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作者「查無此人」,其實是無從考究。國際上認為該書是漢學研究寶典,書中記載了大量奇思妙想的事物,它的出現,其重要性和意義不言而喻。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原來越多的事實佐證了《山海經》並不是單純的幻想,它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在《山海經》中的有這樣一個人,被稱作戰神,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首領,在先秦以前被兵家奉為始祖。在神話傳說中蚩尤形如野獸,有刀槍不入的銅頭鐵骨,並且傳承了上古神通三頭六臂,是一位天生的天地霸主。他的坐騎普遍被認為是熊貓。
據說涿鹿之戰,蚩尤的坐騎就是大熊貓,沒錯,兵主蚩尤是騎著大熊貓和皇帝作戰的,那黃帝呢,據說黃帝是騎的龍,在遠古,大熊貓的戰鬥力等價於龍。
《山海經·中山經·崍山》晉人郭弘農註:「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駁,亦食銅鐵也。」 作為上古兇獸,可不要被它軟萌可愛的外表欺騙了,現在我們好好看一看作為戰鬥過的兇獸大熊貓的究竟有多厲害。
咬合力僅次於北極熊,和棕熊齊平;奔跑速度在海拔兩千米高度的山地裡能超過劉翔平地最高速度;能爬上二十米以上的樹;能把三四頭狼當做坐墊玩,曾有新聞報導有工作人員不知為何惹到了正在哺乳期的熊貓媽媽,結果全身被咬傷。所以按規定即使是餵養員也不能直接接觸成年或即將成年的滾滾。
熊貓作為熊科動物,雖然改吃素了,但卻是一個貪腥的傢伙,有肉還是會吃的,比如竹鼠就是它零食。所以大熊貓雖然靠賣萌為生了,即使萌,還是藏著猛的。而且因為在遠古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大熊貓還曾被認為是邪惡兇殘的動物。
而《山海經》裡真實的動物可不止這一種,經過後人不斷探索,現代動物已經找出十餘種和《山海經》極為相似的物種了,其中就包括斑馬、袋鼠等等.....
《山海經》不僅僅是一個幻想小說,許多知名學者認為《山海經》應該是一本古代的地理考察報告。而且中國古人的確可能已經到達了美洲、非洲等地考察,不然不會有這麼多的巧合,正好符合美洲、非洲等地的山脈及物產特點。書中神奇的幻想,離奇的情節也是基於了當時的現實。
山海經裡面許多怪物到現在也有相似物種,比如袋鼠,仇狳等,根本就不存在於亞洲,可是秦漢那個年代竟然有記載,讓人心有畏懼其實古代亞洲大陸也有很多動物存在過。比如虎兕出於柙的兕,亞洲犀牛很早被人給獵光了,而非洲沒有,所以會覺得描述的大部分生物是非洲獨有的。
裡面離奇的故事情節,大量的神獸描寫,讓讀者重回重回遠古,感受心靈震撼,趣味性價值性比起外國神話故事也不遑多讓,至今為止,我們的學術界還遠遠沒有認識到《山海經》這本書的價值,《山海經》就像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幅藏寶圖,等待著我們去重新發現。
而對《山海經》有閱讀興趣,又覺得文言文晦澀的讀者不妨試一下《足本山海經》享有盛名的一個本子,高山先生親自修訂,是《山海經》校注權威經典的著作。
以《山海經》作為靈感來源,結合當代審美品位及其特有的中式繪畫風格進行了繪畫創作。將上古傳說中的幾百種神奇異獸形象,進行了生動、瑰麗的全新演繹,並配以精練的原文及趣味的解讀, 為華夏上 古志怪傳奇插上另一 種想像的翅膀。
終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進行註解,同時進行了部分故事的延伸,並補充了許多新奇有趣的知識。讓讀者愛不釋手
全套《山海經》一共49,價格實惠還能讓我們感受文化的力量,這本書不僅可以自己看,家裡有孩子的也可以套用裡面的情節給孩子講故事,這筆財富可遠遠大過孩子自己隨便玩得到的收穫,寒假來臨,讓自己得到一個安靜卻宏大的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