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中央政府執政兩年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7場有企業負責人參加的經濟形勢座談會。
7場座談會,共有30家企業負責人參加。細數這些企業,有央企,有民企;有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有傳統的製造業巨頭。
總理為何要開企業家座談會?什麼樣的企業家能夠成為總理的問政對象?企業家會和總理談些什麼?
據此,我們綜合了一些公開的報導,進行梳理。
我們希冀能從李克強的「朋友圈」尋覓到新一屆政府的經濟思路和經濟政策的取向。
比如上述30位企業家中,來自網際網路的多達7位。而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共8次提到了網際網路。內容包括線上線下互動、「創客」發展、物流快遞、大數據、物聯網等等。
在外界看來,在同一間會議室召開、同樣由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與企業家座談會,某種程度上是能夠互相交融的。國務院領導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察情、問計,從一線企業家的聲音中把握中國經濟的脈搏;而對於企業家來說,他們的表達與訴求可以藉此機會直達中央決策層。
7場座談會都是何時召開的?都邀請了誰?
2013年4月12日
美的集團董事長 方洪波
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
玉柴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
7月16日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
TCL董事長李東生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小康
時任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
10月31日
中國船舶重工股份公司總經理孫波
華夏銀行董事長吳建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2014年1月17日
中國五礦集團董事長周中樞
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泓
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
小米創始人雷軍
7月14日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賀同新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董事長易軍
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朝陽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
11月3日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
億贊普集團董事長羅峰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
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
2015年1月26日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
聯想集團總裁兼CEO楊元慶
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於軍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董事長宋志平
記者統計,出席李克強總理主持的7次座談會的30位企業家中,來自網際網路的有7位、機械與裝備製造行業5位、金融行業4位、家電行業3位,其餘的來自汽車、科技、礦產、建築、農資等行業。
昨天的總理報告提及次數:
網際網路 8次
製造 7次
金融 14次
……
註:為保證各種分類的辨識度,對於網際網路企業的篩選,編輯綜合了近幾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網際網路大會的百強企業榜單,像聯想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這樣的傳統科技公司不在統計之列。
稍顯陌生的網際網路公司億贊普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大數據公司,在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部署有大數據平臺,而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了大數據!
看內容
「直截了當談問題、提建議」
李克強總理與企業家的7次座談會,隔幾個月就舉行一次。
2013年的4月12日,新一屆政府成立以後的首次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李克強總理的開場白為座談會定了調子:「怎麼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又怎麼評判未來的走勢?對當前的情況怎樣應對?又如何能夠兼顧中長期的發展,我們也想聽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的意見,也是問計於各位。」
2014年1月17日的座談會有一個明確目的,就是聽取企業家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企業家發言後,總理表示,不僅政府工作報告要儘量吸收,在實際工作中也要考慮。對提出的一些問題,相關部委要抓緊研究。
在外界看來被賦予重要意義的歷次座談會,形式上卻極為簡單。在參與者看來,「有點像大學的討論會」。被邀請的企業負責人與總理同桌而坐。總理會不時就相關內容與企業家交流對話,但總體是將「話語權」更多地交給「客人們」。國務院各部門領導或參會人員則坐在後排座位上聆聽、記錄,並隨時準備回答總理的問題、解答企業家的疑惑。
