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一事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伊朗隨即開始對這場事件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刺殺核科學家的「兇手」可能另有其人,因為伊朗懷疑核科學家是被遠程遙控武器所殺,利用遙控機槍在150米外瘋狂掃射,並且據稱3分鐘就結束了戰鬥?那麼利用這種武器真的有如此威力嗎?看來伊朗又面臨一個全新的挑戰。

伊朗研製核武器無疑已經成為美國的心頭大患,所以這次伊朗頂級科學家遭到暗殺一事,想必外界早就知道誰是幕後兇手了,結合此前美軍派出無人機炸死伊朗少將蘇萊曼尼一事,所以這次暗殺行動跟美國方面必然脫不了干係,但與蘇萊曼尼不同,這位伊朗科學家被暗殺的地點則位於伊朗境內,美國方面不敢光明正大出手,所以只能採取暗殺的形式,按道理作為頂級科學家,伊朗方面肯定是層層設防的,最大限度保護科學家的安全,但依然讓兇手得逞了,這說明伊朗防範方面還存在漏洞。

如果真的如伊朗調查結果顯示的那樣,這位科學家死於遙控武器之手,那麼就進一步指明了兇手,因為美軍現在已經裝備了大量的遙控武器,除了無人機外,坦克與裝甲車上也出現了遙控武器站,人員在不需要露出炮塔的前提下就能夠操控機槍、自動榴彈等武器殺傷遠處的敵人,同時還有大量無人作戰裝備的出現,也進一步表明美國跟這件事難脫干係。
雖然伊朗科學家乘坐的汽車具備防彈功能,但目前防彈車輛還是有防護等級的,從這次結果來看,他所乘坐的汽車只能抵禦手槍彈或者是小口徑步槍的射擊,但如果面對威力更大的機槍子彈時,汽車很可能就失去抵抗能力,同時,這次射擊距離大約是150米,這恰好是機槍發揮威力的最佳射程,即使是目視瞄準,也能夠輕易擊毀汽車,更不用說遙控武器站還往往集成了先進的火控系統。

自動暗殺武器的出現,也讓伊朗開始面臨更為巨大的挑戰,因為它讓人更加防不勝防,與路邊炸彈與無人機暗殺相比,自動暗殺武器更加隱蔽,因為以伊朗的防空火力,無人機很難闖入,同時路邊炸彈目標太大,容易誤傷無辜,一旦發動將引發全世界的指責,但自動暗殺武器可以做到精確定點清除,而且兇手可以在很遠的地方操控,埋伏起來等待時機,這樣就算暗殺成功,伊朗方面也很難逮捕兇手。
這次暗殺行動也給伊朗高層提了一個醒,那就是要重視國內高層人員以及科學家的安危,雖然這些自動暗殺武器很難防範,但也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出行路線必須嚴格保密,讓敵方不知道在哪條路線上布置埋伏,提升人員的出行保護規格,換用防護等級更高的防彈車或者是裝甲車,從而最大限度保護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