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的一段書緣:經濟、外語、哲學都是喜好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2004年6月1日,時任省委書記的李克強在觀看省實驗小學學生用電腦進行繪畫創作。

  「我網購過,最近還買過幾本書。」今年3月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爽朗笑答記者提問。隨後,他解讀「全民閱讀」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既是吸納了各方建議,也來自於自身愛書的情懷。心裡一脈書香碰上腳下厚重中原,李克強主政河南時,也曾留下一段佳話。

  【一次邂逅】等來「到河南最高興的一天」

  中州大道與商都路交叉口。十多年前的城郊阡陌裡,曾經的河南省新華書店圖書批銷中心坐落於此,如今,電話已經是空號,地圖上瞭然無痕,淡然書香也變成了建材物流的來往熙攘。

  「咋能不記得?我在出版局工作十年,他和書的故事印象太深刻!」原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黨組書記劉海程正在洛陽參加牡丹節期間的書畫文化活動,這位年過七旬的新聞出版界前輩放下手頭正忙著的活動,努力給記者回憶那段李克強總理周末泡書庫的故事。

  2002年秋,河南省委在省人民會堂召開一次黨員幹部會。會中休息的時候,時任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的李克強在走廊裡看見劉海程,就親切地叫他:「老劉你在出版局,現在有什麼好書啊?」

  都是愛書之人,劉海程會心一笑給李克強介紹情況,我們國家每年出書七八萬種,咱的新華書店批銷中心有書五萬多種,同時還有兩三萬種音像製品。劉海程對兩人的走廊邂逅的交流記憶猶新:「很自然地,我就說,你感興趣的話,什麼時候去看看!他笑著說好。」

  但是劉海程沒有想到,就在走廊邂逅後的第一個星期天,他就接到了李克強通過秘書來問確切地址的電話!

  「太快啦,當時旁邊還有鋼材市場,路況也不太好。我趕快就通知了批銷中心的同志,還按照工作程序通知了新聞出版報的記者同志。」

  中午的時候,李克強只帶著一個秘書就來了,簡單地打招呼後就進庫房找書看書,沉浸其中,結束的時候已經是六點多鐘,天擦黑了。

  「臨走的時候,他囑咐我兩句話。」劉海程說,一句是說這是他到河南最高興的一天,一句是說他以後過來看書不是公務活動,不用通知記者過來。「可見他對書的熱愛,並且把這種熱愛當成了個人習慣。」

  巧的是,第一次來的記者雖然悄悄留下照片,卻因為存放幾經輾轉已經找不到了。劉海程覺得既是遺憾又很釋然:「這樣他伏案讀書的鏡頭一直印在我腦子裡。」

  【一份書單】經濟、管理、外語、哲學都是喜好

  此後約兩年時間裡,李克強共來了15次,每次都是周六或者周日。「他去找書,就把隨身帶的一瓶礦泉水往胳肢窩裡一夾。」劉海程說後來天氣冷了,才準備了熱水喝。到了飯時,李克強也從不留下吃飯。

  「我們的倉庫是書海啊,望不到邊。」劉海程時常回憶起李克強在書海中看書的樣子——高高的個子邁步在書架間,聚焦在書上的目光篤定,連空氣都是安靜的。

  「有兩次,他還和夫人、女兒一起來看書,可見家庭讀書的氛圍特別好。」劉海程說,李克強對工作人員都很平易近人,偶爾看書間隙還會和大家聊聊新聞出版工作上的話題,「大家對他很敬佩,感覺很親。」

  2004年,李克強到遼寧赴任。讓劉海程感動的是,新年將至時,他收到了來自遼寧的賀年片:「我認得他的筆跡!」

  「他看書可不是泛泛而讀,挑了想看的書就沉下心花半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看,也不會譁譁地翻翻,有時候一頁紙看上十分鐘。」

  李克強在這個書庫裡讀了什麼書?劉海程說,由於不忍心打擾他而沒有去看具體的書名,但是倉庫都是歸類存放書,李克強停留最多的地方依次是經濟類、管理類、外語類、哲學類的書架。

