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人英語水平都啥樣?

2020-12-05 騰訊網

1月21日,在瑞士舉辦的達沃斯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一場與工商大佬的座談會後,和身邊的幾個企業主管對談,他流利的英語令旁邊一名黑髮女士直贊「您的英語太好了」。李克強則微笑用英語調侃道:「但你的英語比我的中文還要好。」

這並非李克強第一次展現其英語水平。去年5月,他到非洲訪問時,與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裡亞姆在機場歡迎式上直接用英語對話,沒有用翻譯。

從毛澤東到周恩來,再到江澤民、朱鎔基,很多中國領導人都算得上是外語達人,他們曾多次在不同的場合,或是即興用外語演講,或是直接與外國領導人用外語對話。

毛澤東:在美國人面前「秀英語」

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晚年才開始學英語。1954年,在新華社國際部工作的林克被派到毛澤東身邊擔任其國際問題秘書,並教授其英語,達12年之久。

但根據美國學者羅斯·特裡爾在《毛澤東傳》中的闡述,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老家,進入湘鄉縣城新式學堂——東山小學堂讀書,那裡有一位留學回來的老師,教英語和音樂。所以,毛澤東最早是在17歲那年開始學習英語的。至於他的英語水平,周恩來這樣評價:「毛主席所知道的英語單詞比我多得多呢。」

《文史天地》在報導中稱,毛澤東與美國人會面的時候喜歡「秀」一把英語。

1970年12月18日凌晨,毛澤東身著睡衣,膝蓋上蓋著一條毛毯,在中南海住處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海闊天空的談話持續了整整5個小時。在談話中,毛澤東使用了20個英文單詞。毛澤東還提到了全面內戰用英語說是「all-roundcivilwar」。有人評價這個詞用得很地道,顯示了毛澤東的英語詞彙功底。

在毛澤東與斯諾談話半年之後,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派遣基辛格秘密訪華,毛澤東會見基辛格。在談話中,毛澤東說:「我聽說外面傳說我正在學英文,我認識幾個英文單詞,但不懂文法。」基辛格說:「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對此毛澤東爽快地承認:「是的,我發明了一個英文詞——PaperTiger。」基辛格馬上對號入座:「紙老虎。對了,那是指我們。」

1975年10月21日晚,毛澤東再度與基辛格會晤。在這次會談中,基辛格說「我們有一些共同的敵人」,毛澤東用英語回答「Yes」,並寫在紙上。基辛格馬上說,「我看主席學習英文大有進步」,並請求毛澤東把這個字條送給他,毛澤東爽快地答應了。

曾有人問毛澤東,到底為什麼要學習英語,他表示,第一個原因是有興趣;其次是想換換腦筋;第三個原因是馬克思。「我活一天就要學習一天,儘可能多學一點,不然,見馬克思的時候怎麼辦?」

周恩來:「講英語有點遲緩,但相當準確」

外交部禮賓司前司長魯培新曾在接受採訪時,講到了周恩來的外語水平。

因為曾經在俄羅斯養過傷,所以周恩來俄語會說一些。在一次外國駐華大使國慶招待會上,周恩來即席發表祝酒詞。俄語翻譯在翻譯時漏掉了一句,周恩來馬上笑著說,「還差一句呢」,翻譯立即給補上了。

另據媒體報導,周恩來能說很多國家的語言,英語和法語很好。

1936年6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陝北第一次見到已是中共主要領導人的周恩來。斯諾在《西行漫記》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中這樣記述了自己與周恩來的會面:

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個清瘦的青年軍官,他長著一臉黑色大鬍子。他走上前來,用溫和文雅的口氣向我打招呼:「哈羅,你想找什麼人嗎?」他是用英語講的!我馬上知道他就是周恩來。我一邊和周恩來談話,一邊頗感興趣地觀察他,因為在中國,像其他許多紅軍領袖一樣,他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

他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結實,儘管鬍子又長又黑,外表上仍不脫孩子氣,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於熱情。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魅力和領袖自信的奇怪混合產物。他講英語有點遲緩,但相當準確。他對我說他已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我感到驚訝……

