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父母都矮,孩子能長高嗎?答案來啦

2020-12-04 新聞晨報

來源: 家庭醫生

最近,有個小夥兒在後臺提了一個關於身高的問題,字裡行間儘是無奈。

小編,我前段時間帶我女朋友回家見了我爸媽,沒想到遭到了我媽的堅決反對。

她覺得我女朋友太矮了(她1.50米),怕以後生的孩子也很矮,我說我高就行了(我1.76米),她說你不知道「娘矮矮一窩」嗎?

想問下這個說法是真的嗎?我真的不想因為身高而分手......

看得出小夥子是真的很為難~

說來,因為身高而遭到父母反對的感情不在少數,在父母看來,後代聰不聰明,能不能長高是件很重要的事。

但是,於個人來說,這年頭找到一個喜歡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要是因為身高而分手,那也太可惜了。

那麼,孩子的身高到底由誰決定?娘矮真的矮一窩嗎?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

這個說法不科學。

根據《中華預防醫學》雜誌研究成果,男女性身高的遺傳度分別為0.89和0.87,男女性身高的遺傳度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也就是說,父母對子女身高的影響是相當的。

舉個例子,孩子媽媽矮,但如果爸爸比較高,那麼孩子生出來也可能是高個兒。

所以,「娘矮矮一窩」的說法並不靠譜。

父母都矮,孩子還能長高嗎?

實際上,後代的身高,70%由父母的遺傳因素決定,還有30%則是由後天決定的。

也就是說,當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碰到一起,發展成受精卵時,一個人70%的身高,就已經定下來了。

很多身高不是很理想的夫妻,看到這裡可能心裡涼了一截——自己的後代是不是註定就是矮個子了?

不一定!

身高雖然大部分受遺傳影響,但還有30%的後天因素!

有人抱怨,後天因素才佔30%,太少了,還能逆天改命嗎?

北京協和醫院醫務處處長、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潘慧醫生強調,30%的比重一點都不小!

比如籃球明星林書豪,他身高191釐米,比身高168釐米的父母,整整高出一大截。

而他能長這麼高,靠的就是後天的努力——青春期充足的營養、運動和睡眠,都是長高的關鍵。

抓住兩個「長高黃金期」,矮個兒也能逆襲成高個兒。

嬰幼兒時期(0~3歲)

這是孩子長高速度最快的周期。

初生嬰兒身長一般達50釐米,第一年能長25釐米,第二年長10釐米左右,第三年再長7~8釐米。

在此時期,餵養是重中之重,家長最好找醫生或看書,系統學一學。孩子頻繁生病、睡不好,對長個也有影響。

青春期(8~14歲)

這一時期內,孩子體內的性激素分泌增多,開始性發育。

只要孩子的骨骺未閉合,骨骼還在生長期內,通過調整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就極有可能比遺傳身高高出至少10釐米。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青春期也是骨骺閉合前的快長期,一旦錯過,就無法再長高。

所以,爸媽想為孩子長高助力,不妨好好把握孩子的生長高峰期。在這段時間內,更加科學地規劃孩子的飲食、運動、睡眠等。

①好好吃飯

如今孩子不缺吃喝,但常常零食、飲料吃得不少,正餐反而被落下,營養失衡。

孩子不長個,基本是飲食不健康所致,所以青春期想長個兒,一定要保持營養均衡。

多給孩子喝牛奶,儘量給孩子準備豐盛的早餐,因為早上吸收好。

②別熬夜

優質的睡眠,能保證孩子體內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更好地長高。

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期,是晚上10點到次日凌晨1點。

一般建議晚上9點準備入睡,10點必須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

現在的孩子總喜歡熬夜看電視、玩手機,就是不肯好好睡覺,從而影響長高。

③多跳繩

運動有助於促進骨骼發育。各種跑跑跳跳的運動都可行,如慢跑、快走、遊泳、打籃球、打羽毛球等。

跳繩是比較好的「長高運動」,不妨每天跳繩10分鐘,1000~1500下。

④保持好心情

長期處於自卑、抑鬱、焦慮、精神壓力大的狀態,會影響到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長個。

想要孩子長高,千萬別過度進補

有些父母看孩子沒有同齡人高,心裡著急,各種想辦法給孩子進補,比如給孩子燉小公雞、燉牛鞭、燉石蛙、燕窩、人參等,以達到長高的目的。

實際上,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

總是給孩子吃這些東西,會使其性腺軸提前啟動,第二性徵提前出現,通俗說就是「性早熟」。

女孩表現為胸部發育、月經來潮,男孩表現為長出喉結、鬍鬚,生殖器官發育並可能出現遺精。

伴隨著性早熟的,就是生長板提前閉合。

這大大縮短了孩子的生長時間,使孩子付出了以後都不會再長高的代價。

孩子長不高,想去打生長激素?且慢!

