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越高,越能低下身子

2020-12-06 倚馬看花說情感

處世三大奇書《小窗幽記》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地位愈高,舉止愈卑。」這八個字其實很好理解,地位越高的人,他的言行舉止也就越顯得謙卑。

放到今天,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在職能和個人成就上有所不同,但這句話依然適用,那些走到人生高處,擁有超然心境,或者在某些方面有大領悟,大成就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謙卑的一面。

所以我們常會說,心境越高的人,越能夠低下身子,因為他們站得更高,看到的更多,也更遠,見識過這個世界更瑰麗的風景,所以他們也更加虛懷若谷。

反而是那些心境不高,人又不怎麼樣,只是有一點點世俗成就的人,最為聒噪,最為倨傲,他們只是得到了一點點財富,地位,名聲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就忘記了自己的出身,忘記了自己的初心,這樣的人,是走不了太遠的。

要記住,一個人,當人們在很多年之後去評價他的時候,是不會述說那麼多細節的,人們談論最多的,當然是他的人品,他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和他對後人的影響。

我們來這個世上活過一遭,要追求的不僅僅是那些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我們還要對自己有所要求,還要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要做一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

而心境越高,也就更容易追尋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心境越高,也就更能夠享受平靜的幸福,心境越高,也同樣,更能低下身子,去對待他人,對待生活,對待整個世界。

心境高的人,對待他人會謙謹有禮

人和人之間,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差別,不管是從身體、從心靈層面來講都是這樣的,可能大家的生活方式不一樣,外貌性格不一樣,社會地位不一樣,但拋開這外在的一切,大家都是一樣的人。

心境越高的人,越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不管對待誰,不管他是地位高還是地位低,也不管他有沒有什麼名號,心境高的人都能夠平和而謙謹地對待。

他們不會因為一個人地位更高,擁有更多財富,名氣更大,就對他們卑躬屈膝,更不會因為一個人窮困潦倒,落魄不堪或者一文不名就對他們態度倨傲,愛答不理。

對於心境足夠高的人來說,不管生活中遇到了誰,他們都會採取一種平和有禮的態度,這並不是為了討好誰,也不是為了裝樣子,這只是他們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只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而已。

對於他們來說,謙謹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狀態,是自己待人接物的習慣,與他們所面對的人無關,他們只是要以這樣的姿態和態度去過好自己的生活,去避免完全沒有必要的麻煩。

一個智慧的人,是不會讓自己把時間浪費在攀比上,浪費在傲慢上的,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與別人有本質上的不同,所以他們謙謹,他們願意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附身傾聽。

低下身子,也是為了很好地做事

很多人,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保持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們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總是覺得一切事情都是圍著自己轉的,總希望成功唾手可得。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不管是誰,不管他曾經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他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想要取得某種成功,都需要付出相應的努力。

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當然也沒有白來的成功,一個人,想要有所獲得,就必須切實付出,若要切實付出,就必須學會俯下身子,去勤勤懇懇地做事情。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不勞而獲的,每一樣成就都需要我們努力去爭取,那些心境高的人,最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不管這件事情是大是小,他們都會用最認真的態度,俯下身子,親自躬耕。

而且,能力再強的人,也總有自己的短板,能力再弱的人,也都有自己的長處,在生活中,很少有人面面俱到,那些心境高超的人,願意承認自己的 不足,也願意俯下身子,去向不如自己的人學習。

