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狂人馬斯克發布新一代無線腦機接口,這個接口可以實現讀取大腦記憶,向大腦傳輸觸覺信號。
也就是說,計算機通過腦機接口可以與大腦直接進行通信。在沒有腦機接口之前,大腦與計算機溝通是通過人體器官(眼睛、手指、耳朵)及電腦硬體(屏幕、鍵盤、揚聲器)來進行間接通訊,現在腦機接口一出來可好了,計算機與大腦直連。
以後看電影、看書可以閉著眼睛,聽音樂也不需要耳朵了,發送信息也不需要手機了,相隔千裡,只要有信號,就能隨時與其他大腦直接溝通,遊戲體驗更沉浸了,比VR體驗更棒。
另外技能數位化讓學習更快捷,舉個例子:不會開飛機沒關係,直接通過腦機接口下載開飛機的經驗數據到大腦後就能立刻開飛機,是不是很酷。
小編好期待腦機接口商用,這樣寫文章就不用打字了,閉上眼睛就能寫文章,太棒了,那麼腦機接口又是如何識別腦電波的呢?
腦機接口中有一個重要的組件叫做生物電傳感器,它的作用就是獲取大腦神經元活動的信息,傳給感應晶片,感應晶片通過差分放大、濾波、數模轉換等手段轉換成可識別的數據,比如餓了。
那麼這個轉換算法是怎麼算出來了,今天我們來說說常用的三種腦電波識別算法模型。
一、共空間模式CSP:
共空間模式(CSP)是一種對兩分類任務下的空域濾波特徵提取算法,它能夠從多通道的腦機接口數據裡面提取出每一類的空間分布成分。
公共空間模式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矩陣的對角化,找到一組最優空間濾波器進行投影,使得兩類信號的方差值差異最大化,從而得到具有較高區分度的特徵向量。
假設X1和X2 為二分類想像運動任務下的多通道誘發相應時空信號矩陣,他們的維數均為N∗T,N表示腦電的通道數,T為每個通道所採集的樣本數。為了計算協方差矩陣,現在假設N<T。在兩種腦電想像任務情況下,一般採用複合源的數學模型來描述EEG信號,為了方便計算。一般忽略噪聲所產生的影響。
上面公式中,分別代表兩種類型任務,不妨假設兩個源信號是相互線性獨立的;SM代表兩種類型任務下所共同擁有的源信號,假設S1是由m1個源所構成的,S2是由m2個源所構成的,則C1和C2便是由S1和S2相關的m1和m2個共同空間模式組成的,由於每個空間模式都是一個N∗1維的向量,現在用這個向量來表示單個的源信號所引起的信號在N個導聯上的分布權重。CM表示的是與SM相應的共有的空間模式。CSP算法的目標就是要設計空間濾波器F1和F2得到空間因子W。
二、功率譜密度PSD:
功率譜密度是指用密度的概念表示信號功率在各頻率點的分布情況,是對隨機變量均方值的量度,是單位頻率平均功率的量綱[12]。該方法的計算步驟是
步驟一: x (n) 為無限長隨機序列,截取長度 N 變為有限長序列稱為 XN(n)
步驟二:計算 XN(n) 在(2m-1) 點的自相關函數 RX(m)。
步驟三:求相關函數的傅立葉變換的得到功率譜
三、離散小波變換DWT:
定義(來之百度百科):離散小波變換是對基本小波的尺度和平移進行離散化。在圖像處理中,常採用二進小波作為小波變換函數,即使用2的整數次冪進行劃分。
首先我們定義一些需要用到的信號及濾波器。
x[n]:離散的輸入信號,長度為N。
g[n]:low pass filter低通濾波器,可以將輸入信號的高頻部份濾掉而輸出低頻部份。
h[n]:high pass filter高通濾波器,與低通濾波器相反,濾掉低頻部份而輸出高頻部份。
Q:downsampling filter降採樣濾波器,如果以x[n]作為輸入,則輸出y[n]=x[Qn]。此處舉例Q=2。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有什麼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我,每天更新一篇技術好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