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囂張,聲音挺質樸」小談和聲力Zeus宙斯頭戴耳機

2020-12-04 流氓才子伴樂談

春風不度玉門關,又見才子伴樂談。

今天想談的品牌,對大家壇的朋友來說,還比較陌生,它叫做HarmonicDyne,中文名稱叫和聲力,我最早接觸它是在一年多以前,那時候在微博寫過一點介紹的文字,只不過當時並沒有發表在論壇這邊。所以今天如何對完全沒聽說過這個品牌的朋友們介紹和聲力成了一個問題。我想了一下,摘錄一些以前的文字放在這裡,算是先對這個品牌進行一點介紹,然後再談談今天想說的耳機。

工作關係,每天都會在耳機大家壇泡上挺久時間,你知道除了主討論區,論壇最火熱的版塊是哪裡嗎?那就是二手區,其實從二手區的繁榮程度,以及熱門器材的出現頻率,還有二手/全新的價格比例,是可以看出很多有用信息的,更重要的是,偶爾二手區會出現N年難得一見的寶貝,這種感覺就好象釣魚,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大魚浮上來,這種等待驚喜的感覺也是很多人每天逛的動力。除此之外,你還會在二手區看到一些別處看不到的,那就是有些在主討論區很少被提及的冷門品牌冷門產品,多數都是規模不大的小品牌或者DIY產品,命名方式也很有意思,都是類似於「天津李工耳放」、「廈門老趙解碼」、「東莞楊神信號線」這樣的,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這種命名太過於草率和簡單,其實音響品牌,在決定聲音走向和品質方面,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主事人一個人的拍板,而不是所謂一個團隊的集體抉擇。哪怕是許多國外的HIEND品牌,也是這樣,因為聲音是有個人風格的存在,所以集體決定往往會三個和尚沒水喝。所以你也會看到,在音響行業,隨著主事人的跳槽或者離開,某個品牌也會發生重大的聲音走向的轉折,從而一飛沖天或者一蹶不振,比方說馬克列文森,比方說KRELL,比方說高文,比方說索尼。

和聲力這個品牌的前身,其實最早就是在這個場景下見到的,當時這個品牌的產品叫「老郭平板」。雖然直到現在我都沒聽過這款平板,但是也逐漸記住了老郭這個招牌,直到去年底有一天,閒聊中才知道一個認識挺久的朋友竟然就是這位「老郭」。江湖之名容易給人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讓人主觀上產生一個虛擬的「人設」,然後網上傳播起來就容易放大這種人設,但線下真人和這種人設是否一致呢?並不一定。比方說三上老師其實並不在學校工作,方丈並不是光頭,同理,「老郭」一點都不老,只是名稱誤導了我們一直的慣性思維,造成假想而已。引申一下就是,hifi圈子裡,很多紙面上的數據引發的想像力固然美好,但是回歸真實聆聽更加重要,否則就會沉溺在知乎鬼麥一般的成見中而不自知了。當這個很講武德的年輕老郭告訴我,他準備以HarmonicDyne(和聲力)這個全新品牌啟航的時候,我說,老郭不一定老,新品牌不一定稚嫩,有沒有奧爾·傑克斯森號的實力,來大家壇這座深水港試試吧。

和聲力目前在產的頭戴耳機類產品有兩款,一款是去年年底發布的Helios太陽神,這是一款定位千元以下的入門級產品,也是品牌的處子秀,而另一款,則是前陣子發布的中端產品Zeus宙斯。熟悉歐洲神話的都知道,用光明和音樂之神太陽神來首發,潛臺詞就是希望ta是充滿樂感的存在,而宙斯是太陽神的爸爸,爸爸的含義,你懂的。除了型號命名,從外型上也可以很明確看出兩者的關係,反正這個金屬鏤空的腔體表面和抽拉杆處木質的裝飾,使得和聲力這兩款耳機在顏值上還是有不少辨識度的。只是,我個人不太明白這個命名的規則,反正從造型或者聲音來說,個人並沒有把耳機和古希臘神話裡眾神的形象建立起足夠的聯想,沒記錯的話,便攜耳塞裡面貌似也有叫太陽神或者宙斯的,好吧,這年頭名頭的高大上是不是軟實力的體現?個人反正還是更加適應森海、拜亞這些老派廠家的型號命名方式。

