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與愛滋病抗爭8年後離世 曾與李克強座談

2020-12-06 中國青年網

李虎手持為HIV感染者爭取「健康生存權」的字條

  愛滋病病人李虎用最真實的面目與這個世界告別。

  在一張經親友授權發布的照片中,這個精神頭兒十足的東北漢子舉著一塊牌子,上寫「HIV感染者需要平等的健康生存權」,後面連著3個感嘆號。

  2014年8月6日,李虎病逝於北京。這張露臉照成為媒體刊發訃聞時採用的圖片。

  兩年前,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他還「全副武裝」,帶著棒球帽、大墨鏡。他容貌的逐漸清晰,構成中國愛滋病防治救助進展的一個註腳。

  「愛滋病病人不能總關在柜子裡,也要出來見見陽光!」好友孟林這樣解釋公開李虎肖像照的原因。

  李虎不僅是一名愛滋病患者,也是一位致力於救助愛滋病患者的社會活動者。2012年11月初,他幫助一名被醫院拒收的愛滋病患者曉峰修改病例,從而順利手術。3天後,他主動公開真相,引起爭議。

  該事件被媒體披露次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克強立即致電相關部門負責人,要求採取措施,「既要保障愛滋病患者接受醫療救治的權利,不得歧視,又要保障接觸救治愛滋病患者的醫務人員自身安全」。不久,李克強又召開座談會,與李虎等13名防治愛滋病民間組織負責人及患者座談。

  孟林和李虎同樣具有雙重身份。他評價,「曉峰事件」與總理座談會,都稱得上中國愛滋病防治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國務院防艾委的一位官員表示,以往領導人與愛滋病患者會面握手,大多體現的是「人道關懷」,而面對面直接聽取他們的建議,並吸納這些建議作為防艾工作的重要決策參考,更多體現的是相關利益群體直接參與決策的「制度關懷」。

  民間組織、草根組織了解愛滋群體最真實的情況和最細微的訴求

  在2012年11月28日的新聞聯播裡,李虎留下了一個穿藍色拉鏈毛衣的身影。

  兩天前,在當時的衛生部3樓一間狹小的辦公室裡,他以「天津海河之星感染者關愛小組」創辦人的身份,坐在李克強的對面。本著「零歧視」原則,李克強一一滿足了每位參會者發言的請求,致使本該在其後召開的國務院防艾工作全體會議推遲了一個多小時。

  在這間牆上貼著關愛愛滋病患者標誌「紅絲帶」的會議室裡,李虎搶過話筒說:「非常感謝副總理在第一時間能夠重視並作出指示。」李克強對此回應:「這是政府應盡的責任。要研究建立一種機制,讓愛滋病患者和HIV攜帶者享有平等權利。」

  此前6年,對於李虎來說,改變命運的時刻來得毫無徵兆。2006年的一天,這個在天津擁有4家門店的生意人得知自己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和許多感染者一樣,他蜷縮在黑暗的屋子裡,菸頭漫出了菸灰缸……

  這也成為他創辦互助組織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開始感到非常無助。」他的愛人老四說,「這種無助愛滋病患者本人最能理解。」

  正如李克強在那場座談會開場白所說的:「民間組織、『草根組織』了解愛滋群體最真實的情況和最細微的訴求。」李虎創立的關愛小組,會考慮到患者每天服用各種藥物的需求,為其準備鉛筆盒大小、方便易攜的藥盒;還會用打比方的辦法進行科普,比如愛滋病患者「身體就像一幢門窗破損的房子,時不時會有細菌、病毒等小偷闖入」。

  老四還記得,在2009年中秋節的病友聚會上,一個剛剛被確診的中年男人說,自己因為害怕傳染家人,躲在郊區的小賓館住了兩個月。他甚至對服務員謊稱自己有潔癖,拒絕打掃房間。

  他一度想自殺,直至參加了這場互助組織的聚會。他驚喜地發現,比自己病情嚴重、病史更長的患者,「不僅活著,還活得挺好」。

  就連老四接過他遞來的一根白沙香菸—這種朋友間最常見的來往方式—都讓他嚎啕大哭,因為他已經很久沒跟人交流了。

  「在『自己人』面前,患者更容易有歸屬感,也更方便展開工作。」被稱為中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活化石」的孟林,很認同這種以病人為主體的互助方式。當年李虎得知自己的病情,最早求助的對象就是孟林。

