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介紹:【月球背面】在地-月系統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力使月球的自轉逐漸減緩,最終導致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此後月球總是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從地球上始終不能完全看見月球的另一面(背面僅有18%可因天秤動和視差而被觀測),因此被稱為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和月球暗面是不同的概念,後者是指在某一個時間點上陽光照不到的月球半球,這兩者只有在滿月時是相同的,但是,一般世俗所謂的「黑暗的月球」通常是指月球背面。不考慮地球對月球的遮擋時,月球正面和背面接收到的太陽光量幾乎是相等的,考慮日食等因素時,月球背面直接獲得的陽光比月球正面還要多一些。但是,因為地球也會將陽光反射至月球,因此月球正面的總亮度會比背面略高。
如果沒有無線電幹擾的保護,在月球隱蔽的半球上建立一個巨大的天文臺可能是不可行的。
(圖片來源:NASA。月球背面的一個高邊環形山的軌道視圖,它提供了額外的屏蔽作用,防止地球的無線電幹擾,而無線電幹擾可能會汙染微妙的科學觀測。該環形山有一天可能會成為一個受保護的月球站點。)
隨著各國和私營公司爭相返回月球,保護月球背面(地球的伴星半球,總是遠離我們的星球)的需求不斷增加。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月球背面獨特的可接近性和隔離性使其成為大量空間科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然而,隨著公共和私人月球探索步伐的加快,這種觀點可能很快就會被壓倒。
至少,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空間科學家克勞迪奧-馬科內擔心這種可能性。他也是國際宇航科學院(IAA)的成員之一,該科學院在3月25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通過電話會議表達了他的擔憂和潛在的解決方案。
馬科內更傾向於保護月球背面的神聖性的方法是建立一個所謂的受保護的防疫圈,也就是PAC,這是半球上直徑約為1820公裡的圓形地形。在擬議的PAC地點的中心附近有一個80公裡寬的代達羅斯環形山,這是一個月球特徵,其邊緣的高度足以作為抵禦電磁幹擾的盾牌,以保護任一位於環形山內的天文觀測站。&34;我們希望保護月球背面--這對於未來的射電望遠鏡或相控陣探測器來說是理想的,不受任何人為的無線電汙染。
無規則的新疆域?
然而,要把PAC或任何其他月背保護建議從空想變為現實,遠非易事,尤其是在現代的 &34;中。馬科內表示,由於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其他航天國家現在都在謀劃他們的登月計劃,這個因素使事情 &34;。「我的打算是開始談判&34;tardigrades &34;我們有錢,想怎麼汙染就怎麼汙染 &34;這些問題在法律上是不確定的,&34;這需要協調。我們需要一些規範,&34;新格倫&34;藍月登陸器 &34;
2019年5月2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西部發射場,美國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亞軌道飛行器著陸,距離載人飛行更進一步。(新華社/路透)
斯奎爾斯聲稱該飛船幾乎可以在月球上的任何地方著陸,包括整個背面的任何地方。「這是一種能夠在未來支持實質性月球背面探索的飛行器,&39;月球定居者'很可能在聯合國就任何有關背面保護的正式決定達成一致之前,就會到達月球。」他總結道。
作者:Leonard David
FY:Charo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