花了點篇幅介紹了我對和聲力品牌的一些了解,回歸到Zeus這款耳機本身,簡單來說,64歐阻抗,100dB靈敏度,5-40000hz頻響,50mm雙面鍍鈹振膜,雙3.5mm可換線設計,380g體重,北美胡桃木耳罩外圈。算是所有公開的技術參數了。耳機整體不重,佩戴舒適度也不錯,但是讓我覺得要吐槽的,是耳機線,這根線據說是訂製的單晶銅鍍銀,屏蔽層做得很厚實,捏一捏柔中帶剛,所以不可避免地,這根線比較重,比較硬,也比較粗,作為頭戴式大耳機的配線來說,這樣的規格是OK的,但是……為了強調Zeus耳機可以用便攜設備直推的特性,原線竟然標配的是3.5mm的插頭,這使得我平時用起來不太適應,又硬又重的1.5m線身本身就累積了不少應力,小小3.5mm的插頭並不能提供足夠緊密的結合度,有時候撥一下耳機線,插頭就會鬆動。個人覺得如果廠家希望強調便攜性而不願搭配6.35mm插頭的話,起碼可以考慮一下同樣緊密的4.4mm平衡插頭。平心而論,原線的素質確實不錯,但是過於理想化的設計反而妨礙了它的方便性,所以到手沒多久,我就給它換了線,Zeus的線材和手頭拜亞T1 3rd、艾巴索SR2都是通用的,倒也不需要另行購置。

既然強調和便攜器材的適配性,那麼我們就從海貝R8這個級別的便攜播放器來測試Zeus的表現,其實最新的新一代R6驅動Zeus我也試過,老實說,驅動效果不夠好,聲音的密度比起R8驅動還是欠缺不少的,新R6是偏向於各類耳塞產品的,而Zeus的50mm口徑振膜還是需要更大電流,例如R8/DX220 MAX/QA390這樣的大塊頭便攜音源才能伺候得七七八八。我對Zeus的定位理解比較保守,它是一個以桌面系統為主戰場,兼顧大推力便攜設備的頭戴式耳機,而到了和聲力將來推出的平板單元或者70mm口徑動圈單元作品的話,謹慎推測,目前的便攜設備將會很難駕馭。

海貝R8是一臺走古典路線的播放器,聲音渾厚大氣,搭配Zeus給我的聽感,整體音色很樸實,不是花架子的風格,一點都不「飄」。我曾經和老郭討論過音色走向的取捨,老郭本人是德國漢堡主修古典吉他的樂手,所以他的審美風格是更偏重於舞臺上樂器真實的還原,這點和我的口味不謀而合。Zeus最讓我信耐的就是它的音色,是本真的,拿一張布裡姆的吉他精選作品來聽(這張是布裡姆RCA大包子選粹,這個大包子也是我和老郭不約而同的珍藏唱片),Zeus對于吉他、魯特琴單件樂器的還原,非常到位,無論是吉他的腔體共鳴,還是撥弦之後的尾聲餘韻,都可以一一捕捉,看得出,雖然不是純鈹,但是和聲力獨家設計的雙面鍍鈹單元的瞬態響應能力已經不俗,順道一說,和聲力在成為和聲力之前,主業務其實是OEM,和那些淘寶採購現成單元然後DIY的品牌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R8和Zeus的搭配是否完美呢?我覺得並不是,Zeus在和高端便攜播放器搭配的過程中暴露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它的聲場橫向上雖然非常規整,也就是各個樂器群結像的比例很恰當,但是絕對寬度上並不見長,在原線下,你可以感受到整個樂隊還是有點「縮在」腦袋中間的,解決辦法其實也有,要麼外置便攜耳放,要麼,則是回歸到傳統的桌面系統上。所以我很老實地將Zeus接入臺式系統,用waversa minidac mk2做解碼,xiaudio百老匯單端版做耳放,驅動力釋放後的好處就是,Zeus的縱向聲場改善幅度很明顯,明顯比R8驅動要好,聽管風琴甚至可以感覺到聲場的高度,但是,橫向的range,依舊不夠寬,比起拜亞T1 3rd來說,始終缺了那麼一些,如T1這樣的高端耳機,樂器結像是可以「浮現」出來的,但是很可惜,限於定位,Zeus做不到。可能這個就要交給和聲力將來的高端產品去完成了。

所以,Zeus這樣一個擁有出色音色還原能力,同時聲音架構上,縱深優於橫向寬度的耳機,適合怎樣的打開方式?文末按照我個人的口味總結一下,首先,Zeus不適合純便攜設備玩家,因為大口徑振膜對驅動力有一定要求,它適合的是桌面和便攜兼修的玩家,其次,Zeus適合表現的音樂範圍還算寬泛,樂器獨奏是它的絕對強項,中小編制的室內樂也不在話下,人聲和流行都可以勝任,它的人聲表現走的是紮實的風格,密度高,口型小,但是並非女毒,染色比較少,口味重的玩家不必嘗試,這個耳機的縱深表現挺不錯,聽一些錄製優秀的現場音樂會會有加成。雖然我也換了醬油貴過雞的線材,但是Zeus的橫向聲場終究不是強項,個人覺得就沒必要拿大編制大部頭的作品去為難它了,聽聽人聲器樂的小品,不香嘛?

