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地位也留不住的。時間的流速令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
樹枯了,有再春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節;燕子飛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時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復活了。就像今天回不到昨天,它只會成為歷史,永不復返。
層次高的人都明白,時間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源,就在自己手中。減少浪費,也就等於在同等的時間延長了自己的時間。
生命的品質就在於我們如何能抓住時間,充分利用時間。
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成功的人無一不是利用時間的能手!」
每一個成功的人無不善用時間,他們很少有浪費時間的行為,他們的成功實質上是時間利用上的成功。
當然,每個人的經歷和環境不同,時間的安排和管理會有所不同。但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做時間的主人,掌握時間的主動權,利用自己的才能實現夢想。
有人說,你把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層次高的人,往往都能把控好自己的時間。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這四件事情上浪費時間。
1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花時間在八卦他人上。
層次越低的人,比起關注自己,越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在八卦他人上。
你的時間很寶貴,別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費。
少些計較,多些豁達,不要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費時間。
與無聊的人和事糾纏,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不管是輸還是贏,其實最後你都是一個輸家,因為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是沒辦法找回的。
每個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你在無聊的人和事上耗費了精力,那麼勢必就會在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少了投入。
前陣子有一個娛樂明星被爆出醜聞的時候,有個同事,為了能夠第一時間追蹤到最新動態,每一小時就刷一次微博,一直追著事情的走向。
同事沉迷著刷微博,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不僅浪費了時間,還耽誤了工作進度,晚上還得回家加班。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犯像那位同事的錯誤,明知道娛樂八卦浪費時間,卻還是一頭栽進去,滿足自己的獵奇心,而耽誤了手頭上的事。
娛樂八卦只是供人消遣的資訊。
但是很多人把消遣當娛樂,花大把時間去關註明星們過得怎樣,哪部劇好看,但是對於怎麼過好自己的生活卻毫無頭緒。把生命浪費在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
《娛樂至死》裡說: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俘虜,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一個人的時間花在哪裡是看得見的。
你在八卦別人的事情上花費太多時間,最後的收穫是什麼呢?
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你會活得比明星八卦更精彩。
明天會如何,誰都不能預料,珍惜該珍惜的人和事,捨棄該捨棄的人和事。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適可而止,不會將時間過多地浪費在八卦別人的身上。
不要浪費時間在爛人爛事上,時間這麼緊迫,你該多關心自己。
你的時間花在哪,你的成就就在哪,收穫就在哪。
那些原本普通的人之所以能變得很優秀,能超過大多數的同齡人,那是因為他們將時間和精力更多地用在了自我提升上,花在了學習和工作上。
而看看那些被甩在身後的人,事業沒有起色的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往往都用在了娛樂上,比如說:喝酒打牌、玩遊戲、追劇、刷短視頻...
一個沉迷於娛樂項目,在電子產品上,在喝酒打牌這些事上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的人,大多都難以擁有越來越好的人生。
比起八卦他人,多關注自身的成長,儘自己的一切努力讓生活少點遺憾,才能過上快意人生。
當一個人把他的精力和時間從關注外界轉向關注自身的成長時,才能擁有更高的層次。
2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糾結中浪費時間。
與其在糾結中浪費時間,不如立刻行動起來,趕緊做決定,做了決定就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如果你沒邁出這一步,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多麼容易實現。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那些經常受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古往今來的成功者,的確都是執行力超強的行動派,他們很少糾結,他們想到一件事,就馬上去行動,在行動的過程中去修正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會設想著等到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再去開始。
賈伯斯在推出蘋果手機前,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前景並無信心,他沒有想太多,堅持推出了自己的產品。蘋果一代還有著許多缺陷,可那又如何,那些缺陷都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升級換代中得到彌補。
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時,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人們壓根不相信,會有人真的去網上買東西。如果他非要堅持等到一切都準備就緒時再動手,那麼現在稱雄網際網路經濟的霸主可能早已換了其他人。
當你還在踟躕,當你還在糾結,當你還在期待一個萬事俱備的開始時,行動派們已經早早地著手去做,久而久之,你們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你會發現,當初都在同一個起點上,可因為你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早已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你所要克服的,是瞻前顧後的擔心以及對完美的執念。
與其一直在糾結著要不要開始、如何開始,還不如挽起袖子,先邁出第一步。
3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爛人爛事上浪費時間。
北宋宰相呂蒙大家都稱讚他宰相肚裡能撐船。
他剛上任時,好多人都不服他,有人背後說三道四:「就他這點能耐也能當宰相?」
有一次正好被呂蒙聽到了,而呂蒙卻裝作沒聽見,徑直走過去了。和他同行的官員為他鳴不平,準備去給呂蒙出口氣,但是卻被呂蒙阻止了。
「不必去理會,如果我這次知道了他的姓名,心裡會一直想他,沒有必要。再說他只是說一說,對我來說並沒有損失。」
此事慢慢傳揚開來,大家都誇讚呂蒙有肚量。
呂蒙能做到宰相的位置自然有其過人之處,而越是層次高的人,越不會與這些無聊的事上糾纏,浪費時間。
而這種不糾纏,恰恰為呂蒙贏得了民心和大家的尊重。
幹正事兒的時間那麼稀缺,你何必還要把有限的時間,花在一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上呢?