1972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特使亞歷山大·黑格來到中國,為尼克森訪華打前站。當時,黑格在會談中提到蘇聯威脅時說:「TheU.S.government is concerned about the viability of China。」周恩來的翻譯章含之將其譯為「美國政府關心中國的生存能力」,後注意到,周恩來聽了沒說話,但顯然皺了下眉頭。

黑格走後,周恩來立即要求章含之找來各種版本的韋伯斯特、牛津大辭典查「viability」的意思,確實是「生存能力」的意思,周恩來再次會見黑格時,就當面指出黑格上次用詞不當,用這個詞中國不接受,因為中國不需要別人關心自己的「生存能力」。

儘管發生了「viability」的小插曲,尼克森還是順利訪華並籤署了中美聯合公報。在公報籤字後尼克森舉行了答謝宴會,最後特別讚揚中方的翻譯,並且拿出美國人的幽默感對章含之說她很出色,「翻譯我全聽到了,一個字也沒錯」。

而除了毛澤東、周恩來外,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多年,法語說得很溜。朱德曾在德國學軍事,還與德國教官討論過遊擊戰問題,他的德語講得相當流暢。

江澤民:可以用英語把《獨立宣言》都背出來

一直主張領導人要學習外語的江澤民則會多種外語。

2001年4月12日,江澤民訪問古巴,在與菲德爾·卡斯楚見面時就使用了西班牙語問候:「Gracias. como estas mi viejo amigo(你好嗎,老朋友?)」卡斯楚後來得知,這次訪問拉美之前,江澤民曾苦學3個月西班牙語。後來,兩人會談時,江澤民又用西班牙語做了5分鐘的開場白。

一年後,2002年4月,在柏林出席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宴會時,江澤民還用德語發表了講話。另據《南方周末》報導,江澤民還曾對著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俄語,或是用日語和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對話。

他的英語自然也不在話下。1997年11月1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江澤民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講。在這個過程中,他在多處段落使用英語。演講的結束語亦是英語:「I highly appreciate the motto on the gate of your university,『Enter to grow in wisdom,and depart to serve better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我很欣賞哈佛校門上的一段話:『為增長智慧走進來,為服務祖國和同胞走出去。』)」

另據媒體報導,江澤民在與上海大學生的一次對話中,表示自己「可以用英語把(美國)《獨立宣言》都背出來。」無獨有偶,2000年8月15日,江澤民接受CBS《60分鐘》主持人華萊士專訪時,則用英語背誦了美國前總統林肯的著名演講——葛底斯堡演講的段落:「Especially the last paragraph,『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ever perish from the earth.』」

而到了2001年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作為東道主的江澤民用英語宣讀了領導人宣言。這也是中國領導人首次以英語主持大型國際會議。

《南方周末》報導稱,在平時的工作中,江澤民會看《華盛頓郵報》等幾份英文報紙,同時,又讓工作人員補訂了俄羅斯的《真理報》。

2011年,《領導幹部外事用語叢書》首發,江澤民為該書作序——《領導幹部一定要努力學習外語》。「領導幹部如果能夠直接用外語進行基本交流,都來做促進相互了解工作,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我的體會是,直接的語言交流,哪怕是最基本的交流,其效果也要優於間接的語言交流。我說的是最基本的語言交流,要求領導幹部都脫離翻譯而去進行全面的語言交流目前是不現實的。」在這篇序言中,江澤民以自身體驗陳述了外語對於一名領導幹部的重要性。

朱鎔基:柯林頓的原話「要改兩個單詞才比較確切」

2011年4月,《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英文版的首發式上,播放了一段朱鎔基的英語電視講話。

《中國時報》描述稱,「卸下總理一職已達8年的朱鎔基,透過影片在倫敦《朱鎔基答記者問》英文版首發會上露臉,並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語驚四座。」《明報》也對朱鎔基的英文水平大加讚賞:「當時已經83歲高齡的朱鎔基在錄像中精神矍鑠,英語發音清晰,語速平穩。」

據《解放日報》報導,在母校清華大學參加校友聚會時,朱鎔基曾談到學英文的方法,「剛開始講英語不能追求快,要講得清楚」。

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去過朱鎔基家,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講過一個細節:「有一次談話中,說到高興處,朱鎔基背誦了一段美國前總統林肯在葛底斯堡國家公墓揭幕式上發表的那篇著名演說,他的英語非常好,背得非常流利,讓我非常欽佩。」