相關焦點

  • AirPods 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想像一下,當你在地鐵上看劇時外放音樂、在深夜看球裡可以將音量調到最大,卻不會打擾別人,自己也能聽得清清楚楚,那麼耳機似乎也沒什麼用了。沒錯,這項技術的終極目標,就是取代耳機。讓耳機從有線走向無線後,直接邁入「無形」的階段。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真的有那麼神嗎?無耳機傳輸音樂,到底是什麼?
  • 蘋果新款頭戴式耳機代工,立訊精密與歌爾聲學全拿下
    蘋果全力衝刺穿戴式裝置產品,傳出將在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發表新款頭戴式耳機,該新品由中國大陸立訊與歌爾聲學攜手在越南組裝,成為第一款全數由陸廠操刀代工的蘋果硬體新產品,凸顯蘋果大力扶植紅色供應鏈,進逼鴻海、和碩、廣達等臺灣組裝廠。
  • 周杰倫同款 1MORE三單元頭戴式耳機評測
    【IT168 評測】並不是任何明星的代言產品都會讓人喜歡,我總覺得杰倫老師選擇的東西都是挺對自己口味的。例如百事、優樂美、英雄聯盟、AIR JORDAN(不算代言不過經常曬)等等。最近杰倫老師代言的是1MORE的三單元頭戴式耳機,因為杰倫同款耳機,所以毫無理由就愛上了。
  • 頭戴藍牙耳機怎麼選擇,音質是頭戴藍牙耳機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作為一個無線耳機,音質是至關重要的。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音質出眾的頭戴式藍牙耳機。 HIK D1頭戴式音樂藍牙耳機耳機看起來更有質感。除支持藍牙連接外,還可以通過連接3.5毫米音頻電纜將D1耳機變成有線耳機。 該耳機採用的是高通CSR晶片,CSR系列晶片是高通專注音質的高端晶片系列。對音質有追求的消費者會偏重選擇此類方案設計。它支持5個波段的調音,給調音師更多發揮的空間。HIK D1由資深調音師進行調音,整體音樂輸出效果立體,聲音還原度極高。人聲效果溫暖不失真。
  • 【物理原理】耳機,是如何把電流變成聲音的?
    我們都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耳機的工作原理和音箱是一樣的:處於永磁場中的線圈與振膜相連,線圈在信號電流驅動下帶動振膜發聲
  • Soundcore Spirit PRO 體驗:一款「不怕水」的運動耳機
    對於運動耳機來說,有兩個功能點需要大家多多關注。一個是耳機佩戴時的牢靠性,因為運動和在家「欣賞音樂」顯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使用場景;另一個是耳機的防水性(同時也包括抗腐蝕性),畢竟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耳機在經歷一場汗如雨下的運動後就壞掉了。這次極客之選和大家分享的 Soundcore Spirit PRO(Anker 子品牌),可以說把防水這個功能點做到了極致。
  • 索尼VS 小鳥,真無線降噪耳機哪家強?
    音質優先)」WF-1000XM3 剛上手的感覺還是跟 WI-1000X 很相似,人聲和聲音的解析力很突出,整體有一種稍稍偏冷的傾向,這樣也可以說耳機的聲音更具索尼特有的「數碼味」。聲音聽起來比較平,缺少一點層次感。鼓點夠飽滿,但做得還是有點悶,聲音混合的時候有點渾濁的感覺。雖然細節量上來了,但聽起來還是有一點「大雜燴」的粗糙。相比之下,WF-1000XM3 的層次感更明顯,雖然細節不如 Track Air+ 突出,但能夠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 每日一款特價耳機 AKG-K44頭戴式耳機
    每日一款特價耳機 AKG-K44頭戴式耳機 2011年07月06日 00:01作者:劉川編輯:劉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耳機頻道7月5日 ● 產品型號:K44 (報價 參數 圖片 評論 )● 產品現價:189元● 購買連結:京東商城
  • AKG發布新品頭戴耳機K712pro與K612Pro
    就在AKG的粉絲們在期盼著AKG推出新頭戴耳機旗艦的時候,AKG忽然發布了K702 65th ANV版,許多群眾都為此表示遺憾。不過就在昨天AKG又發布了兩款重量級頭戴耳機新品——K712 pro與K612 Pro兩款耳機。
  • 華為FreeBuds Studio發布: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
    騰訊數碼訊 隨著TWS耳機系列的成功,華為在耳機領域的優勢逐步建立。繼今年九月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真無線耳機華為FreeBuds Pro後,10月30日的2020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盛典上,華為再次發布了旗下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同時也是全球首款智慧動態降噪頭戴耳機。
