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湖全力推進水岸同治、湖塘並治、流域齊治、社會共治,努力走出一條「大湖、名湖、城中湖」的生態治水之路。2019年,東湖獲評水利部「長江經濟帶最美湖泊」,2020年高分通過全國示範河湖驗收,成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實踐典範、引領生態治水的國家級示範樣本。
大美東湖的背後,凝結著無數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心血和汗水。這背後也蘊含著東湖城管人在城市治理中的四大實踐探索---加強湖泊治理、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基礎設施、整治小區環境。
城市綠心 醉美東湖
改善水域環境 建成「全國示範河湖」
2019年11月,水利部在全國開展示範河湖建設,遴選出首批17個示範河湖建設名單,武漢東湖入選,是其中唯一一座城中湖。2020年11月12日水利部長江委組織的東湖示範河湖建設驗收組亮出分數,東湖以96.77的高分通過全國示範河湖建設國家驗收。一年來,東湖風景區克服疫情、大汛影響,持續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創新治湖護湖舉措,探索制度治水、法治治水,實施科學治水、生態治水、智慧治水,堅持水岸同治、湖塘並治、流域齊治、社會共治,東湖水質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今年以來,東湖市政處對所轄湖泊實行全域保潔,保證全天湖面不少於12隻保潔船巡視保潔,12小時不間斷巡航,確保湖面無白色垃圾、水葫蘆等漂浮物。特別是針對夏季梅雨季節東湖口簾漂浮垃圾陡增的情況,開展按季節性、氣候性應急值守打撈。全天12條保潔船,至少16個突擊隊員隨叫隨到,參與死魚打撈、藍藻清理、落葉清撈等工作。汛期,市政處職工24小時值守新溝渠及苗圃口簾,保障汛期流水暢通;清理了九峰渠九峰湖湖面160噸各類淤泥、漂浮物等垃圾雜物。除了重視湖面保潔,風景區還注重湖面垃圾的處置清理,每日湖面垃圾送至指定垃圾處理場,嚴禁隨處傾倒,造成二次汙染。
環衛工人清理湖面垃圾
東湖有的放矢淨化水體,注重促進水質「自我修復」,提升水體「免疫力」,56.8公頃水域重現「水下森林」。在東湖聽濤景區碧潭觀魚內塘,碧波蕩漾下,水草豐茂搖曳,魚兒悠遊穿行。今秋以來,東湖「水下森林」刷屏,吸引市民遊客頻頻「打卡」。在城管、水務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東湖主湖水質保持在Ⅲ類,為近40年來最好水平。一幅幅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圖景,展現在英雄城市、文明城市的綠心之中。
東湖碧潭
聚焦問題短板 開展村灣環境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村灣環境綜合治理既是實現東湖風景區生態振興的需要,也是推動東湖全域旅遊大發展的需要。
2019年8月,東湖風景區出臺了《關於村灣環境衛生突出問題整治提升工作方案》,針對風景區村灣垃圾亂堆亂放、路面汙染、道路破損等突出問題,開展了「一體化、標準化、精細化、市場化、智能化」的環境綜合治理。通過開展突出問題整治,補齊村灣環境衛生短板,讓優美的村灣環境成為風景區城市管理的突破點,生態振興的支撐點,全域旅遊的新亮點,村民美好生活的增長點。
2020年,風景區城管開展了村場社區大件、裝修垃圾物品整治行動。對村灣家庭大件垃圾、廢舊家電及裝修垃圾,進行集中收集存放,由西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統一回收處理。城管、市政、城鄉、規劃等多部門協同,分別參與垃圾屋選址布局、開工建設、運營管理等各環節。全年共投入149.8萬元,在新磨山、橋梁、新武東、先鋒、濱湖、建強、九峰漁場等7個社區,新建了14個封閉式垃圾屋,開啟了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和亂堆放物品歸置存放、清運、處置的新模式。
工人師傅清理閘口
新磨山社區書記劉運平表示:「社區垃圾屋的建設,大大提高了村灣大件垃圾的集中處置能力,實現了大件垃圾資源化和可回收利用率最大化。不僅有效解決了居民大件垃圾亂堆亂放問題,還促進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對改善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東湖吉他島
小廁所大民生 興文明建設新風尚
近年來,風景區不斷聚焦民生短板,通過統一形象、統一標準、統一服務規範,推進公廁革命,滿足城鄉居民多樣服務需求、引領城鄉環境變革、形成鄉村文明建設新風尚。
風景區下大力氣解決廁所標準低、數量少、衛生差、管理缺等問題,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分別投放城鄉新型環保廁所共124座,其中裝配式衛生間7座、模塊式衛生間117座,投放範圍涉及風景區14個村、場、社區。公廁內部配備了智能化顯示屏及智能化檢測系統,安裝了便器負壓除臭、SOS緊急呼叫器等先進裝置,先進的設備、優雅的環境、周到的服務,給市民遊客帶來了更舒適的如廁體驗。
124座公廁實行區域劃分、管理人員職責劃分,各項管理環節有序跟進,特別是制定了突發事件及惡劣天氣應急處置預案,全面提升廁所建設管理與管理服務水平。廁所革命,不僅推動了數千年鄉村如廁習慣的改變,一個個乾淨整潔、服務周到的廁所更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智慧公廁內景
推進社區治理 打造空中城市風景
2020年,為強化城市空間管理,淨化、美化轄區環境,風景區城管制定了《老舊小區樓頂雜物清理整治專項行動方案》,針對老舊小區樓頂雜物亂堆亂放、違章搭蓋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清理整治。園林場小區、植物園小區、梨園家屬區共13棟、26個單元樓頂納入整治範圍。城管、社區幹部、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環境治理。對樓院屋頂違章建築、雜物、各類附屬設施按照標準逐項整治,依託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明確巡查對象和巡查區域,做到區域全覆蓋。
城管結合燃氣安全知識、小區違建法規宣傳,深入社區開展各類主題宣傳,現場設立諮詢臺,懸掛宣傳條幅,面對面向居民宣傳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的危害,將社區居民最需要的服務帶至居民身邊。
此外,城管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每周深入社區,清理衛生死角,清掃白色垃圾,清除牛皮癬……經過系列清理整治活動,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家住梨園醫院家屬區的王先生高興地說:「經過整治,小區樓道和樓頂長期堆放的雜物沒有了,樓道暢通了,環境整潔了,心氣兒也順了。」(通訊員 徐鳳嬌)
東湖磨山楚城
東湖迎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