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2020-12-05 IC實驗室

前幾天《柳葉刀》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中國人在過去三十年裡變得越來越高。

在1985~2019的這35年裡,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增長了8cm,增幅達到世界第一。而中國19歲女性的平均身高也增長了6cm,增幅全球第三。

在這份研究中,中國19歲男性與女性,分別以175.7cm和163.5cm的平均身高,超越韓國,冠絕東亞。

當然,《柳葉刀》這份研究的數據,增量之大,還是略反直覺了。我看了幾份相關資料,目前對這個數據的可靠性還是有很多爭議。

不過即使數據有出入,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人確實越來越高了。

而且這個變化,在三十年來非常明顯。我們這代人顯著比父母要高,但是看到95後、00後還是要嚇一跳。在中學逛一圈,都要念叨兩句現在的孩子都是吃什麼長的。

以至於很多專家都認為,1.2m以下不用買票的規則都不適用了。

所以這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中國人是怎麼長高的?

01

先放結論,在我看來,與其說中國人是長高,不如說是恢復身高。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講清楚,中國人過去真的矮嗎?

在傳統觀念裡,黃種人就是要矮於白人和黑人,尤其是東亞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身材瘦小,個子不高。而且有意思的是,無論中外東西,大家不約而同都認可「黃種人矮」的觀念。

但在我看來,這個觀念的問題在於,簡單地用三大人種來分類,實在是太粗糙了。無論是歐洲還是非洲,都是多種族的地區,內部各種族的身高差異都大的嚇人。哪怕是同一種族,只要分布位置不同,身高都會出現差異。

我們先來看一組來自百度「人類身高吧」網友整理的數據,比較能說明問題。

在1900年,中國男性中身高最矮的群體是廣東人,平均160.8釐米,在世界範圍內屬於較矮的族群。而最高的群體來自直隸省,也就是北京河北一帶,能夠達到168.9釐米, 在世界範圍內起碼屬於中上,甚至超過很大一部分的東歐和高加索地區居民。

順便說一下,直到今天,北京都是全中國平均身高最高的省級行政區。

再看一些感性的證據,一戰時,中國派出大量勞工支援協約國,其中以山東人為主。看照片,我們的山東大漢和英法軍官比起來,顯然要高出不少。「環渤海高個帶」,永遠滴神啊。

無論是數據還是看照片對比,都能看出,一百多年前的前工業時代,大家都差不多窮吃不飽的時代,中國人的身高相對來講是不矮的。

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至少在基因上,中國人的身高並不明顯落後於外國人。

02

那麼,為什麼在西方人的印象裡,東亞人,中國人普遍偏矮呢?

我覺得,這可能是歐美人的一種刻板印象,而這樣的刻板印象,又受到了歷史因素的影響。

19世紀中期,美國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接近尾聲。

1848年,美國加州發現了黃金,引發了全球淘金熱,來自全世界的冒險家和投機分子來到加州,尋找黃金。

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出臺了《太平洋鐵路法案》,希望建造一條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太平洋鐵路。

這個時候,一個問題出現在美國西岸的資本家面前:勞動力哪裡來?

林肯領導的北方政府反對蓄奴,那麼黑人勞工是肯定不划算了。白人勞工作為勞動力太不吃苦耐勞,無法承受內華達雪山上艱苦的施工環境,況且西岸本身遠離歐洲,從歐洲本土引進勞工實在是賠本買賣。

前有淘金熱需要大量的的熟練礦工,後有鐵路建設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這兩件事,美國人想到了同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從中國引進勞工。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大規模移民至美國,從1848年到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30多年裡,赴美華人達到37萬。華人礦工佔據了加州淘金者人數的四分之一。而在太平洋鐵路的建造過程中,華工更是付出了無數的犧牲。

這段浸滿血淚的歷史,建議大家詳細了解,視頻裡我就不展開講了。

這批赴美華工並非來自全國各地,而是主要來自於廣東四邑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僑鄉江門市。

