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丨陸續折價出讓旗下公司股權 首創集團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2021-01-2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房地產報」

劉偉/發自北京

陸續將旗下公司股權折價出售,讓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創集團」)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1月11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首創集團掛牌轉讓北京首創陽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首創陽光房地產」) 46.486%股權,轉讓底價約為8.6億元。而這部分股權在兩個多月前上架北交所時的底價約為9.6億元。

無獨有偶,2020年11月9日,首創集團還曾將其持有的北京市開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開元房地產」)55%股權掛牌出售,轉讓底價為2750萬元。與上述掛牌不同的是,這已經是首創集團第二次降價出售,兩次降價幅度分別為354.2萬元和437.6萬元。

接連將旗下公司股權降價出售,是一種巧合還是首創集團在股權安排上的有意為之?1月13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向首創集團相關人士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一位地產基金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國資企業,尤其是房地產企業的股權轉讓,多數是為了引入合作方。這個合作方,要麼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人,要麼是引入合作方,引入地產同業企業一起合作開發項目。

━━━━

主動避嫌

翻閱北交所披露的資料,2020年10月28日,首創集團曾掛牌轉讓首創陽光房地產46.486%的股權,轉讓底價約9.6億元。兩相比較,此次掛牌價格跌去1億元。

掛牌文件顯示,首創陽光房地產成立於2000年11月13日,註冊資本為1億元,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品房租售、出租辦公用房、商業用房、房地產信息諮詢等。

目前,首創陽光房地產的股東為北京嘉銘盈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嘉銘盈科」)、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瑞博置業有限公司及北京青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51.514%、46.486%、1%、1%。

2020年9月30日財務報表數據顯示,標的企業的營收為115.19萬元,利潤8511.87萬元,淨利潤7844.01萬元,總資產112828.83萬元,總負債34904.94萬元,所有者權益77923.9萬元。

根據披露,北京首創陽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帳下投資性房地產華遠大廈4層15、39號,面積1134.60平方米。首創陽光房地產成立時北京陽光房地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以淨資產出資,其中包括該房產。截至評估基準日,證載權利人為北京陽光房地產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未做產權變更。

天眼查的投資人變更記錄顯示,首創集團於2018年10月31日,代替北京陽光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入股首創陽光房地產。

大股東嘉銘盈科由北京漢正源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下稱「漢正源」)持股42.35%,剩餘57.65%股權由12個自然人持有。穿透可知,漢正源由王群和翁煥文分別持股51%和49%,而12個自然人中仍有首創置業高管的身影,例如,孔令國2014年任職首創置業青島分公司董事長、邱曉隼2009任職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以及首創置業成靜民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掛牌文件的要求,在辦理變更工商登記的同時,辦理首創陽光名稱變更,變更後的企業名稱中不再使用「首創」字號,且不得以「首創」的名義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或使用上述品牌字樣。

北京嘉銘盈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一些自然人控股的公司。所以首創集團退出跟這些人的合作是理所當然的,上述人士表示,「現在國資管的越來越嚴格,有可能會被認定為利益相關的合作,為了避嫌,集團層面主動退出是應該的。」

有市場觀點認為,首創集團此次股權轉讓的目的是為避免與首創置業之間的同業競爭。上述人士告訴記者,「這個公司原來是首創集團參股的,它持股就這麼多,如果是避免同業競爭,那麼就賣的是控股權,不會是46.486%的參股權。」

━━━━

減量置換

2020年11月9日,北交所披露信息顯示,首創集團擬掛牌轉讓開原房地產公司55%股權,轉讓底價2750萬元。

不過,這已經是首創集團第三次轉讓標的企業。2020年10月9日,首創集團旗下的北京首創能達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首創能達投資」)及北京市農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農投」)聯合出讓標的企業55%股權,轉讓底價3187.6454萬元;2020年9月3日,首創集團擬轉讓標的企業55%股權,轉讓底價3541.828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開原房地產的另外45%的股權,由北京通州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其為北京通州國資委下屬的國資企業。

工商資料顯示,開原房地產公司成立於1994年12月6日,註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銷售商品房、房地產開發的諮詢服務、出租房屋。

截至2020年7月31日,標的公司營業收入為0,營業利潤、淨利潤均為3.76萬元,資產總計6084.36萬元,負債總計4830.78萬元,所有者權益1253.58萬元。

據了解,開原房地產按照當地稅務主管部門要求於2016年開始對啟明星苑(花澗溪小區,亦即企業帳面存貨範圍)項目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截至評估基準日,銷售房產應交納土地增值稅稅額合計約3735.86萬元,計入應交稅金科目。

工商信息變更記錄顯示,2020年12月21日,北京農投和首創能達投資退出開原房地產的股東序列。取而代之的,是北京國通華順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新通京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實控人分別為丁少華和邢廣珍。

上述人士表示,首創集團掛牌的這家公司,目前並沒有實際業務,所以這次對其股權的調整,不是為了融資。「這種空殼公司的轉讓,跟項目沒關係,所以不是為了項目的投融資,更多的是為了控制法人數量。」