  從1995年確診,孟林已經與「魔鬼」共存了近20年。在英文裡,與愛滋病病毒共存20年以上的感染者被稱為「恐龍」。這一病毒被人類發現30多年,迄今為止已經奪走了3600多萬人的生命。

  孟林沒想到自己會成為「恐龍」。19年前,他躺在北京佑安醫院太平間旁一間潮溼的小病房內,等待死亡的降臨。再往前推5年,同一家醫院發現了第一例中國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今,孟林的民間機構辦公地點還在佑安醫院,不過變成一間朝陽的房間。2004年年末,他創辦「愛之方舟」,是國內最早的民間防治愛滋病組織之一。一年後,他與幾名感染者創辦「中國愛滋病病毒攜帶者聯盟」,並堅持至今,聯繫了70多家民間防治愛滋病組織,其中就包括李虎創辦的「天津海河之星感染者關愛小組」。

  「生意不再、家人生疏,現在NGO是我的全部。」他曾這樣對媒體說。

  「四免一關懷」不是一點兒、而是根本性的救助

  公開露面的李虎,給人留下的印象大多是「聲如洪鐘、身材魁梧、樂於助人」。曉峰本與他素不相識,直至2012年被診斷為肝癌,在術前檢查中被檢測出感染愛滋病病毒,醫院因此拒絕為他做手術。走投無路的曉峰找到李虎,要求維權。李虎說:「現在最緊要的不是維權,而是保命。」

  在公開事實後,李虎深陷輿論漩渦,依然拒絕透露曉峰的身份:「以後他還要工作、生活,我們必須保護他。」

  讓他備感欣慰的是,在李克強對「曉峰事件」批示後第三天,當時的衛生部發布《關於加強愛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醫療服務工作的通知》,提出落實首診(問)負責制,嚴禁推諉或者拒絕診治的要求。

  在病友眼中,李虎稱得上是「砸鍋賣鐵」才辦起了這個互助組織。為了籌措資金,他甚至關了自己的公司。這一成立於2006年的機構,如今已經有500多名病友加入。

  「砸鍋賣鐵」的字眼同樣出現在李克強的講話中。上世紀90年代初,河南不少農民因向違規採血人賣血而感染愛滋病病毒。2000年前後,李克強到河南上任不久,感染者們逐漸進入發病期。

  李克強在擔任河南省省長期間,下令嚴打非法採血,並從省政府撥出專項資金1.6億元用來規範建設18所市級血站。2002年成為河南省委書記後,他明確提出:「即使砸鍋賣鐵,也要讓這些病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基本醫療保障,不使一個適齡兒童失學。」

  2002年,河南開始對因賣血感染愛滋病病毒的患者進行「免費治療、免費檢測、免費母嬰阻斷、愛滋孤兒免費上學」等救助措施。僅用兩年時間,河南愛滋病蔓延勢頭得到根本遏制。

  這是國家從2003年開始實施的愛滋病患者「四免一關懷」政策的前奏。「四免」指的是「國家實施愛滋病自願免費血液初篩檢測;對農民和城鎮經濟困難人群中的愛滋病患者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對愛滋病患者遺孤實行免費就學;對孕婦實施免費愛滋病諮詢、篩查和抗病毒藥物治療」; 「一關懷」指的是「將生活困難的愛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納入政府的救助範圍」。

  「不是一點兒、而是根本性的救助。」孟林這樣評價「四免一關懷」政策。由於抗藥性,他沒來得及享受從2003年起「為愛滋病人免費提供一線藥物」的國家政策,卻趕上了2009年開始實施的免費提供二線抗病毒藥的機會。

  他坦言「羨慕」新患者。1996年,他賣掉了唯一一套房子,湊了11萬元,請一位愛滋病專家去美國出差時帶藥。當時,這筆巨資只夠支撐半年的「雞尾酒療法」藥費。就在「四免一關懷」政策出臺前一年,他因去香港拿藥,錯過了母親的彌留之際,成為終生遺憾。