  「所以他的學者氣度、他的超前思維、他的思辨能力,都是有積澱的。」劉海程感嘆,「從閱讀喜好和看書速度來看,他的英語水平一定不錯。」

  15次讀書,精讀上百本書,他怎麼記?「不做讀書筆記,就是自己很專注地看,看完了原樣放回。」劉海程很佩服「強」記博識,也感動於他的愛書:「有兩次,他看到比較喜歡的書,當即就按照書的定價自己掏錢買了回去,都是經濟類的。」

  「有一次去香港,中轉時有一點時間,他都要逛書店。我很吃驚,他要找的是一本加拿大作家阿瑟·黑利的小說。」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也對李克強的愛書印象深刻。張大衛看過阿瑟·黑利的《航空港》和《大飯店》,對這位作家一年寫一本書、每寫一本都要吃透這個行業內部運行規律的特點有所了解。「當時河南要發展能源基地,所以他就到處找黑利的一本書。最近,國務院常務會上,他仍然用阿瑟·黑利的小說來說明現在經濟上的一些問題,經濟和文化是相通的。」

  「他人文情懷很重,讀書讀得非常深。」張大衛說,李克強對哲學、美學、文學、歷史掌握得非常透,「很多歷史文化典籍脫口而出,後來才知道,他在安徽工作的時候也是拜老師,讀過很多書。」 (□記者朱琨 實習生申曉)