朱鎔基在清華讀書時的同班同學郭道暉則回憶說,上世紀50年代,朱鎔基被下放勞動以後,當過英語教師。「他是一個有心人,在教學中進一步熟諳了英語。」

2000年3月15日,朱鎔基在當年的「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在回答臺灣問題時說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霍普金斯大學發表了演說,他講了一句話:『There must be a shift from threat to dialogue across Taiwan Strait.(必須要實現一個由威脅轉成海峽兩岸對話的這樣一個轉變)』,我覺得這一句話,要改兩個單詞才比較確切,就是『There mus t be a shift from threat to dialogue across Pacific Ocean(必須要實現一個在太平洋兩岸之間的由威脅轉成對話的這樣的一種轉變)』」。

李嵐清:用英語起草申奧演講

2001年7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來到俄羅斯莫斯科,在2008年奧運會申辦陳述中,用英語演講了3分鐘。據媒體報導,這篇演講稿全文只有700多個單詞,用時3分鐘,是由李嵐清直接用英語起草的。

但事實上,李嵐清本人最精通的外語是俄語。也是在申奧期間,李嵐清接受莫斯科市市長盧日科夫的邀請參加晚宴。宴會進行過程中,李嵐清用俄語演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並且把四段都唱下來。盧日科夫當時很吃驚,連稱即使是在俄羅斯能夠把這四段完整唱下來的人都不多了,「搞不好地球上就剩我們兩個人能唱完四段了。」

李克強:在家中與夫人用英語對話

李克強英語流利,早已不是秘密。

2013年5月20日,李克強就任總理後首次出訪印度期間,面對要求補拍鏡頭的印度記者,他用英語問:「It will be a headline of your newspaper?(這張照片能成為你們報紙的頭條嗎?)」當聽到記者「Yes(是的)」的肯定答覆後,李克強一邊與時任印度總理辛格握手,一邊看向鏡頭說「Once again(再來一次)」。半年後,李克強訪問羅馬尼亞參觀華為在羅馬尼亞分公司時,也曾用英語和當地員工交談。

更早一些,2012年4月,時任副總理的李克強訪問俄羅斯時,在一個籤約儀式現場與俄羅斯官員用英文交流了10多分鐘。2011年8月,李克強在香港大學出席該校百周年校慶典禮時,也曾以中英雙語發表演講。

路透社曾援引一位熟悉中國外交政策的知情人士的話稱,北京大學畢業的李克強精通英語,「能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想法」。

英國廣播公司(BBC)也曾報導稱,李克強英語流利,曾與人合作翻譯過英國著名法學家丹寧勳爵的《法律的正當程序》一文。而美國《華爾街日報》還曾援引李克強同學的話稱,「李克強學習非常刻苦」,「走路時,在食堂排隊買飯時,甚至在騎車或等公交車時都在背英語。」

李克強在北京大學的同學、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撰文回憶稱,李克強入學時的英語不好,但他非常勤奮,自己製作一個小本本,正面是一個英語單詞,反面是中文解釋,苦記硬背,看到英語單詞認識了,理解了,就翻過去;不認識或者還不太記得住,就看反面的中文解釋。「正是由於他抓住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時間,拼命苦讀英語,因此,沒過多久,克強的英語水平就上去了,大三以後就開始翻譯英文原版的法律文獻了。」

何勤華還回憶了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聽一個外國專家的講座,專家講到一個名詞:canon law,講座中多次出現。我沒有聽懂,他就告訴我:canon law就是教會法呀,我才反應過來。同時也對他的專業外語水平感到欽佩。」

另據《新京報》報導,李克強在家中時,也會與身為英語教授的夫人程虹用英語對話。

(轉載自看天下 資料來源:《黨史博覽》、《文史博覽》、《文史天地》、《黨史縱覽》、《求是》等)