  • JVC次旗艦耳機或僅售4200元?「地外科技」又雙叒叕發新品了
    又因為是無線板塊,所以我這次著重介紹無線耳機(話說這次發布的無線音頻產品達到了4款)。用一段話介紹次旗艦新品FW1800:這款耳機採用了樺木薄膜,還有尺寸為50μm木質球頂和有碳塗層的PET振膜。另外在耳機導聲障板的擴散雜音點狀結構中配置了聲音淨化器,同時升級了新型的空氣式阻尼器?(這個我會在23日時候繼續問,相比FW10000的區別),而且其L/R是完全分離的。
  • 一年使用之後 再來談談Sony WH-1000XM3降噪耳機體驗
    但如果限定為無線降噪耳機,且對降噪的效果還有著較高要求的話,那麼Sony一定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用戶腦海中的品牌之一,尤其是經過了接連幾代降噪豆/頸掛/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的迭代之後,無論是音質還是降噪效果,Sony都已成了消費級無線降噪耳機中的標杆。
  • XANOVA XH200遊戲耳機評測:給你個「模塊化」的未來
    「XANOVA 是誰」,這麼個問題已經在此前評測中解答。而其端出來的首款作品,也就是 XH300-U 遊戲耳機所表現出來的,也足夠讓人有所期待。於是並不意外的,定位與定價更為親切些的 XH200 也應運而生。
  • 百元頭戴耳機有力競爭者!碩美科MS300藍牙無線耳機體驗
    因為需求不同,每個小夥伴對耳機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或音質,或便攜,或無線,或高性價比……總之,影響每個小夥伴選擇耳機的因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終歸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頭戴式HIFI音質,顏值口碑兼具,2020五款高性價比音樂藍牙耳機
    自從藍牙耳機問世以來,一直是行動商務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到現在也成為了大學生等年輕一代較為喜愛的選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幾款好用實惠的藍牙耳機。擊音Super HD II很多同學玩遊戲都喜歡用頭戴式藍牙耳機,一方面音質好,一方面隔音效果好,這款擊音Super HD 擊音無線耳機就是敲敲科技推出了一款具備全無線、全觸摸、手勢感應、智能尋歌、智能分享的高音質藍牙耳機。
  • 寒冷冬日的護耳神器,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頭戴式耳機體驗
    寒冷冬日的護耳神器,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頭戴式耳機體驗 2019年12月13日 11:47作者:UX 新媒體編輯:UX 新媒體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AirPods 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讓耳機從有線走向無線後,直接邁入「無形」的階段。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真的有那麼神嗎?無耳機定向傳輸音樂,到底是什麼?Noveto 發布的設備叫做 SoundBeamer 1.0 ,外形和一個普通的音響沒什麼不同,之所以可以無需耳機就能定向傳播音頻,是基於一項新的音頻技術「sound beaming」(聲音光束)。
  • 技多不壓「聲」——聲闊Liberty Air 2 Pro體驗
    我在越來越多的時刻與場合都喜歡讓音樂入耳,或是早已勾選的「我喜歡」帶來的耳熟能詳,亦或是充滿未知的「個性推薦」準備的意外驚喜,都讓我在一個個不確定的當下擁有了確定的愉悅——聆聽的愉悅。如今技術的發展與生活工作都在往著「無線化」的方向前進,作為聆聽工具並且與手機綁定的耳機,隨著手機在日常場合的躍遷上位,耳機也逐步在淘汰有線體質,「真無線耳機」慢慢成為人手必備的小單品。
  • CFA推出太陽神(Solaris)耳機:一圈三鐵 24K鍍金
    技術是CFA的獨門秘方,把傳統動鐵單元的小孔導管移除,加上了自家研發的3D列印共鳴箱,大大減低了高音的擠壓感,令聲音的空氣感透徹自然。  Solaris繼承了和Andromeda一樣的單元技術,以新的調音在新的單元組合中展現出更高層次的聲音。
  • 這個腦電波耳機表示不服
    讓大腦不開小差作為一款頭戴式耳機,Mindset 第一眼看上去普普通通。當你精神焦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它會通過在耳機中的聲音提示,告訴你應該注意精力。Mindset 不會影響你本身的聽歌行為,不過一旦你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耳機內就有類似鈴鐺的「叮噹」聲響起,來告訴你你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