相關焦點

  • 李克強可直接用英語對話 盤點領導人的外語秀
    我國領導人的外語能力都很強。李克強與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裡亞姆直接用英語對話,沒有用翻譯。此外,江澤民能夠運用英、俄、羅馬尼亞文,還粗通德語和日語。朱鎔基曾做過英語教員,新書首發式上做過電視英文講話,「語」驚四座。李嵐清曾做申奧英文陳述,盤點領導人的外語秀。
  • 同學憶李克強剛入北大就關注經濟 讀英文原著
    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做過北大近十年學生」的李克強,儘管為人低調,酷愛讀書卻廣為人知。  湖南出版人一清曾撰文回憶與「讀書人李克強」一起「淘書」的經歷。上世紀90年代,李克強任團中央第一書記時,曾找一清「淘書」,感興趣的大多是文化類、札記類,尤其是中外哲學、法律和思辨類著作。  幾個同齡人樂呵呵地笑著,一起去了古籍書社的庫存室,好一頓細「淘」。
  • 領導人的外語「秀」
    很多中國領導人都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或是即興用外語演講,或是與外國領導人用外語對話。    毛澤東:在美國人面前「秀英語」    1954年,在新華社國際部工作的林克被派到毛澤東身邊擔任國際問題秘書,並教授其英語,達12年之久。
  • 李克強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釋放什麼信號?
    11月16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就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總理說,今年經濟發展的困難特殊,成績非常不易。李克強說。 如果說宏觀政策發揮了有力有效、及時合理的作用,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艱辛付出同樣功不可沒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在發言中談了對經濟形勢和外部環境的看法,認為中國經濟將延續回穩向好態勢。
  • 李克強:我們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的區間
    3月1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採訪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答記者問。
  • 李克強在北大讀書時求知若渴 行事低調冷靜溫和
    濃眉大眼的李克強說話不多,長期的農村生活讓他格外自律,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沒課時,他大清早就背著個黃色軍用挎包去圖書館,除了午飯和晚飯,一直要待到閉館才離開。  在英語的學習上,李克強尤其下功夫。經歷過「文革」的那一代,小學中學基本都「賦閒」在家,英語基礎幾乎為零。「七七級」的同學英語水平都很差,有的甚至一個單詞都不會。
  • 李克強:支持自由貿易、WTO改革促世界經濟發展
    「步履蹣跚」的世界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世界經濟未來走向是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在3月28日上午的開幕大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旨演講中提及世界經濟時表示,當前,國際經濟動能減弱,形勢撲朔迷離。作為應對,他提出各國要互利共贏。
  • 厲以寧:李克強的博士論文「經得起各種檢驗」
    博士論文「經得起各種檢驗」後來在擔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期間,李克強又先後攻讀了北大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按照規定,博士論文答辯只要有十幾位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參加評審即可。但李克強的導師厲以寧開出的評審名單,都是國內經濟學界大家。
  • 李克強:用創新提升創造力 若干企業家發言
    會上,來自外貿、建築、金融、家電、農資、網際網路等行業領域的企業負責人,談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和企業面臨的難題。李克強認真傾聽,與大家深入討論。  聽到企業反映近期經營狀況和發展環境有所改善、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李克強說,今年以來,我國經濟負重前行、迎難而進,在形勢錯綜複雜、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各方面包括廣大企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經過奮發努力,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市場預期向好,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改善民生都有新的進展,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增長潛力和迴旋餘地。
  • 李克強: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 動力首先來自改革開放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開幕式3月24日上午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二層主會場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經濟之聲、中華之聲、華夏之聲現場直播,央廣網同步進行網絡直播。李克強在開幕式上發表演講時說,中國經濟要行穩致遠,不僅要平穩,更要有動力,起碼有三個方面的動力。
  • 華東政法大學校長文章:一邊走路一邊背英語的李克強
    由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小學、中學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沒有外語的基礎,所以克強入學時的英語也不好,但他非常勤奮,自己製作一個小本本,正面是一個英語單詞,反面是中文解釋,苦記硬背,看到英語單詞認識了,理解了,就翻過去;不認識或者還不太記得住,就看反面的中文解釋(《南方周末》去年發表的關於北大法律系77級的那篇文章,記者將這一點搞錯了,寫成:「正面是英語,反面也是英語」,這樣,就無法讓讀者理解當時我們背外語的方法和過程
  • 李克強在上海考察:推進改革開放,促進創新發展,進一步穩就業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
    新華社上海9月22日電 (記者 劉錚)9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和市長龔正陪同下在上海考察。在喜馬拉雅公司,企業負責人介紹依託網際網路匯聚上千萬創作者在線開展雙創,開發的音頻內容服務6億多用戶。李克強與音頻創作者交流。
  • 中國領導人英語水平都啥樣?
    從毛澤東到周恩來,再到江澤民、朱鎔基,很多中國領導人都算得上是外語達人,他們曾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或是即興用外語演講,或是直接與外國領導人用外語對話。毛澤東:在美國人面前「秀英語」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晚年才開始學英語。1954年,在新華社國際部工作的林克被派到毛澤東身邊擔任其國際問題秘書,並教授其英語,達12年之久。
  • 李克強訪馬的三個支點:地緣、親緣與制度共識
    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17日在北京表示,李克強總理此訪系其就任以來首次訪馬,中方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將深化中馬友好,全面提升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水平,推動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再上新臺階,對於推動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評價李克強首訪?對中馬關係發展與走向有何影響?人民論壇網獨家專訪了日本杏林大學國際政治與比較政治學教授劉迪,提供一個域外觀察的視角。
  • 李克強: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4日晚在釣魚臺國賓館同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沃爾夫、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裡亞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誇爾斯舉行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後共同會見了記者。李克強表示,這是一次高效、成功的對話。
  • 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經濟哲學:實證主義是初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西方主流經濟學初期以實證主義為自己的哲學基礎有其內在的原因。首先,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有血緣關係。實證主義也可稱為經驗主義在現代的表現形式。
  • 一場「超時」對話會:李克強與國際組織掌門人達成哪些共識
    因為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超時」,11月24日晚,李克強總理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6個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通過視頻共見記者的活動,比原定時間推遲了半個多小時。  李克強總理在開場白中首先對媒體記者說:「記者會推遲了,很抱歉。
  • 一場「超時」對話會:李克強與國際組織掌門人達成哪些共識?
    因為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超時」,11月24日晚,李克強總理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6個主要國際經濟機構負責人通過視頻共見記者的活動,比原定時間推遲了半個多小時。
  • 【李克強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電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3日晚...
    【李克強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電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23日晚應約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電話。李克強指出,中方始終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看到一個團結、繁榮的歐盟,支持歐盟戰略自主和團結互助,支持西班牙在歐盟內發揮更重要作用。中方願在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發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等領域同歐方推進互利共贏合作。希望歐方繼續為中方企業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 李克強會見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境外代表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長歐博赫曼、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執行長威爾斯、美國聯邦快遞公司董事會主席施偉德、美國杜邦公司董事長柯愛倫、法國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安鞏、美國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利偉誠、法國道達爾集團董事會主席馬哲睿等分別就創新驅動經濟、物流業發展、智慧財產權保護、提高能效、外企在華投資經營環境等提問。李克強一一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