  來自國家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四免一關懷」政策實施10多年來,我國愛滋病同期病死率已從17.9%下降到6.6%,下降幅度達63%。

  重視社會組織,不僅關係到防艾工作,也關係到社會體制改革

  最初,李虎和老四他們的互助行動不太敢「公開」。如今,「天津海河之星感染者關愛小組」已成為天津地區最為重要的愛滋病民間機構之一,他們還會在視頻網站上公開自己的成績。

  這家非官方機構從成立至2012年,已經呼籲並促進了10項涉及天津愛滋病患者的政策得以完善。其中包括,外地籍感染者過去無法在天津獲得免費檢測及抗病毒治療藥物,改為治療及隨訪關係落戶天津;在天津定點治療醫院治療時有了獨立的診療樓,保護了愛滋病病人的隱私問題;原本確診陽性收取800元的報告費現改為免費,等等。

  在防治愛滋病工作過程中,「重視聽取民間社會組織和患者的聲音」,是李克強一貫恪守的信條。他曾強調,「在防治愛滋病領域,社會組織的作用特殊、不可替代」。

  2013年12月1日,第26個世界愛滋病日來臨之際,李克強以國務院總理身份致信北京佑安醫院,再次提出社會組織在愛滋病防治中,無論是溝通患者心靈、撫慰精神創傷,還是幹預高危行為、引導患者融入社會,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這封為正與病魔作鬥爭的愛滋病患者加油鼓勁的信中,李克強還要求有關部門要改革創新,通過購買服務、提供支持,激發更多社會組織參與防艾工作,共同編織愛心之網,築起防治愛滋病的防火牆。

  「中國能有這樣一位領導人非常幸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麥吉蓮女士盛讚李克強的務實作風,「他如此重視和積極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並支持為受愛滋病影響的人群提供所需服務和幫助的項目。」

  麥吉蓮還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他們高興地看到,全中國人民,上至國家主席、總理,下至基層工作者一起參與到防治愛滋病的工作中來。

  在李克強看來,「這不僅關係到『防艾』工作,也關係到我們怎樣利用社會力量辦好社會的事情,做好社會體制改革」。

  在2012年那場李克強和李虎們面對面的座談會後召開的國務院防艾工作全體會議上,他指出:「經濟發展要更多地發揮市場作用,而社會發展就要更好地發揮好社會的力量。」「很多事情都靠政府包辦,辦不了,也不一定能辦好。我們應該更加鼓勵發揮好民間社會組織的作用,通過社會體制的改革來加強社會建設。」

  有評論認為,通過官方和民間共同努力,中國的防艾工作將呈現新的局面。防艾或是社會建設提速的一個細微而有效的切入點,照亮的不僅是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暗淡的個人空間,也將照亮整個社會組織發育的進步之途。

  「照亮夜空需要無數顆星星」—李克強的信中用到這樣的比喻,來說明「做好防艾工作,不僅要更好落實政府責任,還需要千百萬滿懷愛心的志願者的參與奉獻」。這讓老四想起了「海河之星」名字的來源。他說,這個名字的寓意就是用幾顆小星星的閃光,為愛滋病患者帶去光明和溫暖。

  「曉峰事件」後不久,李虎接受中央電視臺《面對面》欄目採訪。主持人董倩在節目最後感慨地說,11年前當她採訪一位愛滋病病人時,對方提出對圖像和聲音進行處理的要求,如今採訪李虎時的「一點點進步」是聲音可以不做處理了。

  儘管自己勇敢地選擇了「露臉」,但李虎為保護曉峰,始終拒絕透露其一切隱私。在李虎的追悼會上,曉峰獻上的白色花圈沒有署名,淹沒在300多個花圈中毫不起眼。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李虎的視力嚴重下降、嘔吐不止,甚至需要用上雙拐。但在佑安醫院,他受到了沒有歧視、平等對待的治療。他享受的「四免一補」等政策及悉心照料,背後正是國家10多年來對愛滋病患者的制度關懷。憑藉這些,李虎又延續了一年的生命。

