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日報》英文全媒體推介詩畫東湖: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2021-01-08 武漢發布

連續兩天,《中國日報》三次英文報導武漢東湖,圖文並茂,加上兩段唯美視頻《夜色東湖》《詩畫東湖》,以全媒體方式向世界呈現大美東湖城市「綠心」,展示武漢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全球期均發行90餘萬份,其中,海外期均發行60餘萬份。《中國日報》作為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是國內外高端人士首選的中國英文媒體,是唯一有效進入國際主流社會、國外媒體轉載率最高的中國報紙。

3月11日,中國日報網用一段精彩視頻,展示了東湖綠道三期建設夜景亮化工程「聽濤畫卷」如夢如幻的美麗夜景。全英文的圖片說明中,介紹東湖因美麗的櫻花,將迎來一年中的賞花旅遊旺季。

3月12日,《中國日報》以《Car?free zone brings East Lake to life》(《無車區讓東湖煥發生機》)為題,圖文並茂地報導了東湖的生態保護和修復。摘要部分醒目地標出了一句話——「當我們遇到一棵大道旁的紅杉樹,我們會建一座橋來避免砍斷紅杉。」

3月12日,《中國日報》相繼在其海外社交平臺上以《Spring in the air at Donghu》(《春滿東湖》)為題,用一段精美的《詩畫東湖》視頻,向世界展示東湖改善生態的成果。視頻裡,東湖櫻花園的標誌景點五重塔,在燦若雲霞的櫻花樹掩映下,分外妖嬈。

《中國日報》海外社交平臺發布《詩畫東湖》

作為2018「遇見東湖 讀懂中國」東湖國際攝影大賽的領銜大師,瑞典人斯塔凡·威斯特蘭德去年曾來東湖沉浸式拍攝5天,他是《美國國家地理》合作攝影師、荷賽獎終審評委。「去年來東湖,是荷花盛開的時候,東湖的荷花充滿詩情畫意,我拍了上百幅照片,還生平第一次吃到了蓮藕。」斯塔凡看到《中國日報》海外社交平臺發布的視頻報導後,對長江日報記者說:「長長的東湖綠道,動人的荊楚文化,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跟許多攝影師朋友都推薦過東湖,這些報導更詳細展示了武漢東湖的美麗,我都轉給朋友們看了,叫他們都來東湖逛一逛。聽說今年東湖還計劃舉辦國際攝影大賽,我希望還能來,帶更多國際友人來。」

從武漢外國語學校畢業讀完大學,武漢姑娘秦柯目前在紐約從事國際文化交流工作。看到海外社交平臺轉發的報導後,她對記者說:「每年櫻花開的時候,我都會和家人一起去東湖賞櫻花,出國後已經四五年沒有看過櫻花了,很是想念呢!許多海外同事以前都只知道去華盛頓、日本看櫻花,我要把視頻發給他們看,讓他們來武漢東湖看櫻花。」

斯塔凡·威斯特蘭德去年在東湖綠道拍攝。記者傅雪嬰 攝

12日,東湖磨山景區旅遊管理科工作人員馮欣忙碌了一整天,因為13日,一年一度的東湖櫻花節就要開幕了。「去年3月,央視兩次為『東湖櫻花』點讚,東湖櫻花園聲名遠播。這次央媒大規模報導,正趕上櫻花節開幕,估計遊客量還會增加,這幾天我們全員加班,努力將最美的東湖櫻花呈現給廣大遊客。」馮欣說。

記者12日在東湖看到,今年櫻花園再度刷新「顏值」。大氣的中式門樓、典雅的唐式建築群,人文的楹聯佳句,藝術的疊石小灘,靈動的戲水錦鯉,匠心的園藝搭配,和春日裡初綻的粉白早櫻相映成趣,自然天成,宛如一幅秀麗畫卷。

「白天燦若雲霞,夜晚的流光溢彩,今年東湖櫻園將給世界遊客帶來更完美的體驗。」東湖風景區旅遊局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秉承綠色、協調、創新、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101.98公裡的東湖綠道沿線,月月有花看,四季有花賞,匯集成33平方公裡的東湖花海。東湖持續多年的生態保護,讓這裡的湖光山色一年更勝一年,四通八達的高鐵動車,帶來了五湖四海的遊客。每年三月,百萬計的海內外遊客來東湖賞櫻賞花。綠水青山成為了金山銀山,東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賞花勝地。