僅江門的臺山,就有三分之一的男性赴美打拼,所以有了「美國華人半臺山」的說法,臺山方言甚至一度成為美國華人的通用語。

前面我也列出數據,一百多年前廣東人的身高,在全國範圍內並不算高,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較矮的。此處有一說一,沒有地域黑。

以廣東籍為主體的華人勞工,確立了西方對中國人的第一印象:吃苦耐勞,技術高超,還有個子不高。

歐美人熟悉的另一批東亞人:來自日本的大和民族,恰巧也不以身高見長。由此及彼,美國人便傲慢地認為,東亞人都很矮了。

只不過當時的美國人還不知道,被他們在西進運動裡消滅的印第安人,和東亞人在人種上非常接近,印第安人的個子可比美國白人要高多了。

有位知網友說得很形象,東亞人的身高,就是被「田忌賽馬」比下去的。

歐美的傳媒體系,有意無意,一直在強化東亞人很矮的偏見。

例如《破產姐妹》中的餐館老闆韓,就是典型的亞洲男性刻板印象:中產、低調、自卑、個子不高……

而另一個演員歐陽萬成,就是靠著演繹東亞男性刻板印象火起來的。這個名字也許很陌生,但他的臉你多半會有印象。他在美劇《矽谷》裡飾演一個腹黑的創業者,在電影《恐襲波士頓》裡則是一個名校留學生。

他的形象,活生生就是按照美國人對亞裔男性的觀念塑造的:眼睛小,個子不高,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理工學霸……實在「太完美」了。

這是有意的部分,而不湊巧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影響力最強的幾位華人明星,李小龍173釐米,成龍173釐米,李連杰169釐米,都算不上身高突出。放在大長腿雲集的好萊塢,更加顯得平平無奇。

這裡我只想感嘆一句:可惜了一米八五的發哥了。

就像如果你只從NBA之類的體育賽事裡了解黑人,你一定以為所有的黑人都飛天遁地渾身腱子肉身體素質爆炸。但事實並非如此。

可惜,媒體在傳播偏見方面,效率總是一等一的。就這樣,隨著歐美文化輸出全世界,甚至輸出到國內,刻板印象也隨之反向輸入。

03

說完了文化和歷史層面的,接下來說說實在的。

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美國人,近百年來,東亞人的身高確實拉了胯。

不是基因出了問題,純粹是吃不飽飯鬧的。

近百年來,東亞大部分地區經濟長期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而經濟這個東西,直接決定人民的碗裡是稀粥還是米飯,是頓頓有肉還是過年才開葷。

而科學界目前的主流結論是:基因之外,經濟水平極大影響身高。

確切的說,是經濟水平會影響人們在胎兒期、嬰幼兒期和青春期的營養健康狀況,從而影響身高。

能佐證這個結論的案例比比皆是。

比如1937年,日本統計了朝鮮半島的身高數據,發現朝鮮半島南部的平均身高,要比北部同胞矮上1到4釐米。

而到了2009年,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韓國人在身高上反超朝鮮。朝鮮男性平均身高在165釐米左右,同期韓國軍檢的數據已經達到了173.9釐米。

中國也同樣存在這樣的情況。

清末民初的19世紀中後期,中國人的身高趨勢是下降的,50年間下降了大約2釐米。而到了20世紀初,也就是民國建立前後,中國人的身高開始回升,20年間即上升了大約1釐米。

而這一趨勢和當時中國人的收入水平的變化趨勢,存在著明顯的吻合。

當經濟成為影響身高的第一外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近百年來,歐美人比中國人高了?因為人家比中國人民更早吃飽了飯啊。

反過來說,中國人的身高進入快速恢復期。也正是因為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成就。

從改革開放後,中國青年平均身高有了顯著的提升,1985到2014年,近30年的時間裡,城鄉男女生分別增長了0.8到3.8釐米不等。

如果要簡述一下中國人長高的路徑,首先是經濟發展。城市化,現代化和生產力的提升,帶來的是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中國人能吃上越來越多的蛋白質。