相關焦點

  • 防控愛滋病,民間力量應有更大舞臺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  「中國愛滋病的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在第27個「世界愛滋病日」到來之際,這是國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根據衛生部最新發布的愛滋病疫情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累計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萬多例,局部地區和特定人群疫情嚴重,青少年和老年感染人數逐年上升。  但在冷峻的現實之下,在「世界愛滋病日」前後,也有一些溫暖的信息。
  • 治癒愛滋病的又一人?這位「倫敦病人」曾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癌症
    記者 | 田思奇在與愛滋病抗爭的數十年中,人類或許終於發現了第二位擊敗愛滋病的患者。3月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倫敦一名男子在接受對HIV病毒具有抵抗性的幹細胞捐獻者的移植後,他在近三年後接受的廣泛測試無法檢測出其體內含有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一年多以來,這位身份尚未公布的「倫敦病人」都沒有再服用控制HIV病毒數量的藥物。如果他能繼續保持檢測不到HIV病毒的狀態,他就會成為第二位治癒了愛滋病的患者。
  • 與命運抗爭23年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
    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離世,與命運抗爭23年,根據親身經歷撰寫自傳宋學文 被核輻射「生死鏈」改變的人生宋學文生前照。1996年時年20歲,因誤拾地上附帶放射物質的「鐵鏈」而致高位截肢。宋學文幾乎每天都在朋友圈更新動態,他會為自己打氣,「不放棄,堅持就有希望!」最後一次更新是4月21日。兩天後,他倒在工地,永遠離開了他的妻兒。這位中國首例核輻射案受害者,與命運抗爭了23年。
  • 男子用藥1年愛滋病被治癒?
    男子用藥1年愛滋病被治癒?(巴西男子在未進行骨髓移植的情況下,治療後長期保持愛滋病病毒檢測陰性)巴西聖保羅一名愛滋病患者在經過1年的雞尾酒療法後愛滋病病毒檢測呈陰性且66周未復發有望成為全球首例用藥治癒的患者HIV在了解愛滋病之前
  • 男子被蒙冤35年:把愛滋病帶到美國他真不是首個
    在美國愛滋病的傳播史上,已逝的加拿大籍空務員蓋爾坦·杜加(Gaétan Dugas)被扣上「零號病人(Patient Zero)」的帽子,長達30餘年之久,甚至被《紐約郵報》稱為「給美國帶來愛滋病毒的男人」。
  • 英男子患愛滋病被診斷將馬上死亡 30年過去仍健在(圖)
    原標題:英男子患愛滋病被診斷將馬上死亡 30年過去仍健在(圖)   現年72歲的英國男子莫裡斯·格林納姆(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鏡報》4月20日報導,30年前,英國男子莫裡斯·格林納姆(Maurice Greenham)成為英國第一批被診斷出患有愛滋病的人,他被告知可能在6個月內去世。
  • 成都男子被誤診愛滋病7年後起訴省市疾控中心 要求公開開庭審理
    6月11日,曾被誤診為「愛滋病」的成都男子鍾嘯偉,與代理律師來到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遞交了《公開開庭審理申請書》。此前,他將省市兩級疾控中心告上法庭,要求兩部門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6月5日,鍾嘯偉訴成都市疾控中心、四川省疾控中心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案已舉行了庭前會議。
  • 同學憶李克強剛入北大就關注經濟 讀英文原著
    多年後,李克強在一篇追念師恩的文章中描述自己在那一時刻的感受。  李先生心願未竟,第二年冰封正待消盡之時,悄然離世。此後不到一年,李克強已經佩上北京大學校徽,聆聽法學泰鬥龔祥瑞講述法制道路和法治精神。  歲月的江流就這樣突兀地湧入了「歷史三峽」,身在其中,既有躬逢大觀的幸運,也要耐得住顛簸衝撞,還要有瞭望方向的眼光。
  • 李克強會見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境外代表
    李克強會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年會境外代表並座談    3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年會的境外代表並同他們座談。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記者 譚晶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年會的境外代表並同他們座談。來自世界500強企業負責人、國際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以及世界銀行、經合組織負責人等70餘人參加。
  • 美國藥神《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愛滋病患者關於生命的抗爭
