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隱龍
《火影忍者》中最為人所道的背影音樂莫過於佩恩六道出場時的《儀禮》。因為最初《儀禮》沒有被收錄入OST,於是在中文網絡中被以訛傳訛稱為「聖經未來」。這一曲曲調宏偉壯闊、莊重震撼,有如神之降臨;說來也巧,佩恩六道之名中的「六道」二字蘊含著佛教六道輪迴之意,而《儀禮》訛傳出的「聖經」之名又勾連起基督教——火影世界裡,佩恩六道在很多渴望和平的人眼中,也正是神一般的存在。
佩恩六道畢竟不是神,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束縛。然而在火影世界裡,卻有很多忍者通過不同方式通向了永生——而這些不同的方式,正囊括了通向不死之身的三大範式。
六道佩恩
生而為神:與神樹同庚的大筒木輝夜《火影忍者》中第一個不死者的能力源於其「生而為神」的特殊身份——這便忍界創世者、查克拉之祖大筒木輝夜。
世界諸文明的創世神話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便是宇宙誕生。在三大天啟宗教中,神先於宇宙而存在,宇宙由神所創建。《舊約·創世紀》在第一節便以「起初神創造天地」一句開宗明義,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則通過啟示指出真主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日本神話與中國神話相仿:世界先於神而存在後經神的改造而幻化成了大千世界。《日本書紀》對初始狀態的宇宙如是描述:「古天地未剖。陰陽不分。渾沌如雞子。溟涬而含牙。」
《日本書紀》
《日本書記》成書於日本養老四年(720年),相當於中國唐開元年間;而在中國的三國時期,東吳太常卿徐整在其《三五曆紀》中便記載了盤古開天之說:「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
處於中華文化圈的日本神話很可能受到了中國神話的影響。 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者為盤古,日本神話中的開天闢地者則為天之御中主神。雖然《日本書紀》本身對初始宇宙的描述便說法眾多且莫衷一是,但「世界先於神存在而被神改造」這一範式被確定下來。相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閃族一神諸教,日本傳統信仰更傾向於泛神論——開天闢地並間接造化萬物的天之御中主神沒有實體沒有性別,這一形像也與泛神論中「萬物有靈」相契合。
了解到這一脈絡,便不難看出《火影忍者》中的終極反派大筒木輝夜身上其實匯聚了濃濃的日本創世神話意味。大筒木輝夜只是大筒木一族中某一代的公主,因為吞食神樹之果而獲得了超凡的力量——查克拉。無比強大的大筒木輝夜以一人之力消弭的戰爭,卻又因迷戀力量而陷入魔道,最終被她的兩個孩子封印。但是,潘多拉之匣已經打開,查克拉也已經流散,於是忍者世界便因大筒木輝夜而被構建出來。
大筒木輝夜
在世界中誕生、擁有無上的力量、孕育了新的世界。大筒木輝夜雖然不是造物主,但其生平卻完全契合於日本神話中創世的諸神,也正是這種「神性」,讓大筒木輝夜自然而然有了不死的屬性。「生而為神,因而不死」這一不死的範式事實上也是所有宗教與神話最原始、最慣用的永生設定,信徒不需要去理解只需要去描述,如《可蘭經·至仁主》對安拉的讚頌:「日月是依定數而運行的。草木是順從他的意旨的……祂曾將天升起……祂為眾生而將大地放下……」
中世紀神學大師託馬斯·阿奎那曾通過五種方式論證「上帝存在」這一命題,而上帝的能力似乎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而在《火影忍者》中也是一樣:作為忍界創世者、查克拉之祖的大筒木輝夜,「不死」這一能力也只是神理所當然也不值一提的能力罷了。
六道仙人
神秘力量:飛段的異端與宇智波斑的正統基督教的聖子基督因神秘的「三位一體」而達成了永生,然而在《火影忍者》中,即使身為大筒木輝夜之子、被稱為「六道仙人」的大筒木羽衣也並未擁有永生的能力——這也意味著,「神」的血緣沒有真正被繼承下去,「生而為神,因而不死」這一範式從此終結。與此相對,有兩名忍者通過另一種範式而達成了永生,而這一範式則是民間傳說、志怪小說中經常出經的「神秘力量」。
第一名忍者是飛段。《火影忍者》中的忍者大多有著悽慘的童年,而這種境遇往往源於連年的戰爭。相比之下,飛段的故事卻是在和平環境中孕育出的一朵戰爭之花。
飛段
飛段生於有「忘卻戰爭的村子」之稱的湯隱村。和平自然會帶來戰鬥力的下降:1592年,豐臣秀吉派遣十六萬軍隊入侵朝鮮,曾強盛一時的朝鮮王朝「郡縣望風奔潰」,其中重要的理由便是朝鮮已然「昇平二百年,民不知兵」。忍者出身的飛段渴望戰爭厭惡和平主義,正逢此時出現了一個以「殺害所有人」為宗旨的新興宗教邪神教,於是飛段欣然加入,也正是在加入邪神教後的修煉過程中,飛段獲得了不死之身——需要注意的是,飛段的不死之身不是祝福而是詛咒,其能力需要以通過持續殺戮才能維持,因而飛段將每一次殺人都有著極強的儀式感,而其本身也正是對邪神的供奉。
