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東湖,斬獲「全國唯一」!

2020-11-30 荊楚網

96.77分!

11月12日下午

水利部長江委組織的

東湖示範河湖建設驗收組

亮出分數

武漢東湖

高分通過驗收

建成「全國示範河湖」

為全國提供治水樣板

此次「大考」中

東湖是其中唯一一座城中湖

經過全面整治水質提升的東湖水秀波清。於琳 攝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國開展示範河湖建設,遴選出首批17個示範河湖建設名單,武漢東湖入選,是其中唯一一座城中湖。

東湖主湖水質保持Ⅲ類

是近40年來最好水平

一年來,東湖風景區克服疫情、大汛影響,持續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東湖水質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的監測數據顯示,東湖主湖水質保持Ⅲ類,為近40年來最好水平

生態修復後,湖面如鏡,清澈見底。於琳 攝

11月7日,自武漢「重啟」以來,東湖日接待遊客量首次突破40萬人次,一幅幅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圖景,展現在英雄城市、文明城市的綠心之中。

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驗收專家組成員熊明說,近年來,東湖風景區努力探索一條「大湖、名湖、城中湖」生態治水之路。東湖通過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驗收,可以為全國類似的城中湖建設提供一個很好的治水樣板。

百公裡生態綠廊環繞最美城中湖。羅斌 攝

一潭清水涵養

東湖「水下森林」

11月12日上午,驗收組一行來到東湖聽濤景區碧潭觀魚內塘,碧波蕩漾下,水草豐茂搖曳,魚兒悠遊穿行。今秋以來,東湖「水下森林」刷屏,吸引市民遊客頻頻「打卡」。

錦鯉成群、水草悠遊的碧潭觀魚。記者寧秀梅 攝

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修復專家康玉輝介紹,曾經長期養魚,使碧潭觀魚水生植物嚴重退化,如今通過篩選魚類、種植先鋒植被,促進水生態自我修復,不斷完善健康水系統,才達到眼前「一潭清水」的效果。

聽濤碧潭觀魚的「水下森林」。記者寧秀梅 攝

東湖「水下森林」還將不斷擴域,在湯菱湖、小潭湖新增132萬平方米,未來連點成面,超過東湖水域面積十分之一。

湖溪河治水

「初期雨水」變「活水」

全長1530米的湖溪河經過兩年綜合治理後,原本只六七米寬的河道拓寬至40多米,排水防澇能力大大提升。

調節東湖水位的新溝渠節制閘。記者寧秀梅 攝

湖溪河初期雨水調蓄池,是湖溪河綜合治理工程的核心工程。該調蓄池結合東湖實際水環境特徵,對初期含雜物較多的雨水進行淨化處理,將水質提升後再補給河道。

東湖碧水長風,堤岸杉林,魚翔淺底。於琳 攝

「湖溪河兩岸都埋設了初期雨水收集管道,收集起來的雨水經過位於河道下遊的處理廠處理後,再傳輸到河流上遊,通過河流自然下洩,最終匯流到喻家湖去。」湖溪河綜合治理工程相關負責人介紹,初期雨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為3萬噸/天,對水質較差的初期雨水能夠起到較好的淨化作用。

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驗收專家組表示,調蓄池起到「血液透析」作用,持續循環淨化水質,這為東湖進一步提升各子湖的水質,提供了實踐樣本。

一校師生

都是東湖的「眼睛」

2016年開始,東湖率先啟動了「東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打破行政區界線,以流域水係為單位治水。

今年武漢特大降雨,東湖成為巨大「城市海綿體」。通過湖泊保護、水位控制等相關措施,多湖連通,擴大城區的雨水調蓄能力,減少城區內澇災害的發生。

陽光下,華僑城生態溼地公園呈現出「城湖融合」的美麗景象。記者詹松 攝

「採樣地點筲箕湖,水溫19℃,pH值8.06。」11月12日上午,在華僑城小學的東湖生態文明教育館,五年級同學正在對東湖水樣進行檢測。這群「小小科學家」是東湖的「民間湖長」,在學校引導下定期巡湖護湖。可以說一校師生都是東湖的「眼睛」,共同呵護美麗東湖。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記者傅雪嬰 胡蝶 寧秀梅 通訊員周鑫 製圖:趙健 製作:朱佳琪 校對:熊琳琳)