有些家長實在擔憂孩子的身高問題,想帶孩子去打生長激素。

這種做法還是慎重為好,因為對於生長激素的安全性,目前仍存在爭議。

有研究表明,打生長激素,也有導致性早熟的風險。

所以,如果想打生長激素,最好先諮詢醫生其中的利害關係再做決定。

相關焦點

  • 「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有科學依據嗎?原來不少人背了鍋
    文|秘籍君孩子長高,是僅次於孩子健康聰明的大問題,家長們都很上心。畢竟,身高就跟孩子的長相一樣,是一張顯眼的「名片」,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一個人很高,另一個人很矮,給人的對比反差會很明顯。因此,現在的家長在孩子長高問題上都會下很大功夫。
  • 「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 只要用對方法,每個孩子都能多長10釐米
    : 「女兒從小就想當英語老師,高中3年苦讀終於考上了外語學院,眼看夢想近在咫尺,卻被老師告知因為太矮拿不到教師就業資格證,這3年來的努力都白白浪費了! 很少有父母知道,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有兩個: 3-7歲和8-14歲,如果在這兩個年齡段父母沒有做到位,有可能孩子的身高就定型了。 常有家長問一個問題:身高對孩子而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娘矮矮一窩真的靠譜嗎?1米5的媽媽,學會了這些,照樣養出大高個
    寶寶的身高是每個家庭都非常關心的話題之一,老一輩人經常說,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這讓身高不佔優勢的媽媽們深感自責,難道寶寶的身高真的是由媽媽的基因決定的嗎?姐姐嫁了一個東北人,男方的身高有一米八多,可姐姐的身高還不到一米六。
  • 都說「娘矮矮一窩」,這個說法合理嗎?遺傳學家給你正解
    文|秘籍君我們總是會聽說「娘矮矮一窩」的說法,所以在相親的時候總是會先問清楚女方的身高,為著以後後代的身高著想,那麼這個說法是合理的嗎?但是在父母基因遺傳的基礎上,遺傳學家說,父親對孩子身高的影響係數是0.89,而母親對孩子身高的影響係數是0.87,所以從這兩個數字來看,父母對孩子身高的遺傳影響性不分上下,父母的遺傳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說「娘矮矮一窩」這個說法是不合理的。
  • 父母個子矮,孩子抓住這兩個長高黃金期,也能長得又快又高
    文|秘籍君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營養問題,也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長高上。父母都希望孩子長成高個子,提升形象,幫助以後找工作、找對象。個子高的父母不用愁了,只要照看好孩子的營養,靜靜地等著孩子長高就行了。
  • 未來婆婆嫌棄兒媳矮,直言「娘矮矮一窩」,兒子一番話打臉了
    上次去看望未來婆婆的時候,她直接就在飯桌上講:娘矮矮一窩,媽媽個子低,孩子也長不高,都拉低了我們家的基因。同事的男朋友聽到很生氣,就對她講:媽,你不是也不高嗎?XX(同事)跟你身高差不多,你幹嘛一直拿身高說事。兒子這一番話讓婆婆的臉色變了好幾次,被兒子的話打臉了。未來婆婆嫌棄兒媳矮,直言「娘矮矮一窩」,兒子一番話打臉了。
  • 寶寶比別人矮半頭:醫生建議把握2個關鍵期,輕鬆突破遺傳身高
    我心裡鬱悶:沒事,孩子嘛,還小,等長大了再說。 「長大?我跟你講,別等了,俗話說,爹矬矬一個,娘矮矮一窩,你可別耽誤了孩子。」 明明是關心我的話,可聽著心裡很不爽。 話說回來,孩子矮,當娘的比誰都急,恨不得替她長几釐米。
  • 杭州矮個妹子找高個男友被嘲諷 身高要求引熱議
    不管男女,想彌補下基因找個子高的,給以後孩子一點希望不行嘛。為嘛我的子子孫孫上學都要坐前兩排啊。同樣對身高吐槽的網友「yulily」這樣說:150+的蕭山姑娘是不是不好嫁!?看了蕭內很多帖子,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對自己的另一半都有身高要求。
  • 「娘矮矮一窩」?媽媽身高155,只因做了這件事,兒子長到一米八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身高到底遺傳自父親還是母親,一直是個議論不休的話題。尤其是孩子長大後,如果身高不理想,父母之間還會互相埋怨。其實家長們與其這樣爭論倒不如思考怎麼幫孩子長高。
  • 孩子是長得矮還是長個晚?父母從這幾點就可以判斷出來
