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加時」:
「快到吃飯時間了,但是主持人希望再問兩個問題,大家願意嗎?」
記者會最後,李克強徵求現場記者的意見。「願意!」全場齊呼。
第二個「加時」:
回答完兩個追加問題後,記者會結束,總理起身,準備離場。
一位香港媒體記者大聲問總理,「今年是否有更多惠港政策?」
李克強站定,「凡是有利於香港繁榮發展的事,我們都會去做。」
又有記者喊著問總理執政一年的感受。總理笑了,「你這個問題太大。」
隨後,揮手離開。
記者會第一個問題,問到了馬航失聯客機
李克強總理說:
我們也在急切地盼有消息
哪怕是一丁點好消息
只要有一絲希望
我們絕不放棄搜救
今年的全國兩會很時髦。2日,記者來到北京,登錄中國人大網,首頁就提供一個「二維碼」,掃了它,就可以在微信裡加「人大會議新聞中心」,頭像是淺藍色的「人民大會堂滿天星」。3日開始,它就不定期地向記者發送有關公告和記者會的信息。
12日,它發來微信提醒:13日上午,李克強總理會見中外記者。還不忘提醒記者,「現場提供Wi-Fi」。
請柬
封面上用碳素筆手寫媒體名稱
根據微信介紹,今年總理記者會的請柬有所變化,標註著記者所屬媒體的名稱。中外記者憑採訪會議的記者證和這樣一份請柬(每柬一人,與採訪會議的記者證合用有效)參加。稍晚的時候,記者拿到了這張請柬。請柬不再是以往的白色,變成了淺藍色。在請柬的封面,用碳素筆手寫著「新文化報」。這也意味著,記者會的安檢在金色大廳又加了一道「識別碼」。
排隊
邀請函減少,文字記者不著急了
排隊,往年也是總理記者會外場最大的亮點。13日凌晨4點,就有記者趕到人民大會堂東門。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是來自日本電視臺和日本NHK電視臺的攝像記者,一名香港記者還穿著軍大衣。
「人比往年少。」6時許,東門的記者通道處有四五十名記者在排隊,大部分還是攝影、攝像記者。而在去年這條隊伍還甩出了一個彎。由於邀請函的減少,很多文字記者都不著急排隊搶好位置,但對於攝影記者來說,還是要搶的。
Wi-Fi
「可以體驗一下百人衝浪的速度」
今年,全場有762個座位。仍舊有一部分座位貼了「預留」的標籤。記者在南區佔了一個位置,從座位處能看見李克強總理進門後的一舉一動。
「不可以佔座,沒人坐的座位都是空位。」場內的工作人員反覆提醒。
「現場有Wi-Fi,可以體驗一下百人衝浪的速度。」工作人員這麼一說,記者才想起微信裡的提醒。拿出手機,一搜索,找到一個名為「jinsedating」的無線信號,連接,滿格。起初,上網效果還是不錯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記者進入,網絡速度慢了下來。如果斷了,再想上去,就有些困難了。
第一排
「不要提問、不要舉手、不要起身」
8時20分,見場內記者進得差不多了。工作人員宣布「佔座有效!」這句話的背後,是讓進入的記者可以到澳門廳享受一下人民大會堂的早點。然而到了9時,工作人員又開始清理「佔座」。
9時35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金色大廳打開了大燈,室內變得明亮起來。這個時候,記者才注意到,金色大廳有了變化,原本大廳南牆上的《中華頌》換成了名為《黃河,母親河》的國畫,由陝西美術家協會主席王西京創作於2013年9月,畫長18米,高3.72米。而在它相對的牆上,同樣是一幅巨型畫作,名為《長江萬裡圖》,由袁運甫、袁加創作,同樣創作於2013年。
10時18分,「第一排的記者不要提問、不要舉手、不要起身,以免影響直播。」工作人員在第一排來回走提醒,「有沒有要提問的?有就要上後面找位置。」但沒有人起身。畢竟,這裡是離總理最近的地方。
拍照
聽到記者呼喊,總理配合轉身
時間慢慢走向10時30分。突然,近千人的金色大廳安靜下來,攝影、攝像記者的鏡頭都盯住門口。「咔嚓」聲密集響起……李克強總理步入金色大廳。
「大家好!」總理的問候換來記者們此起彼伏的回應。走到主席臺,總理站定,沒有落座。北區的攝影記者們最先反應過來,高喊:「總理!總理!」李克強心領神會,轉過身去,揮手,閃光燈頻閃。受到提示,中區、北區的攝影、攝像記者也喊了起來,總理分別朝這兩個方向站了六七秒鐘,任記者們拍照。
開場白
李克強總理只講了兩句話
「我們先請李克強總理講幾句話。」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傅瑩邀請。李克強只講了兩句話:「媒體的朋友們,感謝你們對中國兩會給予的關注和作出的報導,大家辛苦了。下面就請提問。」記者會開始。
點「贊」
「我確實很佩服你們這些駐華記者」
今年記者會的第一個問題保持了去年的慣性,仍由外國媒體獲得。提問的是CNN,問題有關馬航客機失聯、中國方面的搜救和事件的後續影響。李克強藉此問題表達了中國對開放政策的態度。
此後,外媒先後被點名提問,李克強也對外國記者講中文點「贊」。《金融時報》記者用中文提問後,李克強不失禮貌又略顯嚴肅地說:「你的中文說得很流利,也很標準,我聽懂了。但是因為這是中外記者招待會,還得請翻譯做一次翻譯。」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女記者用中文問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你的中文就更標準了,但是還是需要再翻譯一次。」李克強接著鼓勵一下。緊接其後的路透社記者又是用中文提問,李克強身子前傾了一下,「我確實很佩服你們這些駐華記者,能這麼流利地說中文。」
微博
第一次在總理記者會上發問
總理記者會是要直播的,這也是對自己所在媒體的一次宣傳。因此,媒體們自報家門的時候,都是「報紙+網站」格式,當《人民日報》記者獲得提問機會後,這種格式又加進了它的法人微博。這也是「微博」第一次在總理記者會上發問。
記者注意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總理手裡拿著一根綠色鉛筆,隨著鉛筆的每一下轉動,都會引來密集的快門聲和耀眼的閃光燈。
追加
「那好吧,我服從公眾」
「快到吃飯時間了,但是主持人希望再問兩個問題,大家願意嗎?」李克強徵求現場記者的意見。「願意!」全場齊呼。顯然,這是現場記者求之不得的。
「那好吧,我服從公眾。」李克強示意主持人記者會繼續。荷蘭國際新聞電視臺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獲得了提問機會。
「主持人說到吃午飯的時間了。」李克強說,「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所謂民是眾的意思,你們的肚子加起來遠遠超過我一個人,還是要讓大家不能挨餓。謝謝你們參與關注今天(13日)的記者會,也謝謝一些記者的提問,謝謝大家。」
至此共有15家媒體獲得提問機會,最失落的是日本媒體的記者,繼去年之後,在這一次的總理記者會上,他們仍沒有獲得一次提問的機會。發布會前後,記者也詢問了幾位日本記者,如果獲得提問機會,他們想問什麼問題,他們想問的都是中日關係與反腐的問題。
追問
總理起身離場還回應了倆問題
記者會結束,總理起身,準備離場。一位香港媒體記者大聲問總理:「今年是否有更多惠港政策?」李克強站定:「凡是有利於香港繁榮發展的事,我們都會去做,過去是這樣,今後還會是這樣。謝謝。」接著,又有一個記者喊著問總理執政一年的個人感受和體會。總理笑了,「你這個問題太大。」隨後,揮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