如果你有心,你可以觀察自己所認識的那些心境超然的人,他們比平常的人更有智慧,也更有遠見,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他們完全不需要向任何人低頭俯身,但這些心境高的人,他們的心境越高,就越是能夠低下身子。這正是他們智慧的體現。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分析:能量越低越穩定,鍵能越高越穩定
    最後一排的數學課代表:鍵能有大有小。坐他旁邊的王二狗:*麼不是廢話嗎,老師,氫氫鍵的鍵能最大。老師:……坐第一排的化學課代表,小聲嘀咕:氯氯鍵的鍵能似乎不怎麼高啊。舉手後說道:老師,能提供一下溴化氫的鍵能嗎?老師嘴角一張:小子,知道你要幹嘛。
  • 格局越大的人,越清醒;境界越高的人,越不易被迷惑!
    心境才能看的遠,思慮才會更周全,想常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抵達常人所無法抵達的境界。格局越大的人,越清醒;境界越高的人,越不易被迷惑,越會有理性的判斷力。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
  • 一個人精神層次越高,越容易有這四種不良的表現,你有嗎?
    我們對於那些精神層次非常高的人,總是充滿著崇敬,實際上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越容易有下面四種不良的表現,大家可以仔細的對照一下,這些不良的表現是不是發生在自己的頭上。一個人的層次越高,他能夠說知心話的人就越少,他的朋友圈子質量就會越差,所以,他們第一個比較負面的反應,就是比較固執的認識自己的堅持,常常忽視了別人的想法,這導致他們和別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障礙,這些障礙就是因為他們的層次過高,不能夠用常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所導致的。
  •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
    海拔越高越冷?緯度越高越冷?到底這些地方有多冷?為什麼這麼冷?今天帶領大家去往高山之巔與地球兩極,共同感受這顆星球最寒冷的地方。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據測算海拔高度每升高1千米氣溫就會下降6 ℃,或許大家會有所疑惑,越高的地方不是距離太陽越近麼應該越暖和呀,怎麼還會冷呢?其實所謂的寒冷就是氣溫低,大氣的熱源並不是直接來自於太陽光,而是來自大地,這是由於太陽所輻射出的主要是0.2~3微米的電磁波。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層次越高,你越覺得很難接觸,因為比起身處喧囂之中,他們好像更喜歡一個人的獨來獨往,總是給人一種難以靠近的感覺。不善於與人接觸,不喜歡熱鬧的氛圍,但並不代表他們不熱情,而是在對自我的要求上更嚴苛,心境也比常人要更平和一些。
  • 認知越低下的人,越喜歡星座/算命/風水!
    引 言人類社會一切現象都是本質的呈現,但是人們把自己能看透的現象稱為規律,把自己看不透的現象稱為命運。其實在高認知的人眼裡,或者在高能力的人眼裡,根本就沒有命運的說法,一切都是可以遵循的,順著各種現象就可以摸清邏輯,然後判斷趨勢和必然。
  •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在山腳還挺暖和的,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呢?  ●溫度的高低和空氣的關係  在熱力學中,我們用大量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大小和分子的多少表示溫度的高低。即環境的溫度越高,環境中分子數運動的平均動能則越大或分子越多(分子相互間碰撞的頻率越高),反之也成立。
  • 為什麼海拔越高越冷?
    那為什麼海拔越高越冷呢?首先啊,海拔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因為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從而導致其儲熱能力也比較差,最終導致其溫度也比較低。當太陽曬在大地上,陽光的紫外光線,是不能被地面吸收的,只能通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吸收紫外光,當氣體吸收後,就令空氣發熱,而地面是二氧化碳氣體濃集的地方(CO2氣體比空氣重,會下沉)。而山上空氣稀少,更少CO2。所以不能吸收陽光的熱量。
  •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時間:2016-06-06 12:33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冷? 為什麼越往山頂走越感覺冷?
  •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
    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時間:2017-03-23 10:25   來源:真相問答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甜的水果含糖量越高是真的嗎? 都說吃水果有益健康。但是,很多人擔心水果中含糖量高,會導致血血糖升高,尤其是糖尿病人。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一切都是因為大氣壓力。
  • 為什麼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這樣推理的話,海拔越高應該越熱嘛!但我們都知道山上反而要比山下冷,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說海拔和溫度的關係吧 。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不動聲色」
    克萊門特說過,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緒仿佛成為了一個人最大的敵人。輕易把負面情緒表現出來,那麼這種人是很容易被他人看穿的,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落下口舌。事實上,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隨意表露的自己的情緒;他們懂得在適合的時間裡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正是他們的「不動聲色」才成就了他們本身。
  • 能量密度越高,安全性越差?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說出了真相
    其次,圓柱形電池的能量衰減是非常多,就拿特斯拉Model S為例,能量衰減達到57%,而像德國的一些代表性企業,方形電池的能量衰減能做到20%以內。第三,特斯拉雖然帶的電池很多,續航很長,但是百公裡能耗能達到24度,而目前已經有技術實現24度電走170公裡的車型了,所以說不是走越遠越好。
  •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合群?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合群?因為他們看到了在人群中的各種不適和麻煩。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青少年時代也許需要有好夥伴、好朋友,必要的交往是不可少的。因為在那樣的年齡怕沒玩伴,怕落單,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個人一旦到了中年,對社會、人性、群體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之後,便不再更多地關心各種社交活動。
  • 為什麼越高的地方就越冷?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為什麼越高的地方就越冷?其實這一現象古人很早就發現了,不然也不會有「高處不勝寒」這類詩句了。地球的溫度來自於哪裡大家都知道太陽給我們提供了溫度與光明,其實這不僅僅是太陽的功勞,如果地球自身沒有任何保暖措施的話仍舊就是一顆冰冷的星球。
  • 研究發現:收入越高,越容易肥胖
    說到這,你可能會有疑問:收入越高的人,對於自身健康的投資能力不是越強嗎,為什麼還會變胖的?對於國家內部的收入不平等如何影響國民收入與肥胖之間的關係,該項研究並未分析,也就是說,研究者也不太清楚為啥會出現這樣的關係。
  •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時間:2017-04-21 13:1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上為什麼比山下冷? 為什麼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退一步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似乎有點反直覺:為什麼越高,溫度越低呢?不是應該相反嗎?畢竟爬得越高,離太陽越近(儘管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距離)。
  • 為什麼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這個其實和我們高中地理上所學的一個知識點有關,即「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我們都知道,氣溫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相應遞減,一般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而大林寺位於今天廬山「花徑風景區」,比山下的平原高出1100餘米,因此在3月的時候山上的氣溫會比山腳下的氣溫低上6℃-7℃。氣溫相對較低,無法滿足山頂的桃花於3月盛開。
  • 為什麼海拔越高反而氣溫越低,不是離太陽更近嗎?
    我們經常會講海拔越高氣溫就越低,也就是「高處不勝寒」,這句話既是正確的,也是有局限性的。我們知道大氣的氣溫高低取決於大氣中熱量的高低,而大氣熱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那麼,我們就會有疑問了,海拔越高,不是離太陽就越近,也就是太陽輻射就會越強,那麼氣溫不應該越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