    身高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長得很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身高可以體現孩子的成長程度。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長高是有一定條件要求的。有些家長看到孩子長不高,往往容易以為孩子只能長這麼高,但實際上,孩子只是發育比較晚而已。
  • 爸爸媽媽身高矮,孩子就真的就長不高嗎?
    我和孩子爸爸身高都矮,害怕遺傳給孩子,擔心身高會給孩子以後造成影響。但是孩子現在8歲了,沒想到身高還是不出意外的隨了我倆。孩子媽媽向醫生描述著。★ 父母的身高究竟對孩子有何影響?★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真的就無法長高嗎?
  • 六一兒童節:有種矮,叫爸媽覺得你矮
    父母對孩子身高期望過高,出現「身高焦慮」。我們門診工作中常發現寒暑假來看矮身材門診的孩子,真正需要幹預、符合矮身材診斷標準的,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多矮才算矮?對於門診中「給孩子拔高」的要求,首先要合理評估身高,不主張不切實際地「拔苗助長」。
  • 青聽|個子矮怎麼啦?精神不矮就行!
    那段時間,因為矮,我成了別人的笑柄,天天被人欺負。因為矮,別人總是戲謔說,你這麼矮,將來能娶到媳婦麼?因為矮,我常被人戲謔,變得越發自卑。難道個子矮可以被人任意取笑麼?媽媽安慰我說,你不是矮,你只是發育晚。不管將來怎麼樣,你都得挺胸做人。
  • 孩子長得矮瘦?別讓「遺傳」來背鍋
    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達標,是許多父母關注的問題,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身高體重不達標時會有很多疑問。事實上,影響孩子身高體重的除了遺傳因素,還有後天因素,如營養、睡眠以及運動等。
  • 你願意找個子矮的女生當老婆嗎?網友:個子矮的女生都不要結婚了
    我認為這根本不算是一個問題。我覺得老天爺是公平的,個子矮的人,也許他辦事能力出眾,也許相貌出挑,也許健康長壽快樂。個子高的人,也許他有某些是別人沒有的優點,總之,老天為你關了一道門,卻為你開了一扇窗,我們沒必要為沒有的而苦惱,而是珍惜現在擁有的。你願意找個子矮的女生當老婆嗎?
  • 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而且這個變化,在三十年來非常明顯。我們這代人顯著比父母要高,但是看到95後、00後還是要嚇一跳。在中學逛一圈,都要念叨兩句現在的孩子都是吃什麼長的。以至於很多專家都認為,1.2m以下不用買票的規則都不適用了。所以這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中國人是怎麼長高的?
  • 被認為長的矮的拿破崙,真的矮嗎?
    當時的拿破崙帝國,制霸整個歐洲,就是一個如此傑出的人,卻被稱作「矮子」,那麼,她真的矮嗎? 對於拿破崙,大多數的第一印像就是他的豐功偉績,然後就是矮了。
  • 孩子的這3個部位越「短」,將來的個子就越矮,家長速速自查
    顏值不夠,身高來湊,可是萬一身高也不夠高呢? 想讓孩子的身高不拉後腿,作為父母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重視。一、遺傳因素一般情況下,父母高的孩子八成高,因為身高基因有百分之七十由父母決定,剩下的則是靠後天的努力。一般父母高的孩子一定不會矮,而父母雙方都矮的,孩子也高不到哪裡去,除非通過後天的營養供應以及適當的身體鍛鍊。
  • 孩子多矮才會懷疑有醫學問題?這篇文章涉及身高、體重、生長激素、骨齡、長得矮和睡眠有關嗎?吃保健品有用嗎?
    美國FDA是批准將生長激素用於原因不明的異常矮小的(很多國家都禁止),但要求是身高低於參考曲線1th(低於2.25SD),或者成年預測身高低於1.6米(男)或者1.5米(女)。不過,即使符合這樣的標準,仍然要謹慎應用。大家不要對生長激素治療期待過高。研究發現,生長激素大概可以讓成年身高增加2.5釐米到7.6釐米。這是一個平均值,是否能增加,能增加多少,還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父母的遺傳基因。
  • 為啥有的父母個子很矮,孩子卻長得很高?4個長高「秘訣」快收下
    這也就是為什麼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父母身高不高,孩子身高卻不低的原因。長高的秘訣主要有以下幾點,供各位父母參考。家裡的規矩一定要嚴格,當孩子不論因何種原因錯過飯點時,解決辦法就一個:餓著。現在的孩子普遍營養過剩,偶爾餓一頓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任何影響,反而還能刺激食慾。