掙脫現實生活的「引力」,助力我國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正是「科學探索獎」設立的出發點。

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而在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第二屆評獎工作堅守原始的定位,在所有原則的落實上,都做到了不斷優化和完善:獎項申報『不唯出身』的原則得到有力貫徹,『面向未來、聚焦青年』的定位得到很好體現,評審的迴避制度收緊,良好的評獎風氣得到維護。」「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表示。

「科學探索獎」監督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錢穎一

今年,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充分體現了科學界前輩幫助青年人的殷殷之心。

藍圖初顯,呼喚更多青年崇尚科學精神

早在2018年初,「科學探索獎」組委會在徵詢各方意見中就了解到,許多科學領域的創新發現,往往來自學科交叉後迸發出的靈感與合作,學界普遍希望出現更多民間交流平臺,豐富創新的土壤,濃厚社會的科學氛圍。

為此,「科學探索獎」將為青年科學家搭建跨學科互動交流的平臺,還將舉辦重大主題的學術報告會、研討會。同時規定在受資助期間,獲獎人還需按要求向評審委員會定期提交年度科研進展報告,並擔任科學傳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動和科普活動。

2020年8月,騰訊正式推出「科學探索營」活動,希望以此為不同領域的青年科學家提供跨學科、跨領域交流的平臺,為科學家的科研提供全新思路。

截至目前,「科學探索營」相繼組織首屆獲獎人與騰訊人工智慧科學家交流、探訪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來自9大領域的科學家以此為契機深入溝通,其中已有科學家達成了交叉合作的意向。

這樣的背景下,騰訊追求「科技向善」的藍圖也愈發清晰。自2019年起,騰訊及騰訊基金會宣布在每年11月舉辦系列科學活動。2020年騰訊科學周以騰訊科學WE大會、騰訊醫學ME大會、「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X-Talk四場大會為核心。未來,騰訊將在科學周期間充分發揮平臺科技能力,聯合全球範圍內的科學家、醫學家、科普工作者、跨界學者,傳播科學知識與精神,激發大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幫助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就在明天(11月15日),騰訊科學周的第四場大會——X-Talk也將登臺亮相。包括「科學探索獎」獲獎人在內的科學家、社會學者、科幻作家、文化學者、騰訊技術專家將同臺分享與交流前沿科學話題。X-Talk將承載騰訊面向大眾科普、傳播科學精神的重要期望。

「一個社會整體科技實力的提升,是一個少則十年二十年,長則半個世紀的過程。」騰訊方面表示,希望更多社會組織和企業能夠參與進來,共同構築一個良性發展、相互促進的科學助力體系,幫助一代又一代人培養崇尚科學的精神,激發探索科學的熱情。

「騰訊會長期保持對『科學探索獎』的投入,助力國家基礎研究的長遠發展。我們也希望同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讓科學成為時尚,讓創新成為年輕一代的追求。」馬化騰表示。

pictureIds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
    深圳特區報北京11月14日電(特派記者 周雨萌)14日下午,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等9大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
  • 「科學探索獎」鼓勵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說。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 50位青年學者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華苑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獲獎,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騰訊基金會計劃投入10億元資金資助該獎項,每年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九大領域,遴選出5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 不必再為五鬥米折腰 50位「科學探索獎」獲獎青年科學家分享1.5億...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孫冰) 11月5日消息,2019年「科學探索獎」近日在京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來自9大領域的50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前院長饒毅等9大領域評委代表,為獲獎人頒發了象徵探索精神的「X」型獎盃,鼓勵他們向著科學無人區繼續進軍,鼓足幹勁,繼續攀登科學的珠穆朗瑪峰。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獲獎者
    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2020年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公布。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科學探索獎項目負責人王嫵蓉在介紹2020「科學探索獎」情況。9月25日,第二屆 「科學探索獎」 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共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
  • 2020「科學探索獎」名單公布:鼓勵基礎研究 倡導探索自由
    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王思遠)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累計1.5億元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有3位科學家獲獎。
  • 哈工大黃志偉教授獲頒「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頒獎典禮現場生命科學領域5位獲獎者(左二為黃志偉教授)「科學探索獎
  • 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 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14日在京舉行 九大領域50人獲獎
    央廣網北京11月14日消息(記者周堯 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14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獲獎。2020年「科學探索獎」評選結果體現出極高的「含金量」。50名獲獎人中的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
  • 科學探索獎50位青年科學家在釣魚臺國賓館公布獲獎理由
    11月14日,一場頂級的科學盛宴將在這裡舉行。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進行,正式公布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理由,青年科學家們將在這裡享受國賓級待遇。在去年的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科院長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表示,設立科學探索獎是個非常好的計劃,也是個必要的計劃。
  • 獎金每人300萬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浙江這兩人上榜
    以極為莊重的儀式,高規格陣容,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給今年的50位獲獎人一個盛大典禮。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記者從現場獲悉,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的獲獎者為30歲的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黃芊芊。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公布!他成為寧波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9月26日,記者從寧波團市委獲悉,在經過4個多月的評審後,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此次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寧波市青聯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立平榜上有名,入選領域為「先進位造」。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公布,他成為寧波市首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9月26日,記者從寧波團市委獲悉,在經過4個多月的評審後,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向社會公布。此次共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寧波市青聯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立平榜上有名,入選領域為「先進位造」。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 50位青年科學家獲騰訊1.5億元獎金
    據悉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屆時,50位獲獎人將公開亮相,眾多國內外科學家代表也將應邀出席,共同見證這一榮譽時刻。50名獲獎人中的48人擁有教授或同級職稱,38人有海外一流高校、研究機構學習或工作的經歷。據了解,「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在同等條件下,女性和年紀輕者勝出。最終50位獲獎人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女性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5位青年女科學家獲得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5位青年女科學家獲獎一起來認識一下她們↓↓2020年「科學探索獎」的50位獲獎人來自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等九大領域均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科學「實力派」平均年齡不到40歲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他們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科學探索獎」還將為青年科學家
  • 50位青年學者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其中7位為河南籍學者
    讓科學成為時尚,讓創新成為年輕人的追求。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眷走過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他們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每人將由騰訊公益基金會拿到300萬元獎金。本屆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約40歲,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清華大學6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清華大學共有6位教師獲獎,分別為生命學院研究員朱聽、工物系教授魯巍、化學系教授劉磊、計算機系教授朱軍、建築學院教授林波榮和土水學院副教授聶鑫。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14日舉行了頒獎典禮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中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14日下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以鼓勵他們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探索。
  • 「請放眼世界」: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頒獎現場側記
    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此舉行「今天很多人的家屬也來了,挺開心的。據 「科學探索獎」 秘書組介紹,今年同行評審階段,執行了250多人次迴避,覆審階段執行了140人次迴避,終審執行了67人次迴避,而評委隊伍因此大為擴張,從去年的60多位增加到近10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