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孫孝敬,這是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想要見到的事情,然而事實往往是殘酷的,孩子並非都會由著自己想像的方向去做一名孝順的孩子,有時候還會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對於這點擔憂,育兒專家有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想看你的孩子是孝順娃還是白眼狼,不妨對照這三點,一眼便知道是前者還是後者。
那麼,這名育兒專家所說的哪三點呢?
第一:能否體諒父母
其實孩子孝順與否,從小的時候就能看出端倪,比方說孝順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會非常貼心父母,不管是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像個貼心小棉襖一樣。
父母看上去不是特別舒服,那麼他們就會立刻上前詢問怎麼了,因為孩子的心理是最純粹的,到底是不是關心父母從臉上就可以得知。
第二:是否願意分享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撒手,這是一種本能,然而卻可以通過父母的引導讓他們逐漸理解分享的意義。
然而有些孩子依舊很自私,不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東西,而這樣的行為如果沒有及時再教育,那麼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個"白眼狼"。
第三:和父母關係是否親密
與父母的關係其實也能看出孩子未來是否孝順,畢竟人是情感動物,彼此的關係親密以後才更會懂得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孩子和父母在小的時候就不太親密,那麼有很大概率以後會不太願意孝順父母。
由上述可以見得,孩子在未來是否孝順自己,確實是有跡可循的。然而,孩子未來會不會孝順自己,實際上有很大原因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能做好這些事情,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好地對待自己。
那麼,父母要做好哪些事情呢?
1、懂得尊重孩子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然而有些家長總是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剝奪"他的人格,將他當成一件物品。比方說,孩子不管做什麼都是控制他,沒有給他一點身為人的尊重,這樣的對待,實際上會讓孩子埋下仇恨的種子。甚至會因此害怕或者敵視父母,以後即使贍養父母,也不會是真心的。
因此家長一定要懂得去尊重孩子的個人意志,而不是將他們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
2、真心愛孩子
有些父母,其實只是要孩子孝順自己,而非真正地去愛孩子。如果過於功利化的話,孩子自己也會感受到這份不純粹,最終也會相同的方式回饋父母。因此,如果要和孩子相處,或者說讓孩子孝順自己,應當真正地去愛孩子,而不是選擇"投機取巧"。
3、多陪伴孩子
父母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最純粹的愛意,然而有些父母不僅不願陪伴孩子,甚至總是讓孩子一個人呆在家裡。像是這樣的情況,就算孩子以後想孝順父母,然而想起以往父母的不負責任,這樣的想法也會變得很淡薄。
4、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
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很難將自己的想法通過言語讓對方得知。因此,父母如果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溝通,然後帶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讓他近距離了解一下父母為了照顧他到底有多麼辛苦。
結語:
實際上,對待孩子最好是純粹的方式,因為孩子的心靈是非常澄淨的,如果自己沒有私心地愛他對他,並且不以溺愛的形式縱容,那麼孩子會慢慢感受到父母的愛意,並且了解未來要如何去回報父母當時對自己的付出。
在這裡,家長不妨參考以上這幾個辦法,與其"預防"孩子不孝順自己,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