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田思奇
在與愛滋病抗爭的數十年中,人類或許終於發現了第二位擊敗愛滋病的患者。3月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倫敦一名男子在接受對HIV病毒具有抵抗性的幹細胞捐獻者的移植後,他在近三年後接受的廣泛測試無法檢測出其體內含有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
一年多以來,這位身份尚未公布的「倫敦病人」都沒有再服用控制HIV病毒數量的藥物。如果他能繼續保持檢測不到HIV病毒的狀態,他就會成為第二位治癒了愛滋病的患者。
史上第一位治癒愛滋病的是「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Timothy Brown)。2007年,美國人布朗在德國柏林接受了治療白血病的幹細胞移植,隨後體內HIV病毒也下降至檢測不出的水平。
但在布朗之後,研究人員都未能再治癒其他愛滋病患者。曾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治療「倫敦病人」的拉文德拉·古普塔(Ravindra Gupta)表示,這一病例終於證明「柏林病人」並非反常現象。
古普塔介紹說,「倫敦病人」在2016年5月接受了幹細胞移植,從2017年9月開始停止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至今病情不斷緩解,但尚不足以確認痊癒。例如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名嬰兒在出生後也接受了積極的藥物治療,但在停止服用治療愛滋病的藥物23個月後再次復發。
墨爾本大學彼得·多爾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主任沙倫·列文(Sharon Lewin)等愛滋病專家警告說,這兩位病人採用的方法過於危險,代價高昂。他們都患有需要接受幹細胞移植的疾病:「柏林病人」布朗患有白血病,「倫敦病人」於2003年被診斷感染HIV病毒,2012年確診患上霍奇金式淋巴瘤。
這些捐獻者擁有一種CCR5delta32基因突變,使得他們不易感染HIV病毒。從父母雙方均繼承CCR5突變的人即使密集接觸HIV病毒後也不會感染愛滋病。大約不到1%的歐洲後裔攜帶兩份突變。
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度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有近3700萬人正感染HIV病毒,2170萬人正在服用延續生命和降低傳染的相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