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製造業的數位化工廠中,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建模技術。
數位化工廠的基礎是「數據」,沒有數據的通用性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工作流技術中使用模擬技術和3D建模技術,也是在汽車製造領域及其以外的其他領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數位化工廠」。建立數位化工廠模型的目的在於將整個工廠的圖像(廠房、設備、流程等)作為工廠規劃設計的三維技術資料使用。工程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在廠房規劃時對設計規劃方案進行修改,節約規劃時間和成本,實現最優化配置。
詳細點說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原材料、設備、工廠和生產流程的IT設計平臺。當工廠設計人員得到這些數據時,可以使用平臺模擬實物工廠,這樣就可以縮短工廠規劃設計時間、提高工廠規劃設計的質量,避免後期施工過程的一大部分設計問題。
其中建模方法有傳統測繪建模、模型引用和三維掃描建模等三種。
① 傳統測繪建模。以已有的二維設計圖資料為建模依據,採用手動的方式,在建模軟體內繪製三維模型,再與現實設備進行比對、核查,然後對模型進行完善和渲染的方法。
② 模型引用。將設計工程所產生的的三維模型通過模型轉換接口導入數位化工廠系統的建模方法。導入後再與現實設備進行比對、核查,然後對模型進行簡單修正。
③ 三維掃描建模。使用三維雷射掃描儀對現實設備進行掃描,形成與現實設備完全一致的點雲圖,再由人工依託點雲進行建模的方法。
數位化模型的準確性關係到對實際系統真實反映的精度,對於後續的產品設計、工藝設計以及生產過程的模擬仿真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數位化建模技術作為數位化工廠的技術基礎,其作用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