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騰訊公布了獲得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科學家的名單,他們分別是來自各個學科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學科教授等,涵蓋了信息電子、物理學術、生命科學、能源環保、先進位造、天文和地學等9個領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50位科學家將在五年內獲得由騰訊基金會頒發的300萬元獎金,並且這筆資金的支配將不會受到幹涉。
基金會的發起人、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表示,期待通過這樣的支持,讓大批的科學家們能夠潛心科研,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出突破性貢獻。
在外界認為,無利不起早的騰訊此番操作想必是有什麼商業規劃的時候,騰訊基金會的負責人也澄清道:「沒有任何的商業訴求」,看來騰訊這次的大動作確實是在貢獻企業的社會責任,助力中國科技的發展前行。
據悉,「科學探索獎」是以自主申報的形式展開,本屆「科學探索獎」也首次向港澳開放申報,共有1200多名的科學家進行申報,最終選取了50位獲獎者,其中還有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的3名科學家。
「科學探索獎」不僅非常關注科學領域的建設,也對女性和年輕科學家有所側重,本屆獲獎者中,有5位女性,最年輕的青年科學家僅30歲。
獲獎者們的實力更是讓人難以望其項背,他們中一半以上的人在國內知名大學從業、研究,有著國內王頂尖大學的教育經歷、就業經驗,在獲得「科學探索獎」之前就享有不少殊榮,為國家的科學建設貢獻不少力量。
(入圍科學家名單例舉)
2018年,騰訊在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聯合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楊振寧,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等14位國內頂尖科學家設立了「科學探索獎」,並配置10億元人民幣用於鼓勵中國科學領域人才,基金會每年都會進行獲獎者評選。在2019年第一屆評選中,就有多位院士參與獲獎評選,甚至還有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的提名人、獲獎者等,設立之初,就廣受科研界人士的關注。
不過也有人認為,騰訊在國內外都是旗鼓相當的經濟、產業霸主,此番宣傳,更多的目的是向外界宣揚企業名譽、科技產業實力的雄厚程度,這其實更像是一個斥資10個億的大廣告,用於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和國內、外聲譽打造。
但不可否認的是,騰訊的舉動切切實實給了國內科研人才支持和鼓勵。科研成本高、科研經費不足和研究人員收入問題,一直飽受爭議,網民們也認為應該給科研人員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精神鼓勵,減少人才流失海外的機率,增強中國的科技、科研建設、國際科研地位。
9月18日時,中科院被曝有90多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引發了社會的廣泛思考和探討,相信這類獎金的設置,也在為挽回那些潛心科研的人提供了可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支持的溫暖,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概率也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