《火影忍者》並非神魔漫畫,大筒木輝夜近於神而並非是真正的神,憑空出現一個邪神並能夠給予其信徒超自然力量的設定似乎有些「違和感」,不過相似的情節在各國奇幻小說中可謂屢見不鮮——最相似的莫過於美國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中,「紅袍女」梅麗珊卓正是因為信奉光之王而獲得了幫助人復生的力量,而在那個世界裡,光之王信仰也帶有小眾與異教的色彩。
梅麗珊卓
邪神與光之王都可以視為一股神秘力量。在文學作品的創做中,如果脫離了創世神及其後繼者「生而為神,因而不死」的範式,就很難從源頭解釋「不死」這一現象的誕生,較好的辦法是描述出一個不需要解釋的力量,並將其視為不死之源。在日本陰陽師傳說中,八百比丘尼之所以不死是因為誤食了人魚肉;在東歐吸血鬼的傳說中,吸血鬼的不死源於屍體被黑貓跳地等複雜因素;中國神話中西王母的瑤池蟠桃園中,增壽效果更實現了具化:六千年一熟的服用後可長生不老,九千年一熟的服用後可與日月同庚。無論是人魚肉、唐僧肉還是蟠桃,其背後都是不可描述也不需解釋的神秘力量,而邪神或是光之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只是這種神秘力量的複雜版。
另一位忍者是宇智波斑。宇智波斑不死之力的源頭來自於神樹,也即是來自於大筒木輝夜。通過這一設定,大筒木輝夜的「神性」得到了某種形式的繼承,宇智波斑的不死之身事實上是《火影忍者》中「創世神話」中的一環,與查克拉這一概念體系內自洽——如同《西遊記》中唐僧肉有長生不老的功效是因為其人為金蟬子轉世,儘管神秘便可以被解讀;相比之下飛段所信奉的邪神,卻是完全不可被解讀的神秘力量,若以大筒木輝夜為尊,兩的身份倒有些像異端與正統。
宇智波斑
科技忍術:靈魂遷移與赤砂之蠍的再生核如果說飛段是「發現」了不死之身,那在《火影忍者》中還有一群天才忍者則是通過科技或忍術的提升而「發明」了不死之身。在這些林林總總的科技與忍術中,體系最健全、邏輯最完整的便是「穢土轉生」。
穢土轉生是指將早已過世的忍者靈魂召喚回人世,並以實體的形式復生並操縱的忍術。穢土轉生由二代火影千手扉間所創,經大蛇丸改進升級,最終由藥師兜發揚光大。《火影忍者》後期的忍界大戰之所以精彩,很大程度上源於眾多死去的主角經由穢土轉生而重新出現在讀者面前。
穢土轉生
這一忍術可以描述成完整的三段論推理:
大前提:人死後有靈魂,招喚靈魂使死者復活立足於完整的演繹推理,穢土轉生的細節描述也非常詳盡:需要死者一定量的DNA以及一個活人當被轉生者的容器;同時被轉生者的靈魂不能被封印。
穢土轉生畢竟是以復活他人為目標而無法延長自己的壽命。同樣立足於「靈魂存在並且可以被利用」這一前提,大蛇丸同樣發展了「不屍轉生」這一忍術:通過侵奪別人的身體中作為自己靈魂的窗口以長生不老。不過,這一忍術以靈魂為載體,身體卻在無限變更中,與其說是「不死之身」更不如說是不死之魂。
不屍轉生
與此殊途同歸的是另一位「曉組織」成員角都。如果說大蛇丸是「整體遷移」,角都則是「分段遷移」。角都通向不死的忍術為「地怨虞」:通過觸手縫合新鮮的軀體到自己身上來延續生命,實際上是一種人為的新陳代謝。角都擁有五顆心臟,理論上來說只要有一顆心臟未死,就可以繼續尋找新的備用軀體,相比於不屍轉生,地怨虞顯得粗暴醜陋但顯然更為便捷,同時又因為靈魂無需脫離軀體而實現了良好的風險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確立了靈魂高於軀體的位階,無論是大蛇丸還是角都都不會面臨「忒休斯之船」式的悖論,靈魂在何處,人便存在於何處。
穢土轉生、不屍轉生與地怨虞雖方式不一但均以靈魂為基礎,故三種方式可以稱為忍術而很難稱為科技。與此路徑截然不同的是赤砂之蠍——這個同樣不老不死的美少年所依賴的力量不是靈魂,而是「再生核」。
地怨虞
赤砂之蠍被譽為天才傀儡師,出於孤獨的創作與對藝術的熱愛,赤砂之蠍將自己也製造成了一具人傀儡,也即是沒有感知能力的機器。這當然無法使其不老不死——赤砂之蠍之所以無懼於時間,是因為他將自己心臟周圍僅剩的肉體打造成了再生核,再生核在哪具傀儡身上,也就相當於赤砂之蠍本人到了哪具傀儡身上。
再生核相當於寄宿了靈魂的永動機:不需外界輸入能源便能夠不斷運動並且對外做功的肉體機械。可以說,這才是赤砂之蠍的核心科技——赤砂之蠍最愛說的話是「藝術既永恆」,如果缺失了再生核,赤砂之蠍的血肉之軀縱然實現了不老也無法實現不死,由此看來勘九郎拿走了赤砂之蠍的軀體作為武器倒真是有些買櫝還珠了。
赤砂之蠍
結語面對不死之身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火影忍者》採用了天生不死、發現不死與發明不死三種範式,這事實上也是從眾多奇幻/科幻文學作品所採用的範式。生而為神與神秘力量多見於奇幻文學,科技多見於科幻文學,前者與神勾連而後者與人勾連。《火影忍者》所締造的世界介乎與「神界」與「人界」之間,複雜的世界觀自然出孕育出了複雜的範式,這也使火影世界中的忍者顯得精彩紛呈。
《火影忍者》的終極反派最終指向大筒木輝夜,被發現與被發明的不死之身終於敗給了生而為神的不死之身——《火影忍者》雖是熱血漫畫,但最強的力量幾乎盡數來自於血統,主角們的努力也不過是高起點下的錦上添花,從這個角度來看,火影世界也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冰冷折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