說到底,就看你認為什麼對你的人生更加重要。
並不是說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就一定多麼高級。而是說如果你真的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別把有限的精力花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時間的意義,永遠都是被奮鬥者賦予的。沒有什麼比失掉時間更不幸。
越是層次高的人,越不會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這種只會消磨自己心力還不討好的事情上。
蘇軾曾被章敦屢次迫害,章敦甚至一度貶蘇軾到海南,想讓他老死荒野。
可以說蘇軾半生貶謫的命運,幾乎都是拜章敦所賜。
蘇軾大赦之後,章惇的兒子章援給蘇軾寫信,希望蘇軾對章家網開一面,不要打擊報復,而蘇軾在回信裡說了這樣一句話「但以往者,更說何益」。
這樣的迫害,被蘇軾一句「更說何益」輕描淡寫地帶過,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他還給病中的章惇寄去藥品,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不要與爛人爛事糾纏,因為你的好時光不值得浪費在爛人爛事上。
4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與人爭辯上浪費時間。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面對胡攪蠻纏的人,不論你怎麼爭辯,都如同對牛彈琴。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爭辯一旦陷入情緒化,就會失去理智,甚至漏不擇言,到後面就漸漸演變成人身和人格的攻擊。
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但用讓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
王爾德說過,「和別人談論他不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
不是所有人都處於同一層次,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被理解時,先不要急著去爭個輸贏。因為一旦你開始和他們爭論,你便輸了。
由於他們的認知階層只能到那兒,你再怎麼爭辯,也無法消除你們之間的認知差距,反而只會白白地浪費掉你的耐心和時間。
與其作無謂的爭辯,何不儘可能對別人謙讓一些。
常與同好爭長短,不與傻瓜論短長。
跟傻瓜爭論,往往是費時又費力,最後賠上了自己的好心情。古話常說,道理是越辯越明的,殊不知,層次不同的人,是無法溝通的。
一日,孔子的學生正在門前掃落葉,突然來了一個人,問他說:「你是不是孔子的弟子?」
孔子的學生點頭稱是。那人又說:「既然你是孔子的學生,應該也很博學。我且問你一個問題,一年有幾個季節?」
孔子的學生脫口而出:「當然是四季。」
那人卻搖頭說:「不,一年只有三季。」
結果,兩個人為著一年有幾季的問題爭辯了半天。
這時,孔子過來了。
那人也問孔子:「一年有幾季?」
孔子竟肯定地回答:「先生您說得對,一年有三季。」
於是,那人便滿意地揚長而去。
孔子的學生很不解。
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師為什麼謊稱三季呢?
孔子笑著說:「你沒看到那個人通體的綠色嗎?他是蚱蜢變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沒經歷過四季。你和他爭辯四季的問題,不是浪費時間嗎?」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生活中,有些人的認知與你並不在一個層次,如果一味地去爭輸贏,不僅說服不了他,還消耗了自己。
你要清楚,和什麼樣的人爭辯,就註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對於不同層次的人,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不爭辯,做好自己,用事實證明問題。
認知不在一個層次,說再多也無益。懂你的人,你不說他們自然懂你並支持你;不懂你的人,爭辯會生出更大的嫌隙甚至是災難。
當你和別人爭辯時,你的世界的中心在他處。
不與他人爭辯時,你才是你的世界的中心。避免不必要的爭論,是一種難得的生活智慧。
世界這麼大,什麼人都有,不是所有的人都講道理,都值得你花費精力去爭辯,我們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爭辯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5
層次越高的人,越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不少人總是感嘆時間不夠用、學習工作生活太忙碌。
絕大多數人的「我沒時間」,其實不是忙,而是因為不會管理,做事太盲目,不是不夠用。
時間管理是每個人工作生活中必備的基本能力。
時間管理的本質,就是儘可能地花時間在正確的事情上,並創造最大的價值。那些平時看起來很忙,卻一直浪費時間在瑣碎和低價值事情的人,都是在耗費生命。
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不要把自己沉浸在廉價的娛樂上,而是應該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儘管這件事情可能漫長又痛苦。至於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全看你對人生有什麼樣的期待。
你肆意揮灑時間,歸根結底是認為你的時間不值錢。
假如你每小時價值 1千塊,你還會拿來刷抖音、微博,看花邊新聞,或者跟朋友吃吃喝喝麼?
當然不會,你會瘋狂的學習和工作,因為你知道投入會帶來巨大的回報。
但問題就在於,只有當你堅持不懈地瘋狂投入之後,你的時間才會更值錢。
真正有價值的人,都在爭分奪秒為這個世界創造價值。
雷軍一直以勤奮著稱,在金山時期,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周七天不休息,長期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被稱為中關村勞模。如今進入人生下半場的雷軍,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這種勤奮一以貫之。
因為雷軍認為自己的時間很值錢,瘋狂投入必定帶來豐厚回報。
剛畢業時,雷軍把時間按半小時來分,他甚至有一個筆記本,專門記錄每半小時幹了什麼。
雷軍說:「如果浪費了半小時時間,我就覺得很慚愧。後來我看到很多人不珍惜時間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樣的人真沒出息。時間是自己的,你到一個公司打工的時候,偷懶,老闆沒有看見,就覺得自己又蒙了一下。
玩貓和老鼠的遊戲,真是沒有必要。公司所付的那麼一點兒錢,就買下了你一個月的青春?
學會的東西首先是自己的,其次才是公司的。沒有多少人真正計算過自己一個小時值多少錢。」
叔本華說:平庸的人關心怎樣耗費時間,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時間。你荒廢了時間,時間就把你荒廢了。
做正確的事,時間管理才能有意義。高效人士,他們從來不盲目行動,而是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相對合理的決定,並嚴格執行自己的日程表。
只有成為時間的主人,才有可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