12日,夕陽下,東湖櫻花園早櫻初綻,靜待開園迎接海內外遊客。記者傅雪嬰 攝

《中國日報》:無車區讓東湖煥發生機

當我們遇到一棵大道旁的紅杉樹時,我們會建一座橋來避免砍斷紅杉。

刊發媒體:《中國日報》3月12日7版

文章標題:《Car?free zone brings East Lake to life》

《中國日報》報導版面

《中國日報》以《Car?free zone brings East Lake to life》(《無車區讓東湖煥發生機》)為題,圖文並茂地報導了東湖的生態保護和修復。

文中這樣形容東湖綠道:「像兩條玉項鍊,環繞著東湖。」摘要部分醒目地標出了一句話——「當我們遇到一棵大道旁的紅杉樹時,我們會建一座橋來避免砍斷紅杉。」

來自武漢大學的46歲教師李金傑(音譯)說,他每周都會在綠道上慢跑,「幾年前,東湖有很多車,在路邊跑步很危險。現在自行車都已經被禁止通行,我們可以在整條綠道上自由奔跑」。

文章中還引古喻今,告訴海外讀者,戰國的屈原和唐代詩人李白,常在東湖邊吟詩。毛澤東主席40多次訪問東湖,在此接待了60多個國家領導人。今年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帆船比賽也將在東湖水域舉行,東湖的優質湖水很適合帆船比賽。

《經濟日報》: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與倫敦、荷蘭、日本等地的世界知名綠道相比,東湖綠道有獨特之處。在國外,綠道通常建在郊野,而東湖綠道就在城市中心地帶,人們出門不遠即可享受綠色生活。

刊發媒體:《經濟日報》頭版大圖、15版綜合新聞

文章標題:《東湖綠道 讓世界遇見最美武漢》

《經濟日報》15版綜合新聞

長江為帶,東湖為心,百公裡生態綠道串接成網。《經濟日報》對東湖綠道的報導飽含深情,文章全篇2600多字,細細描述了水岸同治、生態環保、綠色時尚的大東湖美景。

3月的武漢東湖,藍天白雲下,碧波蕩漾,水鳥翩躚。人們在湖邊的綠道上散步、騎行或小憩。不時有歡快的笑聲迴蕩在湖畔,令人陶醉。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東湖,「生態優先」成為武漢人的共識。近10年來,武漢市圍繞構建「大東湖」生態水網,持續不懈治水,還東湖一汪碧波。數據顯示,東湖水質持續向好,近年來東湖整體水質基本穩定在Ⅲ至Ⅳ類。

2015年12月份,東湖綠道一期開工,建設之初,就打上了綠色環保的標籤:少些人工雕琢,多些自然野趣。東湖綠道秉持「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生態措施,改良生態系統;並通過植被規劃、人工溼地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淨化東湖水體,促進東湖生態系統的修復。

2017年底,東湖綠道二期建成。山攬翠,水涵青,湖光山色與人文融合的美麗畫卷讓人們真切感到,「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宜居的環境不僅吸引人,也引來了鳥。喻家湖畔,攝影師劉曙松和友人帶著專業攝影裝備來拍鳥。「我們看到了紅嘴鷗、白鷺。它們對氣候和環境非常挑剔,環境不宜居是不會來的。」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東湖綠道匠心打造「生態綠心」

沿著東湖綠道行走,最先親密接觸的是綠道邊的湖塘。湖塘環境好壞,決定遊客對東湖的第一印象。

刊發媒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文章標題:《東湖綠道匠心打造「生態綠心」》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截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3月12日早間,播出《東湖綠道匠心打造「生態綠心」》報導,這段時長1分30秒的播報,介紹了東湖改善水質的良方,把東湖綠道打造成一片「生態綠心」。

武漢近年來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依託東湖特有的自然風貌,建成集生態、文化、休閒、景觀、通行於一體的百公裡東湖綠道,開啟了武漢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

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康玉輝表示,他們對東湖的8個小湖和湖邊塘,通過排乾湖水、晾曬底質殺菌,清除湖底垃圾、種植水生植物和放養水生動物,構建健康食物網,恢復了湖泊自淨能力。整個東湖的水質這兩年都是在逐步好轉,目前是穩定在三類水左右,整體達到三類水。(長江日報融媒體 記者傅雪嬰 甘娟 實習生寧秀梅 通訊員彭衝)

