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成功引起了小熊的關注
新聞回顧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 7cm,全球排名65,在亞洲中國排名僅次於黎巴嫩、土耳其、以色列和喬治亞。
中國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
在1985~2019這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幅在200個國家地區中位列第一,增長將近9cm,女性身高增幅排第三。
仔細想一想其實這項數據也蠻真實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前相比,孩子們的平均身高都長了不少。
也難怪有位網友評論道:
「有時候挺羨慕晚出生的人,普遍現在的小孩一代比一代高啊……」
孩子能健康成長,這是很多家長非常關注的事情。 那麼,您知道您的孩子到底長多高才算達標嗎?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7 歲~18 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發育等級評價》中,將孩子的身高發育分成了5個等級:
下等:身高<-2SD
中下等:身高≥-2SD且<-1SD
中等:身高≥-1SD且≤+1SD
中上等:身高>+1SD且≤+2SD
上等:身高>+2SD
註:SD為標準差
各位家長不妨參照下表,來看看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達標。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一番對照後,發現自家孩子身高竟然不達標,或者明顯偏矮了?
可能一些家長對孩子長不高的問題無從下手:明明孩子吃得好、玩得好,可為什麼還是長不高呢?
其實,孩子長不高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以下幾種疾病:
生長激素缺乏症
也就是下丘腦—垂體前葉功能障礙造成的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種疾病。
在臨床中,這類症狀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出生時身長正常。
出生後約5個月生長減慢,1~2歲明顯,隨著年齡增長,生長緩慢程度也隨之增加。除此之外,這類孩子的骨齡一般會延遲實際年齡2歲或2歲以上。
對於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孩子的治療,一方面需要按照身體情況補充生長激素,另一方面要幫助他們內源性去分泌生長激素。
宮內發育遲緩
指孩子出生時體重低於同胎齡、同性別平均體重兩個標準差以上。
(正常新生兒體重在5~8斤之間)
臨床數據顯示,這類孩子若不經過醫學幹預,50%可能會出現成年期矮小。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症
又稱特納症候群,這種疾病是由X染色體出現異常所致。
患有這種疾病的孩子,性發育呈幼稚型,肘外翻,或原發性閉經,乳房不發育、B超檢查子宮小等症狀。
這類孩子早期若沒有經過及時的治療,成年身高通常不會超過150cm。
中樞性性早熟
最主要的表現特徵為女孩和男孩分別在8歲、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
而且在性徵提早出現的同時,往往還伴有骨骼生長的加速。
即身材雖暫時較同齡兒童高,但由於骨骼提前閉合,成年後身高通常會比正常人矮小。
當身體開始分泌性激素,男孩大約14-15歲、女孩在12-14歲,長高的周期就進入了倒計時。
隨著性激素的不斷釋放,骨頭生長通道被「封死」,長高的空間基本消失。
即使在排除了內分泌疾病或其他器質性病變後,對照發現孩子的身高還是低於平均值,請還是不要掉以輕心哦,不如及時去專業醫院給孩子做個生長發育檢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