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們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長成一個高個子,也是很多家長值得自豪的事情。其實,要想孩子長高,除了營養要跟上以外,充足的睡眠、體重不要太胖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到底多高才算達標,各位爸爸媽媽還有老師們不妨對對看!
1-18歲的男孩和女孩身高標準表,快對照一下,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沒?
其實這段時間這個表格公布以後,我家也是著急了一把,我兒子今年6歲,也才一米一多點,同齡的孩子都比較矮,著急的想給孩子補充營養長身體,但是後面跟兒科醫生聊過才知道自己的很多做法都是錯的,所以如何幫孩子長高?五個飲食要點要注意。
基礎階段——學齡前期
學齡前期(4~6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長高的基礎階段。6歲左右補鈣,對兒童今後的成長非常重要,此時,人體骨骼處於儲備期,骨骼發育日需鈣元素量為每日800毫克。
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厭食、鈣質攝入量嚴重不足的現象,影響到骨骼中的鈣質儲備,這將直接導致孩子個頭矮小、發育期身高增幅減小。2014年全國營養調查表明,我國居民膳食鈣攝入量只達到推薦攝入量的40%左右,因此此階段的孩子需要補鈣。
突增階段——學齡期
10~16歲是孩子發育期,孩子個頭好比雨後春筍,「嗖嗖」地直往上躥。研究發現,此階段孩子每多吸收3萬毫克的微量元素,身高便可多長1釐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攝取的微量元素含量被孩子吸收的其實很難達到50%,遠不能滿足生長發育所需,因此需要促進微量元素的吸收。
衝刺階段——青春期
男性17~25歲,女性16~23歲,是長高的最後衝刺階段。研究發現,此階段青少年骺軟骨還未真正癒合,每年還存在著2~3釐米的長高潛能。此時,補充足量的微量元素,就能充分挖掘他們的長高潛能,讓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三大黃金期環環相扣
孩子的三大黃金成長期,好比多米諾骨牌,一環扣一環,是一個連續的動態的過程,這一階段是下一階段生長的基礎。
儲備期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的孩子,如果膳食不當、營養不良,就會影響發育期的身高增長;
發育期的孩子若不能攝入足量微量元素,勢必會影響長高的最後衝刺。因此,在孩子各階段,都要保證孩子脾胃的充分運化,不能掉以輕心。
要改善後天身高,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脾胃——寡甜乳末
孩子的營養必須有充足的運化,這就要說到孩子的脾胃了,要養好脾胃孩子體內的營養才能運化,這裡推薦家長可以給孩子補充一些「寡甜乳末」,當然營養也必須均衡,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長不高。家長應該給孩子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牛奶、肉類等,鋅、鈣、鐵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樣會引起生長發育遲緩,錯過了最佳生長時間,以後就很難追趕。
運動——合理運動
是指合理的運動,像運動員般高強度的運動量,反而會增加孩子的關節負擔,抑制孩子的生長發育。跳繩對於改善孩子身高效果比較明顯,操作又簡便,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鐘,堅持為之,能夠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籃球、羽毛球、遊泳等都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家長最好能夠幫助孩子養成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
睡眠——最好早睡
最好早睡,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是從晚上10點至半夜2點。家長不要讓孩子超過10點睡覺,小學生最好在九點半前上床,每天保證八小時的睡眠時間。
喜歡請收藏、評論、轉發哦,和小編一起養個健康可愛的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