在歷次座談會上,總理都鼓勵企業家「直截了當談問題、提建議」。劉強東發言時,把事先準備好的發言稿丟在了一邊。他說,有這樣的機會「不容易」,自己想談談「更真實的想法」。劉強東還談到,其他參會人員發表看法時也都很「直接」。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也感嘆道,總理非常注意傾聽企業家的看法,一再強調讓企業家說真話,「這是一種非常務實、正確、理智的做法。」
看領域
民營企業家多達16位
對於這些人士的產生機制,官方知情人士曾向媒體透露,能親自向總理建言的大多數人是通過相關部門層層推薦和甑選出來的代表性人物。特殊情況下,總理會親自點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經濟學者和企業家等人士來參加。「馬雲就是被點名來參加的。」該人士稱。
參與座談會的30位企業負責人中,民營企業家有16位,而央企負責人只有8位。7次座談會中每次民營企業家都至少有兩人出席,佔據了「半壁江山」。
「李總理講到要把民營企業放到和國有企業一樣平等的地位上去考慮。」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說。
馬雲也認為,「這是一個民營企業受到信任、受到重視的信號。」
不少民營企業家也抓住座談會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訴求。比如,方洪波就向李克強總理介紹了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他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政策,允許有一定規模和資質的民營企業到海外融資,對於民營企業也能給予跨國公司總部資金運營的資質。
李克強總理當場表示,要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一個與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一樣的平等競爭環境。「不光是外匯管理局,國務院有關部門都要這麼考慮問題。我到地方聽企業介紹,民營企業覺得自己沒有公平競爭的環境。這是不利於市場經濟發展的。」李克強總理說。
現實意義
會談後最快9天有了政策跟進
會談內容
2014年1月7日,總理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聽取他們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昌泓在發言中建議,政府要明確深化國企改革的路徑,推進鐵路投融資改革。
李克強在座談會上表示,要著力促改革、調結構,不僅要有實際措施,還要有實質進展。
政策跟進
2014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實施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
會談內容
上述座談會上,中國五礦集團董事長周中樞向總理介紹了企業在併購重組中,遇到的政策限制。他建議政府能夠真正轉變職能,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同一天的座談會上,就政府簡政放權,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進一步舉例說道:按照當前的規定,企業併購金額在4億元以上的項目,必須經商務部審批,這種規定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他還談到,比如說安裝在手機上的打車軟體,一度在很多地方被一些部門「禁用」。
政策跟進
聽到這裡,李克強立刻伸手「點」向坐在企業家後排的部委負責人,「你們認真了解一下,給我一個報告。」隨後,總理又補充說,「我不是『以言代法』,你們要認真調查研究,如果有問題一定要切實解決。」
2014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削減前置審批、推行投資項目網上核准,釋放投資潛力、發展活力。會議要求,要建立投資項目建設信息在線報告等制度,並公開有關信息,形成中央與地方、政府與社會協同監督的合力,讓企業在公平競爭市場中壯大做強。
會談內容
2014年7月14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賀同新在座談會發言中匯報,企業的利息費用比上年增加了3.3%。賀同新說:「我們作為央企,和各大商業銀行互動不錯。但中小企業確實比我們更加困難。」
同一天的座談會上,劉永行也坦言,目前實體經濟困難,融資成本卻奇高,這阻礙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由於銀行業的壟斷,競爭不充分、改善服務不夠,不需要提高效率卻可獲得超高利潤,一家銀行利潤可以超過一個特大行業所有企業盈利的總和,這極不健康,社會利潤都壟斷到銀行一個行業,不僅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也不利於將來銀行業的競爭。
政策跟進
李克強當即指出,要完善支持實體經濟的各項政策,多措並舉、對症下藥,有效降低融資和交易成本。
9天後的2014年7月2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他指出,要按照定向調控要求,多措並舉、標本兼治,推動結構性改革和調整,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金融服務和監管,為做強實體經濟、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
會談內容
上述座談會發言中,劉永行還建議促進銀行競爭,讓利實體經濟。「我們的銀行還是相對壟斷,一些銀行家說,他們『賺錢都賺得不好意思了』,我覺得這不健康,應該放寬準入,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
李克強隨即要求坐在後排的有關部門負責人:「中西部地區一直反映民營銀行的準入問題,你們的試點也要加快進度。」這位負責人當場向總理「保證」:「目前的試點一有進展,我們就立刻擴展到中西部地區。」
政策跟進