相關焦點

  • 盤點領導人的英語水平:周總理最警覺,毛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
    大家都知道,早期的國家領導人大多都有過出國留學的經歷。例如周總理年輕時分別到過日本、法國、英國、德國學習;朱德36歲赴德國留學;鄧小平曾在法國勤工儉學長達5年之久。所以,他們都有較高的外語水平。周總理的英語水平,用基辛格的話描述最為貼切,基辛格曾在《白宮歲月》這本回憶錄中這樣描寫周恩來:「他聽英語時,不必等到翻譯,臉上的笑容和表示理解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他是聽得懂英語的;他警覺性極高,令人一見到就感覺得到。」作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此話說的真切。因為他的衡量標準之高,非尋常百姓聊天時的家長裡短。
  • 趣味盤點:中國哪些國家領導人是英語達人?
    參觀過程中,李克強用英語和公司的當地員工親切交談,令人印象深刻。其實,不止李克強,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外語水平都不是「蓋」的。11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第三屆經貿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李克強用英文做即興演講擁有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總理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 中國哪些領導人是英語達人:江澤民背《獨立宣言》英語版
    江澤民能用英語背《獨立宣言》  一直主張領導人要學外語的江澤民,在私下交談中,跟普京用俄語、布希用英語、小泉用日語,此外,他還精通羅馬尼亞文、法文等,他的英語水平更是不在話下。早在2001年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時為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就用英語主持會議。
  • 李克強可直接用英語對話 盤點領導人的外語秀
    我國領導人的外語能力都很強。李克強與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裡亞姆直接用英語對話,沒有用翻譯。此外,江澤民能夠運用英、俄、羅馬尼亞文,還粗通德語和日語。朱鎔基曾做過英語教員,新書首發式上做過電視英文講話,「語」驚四座。李嵐清曾做申奧英文陳述,盤點領導人的外語秀。
  • 領導人的外語「秀」
    很多中國領導人都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或是即興用外語演講,或是與外國領導人用外語對話。    毛澤東:在美國人面前「秀英語」    1954年,在新華社國際部工作的林克被派到毛澤東身邊擔任國際問題秘書,並教授其英語,達12年之久。
  • 中國古代青銅器都長啥樣?
    中國青銅器繁盛於夏商周時期,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代表著中國4000多年青銅發展的高超技術與文化。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造型莊重華麗,紋飾精湛優美,為世界所罕見,而且銘文內容豐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是研究文字發展演變的珍貴資料。那麼,夏商周三代的典型青銅器都長啥樣?
  • 農村出生,從英語學渣到多國領導人翻譯:學好英語他靠這3點
    2019年,APEC未來之聲中國組委會正式宣布:青年演員、歌手王俊凱成為APEC未來之聲青年大使,趙亮擔任第十二屆APEC未來之聲志願者英語培訓總教練。趙亮,何許人也?他是一枚80後,出生於山西省一戶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小學期間沒學過英語,初中時是一枚英語學渣,當時英語滿分120分,他最高成績只有50分,英語差到連be動詞的過去式都不知道。
  • 量子計算機,長啥樣?
    量子計算機,長啥樣?本次科交會上,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聯盟成立,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合作籤約,長三角物聯網感存算一體化論壇及相關活動舉行,乘此「東風」,嘉定將攜手長三角城市,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供給,深化創新鏈優勢互補、加速產業鏈融合協同,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更大貢獻。
  • 水果長在樹上的時候都是啥樣的?
    水果妞問答第20期|關於水果樹的拷問我們一直吃的水果,很多都不知道人家長在樹上是啥樣的,菠蘿是長在地裡還是掛在樹上的?好奇寶寶們去查了資料我們看一圈。- 1 -山竹樹水果妞:山竹樹都是老樹,之前網上有個密集山竹樹的圖,應該不是山竹的,是另外一種水果,因為仔細看了沒有山竹的屁股。山竹是一個個掛在樹上得,也並沒有很密集。