只有從嬰幼兒時期攝入了足夠的蛋白質,新一代的中國人才會越來越高。

2017年,中國的人均肉和禽類的消費總量已達每年35.6公斤,是1992年的1.6倍(22.58 公斤),1978 年的 4 倍(8.86 公斤),1952 年的 4.9 倍(7.27公斤)。

過去,有很多家長認為吃蔬菜能長高。其中一種很奇葩的解釋是植物從種子能長那麼高、那麼快,所以吃素比吃肉好。

這種說法,就是現代版的以形補形。而在科學上來說,肉蛋奶比蔬菜對身高幫助更大。

從這張圖,就可以看到身高與蛋白質消耗量,存在著一定的線性相關。

這裡,我又想吹一波張文宏醫生。當時他說早餐要吃三明治,牛奶,雞蛋,不要吃粥,激怒了網上的一大波槓精反對他的說法,但從營養上來看,他的說法非常有道理。

況且中國人的肉蛋奶消耗量和發達國家一比,有著成倍的差距。90%的中國人還缺乏乳糖酶,成年以後喝牛奶容易乳糖不耐,沒法像歐洲人那樣撒開了把牛奶當水喝。

所以,當我們大魚大肉的時候,千萬不要有什麼負罪感,中國人不是肉吃多了,是吃少了。諸君還需為中華崛起而吃肉啊!

那麼,未來的中國人會一直長高,成為全世界最高的人種嗎?

我的答案是:不太可能。

身高這個東西存在極限,七分看基因,三分靠打拼。

營養和身高之間,更是存在一種很奇妙的關聯:營養充足,居民不一定高,但營養不夠,肯定個子矮。富裕的國家,不一定個子高,但窮的國家人均身高多半不太行。

就像我們的鄰居日韓,還有太平洋對岸的老朋友美國,身高的增長早已經進入了停滯期。

隨著全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發展,蛋白質日益得到充分供應,各個國家的身高排序,只會越來越接近於基因上的排序。

未來的中國,一定會有某一刻,人均身高不再增長。這不是什麼壞事,反而恰恰說明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打娘胎裡就享受到充足的蛋白質供應。

而那時候中國人的身高在世界各國中的位置,很可能會是中等偏上:「環渤海高個帶」的身高會超過很大一部分歐洲地區,而南方地區的身高,則會有長足的進步。

04

最後,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在意身高?

史學界有一種研究方式,叫做量化歷史研究,通過現代的社會科學的研究範式來研究歷史。

而在量化歷史研究中,身高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它不僅可以展現社會的經濟狀況,還可以用來研究社會的不平等程度、科技水平、健康水平和政治制度。

個人的身高是身體指標,群體的身高是歷史的尺度。

當我們越理解身高數據,和它背後的作用機制,我們就越懂得:身高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我們在意身高,不是唯數字論,也不是為了證明某個人種的基因比其他的更優秀,更不是為了販賣種族主義。而是試圖用科學的方式,找出歷史深處那些我們可能忽略的規律和細節。

一個社會,不會因為人人一米八而偉大。真正偉大的社會,需要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需要讓每個人都生活得更豐盛,更有尊嚴。

