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隨心飛產品助力民航業復甦
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為了刺激航空業的出行需求,各大航空公司陸續推出了一攬子式的飛行套票。2020年7月繼東航之後,南航也推出了「快樂飛」旅遊套票,價格為3699元,購買該飛行套票的旅客可以在有效期內(2020年8月26日至2021年1月6日)不限次數兌換南航的國內航班經濟艙機票,南航每日提供不少於兩萬個座位兌換,兌完為止。隨心飛、快樂飛等產品一方面是要緩解疫情爆發以來航空公司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現金流異常脆弱的困境,同時也是為了達到充分挖潛國內市場增量客群,提升消費者出行意願的目的。低價、限量是此類航空套票的普遍特點,3699元的價格在下半年的國慶、年底等高峰期的幾趟出行對於消費者而言完全就可以回本。例如南航即使每天提供兩萬個座位一周的兌換量也在14萬左右,瞄準的正是以旅遊出行為主的消費客群,在預定、退票、可選艙位數、航段等方面設置諸多限制條款,達到充分挖潛增量客群、避免擠壓高收益主力客群的目的。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航空公司接連推出「隨心飛」產品的背後,在於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陰影籠罩下,行業負重前行,由於國外疫情持續發酵導致國際航線恢復遙遙無期,各大航空公司將運力主要投入國內市場,短期看國內市場競爭加劇,整體收益水平承壓,下半年業績修復前景仍不樂觀。但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航空公司營銷措施的推動下民航業的虧損幅度正在逐步收窄。2020年全民航業合計虧損達到743億元,至2020年6月民航業虧損額已經縮減到76.2億元,航班量從1月份同比減少72.05%回升到6月份同比下降28.48%。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隨心飛會加劇虧損嗎
那麼在持續虧損的狀況下,隨心飛這類促銷活動會導致航空公司的虧損加劇嗎?在疫情帶來的經濟系統性危機當中,資產流動性是保障企業生存下去的關鍵,如果南航售出了10萬份「快樂飛」的話,那麼就能即時獲得3.7億元的現金流入,就能為航空公司在疫情面前支撐更久。而實際上考慮到航空公司重資產經營的屬性,每趟航班多一到兩位乘客帶來的邊際成本上升不大。而且航空公司還可以通過分配兌換的航班類型實現精準的成本控制。從東航公布的數據來看,如2020年7月11日至7月12日這個周末,「隨心飛」產品主要的熱門航線還是以旅遊航線為主,而傳統的商務出行等剛需乘客出行則沒有包括在內,傳統熱門航線帶來的收益依然被航空公司牢牢把控。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實際上這類航空公司出行套票主要是針對旅行人群,如海航就利用海南免稅政策放寬的時機推出了包含免稅店代金券的飛行套票,刺激人們前往海南旅遊購物的出行欲望。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公務出行僅佔航空出行原因的41%,大部分航空出行是為了個人原因。而公務出行一般由於出行費用可以通過報銷手段解決因此公務航空出行的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而且套票模式對航班、座位、艙位的各種限制也對商務出行人員不友好。而私人出行如旅遊、求學等出行人群對於交通費用價格敏感,而且旅遊、求學出行呈現出不規律性、偶然性較大的特點。辦理「隨心飛」業務的客戶不會為了「薅航空公司羊毛」而去做無謂的出行,其每乘坐一次飛機必然伴隨著一系列的出行活動。這樣航空公司只需要對航段進行限制就能很好的解決少部分「到處飛」客戶帶來的成本提升。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三、量在價先的營銷策略
實際上一系列航空套票的發行在吸引市場眼球的同時,主要還是在激發國內旅客潛在的出行需求,進而刺激「旅客信心」的恢復,這才是目前隨心飛產品的目的所在。其中票價是最能激發航空出行需求的因素,從航空服務的產品本質特徵來看,航空公司以提供兩點之間的空中運輸服務為基礎產品,產品自身具備同質化特性,因此對於同一客艙等級的產品,價格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決定性因素。供需關係決定了客座率與飛機票價存在正相關,而在目前出行需求降低,航空公司存在大量空閒運力的情況下,用一定程度的低價來拉動客座率的提升對於長期票價而言有著積極作用。復甦初期,航班運力大幅過剩,航空公司將採用邊際成本覆蓋法則,通過承受較低的收益水平以實現復航,核心目的在於獲得現金流流入,緩解流動性風險。隨著需求與供給並行修復,客座率將同時迎來緩慢的恢復階段,票價仍維持低位;隨著供需關係的改善,航空公司的票價將迎來修復,整體收益情況逐步恢復。另外不可忽視的是隨心飛這類套票模式實際上實現了旅客與航空公司的高度綁定,很大程度上能夠培養用戶忠誠度與品牌知名度。
四、民航業恢復周期依然較長
2020年7月14日文化與旅遊部下發了《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旅遊景區室內場所,跨省團隊遊基本實現放開。7月20日國內電影院實現復工復產,標誌著人流密集的文旅娛樂產業正式進入復工階段。文旅行業的復工拉動航空業快速回暖,數據顯示2020年7月全國主要旅遊城市機場航班平均客座率達73.94%,其中海南由於免稅政策利好影響,三亞鳳凰機場航班恢復率達90.86%,海口乃至湛江機場航班恢復率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桂林、張家界由於暴雨影響短時期內航班不及同期。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民航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根據民航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航班的恢復狀況整體向好,6月份國內航班客座率達到70%,預計7月隨著暑運的到來可以恢復至疫情發生前2020年1月份水平。但同時也要看到,雖然文旅行業的陸續復工和國內各地風險等級逐漸降至低等級給予了消費者出行信心,但是考慮到目前監管部門對於復工的嚴格限制措施,以及新疆、遼寧等地突髮式疫情不斷出現,下半年的航空業的復甦市場仍然持悲觀態度。隨心飛產品對航空業恢復的象徵意義大於其實際作用,在全球疫情出現根本性扭轉之前,國內航空業將處在一個緩慢而持續的復甦過程。
資料來源:民航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