2014年初,銀監會表示,已選擇了一些民營資本共同參加第一批5家銀行的試點工作,分別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廣東開展試點。近日,銀監會召開的2015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2015年將繼續擴大民營銀行試點範圍,加快出臺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完善民營銀行持續監管框架。
會談內容
2014年7月14日的座談會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建議,對於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處罰,應當加大力度。李克強問:「你覺得現在懲罰的力度不夠?」張朝陽回答:「我們的版權保護,很多時候還依靠公安、部委這樣『中國特色』的保護方式,不能完全依靠司法訴訟維護公平競爭。另一方面,現在對侵權處罰的金額太低,有時只有10萬元人民幣,根本沒有效果。」李克強點頭表示認可:「的確,國外類似的判罰金額很高,我們的判罰也要上升到這個程度。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實際上就是給創造的智慧之火『加油』。」
政策跟進
2014年11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助力創新創業、升級「中國製造」。
李克強的網際網路情結
2014年11月20日下午,杭州,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現場,李克強和中外代表座談。
一邊探討著物聯網、雲計算、工業4.0等「高大上」的話題,一邊不忘以「給力」、「點讚」等網絡流行語言調節氣氛,這是李克強在西湖邊同網際網路大佬們「頭腦風暴」的場景。
與網際網路大佬論道,見證網際網路銀行「吃螃蟹」,鼓勵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強化「網際網路思維」……
執政以來,李克強非常重視網際網路,亦有分析認為,網際網路是「克強經濟學」的重要一極。
見證網際網路銀行「吃螃蟹」
在電腦鍵盤上按了一下回車鍵後,李克強見證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第一筆放貸業務:遠在家中的貨車司機徐軍足不出戶,就獲得了3.5萬元的貸款。「這是微眾銀行的一小步,卻是金融改革的一大步!」李克強說。
1月4日,李克強來到深圳微眾銀行考察。作為去年7月銀監會正式批覆籌建的5家民營銀行之一,微眾銀行是國內第一家開業的網際網路民營銀行。相比於傳統銀行,微眾銀行沒有櫃檯、沒有信用審核,更不需要抵押貸款,而是「以信用作擔保,用數據防風險」。
「我作了見證,可不代表政府對這筆貸款擔保啊!」李克強笑著說。
「我們的軟體都有安全控制,銀行也會自己注意防控風險!」負責人立刻回答。
「你們的利率是多少?」李克強問道。得知為7.5%後,李克強鼓勵他們進一步努力降低利率,讓大眾創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讓小微企業有更大的發展。「你們是第一家網際網路金融銀行,第一個吃螃蟹,同時,你們也是在倒逼傳統金融行業的改革!」
創客「闖進」政府工作報告
昨天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了「創客」一詞,指出要讓「眾多創客脫穎而出」。儘管只是簡短的一句話,但在創客群體中引發強烈關注。
創客一詞源於英文單詞「Maker」,是指出於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伴隨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中國的創客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並形成了北上廣三大創客文化生態圈。
雖然這是「創客」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總理對創客這一群體並不陌生。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當時正在深圳考察的李克強總理來到柴火創客空間,體驗年輕創客們的創意產品。總理曾現場評價說:「創客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
當天,創始人希望總理能成為柴火創客的榮譽會員,李克強欣然應答:「好,我再為你們添把柴!」
2014年4月10日
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李克強表示,「各國要推動以綠色能源環保、網際網路等為重要內容的」新經濟「發展」。
2014年10月29日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會議要求重點推進6大領域消費。第一條就提到了擴大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消費,提升寬帶速度,支持網購發展和農村電商配送。加快健康醫療、企業監管等大數據應用。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總理談起即將到來的「光棍節」,並以此強調要培育新業態、新產業、新消費熱點。「過去幾年,電子商務發展造就的『光棍節』,掀起了網絡購物熱潮,是消費增長的一大亮點。」
2015年1月7日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規範和改進行政審批的措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他還鼓勵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強化「網際網路思維」。
「我剛到深圳考察過一家新開業的網際網路銀行,他們不用網店、不用信貸員,僅依靠生物識別技術、大數據分析就能實現網上直接放貸,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經營方式。政府改革也要有這樣的膽量和氣魄!」總理說。
資料整理自中國政府網、新華社、央視、《中國經濟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