相關焦點

  • 中國男性人均身高1.76米,成為東亞第一,個子矮是因你生得太早了
    中國人身高東亞第一,雖然長高了,但是焦慮感卻增加了10倍!近日有新聞報導,中國人身高位於東亞第一,19歲男性人均身高1.76米,19歲女性人均身高1.64米,說實話,看到這個數據我是有點不相信的,可能是作為一個南方人,身邊的女性很少有超過1.64米的,男性也很少有1.76米的,可能在北方大概都超過了吧。
  •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父母都矮,孩子能長高嗎?答案來啦
    她覺得我女朋友太矮了(她1.50米),怕以後生的孩子也很矮,我說我高就行了(我1.76米),她說你不知道「娘矮矮一窩」嗎?想問下這個說法是真的嗎?我真的不想因為身高而分手......看得出小夥子是真的很為難~說來,因為身高而遭到父母反對的感情不在少數,在父母看來,後代聰不聰明,能不能長高是件很重要的事。但是,於個人來說,這年頭找到一個喜歡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要是因為身高而分手,那也太可惜了。
  • 我國平均身高已居東亞首位,學會這些科學方法,才能正確幫娃長高
    01 鬥轉星移,中國人平均身高增長進步不小。小時候,老師說起外國人罵我們身材矮小,是東亞病夫,那時他的難過和憤怒還讓人記憶深刻。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終於慢慢摘掉了中國人身材矮小的帽子,吐氣揚眉。根據一則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近三十年來,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以19歲左右的人群為例,我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75.7cm,女性平均身高為163.5cm,男女性平均身高均為東亞第一。單以這一數據來看,我國人的平均身高並不起眼,但是在三十年內,我國身高增長趨勢是全世界漲幅最大的。這說明了什麼?
  • 爸爸媽媽身高矮,孩子就真的就長不高嗎?
    我和孩子爸爸身高都矮,害怕遺傳給孩子,擔心身高會給孩子以後造成影響。但是孩子現在8歲了,沒想到身高還是不出意外的隨了我倆。孩子媽媽向醫生描述著。★ 父母的身高究竟對孩子有何影響?★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真的就無法長高嗎?
  • 中國19歲男孩平均175.7cm,東亞第一!你拖後腿了嗎?這份長高秘籍請...
    19歲男生平均身高比較本組數據來源:《柳葉刀》雜誌最高與最矮製圖/張平原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日刊登一項全球身高增長研究:截至2019年,中國19歲男孩平均身高達175.7釐米,在世界身高排名中由第150位升至第65位,東亞第一
  • 中國人身高百年增10釐米比日本高比韓國矮 這個調查結果來自一個...
    中國人身高百年增10釐米比日本高比韓國矮 這個調查結果來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時間:2016-07-28 10:4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人身高百年增10釐米比日本高比韓國矮 這個調查結果來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 你知道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身高最高嗎?
  • 我國人均身高已衝東亞第一!這些「長高秘訣」快收藏→
    孩子的長高問題,家長最為關注你知道孩子長多高才達標嗎?先來看一則最近的新聞↓↓一項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數據顯示,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為175. 7cm,全球排名65,在亞洲中國排名僅次於黎巴嫩、土耳其、以色列和喬治亞。中國女性平均身高也是東亞第一,以163.5cm超過韓國的163.2cm。
  • 鄂州「高矮兄弟」身高之謎
    1.33米;弟弟潘熙昭未滿19歲,身高已達到了1.96米,而且還在長高。矮哥哥接受了兩個月的生長激素的治療後,已經開始長高了。...面對周圍人議論,兄弟倆昨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援助下來漢做免費醫學檢查,欲解心中困惑。...
  • 兵馬俑出土,或揭開秦人身高之謎,學者:不比現代人矮多少
    古今中國人身高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因為缺少足夠的古人樣本,只能通過考古挖掘管中窺豹,大略獲知古人身高,總體比現代中國人略矮。但8000多件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土,卻提供了較大規模的樣本,可以比較精確的揭開秦國士兵身高之謎,學者研究之後發現,秦國士兵身材比現代人平均數還要高不少。
