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
因為一句玩笑而起,枸杞無疑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保健食品了。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網上關於枸杞的搜索和銷售量更是蹭蹭上漲。
枸杞是傳統的中藥材,古書有說枸杞甘平而潤,性滋而補,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等等,是平補的好藥。
中藥材的效果經過了古人們長期的驗證,好像神農嘗百草,各種嘗試後證明確有效果。但,中醫可以說就像個黑盒子,輸入一個因子確實會相應輸出一種結果,比如滋陰,明目等等,至於黑盒子裡面原理是什麼?如何運轉的?輸入條件和輸出結果有沒有直接聯繫?是不是需要某種觸發條件?都不得而知。
好比古書有說青蒿能夠治療瘧疾,但人們發現有時候青蒿對瘧疾好像也沒辦法,直到屠呦呦提取了青蒿素,才證明了其中背後的邏輯,找到了關鍵鑰匙。
枸杞在眾多古書中都記載了對人體的保健效果,大概確實是真的。那麼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弄清楚作用原理,也才能反過來證明枸杞的功效。
先看看相關標準。
標準是什麼?標準是通過標準化活動,按照規定的程序經過協商一致制定,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複使用的文件。標準是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的。因此,一項標準的發布實施是經過了一系列的標準化的協商、討論等活動,綜合了目前階段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實踐經驗。特別是國家標準,影響的是整個國家層面,其發布實施會慎之又慎。
我國曾在2014年時發布國家標準GB/T 18672《枸杞》,由國家林業局提出並歸口,由農業部枸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單位起草。標準對枸杞的質量要求和對應的指標試驗方法等進行了規範,適用於經過乾燥加工製成的各種品類的枸杞成熟果實,也就是目前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枸杞子。
留心看一下市場上枸杞產品的外包裝,可以看到基本上廠家的執行標準都是國家標準GB/T 18672《枸杞》。當然,也有部分產品的執行標準是行業標準NY/T 1051《綠色食品 枸杞及枸杞製品》。NY/T 1051也是由農業部枸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單位起草。
直截了當,來看國家標準。
GB/T 18672綜合了目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經驗總結,對經過乾燥加工的枸杞子應該符合的要求進行了規定。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標準看,目前國家標準都是全文公開的。枸杞的質量要求基本包括以下兩類:
一是感官要求,包括了形狀、外觀、氣味等要求。比如枸杞形狀是類似紡錘形的,稍微有點皺褶,果皮為鮮紅、紫紅或者棗紅色,還應該具備枸杞特有的氣味等。這其實就基本界定了對象是枸杞,而非蘋果或香蕉等等其他果實。
二是理化指標的要求,包括枸杞多糖、水分、總糖(以葡萄糖計),蛋白質、脂肪、灰分等要求。
糖、蛋白質和脂肪是人和動物體的三大營養物質,是維持正常生命功能的保障,在自然界中含量十分豐富。平常家裡買的牛奶等,外包裝也會標明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等,這很平常。
灰分是枸杞經過灼燒後殘留下的無機物,為便於理解,可以簡單粗暴類比為骨灰。水分就更平常了。
排除掉這些平常的物質,最後就輪到大佬出場了。
枸杞多糖。
如果說枸杞對人體是有種種益處的話,就目前的科學發現水平而言,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就必定是枸杞多糖了。
事實也是如此。
枸杞多糖是從枸杞中提取的多糖,是枸杞子的有效成分之一,已經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對枸杞多糖的藥理、臨床等作用進行了研究,通過實驗在小鼠和果蠅等身上證明枸杞多糖具有顯著的免疫增強和抗衰老等作用。當然,枸杞中或許將來還會發現有其他有價值的元素,就目前而言,枸杞多糖是確定的。
與枸杞多糖類似的還有人參多糖、黃芪多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