另外,他認為,目前國資委都要求控制單一公司體系內,法人企業的數量,要進一步控制,這被稱作減量置換。「就是假設國資委給首創的要求是每年只能新成立多少家子公司,所以,首創為了成立新公司,就會把原來不用的公司,要麼註銷,要麼轉給別人。」

2020年2月25日,北京首創百工文化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成立,首創集團對其持有69%的股權,認繳資金為2.07億元。

責任編輯:李紅梅 劉亞

相關焦點

  • 「三馬」賣保險啟動 葫蘆裡賣什麼藥?
    搗騰了一年,三馬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昨日終於揭開序幕,三位中國商界的執掌者———馬雲、馬化騰、馬明哲聚首復旦大學,參加國內眾安在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啟動儀式。作為國內首家網絡保險公司,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和網際網路金融將成為眾安在線的重點業務。
  • 上海儀電旗下兩公司股權掛牌轉讓
    □本報記者 王小偉  隨著上海市國資改革的推進,相關國有企業旗下公司股權密集掛牌。以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為例,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獲悉,上海廣電電器有限公司100%股權及轉讓方對上海廣電電器有限公司12269萬元債權7月17日以1.8億元價格掛牌;此外,雲賽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諾基亞通信(上海)有限公司26%股權也於同日以3.3億元的價格掛牌轉讓。  盈利狀況不同  本次轉讓的兩家公司成立時間均較長久。
  • 迪瑞醫療上市6年擬18億易主華潤集團 華潤系A股公司增至7家
    宋勇家族將變現25億 推動迪瑞醫療上市6年後,宋勇家族開始收穫了,途徑是出讓公司控制權。 目前,宋勇為迪瑞醫療實際控制人,其直接持有公司5.96%股權,宋潔直接持有公司5.70%股權,晉江瑞發為公司控股股東,持有公司53.80%股權。
  • 樹上長的葫蘆竟賣了69萬天價!這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雖然69萬元的成交價格在王世襄舊藏拍賣中算不上高,然而讓藏友們不解的是,王世襄舊藏固然名頭響亮,樹上長的葫蘆怎麼就那麼值錢?這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在他書中所記載的,普通的文玩葫蘆很少,大多都是為了蓄養鳴蟲和欣賞所用,說通俗點就是養蟈蟈的,專業的葫蘆玩家大多把玩的也是蓄養鳴蟲的葫蘆。「文玩葫蘆在古玩城地攤上比較多見,個頭小的十塊二十塊,大的幾百上千,一般來講入不了行家法眼。遇到皮質不好的葫蘆,盤一輩子都盤不紅。」朱亮說。
  • 深圳鑫騰華所持中超控股15%股權被拍賣 A股首例對賭式賣殼將劇終
    無論未來深圳鑫騰華剩餘15%股權拍賣結果為何,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都不會發生變更。而這也意味著「A股首例對賭式賣殼」將以中超控股回歸中超集團宣告劇終。值得一提的是,中超集團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以5.19元/股的價格轉讓股權,按當時收盤價5.63元/股計算,折價約8%。除了折價賣殼,中超集團還籤訂了一份長達5年的業績承諾,約定上市公司2018年至2022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9000萬元、9675萬元、1.04億元、1.1億元、1.2億元。如任一年度未達標,中超集團應向上市公司補足差額。
  • 海航旗下北部灣航空股權重組 廣西政府將控股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6月11日,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航控股」)披露,擬對北部灣航空進行股權重組,並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等形式將控股權轉讓給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資料顯示,北部灣航空是海航控股旗下子公司,由海航控股旗下的天津航空持股70%。
  • 寶鋼旗下兩公司股權4185萬元掛牌出售
    中證網訊 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獲悉,寶鋼集團旗下兩公司股權掛牌待售,包括日照寶鑫礦業資源有限公司51%股權和長沙寶鋼鋼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49%股權,兩項目合計報價4185萬元。  日照寶鑫礦業資源有限公司於2002年成立,寶鋼集團子公司寶鋼資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
  • 「要強」的川普吃抗瘧疾藥預防新冠,白宮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對這個「大消息」,美國媒體圈和醫學界一時間都驚掉了下巴——總統吃起了抗瘧疾的藥,白宮這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川普說自己「吃藥」了白宮似乎一直希望出現一種現成的、能預防甚至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特效藥」,一勞永逸地解決疫情在美國擴散的頭疼問題。而一直被用於治療瘧疾的羥氯喹,就是美國總統川普看上的這種現成的「特效藥」。
  • 果殼網直播了一次關於直播的會議,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果殼網直播了一次關於直播的會議,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速途網8月24日消息(報導:李楠)今天上午果殼網通過一直播向外界展示了一次關於直播的會議,此次會議由果殼網主編徐來主持,在直播中徐來時而調侃果殼同事,時而正經主持會議,那麼此次會議到底都說了什麼呢