相關焦點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八篇-東湖植物園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共分為10篇來介紹,分別是第一篇-東湖景區的前世今生;第二篇-東湖聽濤景區;第三篇-東湖磨山景區;第四篇-東湖落雁景區;第五篇-東湖吹笛景區;第六篇-東湖梅園;第七篇-東湖櫻園;第八篇-東湖植物園;第九篇-東湖白馬景區和第十篇-東湖綠道。
  • 詩意東湖 走出環境改善提升新路子
    近年來,東湖全力推進水岸同治、湖塘並治、流域齊治、社會共治,努力走出一條「大湖、名湖、城中湖」的生態治水之路。2019年,東湖獲評水利部「長江經濟帶最美湖泊」,2020年高分通過全國示範河湖驗收,成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實踐典範、引領生態治水的國家級示範樣本。
  • 大美股份實力斬獲母嬰行業2020年度最具成長力企業表現...
    一場眾人矚目的母嬰行業盛會,大美股份作為中國母嬰照料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南京母嬰照料行業協會會長單位應邀出席,大美股份執行總經理龍飛先生代表參加。、有機奶粉第一品牌貝拉米,一起榮獲「2020年度最具成長力企業表現大獎」,也是唯一一個母嬰照料行業獲得者。
  • 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通水運行 大東湖深隧造福300萬居民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廖宇智)9月29日從武漢市水務局獲悉,全國首條深層汙水傳輸隧道——大東湖核心區汙水傳輸系統工程PPP項目(簡稱「大東湖深隧」)主隧通水試運行一個月,與北湖汙水處理廠配合「默契」,可將半個武昌城的汙水運送至主城區外的北湖汙水處理廠進行深化處理。
  • 新時代的浪漫楚辭——紀錄片《東湖》中英文解說詞
    以其水天相連的空闊Merging with the sky at the horizon,消融著這座人口過千萬的the lake makes this super metropolis超級大都市的噪音和紅塵of over 10 million people seem quiet and placid,從而撐起打造生態大武漢的半壁江山
  • 東湖實驗學校來了!7大利好兌現,這裡是徐州最有潛力的板塊之一
    作為徐州重點規劃板塊,東湖新城利好兌現的速度很是給力,成為徐州當前最有潛力的板塊之一!東湖新城再添兩大利好近日網友爆料,徐州東湖新城板塊首個公立學校——東湖實驗學校掛牌!小編在實探東湖新城時,看到東湖實驗學校正在建設,工地大門處已經掛上了項目鳥瞰圖!
  • 東湖論壇暨東湖會千人年會在武漢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以「東湖領袖,共創未來」為主題,湖北省原政協副主席陳春林等十多位省市老領導及文藝大咖,在鄂58位企業領袖,100多位商協會會長和800多名企業家代表,近千嘉賓暢敘友情、共襄盛會。開幕篇章伊始,LED大屏幕播放的東湖會發展歷程的動感沙畫,藝術呈現了「東湖會」的緣起和五年多的發展歷程及未來願景。
  • 武漢高三學生斬獲全國生物奧賽金牌
    長江網10月16日訊(記者楊楓)近日,第29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在重慶閉幕,華師一附中5名省隊選手參賽,最終喜獲兩枚金牌、三枚銀牌,其中高三學生石子昂獲得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京大學。
  • 活動預告|2019第二屆東湖詩歌節暨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即將拉開帷幕
    東湖位於武漢市中心城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現為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積33平方公裡,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東湖由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吹笛區、白馬區和珞洪區6個片區組成,楚風濃鬱,楚韻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青山環繞,島渚星羅,素有「九十九灣」之說。
  • 第三屆全國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東湖論壇在漢舉行
    第三屆全國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東湖論壇暨「依規治黨與黨內法規理論創新」研討會在漢舉行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黨內法規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不斷提高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水平
  • 東湖詩歌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
    東湖詩歌高峰論壇為2018東湖詩歌節的重要環節,由武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武漢市東湖風景區管委會主辦,《漢詩》和《詩刊》協辦。高峰論壇上,詩人們圍繞「詩歌照亮山河」這一主題展開對話,探討了山水和自然的內涵及山水永恆的品性對人類精神的淨化作用,並對中國古典傳統詩歌和當今西方詩歌的山水寫作做了詳盡比較,以及分享了自我創作的體驗。
  • 組圖:東湖「夢遊仙境」徵服國際大師
