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著或多或少的情緒。
有時候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也是有差別的。
克萊門特說過,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
情緒仿佛成為了一個人最大的敵人。
輕易把負面情緒表現出來,那麼這種人是很容易被他人看穿的,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落下口舌。
在電視劇《獵毒人》當中,江伊楠就是一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物。
她總是一遇事情就大呼小叫,甚至是直接對自己同事的工作表達不滿。
膽小的她,在面對困難時,更多的是傾訴、抱怨和哭泣;
這樣的人物形象雖然能夠引起觀眾的共情,但是放在現實生活中,恰恰是不討喜的性格。
相反,在《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就是一個懂得「不動聲色」的人。
她得知家裡無法供應自己讀名校好,只是接受,慢慢的,她認識到自己努力的重要。
於是,她總是默默的努力,所有的情緒和想法都放在心裡,不隨意表現出來。
久而久之,她也成長為一個高層次的優秀人才。
事實上,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隨意表露的自己的情緒;
他們懂得在適合的時間裡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正是他們的「不動聲色」才成就了他們本身。
02
層次越高,越耐得住性子
層次高的人,內心有一種沉穩。
這種沉穩能夠幫助他們,在面對困境和轉折的時候,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層次高的人呢?
我們不妨想想,當自己在逆境中,是否會產生焦慮心理,又或者是否能夠耐得住性子把事件一件一件地完成?
在《凌晨三點半》中,艾爾莎是一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銷售。
儘管經驗十分豐富,但是她依然覺得這個工作並不適合她。
於是她選擇自考律師,好不容易來到了華盛頓特區一家律所工作。
有一次,律所接了一個較大的金融案件,所有職員都被分配到了相應的工作。
夜幕漸漸降臨,艾爾莎的同事一個接著一個提交了任務書,然後下班。
偌大的辦公室,只剩下了艾爾莎和兩外一位實習生,兩個人因為業務不熟練,導致他們的工作效率比別人低了很多。
一旁的實習生愈加煩躁起來,而艾爾莎則是耐住性子,慢慢梳理著自己的工作,最終上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任務書。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總是有競爭、有比較的,比較下的差異會讓人感到不安和焦急。
而層次越高的人,越是能夠緩解自己的情緒。
能夠耐著性子把工作完成,給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03
「不動聲色」,往往是一種大智慧
能夠耐著性子的人,往往是有一種大智慧,這種智慧就是「不動聲色」。
「不動聲色」體現在許多方面。
人際交往中,不動聲色的人,能夠迅速抓住別人的特點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詹秋怡的細心令人驚訝。
一次和當事人溝通的過程中,由於涉及的訪問內容,對當事人來說比較隱私,因此在雙方溝通中存在著些許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