    這天榮恩在處理一起電路故障時,不幸受傷,在醫院醒來後,蘇華德醫生告知他患上了愛滋,只剩下三十天的生命。榮恩覺得受到了羞辱,因為在那個年代,愛滋病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獨有的疾病,而身為一名德州騎士,同性戀是他最鄙夷的行為。他堅信一定是醫生把血樣搞混了。
  • 男方患愛滋病8年和女子懷孕領證後才坦白:有的愛情是早有預謀
    而李某還沉浸在要當媽媽的幸福中,他們在兩個月後去登記結婚,並當於至民政機關指定的機構進行婚前檢查。  醫生要求江某將自己患有愛滋病的事情告知李某,否則他們會如實告知的。  江某答應了,自己會告知李某,但是卻是在他們已經領完證件,成為法律夫妻之後。  當李某知道自己的新婚丈夫是一位患了愛滋病8年的人後,她一時無法接受這個打擊,結婚的喜悅瞬間被驚嚇取代。
  • 她是唯一能與王祖賢媲美的女人,一生對情感負責,卻因愛滋病離世
    著名作家亦舒曾目睹過周天娜芳容,當時她對周天娜是這樣形容的「周天娜容顏非常驚豔,靈魂好半天才回體。」這樣的評價可是相當高了,足可見周天娜容顏有多美了。周天娜的美非常有特色,她擁有東方人的黑髮褐瞳,同時也擁有西方人的深邃輪廓。而且她的笑容特別有感染力,即使心情不好,看到她的笑容瞬間就能被治癒。她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魅力的女子。
  • 全球首例愛滋病藥物治療成功?巴西男子體內病毒被清除
    眾所周知,愛滋病是現代醫學史上最大難題之一,其背後的「罪魁禍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基因組比已知任何一種病毒基因都複雜。自1981年首例愛滋病在美國被發現以來,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愛滋病的嚴重威脅。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7日發布的《2020全球愛滋病防治進展報告》指出,僅2019年一年,全球就有69萬人死於愛滋病相關疾病。
  • 第一個得愛滋病的人竟是這樣得的
    世界上有正式記載的第一例愛滋病人是1981年發現的一個男性同性戀者Dugas,被稱為:「零號病人」,1982年,這種疾病被正式命名為「愛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縮寫為AIDS,1984年3月30號,31歲的Dugas因AIDS去世。
  • 一患愛滋病男子蘇州盜竊後被抓,當場咬破舌頭朝民警吐血
    一患愛滋病男子蘇州盜竊後被抓,當場咬破舌頭朝民警吐血 荔枝網 2017-01-18 21:22 來源:澎湃新聞
  • 千萬富翁患漸凍症,與病魔抗爭7年,離世後捐器官給6人帶來新生
    3月22日,安徽合肥一則消息讓人動容,一個身價千萬的漸凍症男子離開世界,生命最後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來,給6個人帶來重生和光明。他叫武建平,和妻子白手起家,經過打拼身家千萬,但武建平卻不幸患上漸凍症,與病魔抗爭7年。剛患病時,他做出一個決定:捐獻器官。
  • 愛滋病檢測:感染者的恐懼與新生
    2006年,中國開始實施愛滋病防治「四免一關懷」政策,為感染者提供免費的抗病毒治療藥物,這使得感染者的病死率從2005年的18%以上,下降到2015年不足5%的比例。「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愛滋病就是一種慢性病,只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就可以控制在一個很好的狀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
  • 對愛滋病的汙名化究竟何時結束
    多年後採訪對象在離世前聯繫他說:「謝謝你,為我保留了最後的尊嚴。」如果我們將要面對的,也是這樣一個脆弱敏感、不忍拒絕的人,我們要怎麼做,才不會傷害到他?除了這些擔心,我們也有另外一種不安。採訪前,我檢查了自己,身上沒有傷口,口腔裡也沒有潰瘍。
  • 李克強: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想維度
    原標題:李克強: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想維度   央廣網杭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劉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下午在杭州會見出席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中外代表並同他們座談。  李克強表示,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題,這本身就體現了開放、合作與共贏。
  • 李克強列數字舉例子反駁
    3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回應中國在全球化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時這樣回答。 當天上午,李克強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的境外代表。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負責人、國際知名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主要國際組織和媒體代表等百餘人參加了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