相關焦點

  • 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
    20日下午,一場關於「山水間的中國當代詩歌及傳統」的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李少君、王家新、霍俊明、娜夜、谷禾等30餘位國內知名詩人參加了論壇。   東湖詩歌高峰論壇為2018東湖詩歌節的重要環節,由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武漢市東湖風景區管委會主辦,《漢詩》和《詩刊》協辦。高峰論壇上,詩人們圍繞「詩歌照亮山河」這一主題展開對話,探討了山水和自然的內涵及山水永恆的品性對人類精神的淨化作用,並對中國古典傳統詩歌和當今西方詩歌的山水寫作做了詳盡比較,以及分享了自我創作的體驗。
  • 東湖論壇暨東湖會千人年會在武漢隆重舉行
    (記者 楊豔 洪成 通訊員 肖言)2020年元月11日,東湖論壇暨東湖會2020千人年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著名青年歌手、第11屆青歌賽銅獎獲得者萬莉博士,湖北省金鐘獎金獎獲得者、武漢歌舞劇院青年男高音歌唱演員董研峰等的精彩演唱,和武漢郵政藝術團參加世界郵展的獲獎節目《新的天地》,3D夢幻舞蹈,京劇,以及出國訪問和央視網絡春晚金獎節目《唐詩宋詞》,還有創意開場舞《東湖會·水世界》,為現場千名與會者奉獻了一場文化盛宴。
  • 這裡仁和 遇見陽光|冬日裡的最美民宿,讓你住進詩畫裡…
    這裡仁和 遇見陽光|冬日裡的最美民宿,讓你住進詩畫裡…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2-04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的介紹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整個展館由八個展區組成,坐落在著名的國家風景區武漢東湖,建築面積約三萬平方米,門票為80元,開放時間是09:00--18:00。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坐落在著名的國家5A名勝風景區武漢東湖湖畔。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展示千餘種萬餘尾海洋珍稀魚類。
  •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在武漢啟幕(圖)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在武漢啟幕(圖)發布時間:2018年09月16日 11:4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武漢9月16日電 (武一力 鄧歡)9月15日,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在武漢啟幕。論壇上,來自武漢大學、澎湃新聞等各個相關領域的20餘名專業人士發表主題演講,在交流互動中探討網際網路廣告行業的良性發展。  據悉,作為2018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刊博會」)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東湖論壇旨在推進媒體融合、提升網際網路廣告的信任度、保障品牌主投放的真實有效性,為數字廣告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 活動預告|2019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
    2018年10月,東湖詩歌節組委會在東湖風景區成功舉辦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和好評。組委會茲定於2019年6月20日—22日在東湖風景區舉辦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多位重量級著名詩人蒞臨。以詩為助,相信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將會以絕佳的山水風貌、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成為中國的東湖和世界的東湖。
  • 看,武漢最美環線來了!_荊楚號_荊楚網_湖北日報網
    對武漢這樣有山有水的江湖城市來說,建設代價巨大,而生態價值無法換算。最美環線上兩座高顏值大橋為它加分在四環線全線,最難、最有代表性的工程莫過於新建的兩座長江大橋,各有千秋,集顏值、科技感於一體,成為長江武漢段上的璀璨明珠。
  • 武漢大學:為中國十大最美高校之一,四季花開不敗,花香鳥語!
    武漢大學瀕臨東湖,環抱珞珈山,校園內綠樹成蔭,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一批建築如宋卿體育館、櫻園老齋舍、圖書館、半山廬等,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住宿區還有桂園、楓園、櫻園、梅園等四大名園。網評武漢大學為中國十大最美高校之一。 古樸的建築點綴於茂密的樹林之間,四季花開不敗,走在校園裡,花香鳥語。拿一本書,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重溫青春時光。
  • 「金牌導遊」潘伊玫:用英文把最美家鄉介紹給世界
    「用一口流利的英文,把心中最美的家鄉介紹給全世界」是潘伊玫從小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從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碩士畢業後,她選擇回到杭州從事一線導遊工作。英語流利、業務精熟的她去年還入選了全國十大「最美導遊」和「中國好人」。
  • 今年首次外推,武漢備好文旅「好菜」
    健康、安全、美麗、快樂的武漢正張開雙臂,歡迎全國遊客到來。隨著中秋國慶長假即將到來,9月15日起,武漢在南京、上海、杭州三地召開推介會,向全國人民發出最誠摯的邀請:大武漢將以最優的服務、最美的形象,最具有文旅特色的產品,邀請大家打卡。這是今年以來,武漢首次到省外舉行文化旅遊推介會。武漢邀全國人民來打卡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馳援武漢。
