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易經》、《山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三部經書,然而《山海經》卻被我們嚴重的低估了。
眾所周知,《山海經》又名《山珍海味經》(這是假的)乃是我國戰國時期楚人所著,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書,可其所描繪的山川地理卻和現在大不相同,故此很多人只是把他當成了一本志怪小說看待,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說《山海經》所記載的東西太過荒謬無稽,所以在做史時不加參考。
或許是受此影響,我們很多人僅僅把《山海經》當做一部充滿怪誕想像的博物志,如果我們結合野史和神話故事,會發現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或許中古時期的地理和現在並不一樣,古代的蓋天說本被一度奉為至理,在西漢時期渾天說才突然興起。雲夢澤,作為春秋戰國時期有名的大澤,也是差不多在先漢時期失去蹤跡。
超自然部分
在一些神話傳說中,商紂之後無人皇,而只有天子,但秦始皇自比德高三皇,功蓋五帝,不奉昊天為主神,轉而祭祀嬴家先祖,並得到老子的趕山鞭,改變天下地理。
現代有部分學者提出,九州有大九州、中九州、小九州之分,盤古身化大陸為大九州,此時的大陸乃宇宙之中興,無邊無涯,後來水神共工與帝顓頊爭奪天帝之位,怒撞不周山,自此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各種惡獸趁機作亂,後女媧補天,大翌射殺六妖,顓頊帝絕地天通,把大九州大陸碎裂的最大的九塊變成中九州大陸,而地球正是中九州大陸之一。
秦始皇統一地球之後,用老子所煉製的趕山鞭改變天下地理以及海洋分布,並把一些顓頊帝遺留在地球上具有破壞力的異獸驅入了地下(或者說是第二個空間)。
(自秦之後地球上就再也沒有大規模的惡獸出現,偶爾有白澤九尾之類的瑞獸出現也是各大山神,還有更多的便是動物修行有成之後,結合一下前蘇聯的那個挖地心項目,挖到一定距離的時候下面就有神獸怒吼,這個世界肯定不止那麼簡單的)
學術部分
在嚴謹的歷史地理學家那裡,《山海經》並不是一部解密地球文明密碼的鑰匙,而是一部橫跨了整個地球世界的人文地理的古代大百科全書。
美國知名的歷史學博士默茨在考察了美洲地形的時候,突然發現美洲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都和《山海經》中的《東山經》以及《大荒東經》所記載的山脈走向、位置,甚至是動植物的分布都極其相似。
他寫道,《山海經》中的文獻,提供了非常充分的證據,表明早在公元2000多年,中國人已經到達了美洲探險,進而世界各國的地理學者開始來研讀山海經,結果發現原來中國人遠遠不止是到過美洲。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
這句話乍一看不知所云,然而,如果我們把撒哈拉沙漠、尼羅河、獅身人面像,這三者聯繫起來是不是就全對上了?
還有《山海經》記載的各種上古異獸,都是在世界各地真實存在的,《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杻羊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
說的是「鹿蜀」這種動物,像馬一樣身上長滿了斑紋,聲音就像是在唱歌,這不是斑馬又是什麼呢?
讙頭國是《山海經.海外南經》中記載的一個奇怪的國家:「讙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
這句話的意思是讙頭國位於南方,這裡的人長著人臉和鳥喙,有翅膀,以捕魚為生,沒有絲毫的疑問,這其實不就是南極的企鵝嗎?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說的是這種鳥外表長得像鶴,但只有一隻腳,這個所謂的一隻腳,我覺得有可能是鳥類喜歡單腳睡覺的通病,羽毛是紅色的,鳥喙是黑白相間,這不正是生活在非洲大陸上的火烈鳥嗎?
還有飛魚、飛鼠、東南亞的食猴雕,紐西蘭的號鸚鵡與南美的犰狳,格林蘭的海豹等等,都在《山海經》中有所記錄。
有學者認為《山海經》中記載的是一個12萬年前的世界,還有學者認為《山海經》是東方的聖經,也有科學家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描寫被外星人毀滅之前的地球史。
《山海經》的魅力讓世人如痴如醉,這樣一部充滿著奇幻想像的中國奇特經書,一本東方想像力根源的神秘著作,一本遠古時期包羅萬象的知識寶庫,你難道不想親自閱讀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