  • 世界第一大峽谷,長啥樣?
    世界第一大峽谷,長啥樣?因為印度洋季風帶來豐沛的降雨,使此地年降雨量達4500-11060毫米,是中國熱帶季雨林的重要分布區。雅魯藏布江自發源後向東流約1700公裡後,在米林縣派鎮境內受喜馬拉雅山阻擋,折向東北,在接受了北岸支流帕隆藏布之後,繞南迦巴瓦峰急劇轉向西南,切穿喜馬拉雅山後,在墨脫縣巴昔卡村出山,流入印度阿薩姆邦河谷平原(古為獨立王國,後被印度吞併)。
  • 千年鐵樹開了花,千年鐵樹長啥樣?這園內千年鐵樹四十多棵
    俗話說,千年鐵樹開了花,千年鐵樹長啥樣?在廣西十佳景區南寧青秀山風景區蘇鐵園,有幸一睹千年鐵樹風採。蘇鐵園,佔地80畝,有鐵樹10000多棵,其中千年以上的鐵樹40多棵,鐵樹王已有1300多年樹齡。有遊客說:「這裡不愧是鐵樹王國,鐵樹博覽園,到了這裡才知道什麼是鐵樹。」
  • 高山康養是啥樣?快來康康!
    高山康養是啥樣?快來康康!想知道還有啥?下午三點直播間裡給你答案!>高山康養小鎮——磨坪鄉快快識別下方二維碼去看看吧圖片來源:魏啟揚、韓軍、王家滿、李金龍▼往期精彩回顧▼監製:鄭家裕編審:張新玲原標題:《高山康養是啥樣
  • 中國邊境村莊:居民對僅相隔4米的中國很好奇,不知中國長啥樣
    尼泊爾作為一個神秘的國家,讓很多國家旅行,說到尼泊爾,我以前是被這個國家吸引的,還是在當地盛行的「女神」吸引了我,「牽引」著我,來這個國家的時候,我發現在當地充滿好奇心的不只是當地,也有本地離我們國家最近的這個村子,中國的邊境村莊,居民對距離僅4米的中國很感興趣,不知中國長啥樣?
  •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翻譯的水平有多差?
    當時,中國與英國需要頻繁交涉,小到民間糾紛,大到政治談判,都要依賴英文翻譯。一個英文翻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矛盾的解決程度。翻譯得好,雙方溝通順暢,矛盾就可以順利化解。翻譯得不好,雙方誤解加深,可能就會激化矛盾。晚清的中外衝突那麼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方翻譯水平之差。晚清初期的中國翻譯,沒有英文專業畢業的科班人才,大都是買辦。
  • 每個中國姓氏,都有專屬的圖騰,看看你的姓氏「保護神」長啥樣?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擁有一個源遠流長的歷史,在這長長的歷史發展中,我們擁有許多自己的特色,比如中國特有的唐詩宋詞,有趣雅致,這讓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敬重的傳承。提到姓氏,這是和每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的事,中國姓氏文化也是世界上流傳最為古老的文化之一,不同於現在大家知道的百家姓,其實中國歷史上,姓氏曾多達上萬種。其實後來很多姓氏流失,至今也有5000多種,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一個數字了。
  • 美媒:中國打擊水平低劣的英語教師 低水平外教不好混了
    中國決定打擊不合格的外籍英語教師,無論他們目前已被聘用抑或正尋求在這個國家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謀得一份工作。 如今中國對英語教師的需求非常旺盛,幾乎所有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能在這個國度裡迅速成為一名外教。 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日前宣布,將執行新規以篩選出最具資質的英語教育者。
  • 沙特請中國修建高鐵,9年時間過去,現在成啥樣了?
    沙特請中國修建高鐵,9年時間過去,現在成啥樣了?俗話說;要想致富必須先修路,各大發達國家基本都擁有幾百萬以上的人口,為了緩解交通運輸的壓力,於是人們就採用了地鐵從而改善交通情況,而我國也在這方面日益突出。
  • 英孚教育發布2020英語熟練度指標 中國英語水平再提升
    本報記者 鍾楚涵 蔣政 上海報導近日,英孚教育正式發布2020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該報告根據2019年超過220萬名接受英孚標準化英語測試(EF SET)的參試者數據,揭示了全球100個母語為非英語的國家和地區的成人英語水平。報告顯示:中國英語熟練度指標得分為520分,全球排名第38位,位於中等熟練度水平。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中國領導人希望聽到真實聲音
    引言:中國的智庫如果只知道一味地附和政府和領導的意見,可能在短期內會使領導高興,但從長期來看,對政府和領導人都是有害的。我認識這麼多中國領導人,實際上他們希望聽到最好的意見和最真實的聲音,因為這能反映中國社會的發展程度。
  • 1000倍顯微鏡 血黏稠啥樣
    (原標題:1000倍顯微鏡 血黏稠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