  • 中國英文科技期刊推介:Engineering
    「解釋世界」,那麼中國期刊《Engineering》就是「改變世界」。《Engineering》 是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於2015年共同主辦的中英雙語月刊,承載著中國工程院發揮最高學術機構學術引領作用的使命,從創刊開始就定位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綜合性工程類權威期刊。
  • 打造武漢的「博鰲」 東湖論壇10日開幕
    荊楚在線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楊磊通訊員朱漢華陳亞琴)每年一度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論壇」、亞洲經濟論壇「博鰲論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國經濟峰會將歸何處?雄心勃勃的武漢拉起了「東湖論壇」的大旗。 首屆「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將於本月10日開幕。
  • 武漢東湖真的很美,還曾發生神秘事件,堪稱中國十大UFO事件之一
    杭州有西湖,武漢有東湖,雖說東湖名氣不及西湖大,但它作為國內最大的城中湖之一,武漢東湖之美景也是聞名遐邇,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規模很大,面積達88平方公裡,由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和珞洪區組成,形成武漢最美、最大的城市湖泊公園。
  • 中國英文科技期刊推介: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有這樣一本期刊,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穩紮穩打,憑藉多年的努力實現了中國食品科學與技術領域的
  • 武漢東湖光電學校2018年招生簡章
    一、學校簡介:武漢東湖光電學校(027-83608966)坐落於東湖風景區吹笛山南麓,位於美麗的東湖綠道東端,緊鄰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軍械士官學校,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是武漢東湖高新區、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省級重點技校
  • 「武漢建築軍團」再攀國際高峰 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武漢東湖深...
    大東湖深隧項目二襯混凝土結構施工。(資料圖片,中建三局供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三春 通訊員 思名 軍偉 宇太武漢建築技術再迎高光時刻——11月23日,龔曉南、肖緒文、陳湘生、謝先啟、徐建、呂西林等6位院士參加中國建築集團在漢舉行的科技成果評價會,中建三局建設珠海長隆海洋科學樂園、武漢東湖深隧工程中創造的技術,被專家們認定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 大美東湖,斬獲「全國唯一」!
    11月12日下午水利部長江委組織的東湖示範河湖建設驗收組亮出分數武漢東湖高分通過驗收建成「全國示範河湖」為全國提供治水樣板此次於琳 攝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國開展示範河湖建設,遴選出首批17個示範河湖建設名單,武漢東湖入選,是其中唯一一座城中湖。
  • 武漢東湖高新區 構建高質量創新生態系統的思路與對策
    運行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營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環境,對於推進武漢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邁向「世界光谷」具有重要作用。  武漢東湖高新區  構建創新生態系統的意義  作為全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東湖高新區肩負通過先行先試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的使命,要通過自身發展找到一條適合我國更廣大地區的「中國創造」經驗。因此,著力構建創新主體廣泛、創新環境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有助於武漢東湖高新區創新體制機制,創造更多先進經驗。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八篇-東湖植物園
    作者簡介:本公眾號主人,定居武漢的東北人。創辦本公眾號的目的就是自娛自樂,分享生活。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白馬景區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 組圖:東湖「夢遊仙境」徵服國際大師
    連日來,東湖之畔,中外攝影大師們靈感迸發,就連東湖「原住民」小動物們似乎都在聆聽這一場世界級的藝術交響。為期5天的「遇見東湖·讀懂中國——國際攝影大師聚焦東湖」活動引起極大反響。10日,中外攝影藝術研討會對公眾開放的消息公布後,來自湖北攝影家協會、武漢攝影家協會的資深攝友紛紛聞訊趕來,有的加入東湖行拍攝隊伍,有的坐在東湖草地上拿著相機向大師請教。大師們究竟是運用怎樣的獨特視角,發掘出你所不知道的東湖之美呢?長江日報記者匯集連續三晚藝術研討會上攝影大師們的點評,進行綜合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