    連日來,東湖之畔,中外攝影大師們靈感迸發,就連東湖「原住民」小動物們似乎都在聆聽這一場世界級的藝術交響。為期5天的「遇見東湖·讀懂中國——國際攝影大師聚焦東湖」活動引起極大反響。10日,中外攝影藝術研討會對公眾開放的消息公布後,來自湖北攝影家協會、武漢攝影家協會的資深攝友紛紛聞訊趕來,有的加入東湖行拍攝隊伍,有的坐在東湖草地上拿著相機向大師請教。大師們究竟是運用怎樣的獨特視角,發掘出你所不知道的東湖之美呢?長江日報記者匯集連續三晚藝術研討會上攝影大師們的點評,進行綜合解讀。
  • 觀光氦氣球、漂浮水街,暢玩東湖「花樣」再升級
    12月30日,武漢東湖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開啟了東湖慢生活的新篇章。武漢東湖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武漢旅聯東湖遊船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武漢旅遊體育集團旗下子公司,全面負責集團在東湖片區文旅項目的投資經營管理。
  • 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今日閉幕
    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今日閉幕     人民網武漢11月11日電今日,為期兩天的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在漢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民營企業家、政府官員和學者,就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環境、新空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 寧德:打響「東湖保衛戰」 吸引鳥類來安家
    [新聞頁-臺海網] 整治後的東湖 臺海網12月4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近段時間以來,寧德市城市管理局和東僑區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東湖沿岸違建亂象持續整治,保護東湖生態環境。 寧德東湖溼地是全國著名的溼地,位於市中心以東4公裡的大金溪河口,其生物多樣性豐富,已查明鳥類110種,佔我省鳥類總種數的20.0%。
  • 打造武漢的「博鰲」 東湖論壇10日開幕
    雄心勃勃的武漢拉起了「東湖論壇」的大旗。 首屆「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將於本月10日開幕。該論壇由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和武漢市政府聯合舉辦,主要探討建立民營企業商會、民營企業的法律地位和保護等。屆時,來自全國的100多位民營企業家、經濟學者和政府官員將蒞臨,包括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廣州健力寶集團董事長張海等。
  • 張家界航院在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斬獲一等獎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日訊(通訊員 餘洪偉)11月29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青島市落下帷幕。張家界航院教師餘洪偉和唐道湘,憑藉著過硬技術,斬獲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賽項職工組一等獎,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准後,將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這也是湖南省參賽選手中唯一的一等獎獲得者,劉讓賢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練」,183551班葉博中、劉超凡榮獲該賽項學生組三等獎。
  • 探秘武漢氣象數據 用「下了幾個東湖」衡量降水量
    這個觀象臺是武漢市唯一的國家基本氣象站,它測量的各項數據代表著武漢市的天氣狀況,與全世界進行數據交流。氣象觀測主要分高空觀測和地面觀測。進行高空觀測必須藉助氣球升至高空,然後觀測高空的氣象要素,且在每日的早晚7時15分和凌晨1時15分準時放飛。  記者趕到時,從事20年氣象工作的區燕已開始準備工作。在「嚴禁菸火」的庫房裡,她拿出一個有小足球那麼大的橡膠氣球,開始充氫氣。
  • 揭陽學子設計人形機器人參賽,斬獲全國一等獎
    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中,我市幾名青少年與來自全國的3100多名選手進行激烈角逐,最終斬獲全國一等獎。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共有創新創意類、智能競技類2個大類共17個競賽項目,致力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樂創智能老師 洪林勉:在這次賽事中,我覺得學生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比賽過程中,老師進不去,裡面有什麼問題,是通過學生去發現,解決、完成這麼一個過程。揭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秘書長 林瑜:通過這次比賽促進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事業發展。
  • 「熊孩子」斬獲全國機器人場地越野賽一等獎
    在「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中,王宇杭和劉科靈二人斬獲「機器人場地越野賽」高中組一等獎。    誰曾想,一年前,他們竟連代碼都不會讀。    一年來,在學校「和毅文化」的浸染下,經過老師的悉心指導,他們倆竟然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