  • 業績暴增,股東卻瘋狂套現15億,千禾味業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不過,在業績和股價都表現十分亮眼的情況下,千禾味業的股東卻做出了令人不解的行為——在公司前景向好的情況下,大股東連發多次減持公告,而董事長在今年已經減持套現超過8億元!一面是大增的業績,一面是股東瘋狂地減持,千禾味業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在食品飲料行業風口過去之後,千禾味業又將何去何從?
  • 世茂集團前7月銷售額1394億;平安2.14億入股中海深圳項目公司,持股...
    中駿集團前7月合同銷售額478.01億元,同比增13%;合同銷售面積335.4萬平,同比減少1%。 首創置業前7月累計籤約金額約370.1億元;累計籤約面積約110.5萬平方米。
  • 復星系再度「買醉」: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購入金徽酒已浮盈50億
    財聯社12月31日訊,繼入主金徽酒後,復星集團白酒板塊再度擴容。復星集團旗下豫園股份最新公告,已拿下沱牌捨得70%股權,郭廣昌將成為ST捨得的實際控制人。截至午間收盤,豫園股份漲停。12月31日上午10時,天洋控股持有的沱牌捨得集團70%的股權進行公開拍賣。
  • 首創沒了「陽光」|進深
    去年10月底,首創集團(首創置業控股股東)掛牌轉讓旗下北京首創陽光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首創陽光」)46.486%股權,轉讓底價95561.40萬元。相隔不到三個月,首創集團於1月11日,在北交所網站上二度掛牌轉讓首創陽光46.486%股權,此次轉讓底價調整至86005.26萬元。相較於首次轉讓價,整整打了9折。
  • 深圳推16條疫情支持政策,各地多宗地塊延期出讓
    杭州總起價近70億元10宗地終止出讓 含3宗涉宅地塊 2月5日,浙江省土地使用權網站陸續發布地塊補充公告,杭州十區原計劃在2月10日-14日出讓的10宗地塊均終止出讓,總起價69.7億元。
  • 老牌國企新華醫療,連賣幾年資產欲求翻身
    新華醫療捐贈的醫療設備上市10周年面臨增長困境2002年9月,新華醫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集醫療器械、製藥裝備的科研、生產、銷售、醫療服務、商貿物流各領域一體的國內領先的健康產業集團,2018年度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榜單排名第47位。新華醫療的主營業務分為醫療器械、製藥裝備、醫療服務和醫療商貿四大業務板塊。
  • 財說|ST捨得上演「天地板」,復星集團拿下控股權後市場在擔心什麼?
    出人意料的是,此前已拿下金徽酒(603919.SH)控股權的復星集團此次再度出手。通過旗下子公司豫園股份(600655.SH),復星集團以45.3億元競得ST捨得實際控制人四川沱牌捨得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捨得集團)70%的股權,從而獲得ST捨得實際控制權。但市場似乎並不認可此次收購。ST捨得股價在早盤一度漲停的情況下,以跌停價收盤,上演了「天地板」。市場究竟在擔心什麼?
  • 華峰集團投100億建可降解新材料項目 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營收5年增長...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年來,華峰集團旗下的華峰氨綸、華峰超纖、華峰鋁業三家上市公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三家公司營業收入5年增長了2.7倍,集團還向「打造國際一流的高品質的新材料供應商」邁進。可降解新材料應稅銷售超100億華峰集團創辦於1991年5月,是一家以化工新材料為主,以金屬、新能源、智能家居、貿易、物流、金融、數字經濟和股權投資等產業為輔的大型民營股份制企業。
  • 陽光100與融創達成協議 出讓重慶項目公司70%股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於祥明)陽光100中國(2608.HK)4月2日發布公告,擬向融創西南公司轉讓持有的重慶一項目公司70%股權及對該公司享有的債權。接近陽光100的人士稱,此舉意在通過對外合作,加快土地儲備變現,強化現金流,同時改善產品結構,支持公司戰略轉型和新業務發展。
  •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負債千億困局,旗下版圖涉百餘公司
    華晨集團作為遼寧省屬國企,直接或間接控股、參股四家上市公司,並通過旗下上市公司華晨中國與寶馬合資成立華晨寶馬公司。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個自主品牌和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個合資品牌。10月下旬,華晨集團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僅支付了利息,本金未能兌付,引發關注。11月13日,一位債權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華晨集團破產重整申請。
  • 你永遠想不到,涼茶壺裡賣的是什麼藥
    「哇,怪不得我家樓下那家涼茶鋪什麼病都能治啦。」喝了一輩子涼茶的街坊們這才發現,什麼老字號招牌,什麼祖傳秘方,什麼特效涼茶,那是現代醫學小藥丸溶進一肚子「黑水」裡罷了。和早期港片中所塑造的「寶劍騰霄漢,芝花遍上林」寶芝林等中醫館形象不同,廣東涼茶鋪裡並沒有滿牆的藥櫃和貌美的十三姨。它往往就是十平米大的一間小店,店裡常坐著一位鄒鄒巴巴的老人,角落裡還總會出現一隻不知在賣什麼藥的巨型葫蘆。傳統涼茶店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