  • 我國人均身高已衝東亞第一!你家孩子達標了沒?這些「長高秘訣」收藏
    孩子的長高問題,家長最為關注你知道孩子長多高才達標嗎?先來看一則最近的新聞↓↓一項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新研究發現,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
  • 老外:中國人的身高怎麼都這麼矮?網友:你見過180的小學生嗎
    文/豪叔談史現在很多女孩子找男朋友都會優先考慮身高方面稍微佔優勢的男孩子,他們可能看起來更有安全感,讓女孩子更踏實。怪不得女孩子都喜歡隔壁泡菜國的一些明星,實話實說,那些男星的個子真的很高,腿也是真的長。
  • 中國人身高躍居東亞第一,那誰墊底了?
    原創 DY MedSci梅斯導語:全球青少年身高地圖發布,看看咱們排第幾!近日,中國人平均身高登上微博熱搜,原因是有研究顯示,中國人過去三十多年變得越來越高,躍居東亞第一,尤其中國男性成為全世界身高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
  • 馬提尼克島:真的是可以使人長高的島嗎?
    這裡最早的居民是西沃內印第安人,他們身材高大威猛,體格強壯。至今馬提尼克島上的一些居民還保留著傳統的民俗習慣,催長身高的傳說更使得該島充滿了神秘色彩。 馬提尼克島上的居民身材普遍都長得很高,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在1.90米左右,女子平均身高也超過1.74米,但令人好奇的是島上有這樣一個說法,外來的遊客,只要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就會長高几釐米。
  • 亞洲人比歐美人矮?中國人均身高位於世界第幾?這些事你應該知道
    無獨有偶,白人也是沾沾自喜,他們不僅覺得他們的身高佔優勢,還覺得咱們亞洲人特別的矮,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熟悉近代史的人應該知道,近代廣東人為了謀生,下海的人很多。而去美國淘金的人也有不少,當時前往美國加州的人,幾乎都是廣東人。但是,當年廣東人是在中國平均身高比較低的,所以,在美國人的印象中,中國人就是矮小的。
  • 為什麼荷蘭人很高,相同環境的東亞人卻不高?科學家提三個原因
    人們都說,身高跟地理環境有關,荷蘭人身高突出,與其沿海低地環境息息相關,然而,東亞三國也有很多沿海低地,為什麼身高卻不如荷蘭人呢?不過,英國皇家學會在查閱資料後發現,荷蘭人並非一直這麼高,根據軍方的歷史紀錄,在19世紀中期,荷蘭男子曾是全歐洲最矮的人。這一點其實從倫勃朗的名畫《夜巡》也能看出來,畫中阿姆斯特丹衛隊的士兵並不高大,身材只能說馬馬虎虎,個別人還有些矮。
  • 「娘矮矮一窩」?媽媽身高155,只因做了這件事,兒子長到一米八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身高到底遺傳自父親還是母親,一直是個議論不休的話題。尤其是孩子長大後,如果身高不理想,父母之間還會互相埋怨。其實家長們與其這樣爭論倒不如思考怎麼幫孩子長高。
  • 照片人被拍矮了咋辦?用手機P圖長高!一秒讓你身高變成170
    你是不是也有被拍矮的苦惱?哈哈,幾乎人人都有。大表姐高吧?9頭身的超模,也會被人拍出150的矮子,何況我們普通人呢?拍矮了,不怕,咱們用手機P圖長高!左邊:是手機拍生圖;右邊:是P後照片,又高又瘦大長腿!
  • 二戰後日本人長高11釐米,美軍製造的20萬混血兒,真改善了基因?
    為什麼,我們來理性地分析(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一下。 日本人確實矮,基因不好 我們先來看日本人在二戰前後的身高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確實很矮,有改善的空間。 二戰前的1927年,日本曾頒布《昭和二年兵役法》,是將適齡青年分為5種。
  • 古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為什麼越來越矮,只因禁止了一種食物!
    古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為什麼越來越矮,只因禁止了一種食物!印象之中,日本人的身高是低於亞洲人平均身高的,而這不高的國民身高,源於日本的一段歷史,古代的日本人本沒有這麼矮,但因為一種食物,導致國民身高越來越矮,這種食物就是牛肉。
  • 「身高不足160」的女生,放棄這3雙鞋吧,顯矮顯腿短
    因為過膝長靴的靴筒太長了,小個子女生要是穿上,會遮住一大截腿,會顯得腿更短,顯得人更矮,而且小個子女生穿過膝靴會很沒氣質,顯得人非常俗氣,所以身高不足160cm的女生還是避開過膝長靴吧。2.坡跟鞋坡跟鞋在夏天簡直不要太受歡迎,特別是小個子女生,大家總覺得坡跟鞋會讓人看上去更高,但其實,坡跟鞋真的很顯矮。因為坡跟鞋的鞋面太誇張了,讓人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你的鞋子,你的身高也會被人一覽無餘,整個人看上去就會更矮,腿也因為誇張的鞋跟顯得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